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警惕唿號,夜間沒有戰鬥,無需擔憂。
行軍打仗的時候,晚上設置崗哨防備敵襲,並對好暗號謹防奸細潛入,則大軍可以安心休息,即使有敵人趁夜偷營也可確保無恙。
時刻準備著,總是沒有錯的。
康王趙構似乎也已被金軍嚇破了膽。
他在河北招兵買馬時,宋欽宗幾度詔令他盡快起兵以解汴京之圍,但趙構所部持續遷延不進,進而向山東退卻。當他退至山東濟州時,宗澤、韓世忠等各路宋軍和義軍紛紛來投,趙構麾下軍隊滾雪球一樣增至百萬之眾,其中受趙構直接統率的士兵有八萬多人。
百萬大軍若以覆巢之勢撲向汴京,想必可一舉擊退金兵吧!但是,麵對父兄被俘、百姓慘遭金兵蹂躪的局麵,趙構龜縮在山東境內,不僅不圖北進,反而想繼續逃竄到長江以南。
沒有證據證明,他究竟隻是單純的害怕,還是包藏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禍心,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在得知二帝被俘之後,趙構痛哭失聲,隨後傳檄天下合力勤王。這個馬後炮打得極漂亮。
張邦昌也很會做人,他命人把“大宋受命之寶”送給趙構,表示要擁立他為皇帝。
這個“大宋受命之寶”已不是當年的傳國玉璽了。五代十國時期,傳國玉璽已在戰火烽煙之中遺失。
趙構慟哭拜受,等於已繼承了皇位,但是他堅決不肯返迴汴京。他率朝廷百官及百萬官兵繼續向南撤退,行至當年宋太祖的龍興之地南京應天府,在這裏登壇祭天,登基即位,是為南宋高宗。
他起用李綱為右相,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同時封韓世忠、張俊等將領為統製官,劉光世為提舉使司。
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加上當時的晚輩後進嶽飛,便是南宋中興四大名將。
李綱來到應天府後,舉薦大將宗澤知開封府,全權負責東京開封地區的防禦軍事,同時建議重懲張邦昌。張邦昌被貶往潭州安置,不久賜死。
這時候的嶽飛不過二十五歲,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他不顧自己官職低微,奮然上書勸諫宋高宗親率大軍北渡收複中原。
宋高宗收到奏折後,輕飄飄批下八個大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隨後革除其軍職軍籍,逐出軍營。嶽飛隻得渡河北上,來到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拜訪名滿河朔的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再次投軍從戎,歸屬於名將王彥部下。
從宋高宗對待嶽飛的態度,他的對金政策已非常明顯:不主戰而主和。於是朝中主戰派再次受到打壓。李綱被罷相,張所被貶謫嶺南,王彥的部隊因此成為一支孤軍。
金軍勢大,而王彥所部不過區區七千人,他明智地選擇避而不戰。嶽飛年輕氣盛,指責王彥膽怯懼敵,隨後擅自率部出戰,接連獲得了幾次遭遇戰的勝利。
他的軍事行動很快引起了金軍的注意。各路金兵從四麵八方匯集而來,敵眾我寡之下,王軍被擊潰。王彥突圍而成後,他的部下全部在臉上刺下“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繼續追隨王彥殺敵,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字軍。附近抗金義軍紛紛響應八字軍,王彥的隊伍很快擴大到十幾萬人。
他一麵加緊練兵,一邊派人聯係開封府留守宗澤,被任命為製置兩河軍事。
而嶽飛率部死戰突圍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獨自來到王彥軍中負荊請罪。
按照軍紀,違背將令而擅自行動者,可斬首示眾。但王彥憐惜嶽飛人才難得,不忍處死,便命他率所部南下東京開封府,交由宗澤處決。
此時恰逢金軍大舉南下,進犯孟州汜水關(今河南滎陽境內)。宗澤派嶽飛率領五百騎兵前往汜水關戴罪立功。
結果嶽飛以五百將士大敗金軍而歸。宗澤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可用之才,於是提拔他為統領,後又提升為統製。
