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卦六爻也講述了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直至天下一統的曆史故事。
初六:師出以律。否藏,兇。
出師前要嚴明紀律,否則包藏兇險,必打敗仗。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如果不使用圓規和曲尺,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和公輸般那樣高超的技藝,也畫不好方形和圓形;如果不使用六律,即使像萇弘和師曠那樣高明的樂師,也校正不了五音。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定要有嚴明的紀律,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定要有科學的製度。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度遠遠落後於中原各諸侯國,在戰國前期還被魏國苦苦壓製。秦孝公即位後,為鞏固秦國的統治,起用衛國人商鞅為左庶長實施變法。
商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因為秦王將商地十五邑封給了他,故又被稱為商鞅。公元前350年,商鞅開始在秦國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他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製,土地不再國有,而是歸地主和自耕農所有;他大力推行縣製,統一度量衡,製定“二十級軍功爵位”製。通過一係列改革,秦國國力持續上升,為後來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
秦國改革發展的同時,其他諸侯國也沒有歇著。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為壯大趙國實力,倡導胡服騎射,借此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
而自齊威王以後,老牌霸主齊國卻漸漸沉淪。齊湣王不修法度,在國內忙著爭權奪利,對國外也是驕橫霸道。齊湣王(卒於公元前284年),媯姓,田氏,名地。他即位之後窮兵黷武,先是在垂沙之戰打敗楚國,卻接著在函穀關之戰中敗於秦國。他吞並宋國之後,自稱東帝。此後繼續南征楚國,西侵三晉,還打算吞並周王室而稱天子。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公元前284年,趙、魏、秦、韓、燕五國成立聯軍,由燕國大將樂毅出任上將軍,率軍進攻齊國。齊湣王被趕出了齊都臨淄,齊國疆土分裂,實力被大大削弱。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身在軍中,中正吉祥,沒有災殃,君王三次下令嘉獎。
軍隊主帥剛毅中正,在軍中整飭軍紀,體恤士兵,就能振奮士氣,凝聚軍心,進而取得彪炳戰績,得到君王的封賞。魏國名將吳起(卒於公元前381年),應該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名將。
西周開國元勳、齊國第一位君主薑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軍事家,稱得上是兵家鼻祖,但他的身份與張良、諸葛亮差不多,可稱為相或軍師。他被分封到齊國後,更是應該被稱為君,領軍打仗隻是他的兼職。
薑子牙,薑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人稱薑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唐宋以前,武廟主祭的武聖不是關羽關雲長,而是薑子牙。大名鼎鼎的孫武、吳起、韓信、諸葛亮和李靖隻以武廟十哲的身份配享,而此時的關羽還是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到明萬曆年間,小說《封神演義》橫空出世,薑子牙由人變成了神。關羽才正式取代薑子牙,成為武廟主祭的新武聖。
薑子牙的人生不是一帆風順。他空有滿腹韜略,卻直到七十歲還一事無成,每天被老婆追著罵沒用的糟老頭子。他在家裏待不住,隻好拿著沒有魚餌的釣竿,每天垂釣於渭水之濱(今陝西寶雞市)。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七十二歲那一年,他終於釣到了求賢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姬昌與他一番言談之後,發現這是當世奇才,於是邀請他坐車同歸都城,一起開啟了興周滅商的曆史征程。司馬遷評價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文王和薑太公悄悄商議如何推翻商紂政權,其中策劃了許多用兵的奇計權謀,所以後人討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陰謀權術時,都以薑太公的策略為基本依據。
薑子牙活了一百多歲。他為周朝立下赫赫戰功,但後世一般不將其視為將領。太史公司馬遷說他是“文武王之師”,唐朝史學家杜佑則把他與管仲、李悝、商鞅這些良相名臣並列。
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在時間上比吳起更早。他著有《孫子兵法》,被後世譽為兵聖和百世兵家之師。但在春秋時期,各國國君才是戰場主帥。孫武主要負責為主帥出謀劃策,所以他的身份更接近張良,是軍師,是軍事參謀。
吳起不一樣,他是正兒八經專職行軍打仗的將軍。此所謂“閫(kun)以內者,寡人製之;閫以外者,將軍製之。”國門以內的政事由國君決斷,國門以外的軍事由將軍裁定。
