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前塵舊事
隻想迴家,給個太子妃也不當 作者:愚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到禪房門口,引路小和尚對站在門口的另一個小和尚說:“紀施主和薛施主到了,煩請師兄知會方丈大師。”
“好!請各位施主稍等。”另一個小和尚轉身進了禪房。
薛鍾靈看著周圍,不由地感歎道:“好清幽的地方啊!老大,這個地方適合你冥想。”
紫煙抬頭不明所以地看著薛鍾靈,顯然,她沒聽懂薛鍾靈的話。
紀雲姮則是環視一周,點點頭,不無遺憾地說:“可惜身不由己啊!”
“施主,裏麵請。”剛剛那個小和尚出來,對紀雲姮和薛鍾靈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紀雲姮再次雙手合十,說:“有勞!”
紀雲姮三人隨小沙彌進了方丈大師的禪房,隻見悟塵方丈正坐在蒲團上撥著手中的念珠,嘴唇微動,應該是在念著什麽經咒。看到紀雲姮幾人進來並沒有先說話,而是抬手示意幾人在對麵的蒲團上坐下。
紀雲姮點頭,先走到右邊的蒲團上給方丈大師磕了一個頭,起身要磕第二個的時候,被小沙彌攔下了,說:“施主請坐。”
按現代的習俗,進廟跪拜或者遇見大師見禮都是磕三個頭,而紀雲姮卻隻磕了一個頭就被攔下了,難道說這是古今的區別?
紀雲姮一怔,倒也沒說什麽,便率先在右邊的蒲團上跪坐了下來,紫煙也磕了一個頭,雖然沒有被阻攔,但她也隻磕了一個,然後雙手合十跪在了紀雲姮的側後方,並沒有跪在蒲團上,而是直接跪在了地上。薛鍾靈也跟著磕了一個頭,剛要挨著紀雲姮跪在中間的蒲團上,紀雲姮阻攔了她一下,示意她跪到左邊的蒲團上,將中間的留出來。薛鍾靈不疑有他,又挪了一步,跪坐在了左邊的蒲團上。
方丈大師看到幾人的舉動,嘴角微揚並沒有出聲,微動的嘴唇和不停撥動的念珠讓人知道他還在念著什麽。
薛鍾靈轉頭看紀雲姮,見她不說話,隻垂首斂目安靜地跪坐著,便也學著她不出聲,但是忍不住打量了一下這間禪房。好簡單的陳設啊!方丈大師坐一個蒲團,中間一張矮桌,然後就是她們跪坐的三個蒲團。右側灰白的牆麵上掛著佛像,佛像下有一張條案,上麵有香爐和燭台。
剛剛的小沙彌出去不久,很快又迴來了,給紀雲姮和薛鍾靈麵前放了茶盞。紀雲姮合十點頭,而薛鍾靈則忘了,習慣性地用兩指敲了兩下桌麵表示感謝。敲完又覺不對,急忙雙手合十,點頭。
對麵的方丈大師依然但笑不語。小沙彌奉完茶,起身,說:“這是我們極樂寺後山的茶,請施主品嚐。”
薛鍾靈拿起茶盞,吹了吹,大飲了一口,說:“嗯,好喝、解渴。”
紀雲姮拿起麵前的茶盞,輕輕拂去茶沫,吹了吹,啜飲一口,微抿了一下嘴唇,抬眸看到對麵的方丈大師正眉目慈和地看著自己,便也微笑點頭,然後輕輕放下了茶盞。
方丈大師隨和地說:“紀施主,覺得這茶如何?”
紀雲姮雙手合十,十分禮貌地說:“弟子紀雲姮,多謝方丈大師款待,這茶……很好!”
方丈大師慈和地笑了:“紀施主既自稱弟子,想必是皈依過我佛之人了?不知紀施主的皈依師是哪位?”
