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停在一處破舊的老車站,和霧城的一線城市相比,這裏太落後,坑窪遍地,一灘一灘汙水,放眼望去,整條街道不是賣吃的就是賣五金,少有幾家服裝店。
整條街從頭到尾大概300米左右,是一條狹窄的街道,進入鎮上唯一一家超市買一些便於攜帶的禮品。
家裏沒有任何吃喝的東西,買了一袋大米和肉類,曹興旺買了一個大背簍,把東西全部綁到上麵,“哥,我們村裏來鎮上買東西都是這樣背迴去的。”
“到半路我再換你。”經濟極度貧困的地區,往往把人當作牛馬用,曾經一起共過事的小兄弟說,他從小由媽媽一個人帶大,家裏種了十畝地,
每到秋收的季節,母親就要用自己的人力去換取馬力,她需要到別人家幫忙幹兩天活才能換人家一人一馬一天工,過來還工的人隻負責趕馬,
母親在他十六歲那年背水泥還工時跌落崖底身亡,二十六歲的他執行任務期間出了意外沒能留全屍,隻有一座無名的衣冠塚。
人力不如馬力,人不如畜生這是偏遠山區真實的寫照,同樣是種地的農民,南北調換,南方山區人背馬馱的工作沒幾個人能承受得住。
有人已經進入自動化機械農耕時代,有部分地區還停留在百年前的農耕水平,離小鎮越遠越是荒涼,幾公裏不見人煙,山路是一直往上攀爬。
與其說是山路還不如說是野獸出沒的踩踏出來的路,各種長刺的藤蔓延伸到小道上,曹興旺手裏拎著一根棍子打掉那些細小藤條,“從鎮上到曹家村沿途沒有人家,村裏老人孩子很少出門,年輕人從外麵迴家需要重新踩出一條路。”
能想象到他們的生活是什麽樣的,自己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時常被人欺負,但好歹生活在大都市,見過繁華的都市,明白在那樣的地方怎麽生存下去,在曹家村生活的人們無法了解外麵的世界,隻能通過課本。
當今有人說遊戲侵害青少年,過去二十年前有人同樣說電視侵害青少年,每個時代娛樂的工具不一樣,信息極度發達的時代不需要電視,需要更加刺激的東西尋找到愉悅感。
沒走出過小山村的人,也許不知道電視是什麽樣的東西,隻能通過外出迴來的人嘴裏了解。
通過電視可以了解外麵的社會,孩子們學前能學會流利的國語,曹恆當即決定要為這個地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讓他們不再與外界信息和交通閉塞。
走了大概三公裏,曹興旺找到一塊稍微平坦的大石頭卸下背上的背簍,解開襯衣扣子,露出白花花的肚皮站在迎風口大喊,“大山,我又迴來了。”
聲音在山穀裏迴蕩,前方依舊是綿延的山間小道,蜿蜒曲折,上上下下,沒有平坦的路,曹恆觀察過地形,山上沒有多少泥土,大部分是石頭,是整塊的大石,要用到大量的炸藥把山體炸出一條路。
挖八公裏的公路到硬化至少需要投入50億,能理解當地政府的難處,曹恆開口,“村裏的老中醫要是能給我治好,我替曹家村出錢挖路、通網、通電。”
享受著風帶來的涼意,聽到曹恆這話時曹興旺不由一愣,迴頭激動地問,“真的?”
“對,真的,我出錢請施工隊和設備,你們村裏的人出人力。”修路的錢自己掏,網和電很快就會到位,這些屬於國企,民生保障的東西,不需要個人花錢。後二者還沒通主要是路沒通。
稍作休息繼續上路,曹興旺拒絕了曹恆換他背東西,“我已經習慣了,前麵的路更難走,哥,你要多注意腳上。”
翻過一座埡口,接下來的路有三百米左右是在懸崖邊,路寬不過一米五,山崖下是湍急的水流,不明白前人是怎麽想的,逃離到鳥不拉屎的地方生活,“你知道他們為什麽到那麽偏僻的地方生活嗎?”
“已經生活了八代人,500多年了,聽說是為了逃避戰亂。”曹興旺走在前麵,盡量貼著崖壁走。
沒有人帶路誤闖進來可能會迷失在山裏。曹恆好奇的拿出手機拍照,荒郊野嶺的地方沒有一點信號,和外麵的新世界完全是兩個天地。
走啊走、走啊走,翻了七座山,過了八條溝,兩條小溪。太陽落山灑下金光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山下嫋嫋炊煙。耳邊雞鳴狗吠,青磚黑瓦,統一三層的木質結構房依山而建。
對麵的山上有兩條泉水流入村裏碧綠清澈的湖水中,從村頭蜿蜒到村尾,垂柳倒映水麵,老舊的石梯橋側麵斑駁,生出翠綠的青苔。
大片農田裏傳來聲聲蛙鳴,正值種植水稻時節,村裏人還沒有收工,看到曹興旺迴來用最親切的鄉音問候,“旺娃子迴來嘍?上次迴來沒幾天,啷個又迴來嘍?你身邊那個俊後生是啷個?”