吳起深通領兵之術,他絲毫沒有將軍的架子,長期和下等士卒生活在一起,吃穿用度沒有差別,睡覺時也一樣不鋪席被。吳起行軍時不騎馬,而是與士兵一起步行,對士兵關懷備至,所以他的軍隊軍心凝聚,作戰勇猛,戰績彪炳。有一次,一位年輕士兵身上長瘡,吳起親自為他吸出膿包,全軍為之感動。但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卻哭了。她說,孩子的父親從前患病,吳起為他吸出膿包,結果他英勇戰死,如今孩子生病,又是吳起為他吸出膿包,他也離死不遠了啊。後來,這位士兵果然戰死沙場。
吳起憑借高超的領軍智慧,創建了中國最早的選募常備兵兵役製度,建立了極負盛名的魏武卒部隊。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成為魏武卒。一名士兵必須在身披全副鎧甲、攜帶刀戟弓箭和三日口糧的情況下,半天時間可以急行軍百裏,才有資格成為魏武卒。吳起根據魏武卒的個人作戰優勢分配戰鬥崗位,比如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智者為謀主等等,組建成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支職業化的專業作戰部隊。
吳起率領魏武卒為魏國鎮守西河郡二十七年之久,曆經大小戰事七十六場,完勝六十四場,鮮少敗績,堪稱常勝將軍。他率領魏軍向西北擴地千裏,把秦國牢牢壓製在洛河以西。在當時,魏武卒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天下很少有能與之抗衡的軍隊。
吳起會打仗,但是不會做官,他的性子太直了。有一次,魏武侯在西河郡巡視時,感歎這裏山河險要,能保萬世之基業。吳起卻勸諫他說,固國在德不在險,君王還是要實行德政啊。魏武侯心裏不高興,臉上卻笑嘻嘻地說:“我終於聽到聖人之言了,西河的政務以後就全部托付給你了啊。”不久,吳起就遭人舉報,不得已投奔到了楚國。
春秋出名君,戰國多名將。
燕國大將樂毅率軍破齊之後,齊湣王逃到莒城,被楚將所殺。齊襄王火線即位,率軍民誓死抵抗諸侯聯軍。齊國名將田單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即墨守將。
田單,媯姓,田氏,名單,是齊國王族的遠房親戚。他上任之後,收容了七千多名齊國殘兵,與自己的族人混編成一支軍隊。隨後率領軍民日夜搶建城防工事,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田單在軍營中與士兵同甘共苦,還拿出個人財物犒賞他們。即墨軍民深受感動,士氣高漲,成為齊國抵抗諸侯聯軍的堅強堡壘。
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他和樂毅的關係並不融洽。田單趁機使出離間計,派間諜散布對樂毅不利的謠言。燕惠王褫奪了樂毅的兵權。田單則不疾不徐,一麵示敵以弱,一麵悄悄組織火牛陣反攻,終於大敗聯軍,一舉收複齊國國都和失地七十餘城。齊襄王得以返迴都城臨淄,他任命田單為相國,封地於安平邑,號安平君。
人不遭嫉是庸才,田單功高震主,遭到了齊王的猜忌。這時,恰好趙國人看中了田單的將才,於是用濟東三城五十七邑送給齊國,換得田單入趙為將。田單在趙國同樣取得累累戰功,於公元前265年又被封為趙相。他的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史書沒有記載他的最終結局。
初六:師出以律。否藏,兇。
出師前要嚴明紀律,否則包藏兇險,必打敗仗。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如果不使用圓規和曲尺,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和公輸般那樣高超的技藝,也畫不好方形和圓形;如果不使用六律,即使像萇弘和師曠那樣高明的樂師,也校正不了五音。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定要有嚴明的紀律,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定要有科學的製度。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度遠遠落後於中原各諸侯國,在戰國前期還被魏國苦苦壓製。秦孝公即位後,為鞏固秦國的統治,起用衛國人商鞅為左庶長實施變法。
商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因為秦王將商地十五邑封給了他,故又被稱為商鞅。公元前350年,商鞅開始在秦國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他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製,土地不再國有,而是歸地主和自耕農所有;他大力推行縣製,統一度量衡,製定“二十級軍功爵位”製。通過一係列改革,秦國國力持續上升,為後來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
秦國改革發展的同時,其他諸侯國也沒有歇著。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為壯大趙國實力,倡導胡服騎射,借此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
而自齊威王以後,老牌霸主齊國卻漸漸沉淪。齊湣王不修法度,在國內忙著爭權奪利,對國外也是驕橫霸道。齊湣王(卒於公元前284年),媯姓,田氏,名地。他即位之後窮兵黷武,先是在垂沙之戰打敗楚國,卻接著在函穀關之戰中敗於秦國。他吞並宋國之後,自稱東帝。此後繼續南征楚國,西侵三晉,還打算吞並周王室而稱天子。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公元前284年,趙、魏、秦、韓、燕五國成立聯軍,由燕國大將樂毅出任上將軍,率軍進攻齊國。齊湣王被趕出了齊都臨淄,齊國疆土分裂,實力被大大削弱。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身在軍中,中正吉祥,沒有災殃,君王三次下令嘉獎。
軍隊主帥剛毅中正,在軍中整飭軍紀,體恤士兵,就能振奮士氣,凝聚軍心,進而取得彪炳戰績,得到君王的封賞。魏國名將吳起(卒於公元前381年),應該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名將。
