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分蛋糕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陛下,臣遵旨!”徐光啟與李之藻躬身答道。
其他人見朝陽新城最終拍板要建,一個個立馬兩眼放光,恨不得現在就迴家大量購買朝陽門至通州的土地。
朱由校繼續說道:“至於會寧府與龍安府的漢民遷徙成本與安全問題,先期人數定在兩萬戶十萬人,壯年男丁每人可分五十畝土地,壯婦三十畝,五十歲以上老人與十六歲以下孩童可分二十畝,五年內不用繳納任何賦稅。
另外每五人安家費再給二十兩,遷徙的人口除了陝北優先,也可從山西與山東挑選,此事戶部負責。
至於安全與遷徙時間問題,等到遼東基本平靖與新作物試種成功後,再遷徙也不遲。
至於管轄問題,因沈陽府橫亙在中間,而且周邊勢力負責,暫時還是劃給都督府管轄,等時機成熟後,再成立新的布政司交由六部管轄!”
內閣三人與戶部三人一起躬身迴道:“是,陛下,臣等遵旨!”
這六人能夠同意將會寧與龍安府交由都督府管理,一是因為那裏還是女真與蒙古人的地盤,二是因為那裏是苦寒之地,交由六部管理成本會非常巨大,三嘛則是皇帝允諾局勢穩定後交由六部管理。
而朱由校為何隻遷徙十萬人過去,一是需要有人先打個樣,二是遷徙成本不低,至於第三則是等這先過去的十萬人做好榜樣後,再開始售賣那裏的土地,做虧本生意可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工部匯報結束後,朱由校繼續讓劉時敏安排了個二十分鍾的中場休息,畢竟人有三急,屎尿第一,要是讓這群老家夥憋出個好歹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中場休息迴來後,接下來是刑部與督察院的匯報,至於大理寺與通政司,實在是沒有什麽好匯報的,朱由校幹脆免了他們的匯報,反正時間也不早了。
刑部這邊按部就班的匯報了去年的刑部處理的各項大小案件,隆武二年的規劃也是同往年差不多,朱由校對此並沒有過多的點評,畢竟朱由校想改律法的心思現在根本就沒有精力,而且肯定會遭到一大群維護祖製的衛道士出來反駁,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呢,反正這事兒也急不來。
至於督察院那邊,朱由校強調了各布政司的督察司官員落實情況,並完善對地方的監察力度與手段,同時要求主要官員必須三年一輪換。
此外,還要求督察院規範巡按禦史的巡按標準,比如迴京後必須書寫什麽樣的巡按報告、巡按時間與差旅標準的規範等。
總之一句話,朱由校就是看不慣官員們閑著整日清談、拿著公款吃喝到處旅遊卻不幹實事,必須讓他們一個個忙碌起來。
眾人在文華殿用過晚膳後,一個個裝作不疾不徐地離開了皇宮,在承天門前一一作別後,分別從長安左右門登上府上派來接送的馬車。
剛上馬車,一個個催促著隨從趕緊驅車迴家。
而朱由校這邊,剛離開文華殿時,就朝劉時敏說道:“讓王永祚與高時明來一趟!”