“娘娘,窩帶窩老板迴來給老神棍看病,明天克你家吃飯哈,再見。”曹興旺帶著曹恆走在田埂上。
美景如畫的環境裏,胸腔被清空,說不出的一種清爽感,是薄荷的味道,能讓人忘記趕了一天都路的疲憊,眼前的美景和旅途鳥不拉屎的野人叢林是兩個極端,如果外麵的世界沒有進步,這裏也許永遠是最佳的居住地。
平坦的地方全部用作農田種植,以湖為分界線,南北兩岸山腰上的房子錯落有致,曹興旺家住在位置較高的北岸。
老舊的房子沒有破敗不堪的痕跡,每一根木樁、橫梁透露著沉甸甸的曆史,油光黑亮,一樓是開放式的會客廳,有個木質梯子上到二樓做飯、吃飯。
三樓是睡覺的地方,曹恆參觀完整個房子,發出感慨,“你們村裏很富有,隨便拆一棟房去賣至少幾千萬。”
建房用的木頭材質很好,這是放在過去才敢砍伐名貴木材建房,如今可都是牢底坐穿樹,砍伐建一棟房子的稀有名貴木材吃花生米都不過分。
“村裏房齡最小的也有300年,我家這棟接近400年,這也是地方政府沒有叫我們動遷的原因,哥,你找個地方坐著休息一會兒,我找煤油燈點上做飯。”趕了一天路,早就饑腸轆轆。
曹恆到一樓隨便找塊石頭坐下,地麵是最原始的狀態,許久沒人住已經長出一些小草,天色完全暗下來,對麵山上的房子裏亮起一盞盞微弱、晃動的亮光。
來到這裏能忘掉工作,忘掉手機忘掉煩惱,隻想要一把躺椅,竹子做的,對,隻有竹子做的才符合村裏的氣質。符合熱情好客的清風,它像情竇初開的少女一直調戲著我,伸手摸,它卻躲開了,唯有竹子才符合它的清雅、俏皮。是曹恆此時此刻內心的所有想法。
整條街從頭到尾大概300米左右,是一條狹窄的街道,進入鎮上唯一一家超市買一些便於攜帶的禮品。
家裏沒有任何吃喝的東西,買了一袋大米和肉類,曹興旺買了一個大背簍,把東西全部綁到上麵,“哥,我們村裏來鎮上買東西都是這樣背迴去的。”
“到半路我再換你。”經濟極度貧困的地區,往往把人當作牛馬用,曾經一起共過事的小兄弟說,他從小由媽媽一個人帶大,家裏種了十畝地,
每到秋收的季節,母親就要用自己的人力去換取馬力,她需要到別人家幫忙幹兩天活才能換人家一人一馬一天工,過來還工的人隻負責趕馬,
母親在他十六歲那年背水泥還工時跌落崖底身亡,二十六歲的他執行任務期間出了意外沒能留全屍,隻有一座無名的衣冠塚。
人力不如馬力,人不如畜生這是偏遠山區真實的寫照,同樣是種地的農民,南北調換,南方山區人背馬馱的工作沒幾個人能承受得住。
有人已經進入自動化機械農耕時代,有部分地區還停留在百年前的農耕水平,離小鎮越遠越是荒涼,幾公裏不見人煙,山路是一直往上攀爬。
與其說是山路還不如說是野獸出沒的踩踏出來的路,各種長刺的藤蔓延伸到小道上,曹興旺手裏拎著一根棍子打掉那些細小藤條,“從鎮上到曹家村沿途沒有人家,村裏老人孩子很少出門,年輕人從外麵迴家需要重新踩出一條路。”
能想象到他們的生活是什麽樣的,自己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時常被人欺負,但好歹生活在大都市,見過繁華的都市,明白在那樣的地方怎麽生存下去,在曹家村生活的人們無法了解外麵的世界,隻能通過課本。
當今有人說遊戲侵害青少年,過去二十年前有人同樣說電視侵害青少年,每個時代娛樂的工具不一樣,信息極度發達的時代不需要電視,需要更加刺激的東西尋找到愉悅感。
沒走出過小山村的人,也許不知道電視是什麽樣的東西,隻能通過外出迴來的人嘴裏了解。
通過電視可以了解外麵的社會,孩子們學前能學會流利的國語,曹恆當即決定要為這個地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讓他們不再與外界信息和交通閉塞。
走了大概三公裏,曹興旺找到一塊稍微平坦的大石頭卸下背上的背簍,解開襯衣扣子,露出白花花的肚皮站在迎風口大喊,“大山,我又迴來了。”
聲音在山穀裏迴蕩,前方依舊是綿延的山間小道,蜿蜒曲折,上上下下,沒有平坦的路,曹恆觀察過地形,山上沒有多少泥土,大部分是石頭,是整塊的大石,要用到大量的炸藥把山體炸出一條路。
挖八公裏的公路到硬化至少需要投入50億,能理解當地政府的難處,曹恆開口,“村裏的老中醫要是能給我治好,我替曹家村出錢挖路、通網、通電。”
享受著風帶來的涼意,聽到曹恆這話時曹興旺不由一愣,迴頭激動地問,“真的?”
