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第二科明經科。


    深入考察儒道等古代經義理解水平,總分五十分。


    這一科其實算是比較簡單的,單純的考察記憶力,對於苦讀多年的學子來講,難度不大。


    考試時間兩個半小時,總題一百道。


    如同早晨一般,李長河隻用了一個小時便從考場出來。


    又是引發一場討論風暴,立刻成為了長安百姓的茶餘飯後談資。


    而這一次,李長河沒有過多言語,而是立馬在鐵完山的護送下迴家。


    而在第二天考試前,又升起一股討論,就是在明經科中,最後三道題的經義詳解很難,占據了八分,不少學生都在這三道題上吃了大虧。


    第二天考試科目是明法科和明字科。


    這個比第一天就更簡單了。


    考察對大唐法律了解程度和你的書法水平。


    中規中矩,沒有過多引起波瀾的。


    第三天則是難了點,明算科和明理科。


    考察數學和天文自然物理,曆史地理,武科等,算是具體項目多。


    而早上的數學考試,李長河看了一眼卷子一愣,因為這也太簡單了,最難的竟然是雞兔同籠。


    但同樣,李長河不禁歎息,這也說明了大唐在數算的落後。


    對於他這個曾經高考數學一百四十五分的人來說,最多是初中水平,兩個半小時的考試,他用了半個小時將所有題目答完。


    出考場時,甚至一些陪考人員都沒走,他們震驚了,實在是李長河這答卷速度太快了吧,難道他知道試題答案?


    不然解釋不了啊,畢竟人們心中,數學對於普通人算是很難的。


    往年,考完數學的學子都是唉聲歎氣的,覺得時間不夠,沒想到今年,李長河竟然隻用了半個小時。


    所以很快一群人將他圍住詢問。


    甚至很多人表示是不是李長河不會,直接出來的。


    李長河搖頭表示,這次的數學題很簡單,對他來講,在十歲的時候,師父就給他教習過。


    然後立馬遁走,引得眾人對於李長河口中的師父更好奇了。


    如今長安的百姓都知道李長河之所以如此強,就是有一個學究天人的師父。


    明算科考試後,百姓在考試院門口翹首以盼,因為他們聽李長河講今年數學很簡單,以為他們的孩子穩了。


    但沒想到的是,一群群搖頭晃腦的學子歎息走出來,一個個表示今年的數學太難了。


    又聽到家長們說李長河用了半個小時走出考場,並表示這是他十歲的水平一個個驚呆,心裏道,這是什麽妖孽啊。


    但看同行的學生都一副考得不好的樣子,又心裏得到安慰,幸虧這樣的妖孽隻有一個。


    午後,明理科,李長河倒是信心十足,並立馬開始答題,但考場上卻傳來一陣陣的哀嚎。


    引得考官們下場維持秩序。


    “太難了,這都是什麽?”


    “如何探尋礦物?這我們沒學過啊!”


    “天氣如何預測?這又是什麽?”


    “為什麽華山夏天山頂會比山腳冷,這又是什麽?”


    “為什麽鍛煉會讓人體素質更高...”


    “月亮為什麽會有陰晴圓缺,太陽為什麽...”


    “銀河的...”


    又是不到半個小時,李長河將試題答完,因為這一百五十道題是選擇題,準確來講,李長河十分鍾就將所有選擇題答完。


    但他沒有立刻走,因為他怕自己真的走了,自己這個房間的考生會道心破碎。


    看著這群學子唉聲歎氣的樣子,李長河內心真心覺得科學之路,任重道遠。


    這都是選擇題啊,甚至一個小學生都能考對一百道吧。


    但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講確實天文,一無所知,這還是提前將編好的教材第一時間發到全國各地,當然,時間上或許這群學子隻有三四個月的學習時間吧。


    總計三個小時的考試,李長河在一個半小時候,終究是離開了。


    看著那群學子震驚的目光,李長河無聲鼓勵,而後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404守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404守夜人並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