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貞吉。
堅守正道,吉祥。
唐憲宗有治國的宏大理想,他把唐太宗和唐玄宗當作榜樣,堅守治國正道,先後任用一批有為官員,並鼓勵百官直言極諫,使朝堂麵貌為之一新。
這是從唐玄宗天寶年間以來,半個多世紀未曾出現的喜人局麵。
公元807年,杜黃裳以宰相之尊出鎮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兼任河中、晉州、絳州(今山西運城境內)三鎮節度使。
更年輕的武元衡和李吉甫升任宰相。和杜黃裳一樣,他們也是堅定的削藩派。
同年,因西川節度使高崇文在平定蜀亂後,把蜀地軍用物資、庫內金帛等搜刮一空,老百姓怨聲載道。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在這裏發現了一名傑出人才,名叫裴度。
李吉甫(758年-814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是禦史大夫李棲筠,他的兒子李德裕後來也官居宰相,是牛李黨爭的主角之一。
他剛剛就任宰相,就逼反了鎮海(今浙江省北部)節度使李錡。
李錡本是李唐宗室,他的曾曾祖爺爺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淮安郡王李神通。這小子身為一方封疆大吏,卻貪財好色,橫行不法,幹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李吉甫因此判定他日後必反,勸唐憲宗召他迴京。畢竟人在天子腳下,更好管製。結果朝廷三次征召,李錡都稱病不朝。
唐憲宗就此事專門召開會議,征詢各位宰相的意見。
武元衡一針見血地指出:“陛下初即政,錡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錡,將何以令四海!”陛下您剛剛登基執掌朝政,如果任由李錡想來就來,以後如何號令天下呢?
他建議詔令李錡日夜兼程,即刻進京。唐憲宗如言。
於是,李錡果然反了。
李吉甫認為李錡不過一介庸材,手下也隻是一些沒有鬥誌的烏合之眾,隻要朝廷出軍征討,定可成功。
果然,王師南下,隻用一個多月便平定叛亂。李錡被腰斬。
在對付藩鎮的問題上,李吉甫顯然比前任們更有辦法。他拜相之後,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中,密集調換了三十六個藩鎮的節度使。
這麽做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調動之後,使節度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難以有效地控製某個藩鎮。
第二個好處是,表麵上沒有剝奪節度使的權力,使他們雖然心中不滿,卻不好起兵造反。
李吉甫的這個策略,被宋朝皇帝很好地繼承、完善,並形成定製,於是有宋一代,邊兵邊將再無能力造反。
隻可惜,李吉甫並沒奏請皇帝,將這個辦法形成製度。
在任一年後,李吉甫被卷入權力鬥爭的旋渦。他深知樹敵過多,便請辭相位,並推薦裴垍(ji)接任。這一年,他以宰相之職出鎮淮南(今江蘇揚州),任淮南節度使。
他在淮南三年,率領民眾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近萬頃,還奏請朝廷免去當地百姓數百萬石欠租,為老百姓幹了不少實事。
裴垍也是一名狀元,二十歲時就高中進士,後參加朝廷舉賢良極諫科,對策第一。他拜同平章事,官居宰相後,改革稅法弊政以減輕百姓負擔,執政風範凜然,使朝無奸侫,百業漸興。
史傳他才能兼備,知人善任,在當時無人可比。隻可惜,在任不足三年,裴垍因中風而不得不卸任宰相,同年病逝。李吉甫、武元衡因此先後返京,再度拜相。
李吉甫剛剛上任就接連開大。
他先是建議裁汰冗雜官吏以節省國家財政開支, 最終裁減冗官八百餘人、冗吏一千七百餘人。
