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均衡區域發展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朱由校也算是救了他們一命,曆史上的代藩與晉藩在李自成與建奴的聯合絞殺下,很少有漏網之魚。
朱由校雖然將他們廢為庶人,但也讓他們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困守藩王府與不能從事其它產業的限製。
給他們留下的財產雖然不多,但也能算富足,而且基本將他們安置在了順天府附近,隻要肯上進,未來還是能有很大機會過上不錯的日子。
至於那些不求上進,仍想靠宗親身份坐享其成,朱由校是不會再管他們的。
除了晉藩與代藩,楚藩在魏進忠的有意安排下,也被朱由校以玷汙天家血脈的名義給廢除了,至於楚王朱華奎一家,男丁直接被斬首,女的廢為庶人。
而過去收受朱華奎賄賂的官員,則都被以同黨的名義給抄家斬首。
之前的假楚王案之中,萬曆皇帝處理了一大批郡王、鎮國公等楚藩宗親,這次朱由校將萬曆皇帝與前首輔沈一貫定的案件給翻轉了過來,將剩下的楚藩高級爵位又處理了一波。
楚藩經過兩次處理後,剩下的爵位基本隻剩下一些偏遠位置的郡王與低階的將軍及中尉。
至於湖廣的官場,朱由校也做了對應的調整,首先是武昌知府換成了戶部郎中郭允厚,而湖廣巡撫也換成了易州兵備蔡複一。
蔡複一與郭允厚兩人赴任湖廣前,朱由校還單獨分別召見了兩人,跟蔡複一交代的事情是配合好四川與貴州的平叛事宜,同時盡量阻止土地兼並的事情。
而交代郭允厚的事情則是快速發展武昌府的經濟,尤其是工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還有想辦法提升糧食的產量,嚴厲打擊惡意兼並土地、礦產與山川河流。
此外,朱由校還將內廷在武昌開設的分廠(不久前朱由校嫌棄工坊名稱拗口,而且體現不出規模,幹脆讓內廷與四海係所屬的工坊全都改名成了工廠)都引薦給了郭允厚。
除了之前的肥皂工廠、造船工廠、榨油廠、鋼鐵廠、火器工廠、水泥工廠等已有的產業,朱由校還讓織造局在武昌開設一個主要以苧麻製品為主的分局,加上四海商行、四海船隊、海軍第二營等駐點,朱由校不相信武昌府還發展不起來。
要是還是發展不起來,朱由校隻能將郭允厚換下來,換一個更合適的知府,甚至是巡撫。
至於武昌城內的楚王府,朱由校也讓王承恩派人去維護打理,作為他將來可能南巡的行宮。
朱由校著力發展武昌府,是因為大明各區域發展極其不平衡,而武昌府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九省通衢,處於漢地十七省的經濟中心位置。
漢江與長江在這裏交匯,水運十分便利,糧食產量十分充足,銅鐵礦都不少,水利資源也十分豐富。
除了這些因素,朱由校還考慮著未來北方萬一要是守不住了,他還可以將大本營轉移到武昌府,至於南京,朱由校是不敢去的。
他不僅將江浙士紳給徹底得罪了個遍,而且江浙士紳從大明立國開始就一直瞧不上朱元璋創建的大明王朝,一直將老朱家視作泥腿子暴發戶。
曆史上的南明政府,朱由崧在南京完全成了江浙士紳集團的一個傀儡,沒有絲毫的自主權。
更關鍵的是,江浙那群士紳實在是太沒有底線了,而且目光極其短淺,內鬥一流。
國家都要亡了,黨爭依然是擺在第一位的最重要之事。
為了擁立誰當皇帝與爭奪內閣及各衙門官位,可謂是鬥得頭破血流。
不僅短視地做出聯合女真一起剿滅李自成的荒唐國策,而且在多鐸率軍南下後,一路望風披靡、爭搶著向清軍投降。
除了南明,曆史上立足江浙的幾個王朝,貌似也是出現了類似的情景。
最開始的三國東吳政權,曹操南征時,那些大世家們一個個諫言孫權投降曹操。
後麵的東晉政權,比東吳更是不如,司馬皇族成了各大世家的掌上玩物。
而後麵的宋齊梁陳與南唐,內鬥誰都不服,但當有外敵入侵時,投降一個個比誰都快。
至於南宋嘛,皇帝想北伐,但文官們尤其是出身江浙士紳的文官們,不僅在朝堂上反對北伐,在朝堂之外也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北伐的行動。
再後麵的南京國民政府嘛,嘿嘿,繼承了曆朝曆代一貫的優良傳統。
......
