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田無禽。


    田野沒有野禽。


    古人的肉食從哪裏來?除了養殖的家畜以外,還可以出去打獵,打野味。


    我為什麽要專門強調是古人呢?


    因為易經的爻辭是由古人寫來,我們如果要理解它的意思,就要適當代入古人生活的情境。


    而且,在這裏需要特別強調,現在的野禽野獸大多是國家保護動物,我們要愛護它們,不能隨便捕獵。


    當古人背著弓箭出門,來到田野之中,發現沒有鳥,也沒有兔子、獐麂,於是隻能空手而歸,或者換個地方繼續打獵。選擇權全在古人自己。


    為什麽要作選擇呢?


    我們結合上下文。下一爻九三爻爻辭是,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上一爻六五爻爻辭是,恆其德,貞。


    是不恆其德,還是恆其德,這就需要我們選擇。


    如果不恆其德,直接迴家,兩手空空的,妻子見了少不得要埋怨幾句,丈夫多少感到有些羞愧。


    如果恆其德,換個地方獵到幾隻野味,迴去後妻子很高興:喲,今天可以打牙祭了。


    這就很好嘛!妻子開心了,丈夫吃點苦算什麽?


    對於一個家庭,夫妻之間要相互扶持,共同操持家業,這是家庭和睦美滿之道。


    當然,我們也可以有其他理解。


    比如說唐玄宗早期真能做到如田無禽一般,野無遺賢,於是君臣共治,國力鼎盛。


    又比如說經過八年戰爭,朝野再無叛軍。大唐將士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朝廷終於可以再度專心治理內政了。


    但形勢真的如此理想嗎?


    當然未必。因為田野裏也許已沒有禽獸,但朝堂上卻魑魅魍魎橫行。


    這更加可怕。


    因為外侮能讓我們精誠勇猛、團結一心、同仇敵愾,而有些內患卻會讓我們變得腐朽麻木,殺人於無形。


    公元761年,唐肅宗患重病,命太子李豫(726年11月-779年6月)監國。當時,太上皇唐玄宗也已年老多病,纏綿病榻。


    皇太子李豫在爺爺和父親之間往來侍疾,衣不解帶。


    但第二年季春,唐玄宗死了,唐肅宗病情日益加重。久居後宮的張皇後膝下無子,為保持權勢和地位,她開始蠢蠢欲動,打算廢黜李豫,擁立越王李係為帝。


    宦官李輔國再次立下從龍奇功,而且相比上次馬嵬坡兵變擁立唐肅宗,這一次他不隻是輔助,而是主力,功勞更大。


    李輔國與另一位宦官程元振獲悉張皇後圖謀,一邊派禁軍保護李豫,一邊領軍軟禁了李係、張皇後等人。


    當晚,唐肅宗受驚而崩。不日,李豫即位為唐代宗。


    李輔國因擁立之功,被唐代宗尊為尚父,加封司空兼中書令,晉爵博陸郡王。他是唐朝第一個封王拜相的宦官,從此拉開了唐朝宦官幹政的先河。


    而張皇後被貶為庶人,坐罪處死。她是大唐最有一位權後,從她以後,大唐後宮再無能力幹政。


    封王拜相的李輔國飄了,他把唐代宗當成了唐肅宗,公然勸說:“陛下隻須深居宮中,政事自有老奴來處理。”


    他有底氣說這句話,因為負責保衛皇帝的禁軍軍權掌握在他手中。


    唐代宗於是事無巨細,都與李輔國商量,然後暗中聯絡上了程元振。


    程元振因擁立唐代宗有功,官拜鎮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保宣侯,和李輔國一起統領禁軍,把持著朝廷內外軍政大權。