接著上奏反對由宦官掌管李氏宗室的婚姻大事。宗室諸王為嫁女兒,首先要以厚禮賄賂宦官才能達到目的,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公元814年,淮西(今河南汝南)節度使吳少陽病逝,其子吳元濟請求襲任。李吉甫認為淮西鎮不宜效仿河朔三鎮父死子繼的慣例,主張出兵奪取淮西。
唐憲宗采納其建議,命他謀劃征伐淮西之事。然而,他很快蹊蹺地暴病去世。他為後世留下一本曆史地理名著《元和郡縣圖誌》。
這原是一本寫給唐憲宗的參考用書,卻意外成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理總誌。全書從京兆府至隴右道,記載了元和年間全國四十七鎮的建置沿革、山川地形和人口物產。南宋時期,因諸圖已亡佚,改稱《元和郡縣誌》。到現在,該書已多卷亡佚,僅存殘本。
武元衡同樣死得不明不白。
治蜀七年後,當地百姓紛紛歸服。武元衡再次應詔返京拜相,他將裴度也帶迴了京師。
公元815年,李吉甫死後不久,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聯合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幾個藩鎮反了。
武元衡受命率軍征討,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於上朝途中遇刺身亡,另一位大臣裴度同樣遇刺受傷。
相傳被刺前夜,武元衡心有所感作了一首五絕《夏夜作》:
夜久喧暫息,池台惟月明。
無因駐清景,日出事還生。
夜已深沉,暫無白日喧囂,明月高懸夜空,照亮池台。我無意留下這清淨月色,因為明天太陽出來後,各種事情還是會照常發生。
誰料一語成讖。
那一日拂曉,太陽照常升起,武元衡如往常一樣騎馬上朝。他剛剛離開府邸就被刺客殺死,首級被殘忍地割下,身首異處。
裴度則在騎馬出門後遭遇三劍。第一劍砍斷鞋帶,第二劍刺中背部,第三劍劃傷頭部。裴度從馬上滾落路旁的水溝中,所幸隨從王義不顧右臂被砍斷,奮起拚死保護。刺客見事不妙,這才遁走。
那些叛亂的節度使們以為殺死武元衡後,會讓其他宰相感到害怕,從而勸說唐憲宗停止對藩鎮用兵。
但他們沒有料到,武元衡死後僅僅三天,裴度接任宰相。這是一個更狠的家夥,他和藩鎮割據勢力對上了,終其一生以平藩為己任。
而且中唐名將李愬也已漸漸成熟。他與裴度一文一武,合作平藩,讓唐朝再現盛世餘暉。
堅守正道,吉祥。
唐憲宗有治國的宏大理想,他把唐太宗和唐玄宗當作榜樣,堅守治國正道,先後任用一批有為官員,並鼓勵百官直言極諫,使朝堂麵貌為之一新。
這是從唐玄宗天寶年間以來,半個多世紀未曾出現的喜人局麵。
公元807年,杜黃裳以宰相之尊出鎮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兼任河中、晉州、絳州(今山西運城境內)三鎮節度使。
更年輕的武元衡和李吉甫升任宰相。和杜黃裳一樣,他們也是堅定的削藩派。
同年,因西川節度使高崇文在平定蜀亂後,把蜀地軍用物資、庫內金帛等搜刮一空,老百姓怨聲載道。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在這裏發現了一名傑出人才,名叫裴度。
李吉甫(758年-814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是禦史大夫李棲筠,他的兒子李德裕後來也官居宰相,是牛李黨爭的主角之一。
他剛剛就任宰相,就逼反了鎮海(今浙江省北部)節度使李錡。
李錡本是李唐宗室,他的曾曾祖爺爺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淮安郡王李神通。這小子身為一方封疆大吏,卻貪財好色,橫行不法,幹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李吉甫因此判定他日後必反,勸唐憲宗召他迴京。畢竟人在天子腳下,更好管製。結果朝廷三次征召,李錡都稱病不朝。
唐憲宗就此事專門召開會議,征詢各位宰相的意見。
武元衡一針見血地指出:“陛下初即政,錡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錡,將何以令四海!”陛下您剛剛登基執掌朝政,如果任由李錡想來就來,以後如何號令天下呢?