九月初,牽涉非法走私案的人員該抓的基本都抓進了詔獄、東獄(東廠的監獄)與刑部大牢,因人數太多裝不下,還勻了部分人到大理寺、督察院、順天府、大興縣與宛平縣的牢房。
一個非法走私案,京城的牢房基本上都被犯人給填滿了,要不是大婚時特赦了一批犯人,很可能無法安置如此多的罪犯。
督察院、刑部、大理寺、錦衣衛與東廠在朱由校的連續催促下,快速地將有所犯事人員進行了定案。
經過朱由校的高效勾選後,該淩遲的淩遲,該斬首的斬首,該流放的流放。
對於通敵資敵的八大晉商、邊軍將領與朝堂當中牽涉非常深的文官武將,首犯判處了淩遲並夷三族,次之則隻斬首惡,其它犯事人員與家屬全都改為流放瓊州島。
按道理流放東番島是較為合適的,但朱由校想著這些人心裏肯定會仇恨他與大明,而東番島是作為他的退路在經營,流放這些人過去,很可能未來會跟他過不去。
至於遼東與西南雲貴地區,目前戰事膠灼,流放他們過去,萬一投靠了大明的敵人,那就成了資敵了。
至於西北地區,未來會是連續多年的幹旱氣候,本就糧食緊張,再將這些人流放過去,不是加重旱情了嘛。
思之再三,朱由校最終還是覺得瓊州島最為合適,那裏一年三熟,人口稀少,而且開發欠缺,有這些人過去,能很好地促進瓊州島的開發。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將這些人流放過去,短期內不會對他繼續帶來更大的麻煩。
四麵環海,沒有海船,想出島都難,而且與九邊有著三四千公裏以上的距離,想繼續與蒙古人及女真人勾連也會非常的困難。
朱由校雖然將他們廢為庶人,但也讓他們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困守藩王府與不能從事其它產業的限製。
給他們留下的財產雖然不多,但也能算富足,而且基本將他們安置在了順天府附近,隻要肯上進,未來還是能有很大機會過上不錯的日子。
至於那些不求上進,仍想靠宗親身份坐享其成,朱由校是不會再管他們的。
除了晉藩與代藩,楚藩在魏進忠的有意安排下,也被朱由校以玷汙天家血脈的名義給廢除了,至於楚王朱華奎一家,男丁直接被斬首,女的廢為庶人。
而過去收受朱華奎賄賂的官員,則都被以同黨的名義給抄家斬首。
之前的假楚王案之中,萬曆皇帝處理了一大批郡王、鎮國公等楚藩宗親,這次朱由校將萬曆皇帝與前首輔沈一貫定的案件給翻轉了過來,將剩下的楚藩高級爵位又處理了一波。
楚藩經過兩次處理後,剩下的爵位基本隻剩下一些偏遠位置的郡王與低階的將軍及中尉。
至於湖廣的官場,朱由校也做了對應的調整,首先是武昌知府換成了戶部郎中郭允厚,而湖廣巡撫也換成了易州兵備蔡複一。
蔡複一與郭允厚兩人赴任湖廣前,朱由校還單獨分別召見了兩人,跟蔡複一交代的事情是配合好四川與貴州的平叛事宜,同時盡量阻止土地兼並的事情。
而交代郭允厚的事情則是快速發展武昌府的經濟,尤其是工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還有想辦法提升糧食的產量,嚴厲打擊惡意兼並土地、礦產與山川河流。
此外,朱由校還將內廷在武昌開設的分廠(不久前朱由校嫌棄工坊名稱拗口,而且體現不出規模,幹脆讓內廷與四海係所屬的工坊全都改名成了工廠)都引薦給了郭允厚。
除了之前的肥皂工廠、造船工廠、榨油廠、鋼鐵廠、火器工廠、水泥工廠等已有的產業,朱由校還讓織造局在武昌開設一個主要以苧麻製品為主的分局,加上四海商行、四海船隊、海軍第二營等駐點,朱由校不相信武昌府還發展不起來。
要是還是發展不起來,朱由校隻能將郭允厚換下來,換一個更合適的知府,甚至是巡撫。
