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韓爌罷官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閣老對朕與大明畢竟有功,朕並不想置他於死地,此事田爾耕去處理!”
朱由校的迴答,意味著接受了田爾耕的建議,韓爌家族雖然參與了走私,但他可以將他摘出去,但這個以家族為大單元的社會,又怎麽能徹底摘得出去呢!
牽連走私的罪名頂多罷官奪職,但魏進忠的建議卻是要將韓爌打入十八層地獄,就算朱由校不殺他,也會將他流放邊關。
“是,皇爺,臣遵旨!”田爾耕領旨道。
“此事辦得隱秘些,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朱由校囑咐道,畢竟有卸磨殺驢與對付東林黨的意思,朱由校可不希望自己繼續拉大與東南士紳的仇恨。
“是,皇爺,臣明白!”田爾耕低聲答道,心裏也有一種成就感,畢竟馬上就要在他手上鬥垮一位內閣大臣。
內閣五人中,朱由校為何要優先淘汰韓爌,原因很明顯,韓爌被他逼著與東林黨對立後,再次選擇了與東林黨妥協,說明了朱由校的倒逼策略已經失效。
既然如此,朱由校也就沒了繼續在他後麵保駕護航的意願。
政治博弈隻有零和一,沒有中間的零點幾,既然韓爌選擇了繼續迴到原來的隊伍,那朱由校隻有放棄他。
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朱由校的政敵勢力。
至於其它四人,雖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但那是在新天子已經有了自己核心團隊的前提下。
不好意思,朱由校沒有,給他安排的幾個講官中,孫承宗與徐光啟皆是親近東林之人,黃立極與魏廣微與朱由校的關係也並不是那麽的親密,之前更多的是先太子也就是他老爹的講官。
所以,對於三朝老臣兼三朝首輔方從哲,朱由校在沒有找到十分合適的替代人選之前,並不會讓其提前致仕,反而會繼續倚重。
至於另外三位內閣大臣,都是在朱由校禦極後重新任命的,隻要不是與他背道而馳,朱由校都不會將他們輕易放棄。
雖然徐光啟也有多親近東林官員之舉,但更多的是同鄉之誼,而且徐光啟的作用豈能是一般的儒家政治官員能比的。
就算徐光啟最終在政治上站到了朱由校的對立麵,朱由校依然不會輕易罷黜他,很可能是讓他在內閣仍然掛個大學士的虛銜,然後繼續引領大明科技與文化發展的大業。
在儒家學說壟斷一切的大明,徐光啟這種思想開明的官員實在是太太難得了,朱由校豈會輕易放棄他,他可是大明真正的國之重寶。
而孫承宗現在依然在外主持宣大的衛所及軍政整頓,短期內宣大依然離不開他,說實話,朱由校都找不到他的合適替代人選。
李長庚就不說了,作為非東南士紳勢力的獨苗,而且的確幫朱由校辦了幾件大事,朱由校隻會繼續壯大以他為首的楚黨勢力。
兩天後,山西道禦史倪文煥彈劾太子太師兼文淵閣大學士與東南總督韓爌,縱容家人參與宣大非法走私。
與倪文煥的彈劾題本一起遞上去的還有韓爌族人參與非法走私的詳實證據。
杜文煥的這封彈劾題本猶如平靜的湖麵突然被扔入了一塊石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
在有倪文煥詳實證據的證明下,喜歡聽風是雨、風聞奏事的科道言官們,哪還坐得住,一個個紛紛跟著上題本彈劾韓爌。
看著劉時敏挑出來的十幾份彈劾題本,朱由校看都沒看直接留中。
就這麽十幾份彈劾題本,怎麽能讓他輕易動一個內閣大臣。
一天後,剩下的科道言官見皇帝既沒有對彈劾題本迴複,也沒有對彈劾之人有任何的不滿甚至派廠衛調查,對於這種皇帝釋放的信號,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於是乎,朱由校的案頭上再次放了五十多份關於韓爌的彈劾題本。
但是,朱由校依然是采取了跟第一批彈劾題本一樣的處理方式,繼續留中,而且不追究彈劾之人。