他建議詔令李錡日夜兼程,即刻進京。唐憲宗如言。
於是,李錡果然反了。
李吉甫認為李錡不過一介庸材,手下也隻是一些沒有鬥誌的烏合之眾,隻要朝廷出軍征討,定可成功。
果然,王師南下,隻用一個多月便平定叛亂。李錡被腰斬。
在對付藩鎮的問題上,李吉甫顯然比前任們更有辦法。他拜相之後,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中,密集調換了三十六個藩鎮的節度使。
這麽做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調動之後,使節度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難以有效地控製某個藩鎮。
第二個好處是,表麵上沒有剝奪節度使的權力,使他們雖然心中不滿,卻不好起兵造反。
李吉甫的這個策略,被宋朝皇帝很好地繼承、完善,並形成定製,於是有宋一代,邊兵邊將再無能力造反。
隻可惜,李吉甫並沒奏請皇帝,將這個辦法形成製度。
在任一年後,李吉甫被卷入權力鬥爭的旋渦。他深知樹敵過多,便請辭相位,並推薦裴垍(ji)接任。這一年,他以宰相之職出鎮淮南(今江蘇揚州),任淮南節度使。
他在淮南三年,率領民眾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近萬頃,還奏請朝廷免去當地百姓數百萬石欠租,為老百姓幹了不少實事。
裴垍也是一名狀元,二十歲時就高中進士,後參加朝廷舉賢良極諫科,對策第一。他拜同平章事,官居宰相後,改革稅法弊政以減輕百姓負擔,執政風範凜然,使朝無奸侫,百業漸興。
史傳他才能兼備,知人善任,在當時無人可比。隻可惜,在任不足三年,裴垍因中風而不得不卸任宰相,同年病逝。李吉甫、武元衡因此先後返京,再度拜相。
李吉甫剛剛上任就接連開大。
他先是建議裁汰冗雜官吏以節省國家財政開支, 最終裁減冗官八百餘人、冗吏一千七百餘人。
接著上奏反對由宦官掌管李氏宗室的婚姻大事。宗室諸王為嫁女兒,首先要以厚禮賄賂宦官才能達到目的,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公元814年,淮西(今河南汝南)節度使吳少陽病逝,其子吳元濟請求襲任。李吉甫認為淮西鎮不宜效仿河朔三鎮父死子繼的慣例,主張出兵奪取淮西。
唐憲宗采納其建議,命他謀劃征伐淮西之事。然而,他很快蹊蹺地暴病去世。他為後世留下一本曆史地理名著《元和郡縣圖誌》。
這原是一本寫給唐憲宗的參考用書,卻意外成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理總誌。全書從京兆府至隴右道,記載了元和年間全國四十七鎮的建置沿革、山川地形和人口物產。南宋時期,因諸圖已亡佚,改稱《元和郡縣誌》。到現在,該書已多卷亡佚,僅存殘本。
武元衡同樣死得不明不白。
治蜀七年後,當地百姓紛紛歸服。武元衡再次應詔返京拜相,他將裴度也帶迴了京師。
公元815年,李吉甫死後不久,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聯合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幾個藩鎮反了。
武元衡受命率軍征討,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於上朝途中遇刺身亡,另一位大臣裴度同樣遇刺受傷。
相傳被刺前夜,武元衡心有所感作了一首五絕《夏夜作》:
夜久喧暫息,池台惟月明。
無因駐清景,日出事還生。
夜已深沉,暫無白日喧囂,明月高懸夜空,照亮池台。我無意留下這清淨月色,因為明天太陽出來後,各種事情還是會照常發生。
誰料一語成讖。
那一日拂曉,太陽照常升起,武元衡如往常一樣騎馬上朝。他剛剛離開府邸就被刺客殺死,首級被殘忍地割下,身首異處。
裴度則在騎馬出門後遭遇三劍。第一劍砍斷鞋帶,第二劍刺中背部,第三劍劃傷頭部。裴度從馬上滾落路旁的水溝中,所幸隨從王義不顧右臂被砍斷,奮起拚死保護。刺客見事不妙,這才遁走。
那些叛亂的節度使們以為殺死武元衡後,會讓其他宰相感到害怕,從而勸說唐憲宗停止對藩鎮用兵。
但他們沒有料到,武元衡死後僅僅三天,裴度接任宰相。這是一個更狠的家夥,他和藩鎮割據勢力對上了,終其一生以平藩為己任。
而且中唐名將李愬也已漸漸成熟。他與裴度一文一武,合作平藩,讓唐朝再現盛世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