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敦複,無悔。
敦促反複,沒有悔恨。
真性情的謝安,也特別欣賞真性情的奇女子。
相傳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經毫不客氣地衝到酒席上,一把拉走她的兒子,謝安讚歎其嫂情辭慷慨不讓須眉。他的妻子劉夫人和侄女謝道韞也是為謝安所深喜的奇女子。
謝安對真性情女子的欣賞,不僅僅限於自己的親屬。他聽人講起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後,大為感動,上奏表其墓為“義婦塚”。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發生在東晉年間,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堪稱家喻戶曉,與白蛇傳、孟薑女傳說和牛郎織女並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據晚唐張讀《宣室誌》記載:“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yin)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結合北宋李茂城《義忠王廟記》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梳理出梁祝故事的最初樣貌。
東晉時期,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有一個祝家莊,家中有一女名喚祝英台,美麗聰穎,自幼仰慕班昭、蔡文姬等女子的才學,於是女扮男裝前往會稽郡城求學,途中邂逅了會稽郡鄮縣(今浙江省寧波市境內)書生梁山伯。梁山伯大約出生於公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正是弱冠年紀,風華正茂。兩人一見如故,在道旁亭中義結金蘭。
同窗三年,感情日深,無奈各自學成歸家。第二年,梁山伯前往祝家莊訪友,這才知道祝英台是一名女子,於是趕緊迴家請父母前往求聘,不料祝英台已因媒妁之言許給了當地一位姓馬的男子。佳偶未成,梁山伯於公元373年農曆八月十六鬱鬱而終。翌年暮春,祝英台出嫁,所乘喜船恰好經過梁山伯的墳塋所在。江中忽然風高浪急,船隻被風浪所阻不能前行。祝英台得知這是梁山伯之墓後,失聲痛哭。這時梁墓忽然裂開一條縫隙,祝英台毫不猶豫跳入墳中。
倏忽間墳墓合攏,兩隻美麗的蝴蝶從墓中飛出,相伴相隨,翩翩飛舞。
有情人生前不能成眷屬,死後化作蝴蝶朝朝暮暮纏纏綿綿。如此離奇反複的愛情令人唏噓不已,但對深愛著的兩人而言,也許總算得償所願,無怨無悔了吧?
浙江紹興,上虞古城,不僅是祝英台故裏,也是東晉著名詩人、山水詩的開創者謝靈運出生和隱居的地方。
謝靈運(385年-433年)是謝安的從曾孫,是謝玄的嫡孫。他出生的那一年,謝安病逝於建康。其時晉孝武帝司馬曜在位,東晉再無治世能臣,卻湧現出了三位驚才絕豔、名垂千古的風流人物。
這三個人,就是山水詩人謝靈運、畫家顧愷之和田園詩人陶淵明。
謝靈運出身於高貴門第,因祖輩功蔭而入仕為官,但他並非一位富有才幹的好官員,而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大詩人和旅遊家。
為了尋幽探險,謝靈運發明了謝公屐,這是一種可拆卸的木製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屐齒,下山則取掉後掌的屐齒,如此上山下山都又穩當又省力。他在旅遊途中寫下了大量山水詩文,開創了中國山水文學的全新境界。山水詩在晉宋時期勃然而興,其功首推謝靈運。
如果說謝靈運是兩晉山水詩人的代表人物,顧愷之(348年-409年)則是當時最傑出的中國畫家。他博學多才,時稱三絕:畫絕、才絕和癡絕。謝安對他的評價高絕:蒼生以來未之有。
他為何被稱作癡絕呢?舉一個例子。
顧愷之自幼喪母,稍稍年長後經常纏著父親問:我的媽媽是什麽模樣?父親便耐心為他描述亡妻的相貌。顧愷之根據父親的描述,認真地一次一次為母親畫像。他每次畫好以後,都要拿著畫像征詢父親的意見。通過反複不斷地嚐試,畫筆之下母親的形象越來越生動逼真。終於有一次,父親看到畫像後兩眼放光,連聲說:“像,像,像極了。”通過這種近乎癡迷的反複揣摩、練習,母親得以在畫紙上再現,在心中永生。
成功沒有捷徑。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持之以恆,反複用功,刻苦努力。隻有這樣,當他迴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後來,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被並稱為“六朝四大家”。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畫論,為中國畫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顧愷之的真跡已不存,但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摹本傳世。
其曠世名作《女史箴圖》有兩個摹本。其中,南宋摹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而藝術性更高、神韻更接近原畫的唐代摹本,則在八國聯軍入侵大清後遭劫掠,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他根據曹植《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圖》被列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四卷摹本,其中宋代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唐代張萱和周昉的《唐宮仕女圖》、唐代韓滉的《五牛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和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其中大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部分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地方博物館。它們用畫筆描繪了中華五千年悠久曆史和千萬裏錦繡河山,都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藝術氣質的無上國寶。
