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河再度閉眼,腦海中瞬間閃現過自己曾在渭河邊看到突厥辱唐的一幕,看到了一個積弱的國家是如何被按在地上摩擦和被掠奪的。


    也看到了在熱鬧的長安城內,窮困百姓無錢可醫,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


    這一樁樁一幕幕畫麵深深刺痛著他的心,他自認為自己不是聖人,但也願意為了所謂的低賤的小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不求聞達於世,隻求心中無愧。


    想到這裏,他猛然睜開眼,而後落筆:


    自古於今,戰之事,乃天下安危之所係,百姓生計之所依。


    夫戰者,兵戈相爭,生死無常,其於國家,或為崛起之機緣,或為衰敗之禍根。


    於小民而言,或為流離失所,或為安居樂業。


    然戰爭與生計,小民安逸與大國崛起,此四者之間,實乃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是以,論戰與計之係,探民逸與國起之由,實為國之治理、百姓生計之平衡也。


    學生以為如此:


    其一、戰與國之雄起。


    夫戰,或為國家之崛起助力,或為國家之衰敗推波。昔者秦皇漢武,皆以武功立國,以戰爭崛起。蓋國家之崛起,非一蹴而就,需經戰火之洗禮,方可鑄成強國之軀。


    然戰爭之道,貴在因時而動,因勢而變。過度征戰,耗損國力,民生凋敝,亦或導致國勢日衰,甚或滅亡。


    故國家之崛起,非戰爭所能獨成,亦需和平之時,蓄積力量,以圖後發。


    是以明君聖主,當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以求戰爭與和平之平衡。


    其二、小民安逸之重。


    小民者,國家之根基,社稷之基石也。小民安逸,則國安定;小民困苦,則國動蕩。


    蓋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方可繁榮昌盛。是以,國家之治理,當以小民為本......是以明君聖主,當以小民為本,務求百姓之生計無憂,以保障國家之安定與繁榮。


    其三、戰與民之相係。


    戰,於小民言,實為生計之大忌。


    戰起,田園荒蕪,屋舍毀棄......是以明君聖主,當以百姓為本,避免過度征戰,以保障小民之安逸生活。


    其四、戰與安之平衡。


    戰與安,乃國之發展兩要。國家當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以求戰爭與和平之平衡......明君聖主,當以此為鑒,以求國家之安定與繁榮。


    終論:


    戰與計,民逸與國起,此四者,實乃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國之崛起,非戰所能獨成,亦需民安。


    而民之安,又需國之安。


    是以明君聖主,當以百姓為本......此乃國家發展之大道,亦是國家治理之真諦。


    戰與計,民逸與國起,皆為國家治理之要務。明君聖主,當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以求國家之安定與繁榮。


    是以吾欲言:戰之事,當以衛國、護民為本;民之安,當為國治之要;國起,當以和平與發展為要;生計之要,當以完備之學助產而騰,國力發展,則萬事可期。


    如此,則天下可安,百姓可樂,國家可興。是之道也。


    洋洋灑灑三千多字,耗時四十五分鍾,李長河停筆。


    此時距離考試時間才過去了一半。


    “交卷。”李長河起身。


    “什麽?”主考官張萍浩有些震驚的起身。


    “科舉可以提前交卷嗎?就三有也沒有這麽早就交卷的吧。”他內心不禁想到。


    李長河:“主考官老師,可否交卷?”


    “這個...”


    要是其他人張萍浩早就罵了,但這位可是李長河啊,他心裏把握不準。


    李長河則微笑低聲道:“以這一屆考試規定,我確實可以交卷,但影響確也不好,事後我會向聖人申請進一步優化考試規定,不過今日,是否能給個方便,我需要。”


    確實,李長河早已知曉科舉考試的規定,且規定就是他和老師李世民製定的,甚至李世民直接提出要規定考試時間,不能過早交卷。


    但最後被李長河攔住了。


    因為他需要這樣一個機會。


    張萍浩也沒有想太久,在李長河跟前站了沒多久,眼神飄向了試卷,隻是一眼,就眼眸閃過一絲驚駭。


    “咳咳...好。”


    李長河隨機收拾文具,而後瀟灑出門去。


    大唐貞觀第一屆科舉,李長河獨一人率先完成明文科考試。


    見李長河離去,張萍浩的目光看向教室內其他人。


    “都別分心,好好考試,有這關注別人的時間,去好好寫自己的試卷,畢竟今日是你們自己的考場。”


    說完,他將李長河的試卷迅速收上,然後用專題袋收好。


    坐定,張萍浩看向門外,長舒一口氣,“又要起波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404守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404守夜人並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