因為地位低微,嶽飛的早期軍旅生涯極為坎坷。但他從未灰心喪氣,從未怨天尤人,而是時刻準備著,全心全意抗金。來到宗澤帳下後,他終於迎來了戎馬生涯的轉折點。
自從李綱罷相,宗澤已成為抗金的核心人物。他收編了號稱百萬的抗金大軍,儲備了可供半年食用的糧草。
公元1127年冬到翌年春,金國再度兵分三路侵略南宋邊境,雙方在開封府及其相鄰州縣展開激烈戰鬥。宗澤坐鎮東京,指揮若定,嶽飛則率兵主動出擊,屢敗金兵。
這年春節,開封城四周戰火紛飛,開封城內卻依舊得以張燈結彩歡慶佳節。
事實證明,隻要大宋軍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金軍縱然勢大也不足為懼。隻可惜,宋高宗未必這麽認為。
金兵撤退後,宗澤一麵聯合天下義兵抗金,一麵連上二十餘多道奏折,請求宋高宗返迴東京,並批準他們北上伐金,但宋高宗始終置若罔聞。
宗澤憂憤成疾,背上生出毒瘡,很快病重垂危。彌留之際的宗澤把手下將領召到病榻前,敦促他們繼承遺誌北上恢複中原,則他雖死而無憾。他躺於床榻之上,形容枯槁,卻奮起最後的力氣大聲唿號:渡河!渡河!渡河!言畢逝世。
開封城內,無數百姓得知宗澤死訊後痛哭不已,一千多名士子紛紛撰文悼念。他的靈柩由其子宗穎和嶽飛扶送至鎮江,與妻子合葬在一起。
嶽飛終生感念宗澤的知遇之恩。
實際上,正是宗澤的諄諄教導,嶽飛的軍事才能得以臻至成熟。宗澤曾經盛讚嶽飛智勇雙全,才能勝過古之良將,後傳授他行軍作戰陣圖,告誡他欲成統帥,便不能隻好野戰而不習用兵之法。
嶽飛從此認識到兵家之要在於出奇製勝,而兵法之常則在於陣而後戰。這恰好便是孫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的道理。
宗澤病逝後,北伐的計劃無疾而終。嶽飛按照宗澤生前部署,率部進駐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築就堅固防線,一則保衛趙宋皇陵,二則確保東京開封以及應天府的安全。
當年秋天,金軍再次大舉南侵。嶽飛在汜水關列陣禦敵,一舉擊退金軍,因功升任武功郎。
警惕唿號,夜間沒有戰鬥,無需擔憂。
行軍打仗的時候,晚上設置崗哨防備敵襲,並對好暗號謹防奸細潛入,則大軍可以安心休息,即使有敵人趁夜偷營也可確保無恙。
時刻準備著,總是沒有錯的。
康王趙構似乎也已被金軍嚇破了膽。
他在河北招兵買馬時,宋欽宗幾度詔令他盡快起兵以解汴京之圍,但趙構所部持續遷延不進,進而向山東退卻。當他退至山東濟州時,宗澤、韓世忠等各路宋軍和義軍紛紛來投,趙構麾下軍隊滾雪球一樣增至百萬之眾,其中受趙構直接統率的士兵有八萬多人。
百萬大軍若以覆巢之勢撲向汴京,想必可一舉擊退金兵吧!但是,麵對父兄被俘、百姓慘遭金兵蹂躪的局麵,趙構龜縮在山東境內,不僅不圖北進,反而想繼續逃竄到長江以南。
沒有證據證明,他究竟隻是單純的害怕,還是包藏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禍心,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在得知二帝被俘之後,趙構痛哭失聲,隨後傳檄天下合力勤王。這個馬後炮打得極漂亮。
張邦昌也很會做人,他命人把“大宋受命之寶”送給趙構,表示要擁立他為皇帝。
這個“大宋受命之寶”已不是當年的傳國玉璽了。五代十國時期,傳國玉璽已在戰火烽煙之中遺失。
趙構慟哭拜受,等於已繼承了皇位,但是他堅決不肯返迴汴京。他率朝廷百官及百萬官兵繼續向南撤退,行至當年宋太祖的龍興之地南京應天府,在這裏登壇祭天,登基即位,是為南宋高宗。
他起用李綱為右相,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同時封韓世忠、張俊等將領為統製官,劉光世為提舉使司。
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加上當時的晚輩後進嶽飛,便是南宋中興四大名將。
李綱來到應天府後,舉薦大將宗澤知開封府,全權負責東京開封地區的防禦軍事,同時建議重懲張邦昌。張邦昌被貶往潭州安置,不久賜死。
這時候的嶽飛不過二十五歲,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他不顧自己官職低微,奮然上書勸諫宋高宗親率大軍北渡收複中原。