敦促反複,沒有悔恨。
真性情的謝安,也特別欣賞真性情的奇女子。
相傳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經毫不客氣地衝到酒席上,一把拉走她的兒子,謝安讚歎其嫂情辭慷慨不讓須眉。他的妻子劉夫人和侄女謝道韞也是為謝安所深喜的奇女子。
謝安對真性情女子的欣賞,不僅僅限於自己的親屬。他聽人講起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後,大為感動,上奏表其墓為“義婦塚”。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發生在東晉年間,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堪稱家喻戶曉,與白蛇傳、孟薑女傳說和牛郎織女並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據晚唐張讀《宣室誌》記載:“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yin)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結合北宋李茂城《義忠王廟記》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梳理出梁祝故事的最初樣貌。
東晉時期,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有一個祝家莊,家中有一女名喚祝英台,美麗聰穎,自幼仰慕班昭、蔡文姬等女子的才學,於是女扮男裝前往會稽郡城求學,途中邂逅了會稽郡鄮縣(今浙江省寧波市境內)書生梁山伯。梁山伯大約出生於公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正是弱冠年紀,風華正茂。兩人一見如故,在道旁亭中義結金蘭。
同窗三年,感情日深,無奈各自學成歸家。第二年,梁山伯前往祝家莊訪友,這才知道祝英台是一名女子,於是趕緊迴家請父母前往求聘,不料祝英台已因媒妁之言許給了當地一位姓馬的男子。佳偶未成,梁山伯於公元373年農曆八月十六鬱鬱而終。翌年暮春,祝英台出嫁,所乘喜船恰好經過梁山伯的墳塋所在。江中忽然風高浪急,船隻被風浪所阻不能前行。祝英台得知這是梁山伯之墓後,失聲痛哭。這時梁墓忽然裂開一條縫隙,祝英台毫不猶豫跳入墳中。
倏忽間墳墓合攏,兩隻美麗的蝴蝶從墓中飛出,相伴相隨,翩翩飛舞。
有情人生前不能成眷屬,死後化作蝴蝶朝朝暮暮纏纏綿綿。如此離奇反複的愛情令人唏噓不已,但對深愛著的兩人而言,也許總算得償所願,無怨無悔了吧?
浙江紹興,上虞古城,不僅是祝英台故裏,也是東晉著名詩人、山水詩的開創者謝靈運出生和隱居的地方。
謝靈運(385年-433年)是謝安的從曾孫,是謝玄的嫡孫。他出生的那一年,謝安病逝於建康。其時晉孝武帝司馬曜在位,東晉再無治世能臣,卻湧現出了三位驚才絕豔、名垂千古的風流人物。
這三個人,就是山水詩人謝靈運、畫家顧愷之和田園詩人陶淵明。
謝靈運出身於高貴門第,因祖輩功蔭而入仕為官,但他並非一位富有才幹的好官員,而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大詩人和旅遊家。
為了尋幽探險,謝靈運發明了謝公屐,這是一種可拆卸的木製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屐齒,下山則取掉後掌的屐齒,如此上山下山都又穩當又省力。他在旅遊途中寫下了大量山水詩文,開創了中國山水文學的全新境界。山水詩在晉宋時期勃然而興,其功首推謝靈運。
如果說謝靈運是兩晉山水詩人的代表人物,顧愷之(348年-409年)則是當時最傑出的中國畫家。他博學多才,時稱三絕:畫絕、才絕和癡絕。謝安對他的評價高絕:蒼生以來未之有。
他為何被稱作癡絕呢?舉一個例子。
顧愷之自幼喪母,稍稍年長後經常纏著父親問:我的媽媽是什麽模樣?父親便耐心為他描述亡妻的相貌。顧愷之根據父親的描述,認真地一次一次為母親畫像。他每次畫好以後,都要拿著畫像征詢父親的意見。通過反複不斷地嚐試,畫筆之下母親的形象越來越生動逼真。終於有一次,父親看到畫像後兩眼放光,連聲說:“像,像,像極了。”通過這種近乎癡迷的反複揣摩、練習,母親得以在畫紙上再現,在心中永生。
成功沒有捷徑。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持之以恆,反複用功,刻苦努力。隻有這樣,當他迴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後來,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被並稱為“六朝四大家”。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畫論,為中國畫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顧愷之的真跡已不存,但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摹本傳世。
其曠世名作《女史箴圖》有兩個摹本。其中,南宋摹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而藝術性更高、神韻更接近原畫的唐代摹本,則在八國聯軍入侵大清後遭劫掠,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他根據曹植《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圖》被列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四卷摹本,其中宋代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唐代張萱和周昉的《唐宮仕女圖》、唐代韓滉的《五牛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和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其中大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部分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地方博物館。它們用畫筆描繪了中華五千年悠久曆史和千萬裏錦繡河山,都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藝術氣質的無上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