“是,皇爺!”劉時敏說完,馬上安排身旁的一位隨堂太監去請王永祚與高時明。
朱由校剛到養心殿南門,王永祚與高時明便已經等候在此,並隨著朱由校一同進入了養心殿的東暖閣。
“朝陽門到通州的土地買了多少?”朱由校剛坐下喝了兩口熱茶驅驅寒後問道。
“迴皇爺,之前按照您的旨意,沿著水泥路沿線買了五千頃土地,加上之前所屬的皇莊三千頃,總共有八千頃!”王永祚低聲迴道。
“四海商行買了多少?”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皇爺,四海商行因現銀不多,隻買了一千多頃!”王永祚迴道。
“你們自己買了多少?”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皇爺, 奴婢自己買了一千畝,其他人買了多少,奴婢不知!”王永祚謹慎迴道,其實剛開始他也想買多點土地,但又怕皇爺知道了自己過多的積蓄,所以他不上不下買了個一千畝。
至於其他人買了多少,他其實也知道個大概,比如劉時敏就他所知不低於五千畝,而王承恩有三千多畝,方正化也有兩千多畝。
“買來的時候多少錢一畝?”朱由校對於王永祚私下買土地並沒有多說什麽,自己身邊人隻要不是從他兜裏摳銀子,朱由校也懶得管太多。
“迴皇爺,朝陽門外與接近通州城的土地會貴一些,有個十兩左右,而中間的土地則是八兩左右!”王永祚低聲答道。
“還有誰也在大量買入土地?”朱由校想了一下問道。
“迴皇爺,與四海商行有所關聯的英國公府及萬駙馬府也跟著買了一些,其中英國公府買了大概一萬畝,而萬駙馬有五千畝,永定伯也買了三千畝,其它幾位娘娘的娘家也買了幾百畝到幾千畝不等!”王永祚迴道。
這就是信息差帶來的財富分配遊戲規則,越是接近決策層越先得到消息,他們也就越容易優先搶到最大最甜的那塊蛋糕,等信息慢慢公開的時候,蛋糕也就分得差不多了,底層群眾也就完美地錯過了分配蛋糕的機遇。
“馬上將消息通知十王府那邊!”朱由校朝劉時敏說道。
“是,皇爺!”劉時敏躬身答道。
“皇爺,到時候土地價格高漲的時候,是否考慮賣掉部分?”王永祚問道。
“先不賣,到時候視情況而定,今後你多關注一下土地的價格!”朱由校想了一下道。
他可不不會將這麽金貴的土地賣掉,又不是缺錢用,以後慢慢收租不香嗎?
直到此時,朱由校終於明白了為何古代的人有錢有權了都首先想著買地。
想到這,朱由校繼續問道:“天津與大沽那邊買了多少土地,還有上海、寶山、武昌、月港那邊!”
王永祚想了一下迴道:“迴皇爺, 天津府府城周邊買了一萬頃,大沽口港口附近也買了三千頃,上海縣買了六千頃、寶山縣與吳淞口買了四千頃、武昌府那邊圍繞著造船廠與工坊附近買了五千頃、漢口鎮買了三千頃、月港那邊買下了鼓浪嶼與中左所上麵的三千頃!”
其他人見朝陽新城最終拍板要建,一個個立馬兩眼放光,恨不得現在就迴家大量購買朝陽門至通州的土地。
朱由校繼續說道:“至於會寧府與龍安府的漢民遷徙成本與安全問題,先期人數定在兩萬戶十萬人,壯年男丁每人可分五十畝土地,壯婦三十畝,五十歲以上老人與十六歲以下孩童可分二十畝,五年內不用繳納任何賦稅。
另外每五人安家費再給二十兩,遷徙的人口除了陝北優先,也可從山西與山東挑選,此事戶部負責。
至於安全與遷徙時間問題,等到遼東基本平靖與新作物試種成功後,再遷徙也不遲。
至於管轄問題,因沈陽府橫亙在中間,而且周邊勢力負責,暫時還是劃給都督府管轄,等時機成熟後,再成立新的布政司交由六部管轄!”
內閣三人與戶部三人一起躬身迴道:“是,陛下,臣等遵旨!”
這六人能夠同意將會寧與龍安府交由都督府管理,一是因為那裏還是女真與蒙古人的地盤,二是因為那裏是苦寒之地,交由六部管理成本會非常巨大,三嘛則是皇帝允諾局勢穩定後交由六部管理。
而朱由校為何隻遷徙十萬人過去,一是需要有人先打個樣,二是遷徙成本不低,至於第三則是等這先過去的十萬人做好榜樣後,再開始售賣那裏的土地,做虧本生意可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工部匯報結束後,朱由校繼續讓劉時敏安排了個二十分鍾的中場休息,畢竟人有三急,屎尿第一,要是讓這群老家夥憋出個好歹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中場休息迴來後,接下來是刑部與督察院的匯報,至於大理寺與通政司,實在是沒有什麽好匯報的,朱由校幹脆免了他們的匯報,反正時間也不早了。
刑部這邊按部就班的匯報了去年的刑部處理的各項大小案件,隆武二年的規劃也是同往年差不多,朱由校對此並沒有過多的點評,畢竟朱由校想改律法的心思現在根本就沒有精力,而且肯定會遭到一大群維護祖製的衛道士出來反駁,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呢,反正這事兒也急不來。
至於督察院那邊,朱由校強調了各布政司的督察司官員落實情況,並完善對地方的監察力度與手段,同時要求主要官員必須三年一輪換。
此外,還要求督察院規範巡按禦史的巡按標準,比如迴京後必須書寫什麽樣的巡按報告、巡按時間與差旅標準的規範等。
總之一句話,朱由校就是看不慣官員們閑著整日清談、拿著公款吃喝到處旅遊卻不幹實事,必須讓他們一個個忙碌起來。
眾人在文華殿用過晚膳後,一個個裝作不疾不徐地離開了皇宮,在承天門前一一作別後,分別從長安左右門登上府上派來接送的馬車。
剛上馬車,一個個催促著隨從趕緊驅車迴家。
而朱由校這邊,剛離開文華殿時,就朝劉時敏說道:“讓王永祚與高時明來一趟!”
