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隻因未到授銜時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作者:404守夜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授銜...
內閣眾人眉頭皺起。
此事說來話就長了。
從禁苑改革開始,李世民和李長河便心中想著下一盤大棋。
欲要仿照現代軍隊製度,建立大唐新式軍隊管理體製。
但奈何這半年以來事情著實有點太多,在軍隊改革中步子就小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大唐統一的軍隊名稱衛國軍還是建立了起來。
後續的軍事訓練又讓大唐部隊的科學性大大提升,戰鬥力大大提升。
所以年關剛過,李世民覺得新的軍銜製度可以提上日程了。
與官員九品十八級品階有些不一樣,軍銜也分為九品二十級。
具體為:列兵(當了一年的普通兵),上等兵(第二年自動晉升)。
其中列兵為從九品下,上等兵為從九品上。
而後是下士,中士,上士,等級為:正九品下,正九品中,正九品上。
接著是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等級為:正八品下,正八品中,正八品上。
少尉,中尉,上尉,大尉,等級則為:從七品,正七品,從六品,正六品。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等級為:從五品,正五品,從四品,正四品。
將軍層次,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級為:從三品,正三品,從二品,正二品。
而在一品層次,軍銜為元帥級。
元帥為從一品。
因為首宰是正一品,因而軍中也有正一品,而它的名稱為:大元帥。
一般不設立,就算設立也由皇族人任職。
總結,軍中為九品二十級。
按理來說,李世民已經給出方向,具體操作應該會很簡單。
但在實際操作時才發現,事情遠遠比想象的複雜。
因為人心思利。
自從朝廷放出有關重編軍銜後,引發了全軍上下廣泛關注。
這種情況還在理解範圍內並沒有引發一些波動。
但當一月中旬放出初步軍銜名單後,事情就變得奇怪起來。
這種,大部分人依舊是認為評定正常,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心懷不滿。
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的軍銜被評定低了,麵子上不好看。
這些人中的一些人資格比較老,也有重大戰功表現,但之所以將他們軍銜評定低,是因為他們以前犯過錯誤。
功是功,過是過,誰也不能因為有功就無視過錯。
所以李世民要求對於過去犯過錯誤的要審慎。
因而軍銜評定工作非常之複雜,非常之艱巨。
甚至一些評定低了軍銜的人,竟然開始暗地裏拉關係送禮。
更有甚者,有人在評定處罵街哭鬧。
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人便是侯君集。
在此次評定過程中,雖然他有從龍之功,而且很早就跟隨李世民,但是他苛責手下,打罵手下,甚至還在武德年間害死過一個人,這就導致將他評定為中將軍銜。
而與他同時期的,比如尉遲敬德,已經是大將軍銜。
比他還差一點的程咬金竟然是上將軍銜。
要知道玄武門之變中,自己擔當的角色是怎樣的重要。
如今難道就是卸磨殺驢?
自己雖然不在乎軍銜高低的帶來的薪酬,但行於世間,麵子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直接找到了評定的委員會,指名道姓要求將自己軍銜往上提一提。
要是不做,他寧願將這個軍銜章掛在家裏狗頭上。
李世民知道後頓時勃然大怒,立馬寫了一幅字讓人帶給侯君集。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授銜時。
這句詩詞狠狠打了侯君集的臉。
要知道當初戰場之上,這些人連命都不要,就要為大唐拚個未來。
現在呢,不過是一個小小授銜,就引得雞飛狗跳,這有什麽意思?
李世民的表態後的第二天,李靖上了一道公文。
內容:臣一心隻為國,如今國家凋敝,藥師何以敢獲如此高軍銜榮譽,願意將大將軍銜降低軍銜至少將,節省國家供養,減小百姓負擔。
接著李孝恭也上文,與李靖內容差不多,要求降低軍銜。
有了這兩位大佬在前,其他人也是紛紛上書要求降低自己軍銜。
徐世積要求將上將降低到中將,段誌玄要求上將降低到中將,劉弘基要求上將降低到中將,等等。
憑心而論,一個軍人對軍銜比較看重,無可厚非,畢竟軍銜與軍人的榮譽、地位、利益休戚相關。
但過猶不及,軍人你要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保家衛國,而不是享受。
你爭我奪,這像什麽樣子。
李世民麵多眾多將領要求的降低軍銜並沒有同意。
因為這是貞觀朝。
要的就是一個公正。
你要抬軍銜,他要降低軍銜,要都是按照你們心思來,那置國家法度與何地?