至於武昌城內的楚王府,朱由校也讓王承恩派人去維護打理,作為他將來可能南巡的行宮。
朱由校著力發展武昌府,是因為大明各區域發展極其不平衡,而武昌府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九省通衢,處於漢地十七省的經濟中心位置。
漢江與長江在這裏交匯,水運十分便利,糧食產量十分充足,銅鐵礦都不少,水利資源也十分豐富。
除了這些因素,朱由校還考慮著未來北方萬一要是守不住了,他還可以將大本營轉移到武昌府,至於南京,朱由校是不敢去的。
他不僅將江浙士紳給徹底得罪了個遍,而且江浙士紳從大明立國開始就一直瞧不上朱元璋創建的大明王朝,一直將老朱家視作泥腿子暴發戶。
曆史上的南明政府,朱由崧在南京完全成了江浙士紳集團的一個傀儡,沒有絲毫的自主權。
更關鍵的是,江浙那群士紳實在是太沒有底線了,而且目光極其短淺,內鬥一流。
國家都要亡了,黨爭依然是擺在第一位的最重要之事。
為了擁立誰當皇帝與爭奪內閣及各衙門官位,可謂是鬥得頭破血流。
不僅短視地做出聯合女真一起剿滅李自成的荒唐國策,而且在多鐸率軍南下後,一路望風披靡、爭搶著向清軍投降。
除了南明,曆史上立足江浙的幾個王朝,貌似也是出現了類似的情景。
最開始的三國東吳政權,曹操南征時,那些大世家們一個個諫言孫權投降曹操。
後麵的東晉政權,比東吳更是不如,司馬皇族成了各大世家的掌上玩物。
而後麵的宋齊梁陳與南唐,內鬥誰都不服,但當有外敵入侵時,投降一個個比誰都快。
至於南宋嘛,皇帝想北伐,但文官們尤其是出身江浙士紳的文官們,不僅在朝堂上反對北伐,在朝堂之外也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北伐的行動。
再後麵的南京國民政府嘛,嘿嘿,繼承了曆朝曆代一貫的優良傳統。
......
九月初,牽涉非法走私案的人員該抓的基本都抓進了詔獄、東獄(東廠的監獄)與刑部大牢,因人數太多裝不下,還勻了部分人到大理寺、督察院、順天府、大興縣與宛平縣的牢房。
一個非法走私案,京城的牢房基本上都被犯人給填滿了,要不是大婚時特赦了一批犯人,很可能無法安置如此多的罪犯。
督察院、刑部、大理寺、錦衣衛與東廠在朱由校的連續催促下,快速地將有所犯事人員進行了定案。
經過朱由校的高效勾選後,該淩遲的淩遲,該斬首的斬首,該流放的流放。
對於通敵資敵的八大晉商、邊軍將領與朝堂當中牽涉非常深的文官武將,首犯判處了淩遲並夷三族,次之則隻斬首惡,其它犯事人員與家屬全都改為流放瓊州島。
按道理流放東番島是較為合適的,但朱由校想著這些人心裏肯定會仇恨他與大明,而東番島是作為他的退路在經營,流放這些人過去,很可能未來會跟他過不去。
至於遼東與西南雲貴地區,目前戰事膠灼,流放他們過去,萬一投靠了大明的敵人,那就成了資敵了。
至於西北地區,未來會是連續多年的幹旱氣候,本就糧食緊張,再將這些人流放過去,不是加重旱情了嘛。
思之再三,朱由校最終還是覺得瓊州島最為合適,那裏一年三熟,人口稀少,而且開發欠缺,有這些人過去,能很好地促進瓊州島的開發。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將這些人流放過去,短期內不會對他繼續帶來更大的麻煩。
四麵環海,沒有海船,想出島都難,而且與九邊有著三四千公裏以上的距離,想繼續與蒙古人及女真人勾連也會非常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