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李爾瞻到達仁川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大王,臣明早會帶著大軍繼續前往江華都護府打退入侵的明軍!”李爾瞻一臉決然地說道。
“好,擊退明軍可就全靠李判書了,寡人再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權!”
李琿說完,讓人送來一把自己平時佩戴的佩劍送給了李爾瞻,作為便宜行事的證物,跟大明的尚方寶劍差不多的含義。
“謝大王信賴,臣定不辜負!”李爾瞻略顯激動地跪下接過內侍遞過來的佩劍後說道。
“好,李判書明日先去,寡人過兩日再召集五千精兵前去支援!”李琿難得走下寶座,輕扶起李爾瞻說道。
“是,大王,臣遵旨!”李爾瞻躬身迴道。
臨近傍晚,大明艦隊攻占永宗島的急報再次送到了李琿的手上,這次他沒有再召集大臣前來商議,而是將急報的內容讓人傳遞給了李爾瞻。
李琿沒有召集大臣過來商議,是因為他認為明軍占領永宗島,說明他們短期內還會繼續停留在那裏,而李爾瞻大軍自然也就有了攻擊目標,而不是跟著到處追擊。
可惜李琿對於現在大明的水師戰力還停留著二十多年前壬辰倭亂的時候,以為大明水師並不比自己的朝鮮水師強多少,至於明軍能擊潰江華灣水師,完全是因為明軍搞突然襲擊,打了朝鮮水師個措手不及。
孫子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但李琿這個知彼明顯是不合格的,既有對明軍戰力的錯誤預估,也有對朝鮮水師潰敗的原因沒有進行深入調查。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李琿,要怪隻能怪朱由校這個穿越bug,還有江戶都護府金府使的信息匯報非常不真實,讓李琿錯過了重新認識明軍的機會。
第二天一大早,李爾瞻帶著漢城的一萬軍隊火急火燎地朝仁川趕去,而原先前往江華島的計劃,在明軍攻下永宗島後給臨時改變了方向。
當李爾瞻來到仁川的時候,已經是明軍明軍占領永宗島後的第二天傍晚了,而明軍這邊除了原先的海軍第一營兩個千戶所與四海拓殖及南洋拓殖的兩個千戶所外,在李爾瞻來仁川前又從登州來了一個營的明軍水師。
不過這次來的不是禁軍,而是總部駐紮在登州水城的渤海水師,而渤海水師是由之前的登州、天津、旅順水師合並而來,水師提督是沈壽嶽的父親沈有容,此次派來支援朝鮮的是沈有容的另一個兒子沈壽崇。
與沈壽崇一同前來的,還有四海運輸的運糧船隊,足足有十艘福船的糧食,加上沈壽崇船隊自帶的糧食,足夠永宗島上的明軍使用三個月了。
而且四海運輸的船隊在卸完糧食後,立馬原路返迴登州裝載糧食,直到永宗島上的糧食足夠一年使用為止。
現在處於小寒潮高峰期,仁川港在冬天有著超過兩個月的結冰期,必須儲存足夠的糧食,以應對朝鮮可能的長期封鎖。
此次隨沈壽崇過來的,除了援兵與糧食外,還有不少建造防禦工事的水泥,有了水泥,明軍就能在永宗島上建設堅固的棱堡與碉堡了,順便硬化港口。
李爾瞻到達仁川後,看著對麵永宗島忙碌的明軍與朝鮮水師俘虜,心情十分的複雜。
通過江華都護府與周邊城鎮的人員描述,李爾瞻已經大概明白了明軍進攻朝鮮水師的詳細經過,準確來說並沒有什麽經過,而是大明水師對朝鮮水師的強勢碾壓,打得朝鮮水師毫無還手之力。
看著對麵多了超過一倍的船隻,李爾瞻的內心是絕望與無奈的,雖然自己可調動兩萬人的軍隊,但沒有船隻渡海,隻能在仁川海岸望洋興歎。
就算慶尚道與全羅道的水師趕來支援了,就一定能打敗明軍水師嘛?