於是立馬下了一個皇帝令,要求有功之人必賞,有過之人必追究。
朝廷評定不是過家家,你說升就升,你說降就降。
將這些軍伍人士狠批一頓,最後提了一個人,那便是侯君集。
李世民直接下令,將侯君集軍銜再降低一等。
他不是覺得軍銜不夠嗎,那就給他再降一降,看夠不夠,不夠再給他降一降。
將軍之下還有校尉官,更低也可以。
這下無人說話了,侯君集也終於醒悟過來,立馬上書服從朝廷旨意。
就這樣這場授銜風波才止住了。
但也僅僅是止住了,畢竟正式的授銜還未開始。
且評定也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推進一直很慢。
但如今,眼看最終日期越來越近,也是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境地了。
二月十五日,最後日期。
這一天被確定為衛國軍建軍日,授銜也將在那日舉行。
此刻麵對著房玄齡的提問,內閣眾人中還是有人發言了。
杜如晦道:“事情總要處理,避不過去,那就直麵。”
“按照聖意辦就行,軍中的不滿,就讓我們內閣承受吧。”
“身在其位,就要為聖人分擔其憂。”
“諾!”其餘人拱禮。
見他們神色依舊凝重,杜如晦笑了笑,“給你們說個好消息吧。”
“如今大將有李孝恭將軍,尉遲將軍和李靖將軍對吧。”
“是這樣沒錯,怎麽了?”魏征一臉不解。
杜如晦繼續道:“我前幾日對聖人旁敲側擊,他說大將應有十位,而元帥也應有十位。”
“什麽?”眾人一驚。
杜如晦:“聖人還說,突厥不除,不封大將之上。”
“所以,我預計十年之內諸將軍皆有機會。”
眾人一眼一亮,他們似乎知道該如何處理授銜事宜了。
內閣眾人眉頭皺起。
此事說來話就長了。
從禁苑改革開始,李世民和李長河便心中想著下一盤大棋。
欲要仿照現代軍隊製度,建立大唐新式軍隊管理體製。
但奈何這半年以來事情著實有點太多,在軍隊改革中步子就小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大唐統一的軍隊名稱衛國軍還是建立了起來。
後續的軍事訓練又讓大唐部隊的科學性大大提升,戰鬥力大大提升。
所以年關剛過,李世民覺得新的軍銜製度可以提上日程了。
與官員九品十八級品階有些不一樣,軍銜也分為九品二十級。
具體為:列兵(當了一年的普通兵),上等兵(第二年自動晉升)。
其中列兵為從九品下,上等兵為從九品上。
而後是下士,中士,上士,等級為:正九品下,正九品中,正九品上。
接著是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等級為:正八品下,正八品中,正八品上。
少尉,中尉,上尉,大尉,等級則為:從七品,正七品,從六品,正六品。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等級為:從五品,正五品,從四品,正四品。
將軍層次,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級為:從三品,正三品,從二品,正二品。
而在一品層次,軍銜為元帥級。
元帥為從一品。
因為首宰是正一品,因而軍中也有正一品,而它的名稱為:大元帥。
一般不設立,就算設立也由皇族人任職。
總結,軍中為九品二十級。
按理來說,李世民已經給出方向,具體操作應該會很簡單。
但在實際操作時才發現,事情遠遠比想象的複雜。
因為人心思利。
自從朝廷放出有關重編軍銜後,引發了全軍上下廣泛關注。
這種情況還在理解範圍內並沒有引發一些波動。
但當一月中旬放出初步軍銜名單後,事情就變得奇怪起來。
這種,大部分人依舊是認為評定正常,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心懷不滿。
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的軍銜被評定低了,麵子上不好看。
這些人中的一些人資格比較老,也有重大戰功表現,但之所以將他們軍銜評定低,是因為他們以前犯過錯誤。
功是功,過是過,誰也不能因為有功就無視過錯。
所以李世民要求對於過去犯過錯誤的要審慎。
因而軍銜評定工作非常之複雜,非常之艱巨。
甚至一些評定低了軍銜的人,竟然開始暗地裏拉關係送禮。
更有甚者,有人在評定處罵街哭鬧。
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人便是侯君集。
在此次評定過程中,雖然他有從龍之功,而且很早就跟隨李世民,但是他苛責手下,打罵手下,甚至還在武德年間害死過一個人,這就導致將他評定為中將軍銜。
而與他同時期的,比如尉遲敬德,已經是大將軍銜。
比他還差一點的程咬金竟然是上將軍銜。
要知道玄武門之變中,自己擔當的角色是怎樣的重要。
如今難道就是卸磨殺驢?