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官員哪還不明白皇帝這是惡了韓爌。
於是乎,朱由校的桌案再次放了一百多份彈劾韓爌的題本,這次朱由校沒有留中,而是讓吏部召他迴京城,讓他迴京對彈劾的內容進行自辯。
至於東南總督的空缺,暫時由溫體仁代管,而江東巡撫則由左布政使王紹徽代領。
作為首先彈劾內閣大學士並提供切實證據的倪文煥,一下子成了督察院的英雄人物,隻要韓爌迴京自辯無法讓皇帝與六部九卿及科道言官滿意,基本確認了韓爌的內閣大學士會就此失去,甚至有可能提前致仕歸家。
十多天後,當身在南京的韓爌見到前來召他迴京自辯的行人司行人以及準備交接東南總督的溫體仁時,先是一陣懵逼,但當行人司行人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他迅速猜到這是皇帝已經知道了他腳踏兩條船的事情,找了個由子處罰他罷了。
作為官場資深政客,他自然知道反抗的後果,現在乖乖迴去自辯,或者說是主動請辭,說不定皇帝還會給個體麵讓他致仕歸家。
但若是反抗,隨他迴去的恐怕不是行人司行人,而是駐紮在南京的錦衣衛。
至於劃土自立,這個他連考慮都不想考慮,雖然他是內閣大學士兼東南總督,但真正屬於他的軍隊幾乎沒有,而且東南之人也不會跟著他這個注定失敗之人共同起事。
在與溫體仁及王紹徽簡單交接後,韓爌便帶著家人隨著行人司行人一同乘坐官船返迴京城。
臨走前,站在船頭的韓爌深深地看著漸行漸遠的南京城,心中慨歎著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與此同時,他也寄希望於未來能夠再次重返朝堂,權力可是一個極度讓人容易上癮的東西,這近兩年的內閣大學士生涯,尤其是東南總督時的那種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快感,好不讓他眷戀。
經過十多天的運河行船,韓爌一行人終於迴到了京城,韓爌一進京,便主動向吏部遞交了辭呈,不給科道言官找茬的機會。
對於韓爌的識趣,朱由校也沒有為難他,三辭三讓後,便準了他以太子太師兼文淵閣大學士並禮部尚書致仕。
朱由校的迴答,意味著接受了田爾耕的建議,韓爌家族雖然參與了走私,但他可以將他摘出去,但這個以家族為大單元的社會,又怎麽能徹底摘得出去呢!
牽連走私的罪名頂多罷官奪職,但魏進忠的建議卻是要將韓爌打入十八層地獄,就算朱由校不殺他,也會將他流放邊關。
“是,皇爺,臣遵旨!”田爾耕領旨道。
“此事辦得隱秘些,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朱由校囑咐道,畢竟有卸磨殺驢與對付東林黨的意思,朱由校可不希望自己繼續拉大與東南士紳的仇恨。
“是,皇爺,臣明白!”田爾耕低聲答道,心裏也有一種成就感,畢竟馬上就要在他手上鬥垮一位內閣大臣。
內閣五人中,朱由校為何要優先淘汰韓爌,原因很明顯,韓爌被他逼著與東林黨對立後,再次選擇了與東林黨妥協,說明了朱由校的倒逼策略已經失效。
既然如此,朱由校也就沒了繼續在他後麵保駕護航的意願。
政治博弈隻有零和一,沒有中間的零點幾,既然韓爌選擇了繼續迴到原來的隊伍,那朱由校隻有放棄他。
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朱由校的政敵勢力。
至於其它四人,雖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但那是在新天子已經有了自己核心團隊的前提下。
不好意思,朱由校沒有,給他安排的幾個講官中,孫承宗與徐光啟皆是親近東林之人,黃立極與魏廣微與朱由校的關係也並不是那麽的親密,之前更多的是先太子也就是他老爹的講官。
所以,對於三朝老臣兼三朝首輔方從哲,朱由校在沒有找到十分合適的替代人選之前,並不會讓其提前致仕,反而會繼續倚重。
至於另外三位內閣大臣,都是在朱由校禦極後重新任命的,隻要不是與他背道而馳,朱由校都不會將他們輕易放棄。
雖然徐光啟也有多親近東林官員之舉,但更多的是同鄉之誼,而且徐光啟的作用豈能是一般的儒家政治官員能比的。