對於這個問題,李爾瞻是消極的,雖然他打壓異己、貪婪成性,但卻不是傻子。
他此次極力請求出征,就是為了重新博取李琿的好感,從而維持住自己的權勢與地位,隻是萬萬沒想到明軍的戰力會讓他如此的大吃一驚,而且現在更是多了一倍多兵力。
麵對如此難以破局的局麵,李爾瞻隻能先加強仁川與江華島的防禦,靜候漢城與全羅道及慶尚道的援軍,在此之前,他什麽也做不了,明軍不主動攻打他就會是最好的局麵。
反觀明軍這邊,雖然多了一個營的登州水師援軍,但登州水師多是舊式的福船與沙船為主,而且火器也多是在用弗朗機炮與鳥銃,火槍很少,沈壽崇過來支援的一個營隻有一個千戶所在使用軍器局製造的步槍。
軍器局雖然屬於工部,不受皇帝直管,但朱由校對於他們製造的火槍發放管控卻十分嚴格,未經都督府批準不得發放一槍一彈。
加上軍器局的產量實在有限,而且優先裝配給了京營援遼軍與禁軍,所以造成大明傳統軍隊中能裝配火槍的軍隊非常稀少。
明軍占領永宗島後,並不是一心隻維持島內穩定與興建房屋港口等建設,而是雇傭與自派了不少探子向四周打探消息,這不李爾瞻還沒到仁川,明軍就知道了李爾瞻的到來與軍隊數量及裝備情況。
“熊大人,本官覺得可適當向朝鮮發起攻擊,從而吸引更多的朝鮮軍隊過來!”
在李爾瞻到達仁川當天的明軍軍議上,沈壽嶽說出自己的建議,而此次軍議上也多了率隊前來支援的沈壽崇。
沈壽嶽說完,王平與張治中紛紛附議,而剛來的沈壽崇卻沒有表態,一個是避嫌,另一個是剛來對軍情不了解。
而負責治理永宗島的袁崇煥,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他也都支持主動攻打朝鮮。
在眾人的一番進諫下,熊文燦也不敢與大家唱反調,隻得同意大家的意見,同時在沈壽嶽的建議下,繼續占領周邊的幾個小島。
第二天一早,沈壽嶽帶著自己的五艘風帆戰艦與沈壽崇的十艘福船及沙船來到了距離仁川海岸一百五十丈的距離,調整好風帆戰艦上的艦炮方向後,齊齊向仁川城再次發射出十八斤重的實心鐵彈。
“好,擊退明軍可就全靠李判書了,寡人再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權!”
李琿說完,讓人送來一把自己平時佩戴的佩劍送給了李爾瞻,作為便宜行事的證物,跟大明的尚方寶劍差不多的含義。
“謝大王信賴,臣定不辜負!”李爾瞻略顯激動地跪下接過內侍遞過來的佩劍後說道。
“好,李判書明日先去,寡人過兩日再召集五千精兵前去支援!”李琿難得走下寶座,輕扶起李爾瞻說道。
“是,大王,臣遵旨!”李爾瞻躬身迴道。
臨近傍晚,大明艦隊攻占永宗島的急報再次送到了李琿的手上,這次他沒有再召集大臣前來商議,而是將急報的內容讓人傳遞給了李爾瞻。
李琿沒有召集大臣過來商議,是因為他認為明軍占領永宗島,說明他們短期內還會繼續停留在那裏,而李爾瞻大軍自然也就有了攻擊目標,而不是跟著到處追擊。
可惜李琿對於現在大明的水師戰力還停留著二十多年前壬辰倭亂的時候,以為大明水師並不比自己的朝鮮水師強多少,至於明軍能擊潰江華灣水師,完全是因為明軍搞突然襲擊,打了朝鮮水師個措手不及。
孫子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但李琿這個知彼明顯是不合格的,既有對明軍戰力的錯誤預估,也有對朝鮮水師潰敗的原因沒有進行深入調查。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李琿,要怪隻能怪朱由校這個穿越bug,還有江戶都護府金府使的信息匯報非常不真實,讓李琿錯過了重新認識明軍的機會。
第二天一大早,李爾瞻帶著漢城的一萬軍隊火急火燎地朝仁川趕去,而原先前往江華島的計劃,在明軍攻下永宗島後給臨時改變了方向。
