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皮日休東市悟道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作者:404守夜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觀星台出世的消息並沒有散開,在朝廷故意的壓製下,僅限一小部分人知道,而且這群人中的大部分都被勒令不得離開北陽特區。
李長河這個北陽特區總指揮經過一番工作下達後,當晚九點便迴到了長安。
第二天他便立馬找尋相關部門,對老師吩咐的事情進行安排。
他很清楚從辯才手中搞到《蘭亭集序》也不簡單,但領導的活該幹還得幹。
思慮片刻他寫一封信,而後又從科學院帶了一些東西,隨後交給錦衣衛,讓他們帶著東西去辯才處換迴《蘭亭集序》。
當然做事需要多手準備,李長河又分別去了不同的部門,包括但不限於專門負責宗教事務的部門,禮部,東廠,特情署。
若是辯才真的不願意交出東西,那勢必就要想一點特別的辦法了。
接下來的幾天長安無事,直到二月初九。
這一天對於李長河來講其實平平無奇,但太史令傅奕奏報了一條消息,引發了稍許動蕩。
那就是:“太白經天。”
而初九是乙巳。按《乙巳占》屬“兵革將起”之兆,這樣的事李長河是不屑一顧的,但是政事堂中相信的人還不少,對此表示擔憂,老師李世民沒有太多態度,隻是命史官詳錄而不宣。
隨後政事堂和軍事院發出春季訓練令,尤其是唐朝北部邊防要加強訓練。
而初九還發生了一件小事,但在大唐音樂史上算是一件大事。
那就是李靖兩年半,祖孝孫這個大家徹底完成了《大唐雅樂》的修定工作。
李長河對此無感,但是新《大唐雅樂》的誕生對接下來的唐代音樂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幾乎是奠定接下來音樂文化的發展。
不過因為普通話普及還任重而道遠,祖孝孫在《大唐雅樂》中沒有加入普通話音調的變化,也算是一點遺憾吧。
因為祖孝孫在音樂文化方麵的貢獻,李世民倒是非常高興,對他進行了特意表彰,甚至將後續的嘉獎令通報全國。
李長河腦子一轉就知道老師的意思了。
國家的發展是方方麵麵的,文化產業自然也是需要鼓勵發展的。
尤其是文教方麵,你不去占領,那就有別的人占領,一旦不重視,或許會釀成禍端。
同一天,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商學院中,一名學子眉頭緊皺,左手中拿著《商書》,右手中拿著方便使用的墨筆,嘴裏咕咕叨叨。
他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抬頭望向窗外,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答案。
但若李長河看見此人的話,或許會表示驚訝。
因為此人便是皮日休。
在破獲長安假幣案中,皮日休便是首功,是他最早發現長安貨幣市場被混入了假幣。
皮日休也是李長河在商學院最為看重的學生之一。
無他,皮日休此人對於商道經濟實在是太有學習興趣了。
尤其是李長河提出的一些商業想法,每一次都會使皮日休茅塞頓開,驚為天人。
所以皮日休是最距離李長河最近的學生了,有空就去仁心醫館幫忙,雖然不能行醫,但是當個賬房先生和抓藥還是可以的。
甚至由於經常去仁心醫館,皮日休對藥理都掌握的門清,一些小的疾病他自己都會治療。
就連李長河都忍不住說,皮日休哪怕不行商,在醫學行業也有一番作為。
確實,皮日休不僅聰慧,還好學努力,如今的他不過學習一年,水平已經達到了如今大學畢業水平。
李長河甚至建議他直接去戶部上班了。
因為,有時候皮日休提出來的一些經濟想法,就連李長河都得想好久,而他也經常去戶部做實習,李長河感覺自己這半吊子經濟學要被皮日休學習完了。
而今日,皮日休走在商學院中也在想一個問題,一個纏繞在他心頭很久的問題。
就在今日他感覺自己快想出來了,但就差那麽一點,就那麽一點,朦朦朧朧的,就差捅破這張窗戶紙,使得皮日休非常煩躁。
嘴裏不住嘀咕:市場競爭,資源分配,十大公司,朝廷與民間;六大學院的意義在經濟上的意義;朝廷今年的經濟政策意味著什麽;為什麽世家豪族會越來越強大;如今的朝廷格局,為什麽現在家裏的生意越來越大;老師提到的品牌效應會影響商社未來發展優勢是什麽;現在長安越來越好,但我發現長安周圍的一些地方比以前更弱了一點,為什麽?學校中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好像他們獲取的利益越來越大,這又是什麽經濟原因?其他偏遠地方的同學好像與京都同學的差距很大,這裏麵的本質又是什麽?