紀雲姮在這一世不曾皈依過,是上一世,蔣楠曾在普陀山皈依過,但那是很多人一起皈依的,她並沒有自己的師傅。換句話說,她認識她的皈依的師傅,但是那師傅並不認識她。但她聽說,這皈依佛門就是佛門弟子了,哪怕隻一世皈依過,這顆佛種就種下了,那便是永生永世的佛門弟子,隻待種子成熟就可成佛,跳出輪迴了。所以,紀雲姮才會在悟塵大師麵前自稱佛弟子。
紀雲姮:“呃……弟子不孝,弟子的皈依師不在京都,且也是經年之事,弟子不記得師傅的法號了。”紀雲姮說完,自己也微微蹙眉,知道這樣說不好,可沒辦法。不是自己不記得,是怕方丈大師順著話茬問更多,自己更不好說了。
方丈大師點點頭,笑著說:“倒也無妨,紀施主是有大福氣之人!隻是老衲想規勸施主一句:前塵舊事,莫太執著;若說一切自有定數,但也有人定勝天之說。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定數也好、人為也罷,不過在這一念之間。”
紀雲姮和薛鍾靈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莫非這位方丈大師能看出來,她們是異世之人?
兩人又轉迴頭定定地看著方丈大師……
方丈大師拿起自己麵前的茶盞,啜飲了一口,又輕輕放下,說:“薛施主也是一樣,應以大義當先,莫要執著舊情。輪迴皆苦,猶如火宅,不離如何得安?”
薛鍾靈瞠目,脫口而出:“方丈大師,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方丈大師搖搖頭,笑著說:“薛施主,我隻能言盡於此!你是身負大使命之人,望你凡事以大義為先。若是一念之差,終會害人害己。”
紀雲姮看著方丈大師,說:“大師,我和阿敏不同嗎?可否請大師指點迷津。”自己和阿敏皆是穿越而來,都是想找到自己曾經的隊友,為什麽阿敏要大義為先,而自己就要莫執舊情呢?紀雲姮想不明白。
方丈大師點點頭,說:“你們自是不同!但我隻能言盡於此!”
薛鍾靈想了想,又問道:“方丈大師,我們要尋的人可在這裏?”
方丈大師歎了一口氣,說:“薛施主又何必苦苦追問呢?隻要莫忘老衲叮囑即可。”
薛鍾靈不耐煩地說:“可是,方丈大師說的,我聽不懂啊!”
方丈大師:“薛施主莫急!薛施主不是不懂,隻是時機未到。”
薛鍾靈不依不饒地說:“那等時機到的時候再懂,會不會太晚了,耽誤事啊?”
紀雲姮聽不下去了,轉頭對薛鍾靈說:“阿敏,你不要再問了。”說完,又對方丈大師雙手合十,說:“感謝大師贈言!弟子會謹記在心。”
“好!請各位施主稍等。”另一個小和尚轉身進了禪房。
薛鍾靈看著周圍,不由地感歎道:“好清幽的地方啊!老大,這個地方適合你冥想。”
紫煙抬頭不明所以地看著薛鍾靈,顯然,她沒聽懂薛鍾靈的話。
紀雲姮則是環視一周,點點頭,不無遺憾地說:“可惜身不由己啊!”
“施主,裏麵請。”剛剛那個小和尚出來,對紀雲姮和薛鍾靈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紀雲姮再次雙手合十,說:“有勞!”
紀雲姮三人隨小沙彌進了方丈大師的禪房,隻見悟塵方丈正坐在蒲團上撥著手中的念珠,嘴唇微動,應該是在念著什麽經咒。看到紀雲姮幾人進來並沒有先說話,而是抬手示意幾人在對麵的蒲團上坐下。
紀雲姮點頭,先走到右邊的蒲團上給方丈大師磕了一個頭,起身要磕第二個的時候,被小沙彌攔下了,說:“施主請坐。”
按現代的習俗,進廟跪拜或者遇見大師見禮都是磕三個頭,而紀雲姮卻隻磕了一個頭就被攔下了,難道說這是古今的區別?