就算徐光啟最終在政治上站到了朱由校的對立麵,朱由校依然不會輕易罷黜他,很可能是讓他在內閣仍然掛個大學士的虛銜,然後繼續引領大明科技與文化發展的大業。
在儒家學說壟斷一切的大明,徐光啟這種思想開明的官員實在是太太難得了,朱由校豈會輕易放棄他,他可是大明真正的國之重寶。
而孫承宗現在依然在外主持宣大的衛所及軍政整頓,短期內宣大依然離不開他,說實話,朱由校都找不到他的合適替代人選。
李長庚就不說了,作為非東南士紳勢力的獨苗,而且的確幫朱由校辦了幾件大事,朱由校隻會繼續壯大以他為首的楚黨勢力。
兩天後,山西道禦史倪文煥彈劾太子太師兼文淵閣大學士與東南總督韓爌,縱容家人參與宣大非法走私。
與倪文煥的彈劾題本一起遞上去的還有韓爌族人參與非法走私的詳實證據。
杜文煥的這封彈劾題本猶如平靜的湖麵突然被扔入了一塊石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
在有倪文煥詳實證據的證明下,喜歡聽風是雨、風聞奏事的科道言官們,哪還坐得住,一個個紛紛跟著上題本彈劾韓爌。
看著劉時敏挑出來的十幾份彈劾題本,朱由校看都沒看直接留中。
就這麽十幾份彈劾題本,怎麽能讓他輕易動一個內閣大臣。
一天後,剩下的科道言官見皇帝既沒有對彈劾題本迴複,也沒有對彈劾之人有任何的不滿甚至派廠衛調查,對於這種皇帝釋放的信號,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於是乎,朱由校的案頭上再次放了五十多份關於韓爌的彈劾題本。
但是,朱由校依然是采取了跟第一批彈劾題本一樣的處理方式,繼續留中,而且不追究彈劾之人。
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官員哪還不明白皇帝這是惡了韓爌。
於是乎,朱由校的桌案再次放了一百多份彈劾韓爌的題本,這次朱由校沒有留中,而是讓吏部召他迴京城,讓他迴京對彈劾的內容進行自辯。
至於東南總督的空缺,暫時由溫體仁代管,而江東巡撫則由左布政使王紹徽代領。
作為首先彈劾內閣大學士並提供切實證據的倪文煥,一下子成了督察院的英雄人物,隻要韓爌迴京自辯無法讓皇帝與六部九卿及科道言官滿意,基本確認了韓爌的內閣大學士會就此失去,甚至有可能提前致仕歸家。
十多天後,當身在南京的韓爌見到前來召他迴京自辯的行人司行人以及準備交接東南總督的溫體仁時,先是一陣懵逼,但當行人司行人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他迅速猜到這是皇帝已經知道了他腳踏兩條船的事情,找了個由子處罰他罷了。
作為官場資深政客,他自然知道反抗的後果,現在乖乖迴去自辯,或者說是主動請辭,說不定皇帝還會給個體麵讓他致仕歸家。
但若是反抗,隨他迴去的恐怕不是行人司行人,而是駐紮在南京的錦衣衛。
至於劃土自立,這個他連考慮都不想考慮,雖然他是內閣大學士兼東南總督,但真正屬於他的軍隊幾乎沒有,而且東南之人也不會跟著他這個注定失敗之人共同起事。
在與溫體仁及王紹徽簡單交接後,韓爌便帶著家人隨著行人司行人一同乘坐官船返迴京城。
臨走前,站在船頭的韓爌深深地看著漸行漸遠的南京城,心中慨歎著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與此同時,他也寄希望於未來能夠再次重返朝堂,權力可是一個極度讓人容易上癮的東西,這近兩年的內閣大學士生涯,尤其是東南總督時的那種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快感,好不讓他眷戀。
經過十多天的運河行船,韓爌一行人終於迴到了京城,韓爌一進京,便主動向吏部遞交了辭呈,不給科道言官找茬的機會。
對於韓爌的識趣,朱由校也沒有為難他,三辭三讓後,便準了他以太子太師兼文淵閣大學士並禮部尚書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