......
為什麽一些資源,權力,都會慢慢匯集...
這種本質是什麽。
不知不覺,皮日休從學院走了出來,來到了東市。
繁華熱鬧的東市,人們來來往往,賣貨的叫喊聲不絕於耳,這讓皮日休更煩躁了。
他皺著眉頭,穿梭在人群中,試圖從這喧囂中找到一絲靈感。
突然他看到了一家店鋪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一種新出的陶瓷器。
他上前一看,這家的陶瓷器確實精美絕倫,而且價格不菲,但依然供不應求。
皮日休心中一動,他想起了老師李長河曾經提到的品牌效應。
這種瓷器之所以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質量,是不是也是因為它背後的品牌價值。
而那些小作坊生產的瓷器,雖然價格低廉,卻鮮有人問津。
“這種現象...”皮日休低語,他似乎要抓住那閃光的一點了。
繼續前行,他又看到一家店鋪的老板正在訓斥一個夥計,原因是夥計沒有及時補貨,導致貨架空空如也。
皮日休走過去問道:“商客,那為何不提前備貨?”
商客歎了口氣,說道:“我們這種小店,資金有限,隻能等貨賣完了再進貨。要是像那些大商號,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可以提前囤貨。”
皮日休點了點頭,確實他們家也是,隨著家業越來越大,似乎能夠承受的風險越來越高,憑借自身的實力和資源,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而那些小商販則隻能在夾縫中求生。
這種差距好像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告別後,他繼續在東市閑逛,半小時後他又看到一家當鋪前圍滿了人。
問詢一番,原來是一個小商販因為資金周轉不靈,不得不將貨物抵押給當鋪。
皮日休頓時脫口而出:資金雄厚的大商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小商販則隻能在風險敞口時處於資金鏈斷裂的邊緣掙紮。
頓時,他的腦海一道閃電劃過。
而後他立馬拿出墨筆在《商書》上寫下一句話,優勢地位會產生資源聚集的恆強效應。
落筆瞬間,皮日休喜極而泣,多日來內心的煩悶一掃而空。
“我悟了,我悟了,我悟了...”皮日休舉起《商書》揮舞手臂,整個人興奮到難以自拔。
但在眾人眼中,這個年輕人好像‘瘋了’。
李長河這個北陽特區總指揮經過一番工作下達後,當晚九點便迴到了長安。
第二天他便立馬找尋相關部門,對老師吩咐的事情進行安排。
他很清楚從辯才手中搞到《蘭亭集序》也不簡單,但領導的活該幹還得幹。
思慮片刻他寫一封信,而後又從科學院帶了一些東西,隨後交給錦衣衛,讓他們帶著東西去辯才處換迴《蘭亭集序》。
當然做事需要多手準備,李長河又分別去了不同的部門,包括但不限於專門負責宗教事務的部門,禮部,東廠,特情署。
若是辯才真的不願意交出東西,那勢必就要想一點特別的辦法了。
接下來的幾天長安無事,直到二月初九。
這一天對於李長河來講其實平平無奇,但太史令傅奕奏報了一條消息,引發了稍許動蕩。
那就是:“太白經天。”
而初九是乙巳。按《乙巳占》屬“兵革將起”之兆,這樣的事李長河是不屑一顧的,但是政事堂中相信的人還不少,對此表示擔憂,老師李世民沒有太多態度,隻是命史官詳錄而不宣。
隨後政事堂和軍事院發出春季訓練令,尤其是唐朝北部邊防要加強訓練。
而初九還發生了一件小事,但在大唐音樂史上算是一件大事。
那就是李靖兩年半,祖孝孫這個大家徹底完成了《大唐雅樂》的修定工作。
李長河對此無感,但是新《大唐雅樂》的誕生對接下來的唐代音樂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幾乎是奠定接下來音樂文化的發展。
不過因為普通話普及還任重而道遠,祖孝孫在《大唐雅樂》中沒有加入普通話音調的變化,也算是一點遺憾吧。
因為祖孝孫在音樂文化方麵的貢獻,李世民倒是非常高興,對他進行了特意表彰,甚至將後續的嘉獎令通報全國。
李長河腦子一轉就知道老師的意思了。
國家的發展是方方麵麵的,文化產業自然也是需要鼓勵發展的。
尤其是文教方麵,你不去占領,那就有別的人占領,一旦不重視,或許會釀成禍端。
同一天,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商學院中,一名學子眉頭緊皺,左手中拿著《商書》,右手中拿著方便使用的墨筆,嘴裏咕咕叨叨。