當李爾瞻來到仁川的時候,已經是明軍明軍占領永宗島後的第二天傍晚了,而明軍這邊除了原先的海軍第一營兩個千戶所與四海拓殖及南洋拓殖的兩個千戶所外,在李爾瞻來仁川前又從登州來了一個營的明軍水師。
不過這次來的不是禁軍,而是總部駐紮在登州水城的渤海水師,而渤海水師是由之前的登州、天津、旅順水師合並而來,水師提督是沈壽嶽的父親沈有容,此次派來支援朝鮮的是沈有容的另一個兒子沈壽崇。
與沈壽崇一同前來的,還有四海運輸的運糧船隊,足足有十艘福船的糧食,加上沈壽崇船隊自帶的糧食,足夠永宗島上的明軍使用三個月了。
而且四海運輸的船隊在卸完糧食後,立馬原路返迴登州裝載糧食,直到永宗島上的糧食足夠一年使用為止。
現在處於小寒潮高峰期,仁川港在冬天有著超過兩個月的結冰期,必須儲存足夠的糧食,以應對朝鮮可能的長期封鎖。
此次隨沈壽崇過來的,除了援兵與糧食外,還有不少建造防禦工事的水泥,有了水泥,明軍就能在永宗島上建設堅固的棱堡與碉堡了,順便硬化港口。
李爾瞻到達仁川後,看著對麵永宗島忙碌的明軍與朝鮮水師俘虜,心情十分的複雜。
通過江華都護府與周邊城鎮的人員描述,李爾瞻已經大概明白了明軍進攻朝鮮水師的詳細經過,準確來說並沒有什麽經過,而是大明水師對朝鮮水師的強勢碾壓,打得朝鮮水師毫無還手之力。
看著對麵多了超過一倍的船隻,李爾瞻的內心是絕望與無奈的,雖然自己可調動兩萬人的軍隊,但沒有船隻渡海,隻能在仁川海岸望洋興歎。
就算慶尚道與全羅道的水師趕來支援了,就一定能打敗明軍水師嘛?
對於這個問題,李爾瞻是消極的,雖然他打壓異己、貪婪成性,但卻不是傻子。
他此次極力請求出征,就是為了重新博取李琿的好感,從而維持住自己的權勢與地位,隻是萬萬沒想到明軍的戰力會讓他如此的大吃一驚,而且現在更是多了一倍多兵力。
麵對如此難以破局的局麵,李爾瞻隻能先加強仁川與江華島的防禦,靜候漢城與全羅道及慶尚道的援軍,在此之前,他什麽也做不了,明軍不主動攻打他就會是最好的局麵。
反觀明軍這邊,雖然多了一個營的登州水師援軍,但登州水師多是舊式的福船與沙船為主,而且火器也多是在用弗朗機炮與鳥銃,火槍很少,沈壽崇過來支援的一個營隻有一個千戶所在使用軍器局製造的步槍。
軍器局雖然屬於工部,不受皇帝直管,但朱由校對於他們製造的火槍發放管控卻十分嚴格,未經都督府批準不得發放一槍一彈。
加上軍器局的產量實在有限,而且優先裝配給了京營援遼軍與禁軍,所以造成大明傳統軍隊中能裝配火槍的軍隊非常稀少。
明軍占領永宗島後,並不是一心隻維持島內穩定與興建房屋港口等建設,而是雇傭與自派了不少探子向四周打探消息,這不李爾瞻還沒到仁川,明軍就知道了李爾瞻的到來與軍隊數量及裝備情況。
“熊大人,本官覺得可適當向朝鮮發起攻擊,從而吸引更多的朝鮮軍隊過來!”
在李爾瞻到達仁川當天的明軍軍議上,沈壽嶽說出自己的建議,而此次軍議上也多了率隊前來支援的沈壽崇。
沈壽嶽說完,王平與張治中紛紛附議,而剛來的沈壽崇卻沒有表態,一個是避嫌,另一個是剛來對軍情不了解。
而負責治理永宗島的袁崇煥,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他也都支持主動攻打朝鮮。
在眾人的一番進諫下,熊文燦也不敢與大家唱反調,隻得同意大家的意見,同時在沈壽嶽的建議下,繼續占領周邊的幾個小島。
第二天一早,沈壽嶽帶著自己的五艘風帆戰艦與沈壽崇的十艘福船及沙船來到了距離仁川海岸一百五十丈的距離,調整好風帆戰艦上的艦炮方向後,齊齊向仁川城再次發射出十八斤重的實心鐵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