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諸侯的野心都在膨脹。比如晉文公,幫助周襄王打敗異母兄弟太叔帶後,挾功請求周襄王,希望死後能用天子葬禮的儀製安葬。楚莊王更是兵進周朝都城,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用來祭祀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由來。


    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滿足,必然引起利益衝突,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隻不過由於周王室尚在,如果找不到正當理由取而代之,一眾諸侯誰都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免自己當了出頭鳥,卻為他人作了嫁衣裳,所以彼此還能保持最基本的克製。這時候的戰爭,就好像香港電影裏的黑社會爭地盤一樣,大家先坐下來談,談不攏就聚眾打一架,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隻不過為了最大程度地保存有生力量,各國彼此心照不宣不下死手。這種吵吵嚷嚷,看著熱鬧卻非你死我活的爭鬥,就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六卦,訟卦。


    訟,爭也,就是爭訟、爭鬥。爭訟的目的,是為了明辨是非。但是爭訟的原因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是是非非又如何能分辨得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免不了爭鬥。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是為了權力,為了財富,為了名聲,也是為了天下。諸侯大多姓姬,幾百年前本是一家人。幾百年後,親情淡漠了,矛盾激化了,於是就有了爭鬥。小則當庭舌辯打嘴炮,大則對陣疆場動幹戈,這便是訟。訟,未必是壞事,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做事謀始。乾為天,坎為水,天與水各自向相反的方向運行,因此發生爭訟,所以君子行事要深謀遠慮,盡量避免衝突。


    訟卦卦辭為: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有誠信,保持警惕,中期吉利,最終有兇險。利於拜訪大人物,不利於渡過大河。這意味著,目前狀況不利於發展事業,不如去找有威望的人來解決問題。


    訟卦六爻爻辭如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九四:不克訟,複既命,渝。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訟卦六爻講述了孔子奔走一生,圖複周禮而不得的故事。孔子十五有誌於學,三十而立的時候已是名滿魯國。他三十五歲時,魯國掌權的三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聯合起來發動叛亂,魯昭公敗逃到齊國,史稱三桓之亂。孔子也在魯國待不下去,跟著去了齊國。在這期間,齊景公曾向孔子請教為政的道理,但是齊相晏嬰認為不能用孔子的那套繁文縟節來治理國家、改變風俗,齊景公於是決定不用孔子。孔子不得已離開齊國返迴了魯國。孔子在齊魯兩國沒有糾纏於複周禮的事情,雖然遇到了一些波折,最終還是安全的。


    三桓之亂後,魯國大臣專權,自大夫以下都不守禮分,孔子無力迴天,於是不願在朝廷為官。他“不克訟,歸而逋,”退閑迴家,專心研究整理古籍和教書育人。孔子的聲望越來越高,學生越來越多,最後收了三千弟子,其中有顏迴、子路等七十二個人特別優秀。


    公元前501年,孔子已經五十歲了,他堅持不與亂臣賊子為伍。魯定公即位後,任命他做了中部宰,後來又提升為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長兼公安部長。他曾在齊魯會盟時幫助魯國取得了對齊國的外交勝利。此後,魯定公耽於安樂,無心政事。孔子“或從王事,無成,”最終沒有在政治上取得更大建樹,無奈之下隻得再次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孔子周遊列國十餘載,期間曾被困在陳、蔡之間連續七天吃不上飯,曾被人比喻成喪家之犬,曾被隱士批評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最終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他的政治主張也沒有得到推行。周遊列國十四年後,孔子“不克訟,複既命。”他重返魯國,不再熱心政治,而是重新專注於文獻整理和教育事業,生活安定。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大約都是這時候修訂成書的。


    孔子晚年根據魯國史書作了《春秋》,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以魯國為中心記述,推而上承夏、商、周的法統,以此褒貶時事。孔子“訟”,讓全天下的亂臣賊子都害怕起來。但是眾諸侯國國君卻交相稱讚並推廣這本書,所以孔子是安全的。孔子自評這本書說:“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後人因為《春秋》這本書而了解我,也因為這本書而怪罪我。


    孔子周遊列國,編修五經,有弟子三千,得賢者七十二人,早年便已名滿天下。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二歲。“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上天賜於他顯赫的名聲,而在這一天收迴了他的生命。司馬遷讚譽孔子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從。我雖然達不到他的這種境界,但是心裏卻始終向往著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