“是,皇爺!”劉時敏說完,馬上安排身旁的一位隨堂太監去請王永祚與高時明。
朱由校剛到養心殿南門,王永祚與高時明便已經等候在此,並隨著朱由校一同進入了養心殿的東暖閣。
“朝陽門到通州的土地買了多少?”朱由校剛坐下喝了兩口熱茶驅驅寒後問道。
“迴皇爺,之前按照您的旨意,沿著水泥路沿線買了五千頃土地,加上之前所屬的皇莊三千頃,總共有八千頃!”王永祚低聲迴道。
“四海商行買了多少?”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皇爺,四海商行因現銀不多,隻買了一千多頃!”王永祚迴道。
“你們自己買了多少?”朱由校繼續問道。
“迴皇爺, 奴婢自己買了一千畝,其他人買了多少,奴婢不知!”王永祚謹慎迴道,其實剛開始他也想買多點土地,但又怕皇爺知道了自己過多的積蓄,所以他不上不下買了個一千畝。
至於其他人買了多少,他其實也知道個大概,比如劉時敏就他所知不低於五千畝,而王承恩有三千多畝,方正化也有兩千多畝。
“買來的時候多少錢一畝?”朱由校對於王永祚私下買土地並沒有多說什麽,自己身邊人隻要不是從他兜裏摳銀子,朱由校也懶得管太多。
“迴皇爺,朝陽門外與接近通州城的土地會貴一些,有個十兩左右,而中間的土地則是八兩左右!”王永祚低聲答道。
“還有誰也在大量買入土地?”朱由校想了一下問道。
“迴皇爺,與四海商行有所關聯的英國公府及萬駙馬府也跟著買了一些,其中英國公府買了大概一萬畝,而萬駙馬有五千畝,永定伯也買了三千畝,其它幾位娘娘的娘家也買了幾百畝到幾千畝不等!”王永祚迴道。
這就是信息差帶來的財富分配遊戲規則,越是接近決策層越先得到消息,他們也就越容易優先搶到最大最甜的那塊蛋糕,等信息慢慢公開的時候,蛋糕也就分得差不多了,底層群眾也就完美地錯過了分配蛋糕的機遇。
“馬上將消息通知十王府那邊!”朱由校朝劉時敏說道。
“是,皇爺!”劉時敏躬身答道。
“皇爺,到時候土地價格高漲的時候,是否考慮賣掉部分?”王永祚問道。
“先不賣,到時候視情況而定,今後你多關注一下土地的價格!”朱由校想了一下道。
他可不不會將這麽金貴的土地賣掉,又不是缺錢用,以後慢慢收租不香嗎?
直到此時,朱由校終於明白了為何古代的人有錢有權了都首先想著買地。
想到這,朱由校繼續問道:“天津與大沽那邊買了多少土地,還有上海、寶山、武昌、月港那邊!”
王永祚想了一下迴道:“迴皇爺, 天津府府城周邊買了一萬頃,大沽口港口附近也買了三千頃,上海縣買了六千頃、寶山縣與吳淞口買了四千頃、武昌府那邊圍繞著造船廠與工坊附近買了五千頃、漢口鎮買了三千頃、月港那邊買下了鼓浪嶼與中左所上麵的三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