宋高宗收到奏折後,輕飄飄批下八個大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隨後革除其軍職軍籍,逐出軍營。嶽飛隻得渡河北上,來到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拜訪名滿河朔的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再次投軍從戎,歸屬於名將王彥部下。
從宋高宗對待嶽飛的態度,他的對金政策已非常明顯:不主戰而主和。於是朝中主戰派再次受到打壓。李綱被罷相,張所被貶謫嶺南,王彥的部隊因此成為一支孤軍。
金軍勢大,而王彥所部不過區區七千人,他明智地選擇避而不戰。嶽飛年輕氣盛,指責王彥膽怯懼敵,隨後擅自率部出戰,接連獲得了幾次遭遇戰的勝利。
他的軍事行動很快引起了金軍的注意。各路金兵從四麵八方匯集而來,敵眾我寡之下,王軍被擊潰。王彥突圍而成後,他的部下全部在臉上刺下“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繼續追隨王彥殺敵,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字軍。附近抗金義軍紛紛響應八字軍,王彥的隊伍很快擴大到十幾萬人。
他一麵加緊練兵,一邊派人聯係開封府留守宗澤,被任命為製置兩河軍事。
而嶽飛率部死戰突圍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獨自來到王彥軍中負荊請罪。
按照軍紀,違背將令而擅自行動者,可斬首示眾。但王彥憐惜嶽飛人才難得,不忍處死,便命他率所部南下東京開封府,交由宗澤處決。
此時恰逢金軍大舉南下,進犯孟州汜水關(今河南滎陽境內)。宗澤派嶽飛率領五百騎兵前往汜水關戴罪立功。
結果嶽飛以五百將士大敗金軍而歸。宗澤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可用之才,於是提拔他為統領,後又提升為統製。
因為地位低微,嶽飛的早期軍旅生涯極為坎坷。但他從未灰心喪氣,從未怨天尤人,而是時刻準備著,全心全意抗金。來到宗澤帳下後,他終於迎來了戎馬生涯的轉折點。
自從李綱罷相,宗澤已成為抗金的核心人物。他收編了號稱百萬的抗金大軍,儲備了可供半年食用的糧草。
公元1127年冬到翌年春,金國再度兵分三路侵略南宋邊境,雙方在開封府及其相鄰州縣展開激烈戰鬥。宗澤坐鎮東京,指揮若定,嶽飛則率兵主動出擊,屢敗金兵。
這年春節,開封城四周戰火紛飛,開封城內卻依舊得以張燈結彩歡慶佳節。
事實證明,隻要大宋軍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金軍縱然勢大也不足為懼。隻可惜,宋高宗未必這麽認為。
金兵撤退後,宗澤一麵聯合天下義兵抗金,一麵連上二十餘多道奏折,請求宋高宗返迴東京,並批準他們北上伐金,但宋高宗始終置若罔聞。
宗澤憂憤成疾,背上生出毒瘡,很快病重垂危。彌留之際的宗澤把手下將領召到病榻前,敦促他們繼承遺誌北上恢複中原,則他雖死而無憾。他躺於床榻之上,形容枯槁,卻奮起最後的力氣大聲唿號:渡河!渡河!渡河!言畢逝世。
開封城內,無數百姓得知宗澤死訊後痛哭不已,一千多名士子紛紛撰文悼念。他的靈柩由其子宗穎和嶽飛扶送至鎮江,與妻子合葬在一起。
嶽飛終生感念宗澤的知遇之恩。
實際上,正是宗澤的諄諄教導,嶽飛的軍事才能得以臻至成熟。宗澤曾經盛讚嶽飛智勇雙全,才能勝過古之良將,後傳授他行軍作戰陣圖,告誡他欲成統帥,便不能隻好野戰而不習用兵之法。
嶽飛從此認識到兵家之要在於出奇製勝,而兵法之常則在於陣而後戰。這恰好便是孫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的道理。
宗澤病逝後,北伐的計劃無疾而終。嶽飛按照宗澤生前部署,率部進駐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築就堅固防線,一則保衛趙宋皇陵,二則確保東京開封以及應天府的安全。
當年秋天,金軍再次大舉南侵。嶽飛在汜水關列陣禦敵,一舉擊退金軍,因功升任武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