    然而,李輔國在權勢上始終壓他一頭,這讓他頗為不服氣。


    不久,程元振派人假扮盜賊刺殺了李輔國,不久被提拔為驃騎大將軍,封邠國公,接掌了全部禁軍。


    至此,程元振的權勢已超過李輔國,而且他的野心比李輔國還大。正是因為他那日益膨脹的野心,使唐朝在宦官之禍外,迅速平添藩鎮之禍。


    程元振掌權後,因私人恩怨先後陷害襄陽節度使來瑱、同華節度使李懷讓以及多位名將大臣致死,客觀上導致各鎮節度使疏遠朝廷而擁兵自保。


    公元763年,吐蕃大舉入侵,邊將修書報急。但在程元振的刻意瞞報下,吐蕃軍隊一月之間進擊到邠州(今陝西彬州)。


    兵臨帝都城下,唐代宗這才知曉。當他下詔調兵勤王時,各地節度使因不滿唐代宗寵信程元振,竟無人應詔。


    長安再次陷落,唐代宗星夜出逃。


    太常博士、翰林待詔柳伉上疏勸諫唐代宗殺程元振以謝天下,並下詔引咎以服民心。


    唐代宗隻是下令削去其官職,放歸田園。這時候,他終於又記起了年近七旬的功勳老將郭子儀。


    唐代宗以雍王李適掛名天下兵馬大元帥,以郭子儀為副帥迎擊吐蕃。


    事實證明,不是吐蕃人太厲害,而是有些人太不爭氣。


    郭子儀這一仗打得就跟玩一樣。他隻派二百騎出長安市郊藍田,白天揮旗擊鼓,夜晚點起篝火以為疑兵。同時又派數百人潛入長安散播流言,說郭令公即將親率大軍征討吐蕃。


    結果吐蕃兵連夜撤離,郭子儀兵不血刃收複了陷落半月的京都長安。但諷刺的是,護駕首功竟然不是他,而是另一位宦官魚朝恩。


    唐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境內)時,魚朝恩率駐陝州軍及神策軍奉迎護駕,因功獲封天下觀軍容使,統率禁衛部隊神策軍。後來步步加封為國子監事,兼管光祿寺、鴻臚寺諸職,進封鄭國公。


    前驃騎大將軍、邠國公程元振本有機會安享晚年,但他臉皮太厚,仇家太多,人又太愚蠢看不清楚形勢。


    在唐代宗返迴長安驚魂未定之際,程元振居然悄悄潛入長安,試圖麵見皇帝再求起用。唐代宗這一次沒有再慣著他,下令將其流放溱州(約在今重慶市境內)。流放途中,被仇家所殺。


    魚朝恩的結局也沒好到哪裏去。


    他一如兩位前任幹預政事,貪賄勒索,殘害無辜。到後來,一般官員甚至不敢抬頭與他對視。


    最關鍵的是,他和前任一樣不把皇帝和宰相放在眼裏。


    宰相商議政事時,如果不先知會他,他會瞪眼嗬斥:“天下之事,怎麽不由我?”


    魚朝恩在淨身入宮之前育有一子,名魚令徽,年方十四便已在內殿當差。唐代宗為其特別恩賜五品綠衣穿著,但魚朝恩卻擅自為其著三品以上紫衣,配金帶。唐代宗見狀隻能強笑道:“你兒子穿紫衣,紮金腰帶,非常合適。”


    公元770年,宰相元載密奏唐代宗後,設計於寒食節宮宴之際,將其縊殺於內侍省。


    三位宦官雖先後被殺,但唐朝宮廷的宦官之禍已不可遏止。


    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初唐與盛唐時期接連爆發宮廷政變,使皇帝近乎本能的不再信任將軍,轉而信任被視為家奴的宦官。拋開遙遠的玄武門兵變不談,唐玄宗一生親曆五次政變和兵變。其中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三代帝王卷入其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其二,因為信任宦官,唐肅宗將禁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宦官。從此,唐朝皇帝的人身安全被宦官一手掌握,家奴翻身做起了主人。


    皇帝一旦被控製,功臣良將們就遭了殃,郭子儀和李光弼雖然軍功蓋世,也難以幸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