他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抬頭望向窗外,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答案。
但若李長河看見此人的話,或許會表示驚訝。
因為此人便是皮日休。
在破獲長安假幣案中,皮日休便是首功,是他最早發現長安貨幣市場被混入了假幣。
皮日休也是李長河在商學院最為看重的學生之一。
無他,皮日休此人對於商道經濟實在是太有學習興趣了。
尤其是李長河提出的一些商業想法,每一次都會使皮日休茅塞頓開,驚為天人。
所以皮日休是最距離李長河最近的學生了,有空就去仁心醫館幫忙,雖然不能行醫,但是當個賬房先生和抓藥還是可以的。
甚至由於經常去仁心醫館,皮日休對藥理都掌握的門清,一些小的疾病他自己都會治療。
就連李長河都忍不住說,皮日休哪怕不行商,在醫學行業也有一番作為。
確實,皮日休不僅聰慧,還好學努力,如今的他不過學習一年,水平已經達到了如今大學畢業水平。
李長河甚至建議他直接去戶部上班了。
因為,有時候皮日休提出來的一些經濟想法,就連李長河都得想好久,而他也經常去戶部做實習,李長河感覺自己這半吊子經濟學要被皮日休學習完了。
而今日,皮日休走在商學院中也在想一個問題,一個纏繞在他心頭很久的問題。
就在今日他感覺自己快想出來了,但就差那麽一點,就那麽一點,朦朦朧朧的,就差捅破這張窗戶紙,使得皮日休非常煩躁。
嘴裏不住嘀咕:市場競爭,資源分配,十大公司,朝廷與民間;六大學院的意義在經濟上的意義;朝廷今年的經濟政策意味著什麽;為什麽世家豪族會越來越強大;如今的朝廷格局,為什麽現在家裏的生意越來越大;老師提到的品牌效應會影響商社未來發展優勢是什麽;現在長安越來越好,但我發現長安周圍的一些地方比以前更弱了一點,為什麽?學校中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好像他們獲取的利益越來越大,這又是什麽經濟原因?其他偏遠地方的同學好像與京都同學的差距很大,這裏麵的本質又是什麽?
......
為什麽一些資源,權力,都會慢慢匯集...
這種本質是什麽。
不知不覺,皮日休從學院走了出來,來到了東市。
繁華熱鬧的東市,人們來來往往,賣貨的叫喊聲不絕於耳,這讓皮日休更煩躁了。
他皺著眉頭,穿梭在人群中,試圖從這喧囂中找到一絲靈感。
突然他看到了一家店鋪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一種新出的陶瓷器。
他上前一看,這家的陶瓷器確實精美絕倫,而且價格不菲,但依然供不應求。
皮日休心中一動,他想起了老師李長河曾經提到的品牌效應。
這種瓷器之所以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質量,是不是也是因為它背後的品牌價值。
而那些小作坊生產的瓷器,雖然價格低廉,卻鮮有人問津。
“這種現象...”皮日休低語,他似乎要抓住那閃光的一點了。
繼續前行,他又看到一家店鋪的老板正在訓斥一個夥計,原因是夥計沒有及時補貨,導致貨架空空如也。
皮日休走過去問道:“商客,那為何不提前備貨?”
商客歎了口氣,說道:“我們這種小店,資金有限,隻能等貨賣完了再進貨。要是像那些大商號,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可以提前囤貨。”
皮日休點了點頭,確實他們家也是,隨著家業越來越大,似乎能夠承受的風險越來越高,憑借自身的實力和資源,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而那些小商販則隻能在夾縫中求生。
這種差距好像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告別後,他繼續在東市閑逛,半小時後他又看到一家當鋪前圍滿了人。
問詢一番,原來是一個小商販因為資金周轉不靈,不得不將貨物抵押給當鋪。
皮日休頓時脫口而出:資金雄厚的大商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小商販則隻能在風險敞口時處於資金鏈斷裂的邊緣掙紮。
頓時,他的腦海一道閃電劃過。
而後他立馬拿出墨筆在《商書》上寫下一句話,優勢地位會產生資源聚集的恆強效應。
落筆瞬間,皮日休喜極而泣,多日來內心的煩悶一掃而空。
“我悟了,我悟了,我悟了...”皮日休舉起《商書》揮舞手臂,整個人興奮到難以自拔。
但在眾人眼中,這個年輕人好像‘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