西周開國元勳、齊國第一位君主薑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軍事家,稱得上是兵家鼻祖,但他的身份與張良、諸葛亮差不多,可稱為相或軍師。他被分封到齊國後,更是應該被稱為君,領軍打仗隻是他的兼職。
薑子牙,薑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人稱薑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唐宋以前,武廟主祭的武聖不是關羽關雲長,而是薑子牙。大名鼎鼎的孫武、吳起、韓信、諸葛亮和李靖隻以武廟十哲的身份配享,而此時的關羽還是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到明萬曆年間,小說《封神演義》橫空出世,薑子牙由人變成了神。關羽才正式取代薑子牙,成為武廟主祭的新武聖。
薑子牙的人生不是一帆風順。他空有滿腹韜略,卻直到七十歲還一事無成,每天被老婆追著罵沒用的糟老頭子。他在家裏待不住,隻好拿著沒有魚餌的釣竿,每天垂釣於渭水之濱(今陝西寶雞市)。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七十二歲那一年,他終於釣到了求賢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姬昌與他一番言談之後,發現這是當世奇才,於是邀請他坐車同歸都城,一起開啟了興周滅商的曆史征程。司馬遷評價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文王和薑太公悄悄商議如何推翻商紂政權,其中策劃了許多用兵的奇計權謀,所以後人討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陰謀權術時,都以薑太公的策略為基本依據。
薑子牙活了一百多歲。他為周朝立下赫赫戰功,但後世一般不將其視為將領。太史公司馬遷說他是“文武王之師”,唐朝史學家杜佑則把他與管仲、李悝、商鞅這些良相名臣並列。
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在時間上比吳起更早。他著有《孫子兵法》,被後世譽為兵聖和百世兵家之師。但在春秋時期,各國國君才是戰場主帥。孫武主要負責為主帥出謀劃策,所以他的身份更接近張良,是軍師,是軍事參謀。
吳起不一樣,他是正兒八經專職行軍打仗的將軍。此所謂“閫(kun)以內者,寡人製之;閫以外者,將軍製之。”國門以內的政事由國君決斷,國門以外的軍事由將軍裁定。
吳起深通領兵之術,他絲毫沒有將軍的架子,長期和下等士卒生活在一起,吃穿用度沒有差別,睡覺時也一樣不鋪席被。吳起行軍時不騎馬,而是與士兵一起步行,對士兵關懷備至,所以他的軍隊軍心凝聚,作戰勇猛,戰績彪炳。有一次,一位年輕士兵身上長瘡,吳起親自為他吸出膿包,全軍為之感動。但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卻哭了。她說,孩子的父親從前患病,吳起為他吸出膿包,結果他英勇戰死,如今孩子生病,又是吳起為他吸出膿包,他也離死不遠了啊。後來,這位士兵果然戰死沙場。
吳起憑借高超的領軍智慧,創建了中國最早的選募常備兵兵役製度,建立了極負盛名的魏武卒部隊。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成為魏武卒。一名士兵必須在身披全副鎧甲、攜帶刀戟弓箭和三日口糧的情況下,半天時間可以急行軍百裏,才有資格成為魏武卒。吳起根據魏武卒的個人作戰優勢分配戰鬥崗位,比如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智者為謀主等等,組建成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支職業化的專業作戰部隊。
吳起率領魏武卒為魏國鎮守西河郡二十七年之久,曆經大小戰事七十六場,完勝六十四場,鮮少敗績,堪稱常勝將軍。他率領魏軍向西北擴地千裏,把秦國牢牢壓製在洛河以西。在當時,魏武卒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天下很少有能與之抗衡的軍隊。
吳起會打仗,但是不會做官,他的性子太直了。有一次,魏武侯在西河郡巡視時,感歎這裏山河險要,能保萬世之基業。吳起卻勸諫他說,固國在德不在險,君王還是要實行德政啊。魏武侯心裏不高興,臉上卻笑嘻嘻地說:“我終於聽到聖人之言了,西河的政務以後就全部托付給你了啊。”不久,吳起就遭人舉報,不得已投奔到了楚國。
春秋出名君,戰國多名將。
燕國大將樂毅率軍破齊之後,齊湣王逃到莒城,被楚將所殺。齊襄王火線即位,率軍民誓死抵抗諸侯聯軍。齊國名將田單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即墨守將。
田單,媯姓,田氏,名單,是齊國王族的遠房親戚。他上任之後,收容了七千多名齊國殘兵,與自己的族人混編成一支軍隊。隨後率領軍民日夜搶建城防工事,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田單在軍營中與士兵同甘共苦,還拿出個人財物犒賞他們。即墨軍民深受感動,士氣高漲,成為齊國抵抗諸侯聯軍的堅強堡壘。
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他和樂毅的關係並不融洽。田單趁機使出離間計,派間諜散布對樂毅不利的謠言。燕惠王褫奪了樂毅的兵權。田單則不疾不徐,一麵示敵以弱,一麵悄悄組織火牛陣反攻,終於大敗聯軍,一舉收複齊國國都和失地七十餘城。齊襄王得以返迴都城臨淄,他任命田單為相國,封地於安平邑,號安平君。
人不遭嫉是庸才,田單功高震主,遭到了齊王的猜忌。這時,恰好趙國人看中了田單的將才,於是用濟東三城五十七邑送給齊國,換得田單入趙為將。田單在趙國同樣取得累累戰功,於公元前265年又被封為趙相。他的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史書沒有記載他的最終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