自己雖然不在乎軍銜高低的帶來的薪酬,但行於世間,麵子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直接找到了評定的委員會,指名道姓要求將自己軍銜往上提一提。
要是不做,他寧願將這個軍銜章掛在家裏狗頭上。
李世民知道後頓時勃然大怒,立馬寫了一幅字讓人帶給侯君集。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授銜時。
這句詩詞狠狠打了侯君集的臉。
要知道當初戰場之上,這些人連命都不要,就要為大唐拚個未來。
現在呢,不過是一個小小授銜,就引得雞飛狗跳,這有什麽意思?
李世民的表態後的第二天,李靖上了一道公文。
內容:臣一心隻為國,如今國家凋敝,藥師何以敢獲如此高軍銜榮譽,願意將大將軍銜降低軍銜至少將,節省國家供養,減小百姓負擔。
接著李孝恭也上文,與李靖內容差不多,要求降低軍銜。
有了這兩位大佬在前,其他人也是紛紛上書要求降低自己軍銜。
徐世積要求將上將降低到中將,段誌玄要求上將降低到中將,劉弘基要求上將降低到中將,等等。
憑心而論,一個軍人對軍銜比較看重,無可厚非,畢竟軍銜與軍人的榮譽、地位、利益休戚相關。
但過猶不及,軍人你要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保家衛國,而不是享受。
你爭我奪,這像什麽樣子。
李世民麵多眾多將領要求的降低軍銜並沒有同意。
因為這是貞觀朝。
要的就是一個公正。
你要抬軍銜,他要降低軍銜,要都是按照你們心思來,那置國家法度與何地?
於是立馬下了一個皇帝令,要求有功之人必賞,有過之人必追究。
朝廷評定不是過家家,你說升就升,你說降就降。
將這些軍伍人士狠批一頓,最後提了一個人,那便是侯君集。
李世民直接下令,將侯君集軍銜再降低一等。
他不是覺得軍銜不夠嗎,那就給他再降一降,看夠不夠,不夠再給他降一降。
將軍之下還有校尉官,更低也可以。
這下無人說話了,侯君集也終於醒悟過來,立馬上書服從朝廷旨意。
就這樣這場授銜風波才止住了。
但也僅僅是止住了,畢竟正式的授銜還未開始。
且評定也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推進一直很慢。
但如今,眼看最終日期越來越近,也是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境地了。
二月十五日,最後日期。
這一天被確定為衛國軍建軍日,授銜也將在那日舉行。
此刻麵對著房玄齡的提問,內閣眾人中還是有人發言了。
杜如晦道:“事情總要處理,避不過去,那就直麵。”
“按照聖意辦就行,軍中的不滿,就讓我們內閣承受吧。”
“身在其位,就要為聖人分擔其憂。”
“諾!”其餘人拱禮。
見他們神色依舊凝重,杜如晦笑了笑,“給你們說個好消息吧。”
“如今大將有李孝恭將軍,尉遲將軍和李靖將軍對吧。”
“是這樣沒錯,怎麽了?”魏征一臉不解。
杜如晦繼續道:“我前幾日對聖人旁敲側擊,他說大將應有十位,而元帥也應有十位。”
“什麽?”眾人一驚。
杜如晦:“聖人還說,突厥不除,不封大將之上。”
“所以,我預計十年之內諸將軍皆有機會。”
眾人一眼一亮,他們似乎知道該如何處理授銜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