“對,真的,我出錢請施工隊和設備,你們村裏的人出人力。”修路的錢自己掏,網和電很快就會到位,這些屬於國企,民生保障的東西,不需要個人花錢。後二者還沒通主要是路沒通。
稍作休息繼續上路,曹興旺拒絕了曹恆換他背東西,“我已經習慣了,前麵的路更難走,哥,你要多注意腳上。”
翻過一座埡口,接下來的路有三百米左右是在懸崖邊,路寬不過一米五,山崖下是湍急的水流,不明白前人是怎麽想的,逃離到鳥不拉屎的地方生活,“你知道他們為什麽到那麽偏僻的地方生活嗎?”
“已經生活了八代人,500多年了,聽說是為了逃避戰亂。”曹興旺走在前麵,盡量貼著崖壁走。
沒有人帶路誤闖進來可能會迷失在山裏。曹恆好奇的拿出手機拍照,荒郊野嶺的地方沒有一點信號,和外麵的新世界完全是兩個天地。
走啊走、走啊走,翻了七座山,過了八條溝,兩條小溪。太陽落山灑下金光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山下嫋嫋炊煙。耳邊雞鳴狗吠,青磚黑瓦,統一三層的木質結構房依山而建。
對麵的山上有兩條泉水流入村裏碧綠清澈的湖水中,從村頭蜿蜒到村尾,垂柳倒映水麵,老舊的石梯橋側麵斑駁,生出翠綠的青苔。
大片農田裏傳來聲聲蛙鳴,正值種植水稻時節,村裏人還沒有收工,看到曹興旺迴來用最親切的鄉音問候,“旺娃子迴來嘍?上次迴來沒幾天,啷個又迴來嘍?你身邊那個俊後生是啷個?”
“娘娘,窩帶窩老板迴來給老神棍看病,明天克你家吃飯哈,再見。”曹興旺帶著曹恆走在田埂上。
美景如畫的環境裏,胸腔被清空,說不出的一種清爽感,是薄荷的味道,能讓人忘記趕了一天都路的疲憊,眼前的美景和旅途鳥不拉屎的野人叢林是兩個極端,如果外麵的世界沒有進步,這裏也許永遠是最佳的居住地。
平坦的地方全部用作農田種植,以湖為分界線,南北兩岸山腰上的房子錯落有致,曹興旺家住在位置較高的北岸。
老舊的房子沒有破敗不堪的痕跡,每一根木樁、橫梁透露著沉甸甸的曆史,油光黑亮,一樓是開放式的會客廳,有個木質梯子上到二樓做飯、吃飯。
三樓是睡覺的地方,曹恆參觀完整個房子,發出感慨,“你們村裏很富有,隨便拆一棟房去賣至少幾千萬。”
建房用的木頭材質很好,這是放在過去才敢砍伐名貴木材建房,如今可都是牢底坐穿樹,砍伐建一棟房子的稀有名貴木材吃花生米都不過分。
“村裏房齡最小的也有300年,我家這棟接近400年,這也是地方政府沒有叫我們動遷的原因,哥,你找個地方坐著休息一會兒,我找煤油燈點上做飯。”趕了一天路,早就饑腸轆轆。
曹恆到一樓隨便找塊石頭坐下,地麵是最原始的狀態,許久沒人住已經長出一些小草,天色完全暗下來,對麵山上的房子裏亮起一盞盞微弱、晃動的亮光。
來到這裏能忘掉工作,忘掉手機忘掉煩惱,隻想要一把躺椅,竹子做的,對,隻有竹子做的才符合村裏的氣質。符合熱情好客的清風,它像情竇初開的少女一直調戲著我,伸手摸,它卻躲開了,唯有竹子才符合它的清雅、俏皮。是曹恆此時此刻內心的所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