紀雲姮一怔,倒也沒說什麽,便率先在右邊的蒲團上跪坐了下來,紫煙也磕了一個頭,雖然沒有被阻攔,但她也隻磕了一個,然後雙手合十跪在了紀雲姮的側後方,並沒有跪在蒲團上,而是直接跪在了地上。薛鍾靈也跟著磕了一個頭,剛要挨著紀雲姮跪在中間的蒲團上,紀雲姮阻攔了她一下,示意她跪到左邊的蒲團上,將中間的留出來。薛鍾靈不疑有他,又挪了一步,跪坐在了左邊的蒲團上。
方丈大師看到幾人的舉動,嘴角微揚並沒有出聲,微動的嘴唇和不停撥動的念珠讓人知道他還在念著什麽。
薛鍾靈轉頭看紀雲姮,見她不說話,隻垂首斂目安靜地跪坐著,便也學著她不出聲,但是忍不住打量了一下這間禪房。好簡單的陳設啊!方丈大師坐一個蒲團,中間一張矮桌,然後就是她們跪坐的三個蒲團。右側灰白的牆麵上掛著佛像,佛像下有一張條案,上麵有香爐和燭台。
剛剛的小沙彌出去不久,很快又迴來了,給紀雲姮和薛鍾靈麵前放了茶盞。紀雲姮合十點頭,而薛鍾靈則忘了,習慣性地用兩指敲了兩下桌麵表示感謝。敲完又覺不對,急忙雙手合十,點頭。
對麵的方丈大師依然但笑不語。小沙彌奉完茶,起身,說:“這是我們極樂寺後山的茶,請施主品嚐。”
薛鍾靈拿起茶盞,吹了吹,大飲了一口,說:“嗯,好喝、解渴。”
紀雲姮拿起麵前的茶盞,輕輕拂去茶沫,吹了吹,啜飲一口,微抿了一下嘴唇,抬眸看到對麵的方丈大師正眉目慈和地看著自己,便也微笑點頭,然後輕輕放下了茶盞。
方丈大師隨和地說:“紀施主,覺得這茶如何?”
紀雲姮雙手合十,十分禮貌地說:“弟子紀雲姮,多謝方丈大師款待,這茶……很好!”
方丈大師慈和地笑了:“紀施主既自稱弟子,想必是皈依過我佛之人了?不知紀施主的皈依師是哪位?”
紀雲姮在這一世不曾皈依過,是上一世,蔣楠曾在普陀山皈依過,但那是很多人一起皈依的,她並沒有自己的師傅。換句話說,她認識她的皈依的師傅,但是那師傅並不認識她。但她聽說,這皈依佛門就是佛門弟子了,哪怕隻一世皈依過,這顆佛種就種下了,那便是永生永世的佛門弟子,隻待種子成熟就可成佛,跳出輪迴了。所以,紀雲姮才會在悟塵大師麵前自稱佛弟子。
紀雲姮:“呃……弟子不孝,弟子的皈依師不在京都,且也是經年之事,弟子不記得師傅的法號了。”紀雲姮說完,自己也微微蹙眉,知道這樣說不好,可沒辦法。不是自己不記得,是怕方丈大師順著話茬問更多,自己更不好說了。
方丈大師點點頭,笑著說:“倒也無妨,紀施主是有大福氣之人!隻是老衲想規勸施主一句:前塵舊事,莫太執著;若說一切自有定數,但也有人定勝天之說。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定數也好、人為也罷,不過在這一念之間。”
紀雲姮和薛鍾靈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莫非這位方丈大師能看出來,她們是異世之人?
兩人又轉迴頭定定地看著方丈大師……
方丈大師拿起自己麵前的茶盞,啜飲了一口,又輕輕放下,說:“薛施主也是一樣,應以大義當先,莫要執著舊情。輪迴皆苦,猶如火宅,不離如何得安?”
薛鍾靈瞠目,脫口而出:“方丈大師,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方丈大師搖搖頭,笑著說:“薛施主,我隻能言盡於此!你是身負大使命之人,望你凡事以大義為先。若是一念之差,終會害人害己。”
紀雲姮看著方丈大師,說:“大師,我和阿敏不同嗎?可否請大師指點迷津。”自己和阿敏皆是穿越而來,都是想找到自己曾經的隊友,為什麽阿敏要大義為先,而自己就要莫執舊情呢?紀雲姮想不明白。
方丈大師點點頭,說:“你們自是不同!但我隻能言盡於此!”
薛鍾靈想了想,又問道:“方丈大師,我們要尋的人可在這裏?”
方丈大師歎了一口氣,說:“薛施主又何必苦苦追問呢?隻要莫忘老衲叮囑即可。”
薛鍾靈不耐煩地說:“可是,方丈大師說的,我聽不懂啊!”
方丈大師:“薛施主莫急!薛施主不是不懂,隻是時機未到。”
薛鍾靈不依不饒地說:“那等時機到的時候再懂,會不會太晚了,耽誤事啊?”
紀雲姮聽不下去了,轉頭對薛鍾靈說:“阿敏,你不要再問了。”說完,又對方丈大師雙手合十,說:“感謝大師贈言!弟子會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