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治國之策
陳玄所說的內容,其實李世民等人也早就知道。
隻是千百年來的傳承和思想,已經讓他們形成了思維固化。
甚至從來沒人想過,可以調整這個稅收方式,來促進朝廷的財政收入。
此刻聽到陳玄的說法,李世民心中思緒紛雜。
他作為帝王,其實並不在乎國內百姓,是誰更有錢,他所在乎的,隻有朝廷收入是否會增加。
他是開創之君,自然不會在乎太多禮法束縛,隻要對國家有利,他什麽都願意去做。
而魏征、房玄齡等人,此刻心裏卻是隱隱有些不安。
他們都知道,陳玄要說的內容,並非沒人想過,而是無法達成。
一來此舉可能引發豪族大戶的反抗,二來一旦百姓發現經商貿易更加賺錢,隻怕便沒有多少人願意安心種地了。
魏征冷哼一聲,手指陳玄,叱責道:“你還說你不是妖人?”
“你這些話,說到底,不就是想說,讓陛下重視商貿之利?”
陳玄可沒想到,魏征會如此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他看向李世民,見後者神情如初,心也就踏實了些。
他反駁道:“天下廣袤,列國分立,各有獨特之物產,若是將之相互販賣,便能獲利!隻是提高商賈地位,算不得有錯吧?”
魏征冷聲道:“列國分立,可也得有刀兵護衛,否則若隻是百姓,如何販賣這些東西?”
“況且百姓若去經商,便是舍本逐末,到時候我大唐的糧食收成,如何保證?一旦遇到災荒,百姓該如何自保?”
“你這些都是短期的收益,可從長遠來看,卻是禍國殃民!”
陳玄聽到這些,算是明白,兩人的思路看似一致,可卻撤了太多。
他歎了口氣,看向李世民,見後者依舊神情平淡,便知道,李世民還沒有傾向於魏征的話。
於是他朝李世民解釋:“陛下,我所說的可不隻是鼓勵商貿,而是要在商貿之上,增加商稅!”
“商人利益既然大,他們的稅自然也不會少,退一步說,就算他們的稅不多,可這錢對朝廷來說,也是憑空得到的!”
李世民捋著胡須,心中也在暗暗權衡。
加收商稅,自古未有,李世民雖說有本事、有氣魄,但卻並非什麽都敢去做。
畢竟楊廣的例子還在前邊,他可不願意去布楊廣的後塵。
短暫的思考後,李世民朝陳玄提出自己的疑問。
“你說了這麽多,就隻是要朕增加商稅?”
陳玄也不遮掩,直接說道:“這麽說也沒錯,但這隻是一部分,具體的嘛,還得一步步執行,一點點細分。”
“甚至還得考慮各地風俗等等,來區別的進行執行和規劃。”
聽著陳玄的話,李世民心中越發覺得壓力頗重。
在他的認知之中,陳玄隻是加稅就已經很難執行,若是還有其他的,那就等於是要和全天下的富人為敵。
但他心中還有一個偉大的藍圖和計劃,自然不希望時間拖得太久。
畢竟他已經不年輕了,不知道老天還能給他多少時間來經營大唐。
若是自己能在陳玄的幫助下,將進度加快,那後世子孫,也就能免去許多麻煩。
他看著陳玄,思量半晌後,還是問出了最在乎的一句。
“你的計劃,需要幾年才能完成?”
陳玄在心中略微盤算,而後說道:“至少三年,否則我大唐恐有分崩離析之憂!”
聽到這話,李世民再度有些猶豫。
三年時間,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慢了,況且誰也不能保證,這三年會不會有什麽變故。
“你先說說,第一步你想怎麽做?”
陳玄想都沒想,就答道:“第一步,鹽鐵專營之法,還需重新考量、權衡,更改製度和規矩。”
“另外還要設立監察之法,另外要鼓勵經商,設立關卡、組織朝廷的商隊。”
“隻有做好了這些,才能為日後打下基礎,對後續改革的開展做好鋪墊。”
聽了陳玄的話,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卻在思量,陳玄的話是否可行。
在皇帝的角度,這些事其實並不困難,隻是他不理解,為何要更改製度。鹽鐵專營之法,已經施行了近千年,從沒出過什麽錯,可陳玄這話的意思,分明覺得此法仍有不妥。
他這邊還在考慮,房玄齡卻先提問了。
“小兄弟這話,我可就不理解了!鹽鐵專營有什麽不妥嗎?”
陳玄笑道:“這本就是一門生意,是人為操縱,所以其中可以獲利、貪汙的空間很大。”
“隻有建立健全監督和管理,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不被侵犯,更重要的是,鹽鐵價格不夠靈活,會給私鹽販子獲利的空間,甚至形成一些盜寇組織。”
聽著陳玄的話,房玄齡聯想起自己的一些經曆、見聞,不禁覺得,這話也有些道理。
他才退迴原位,魏征便向陳玄問了一句。
“那監察之法,和本朝所用的禦史大夫等等,有何不同?難不成,你還想改革我大唐的官製?”
陳玄沉默片刻,而後說道:“這個官製嘛,若是必要,也並非不能改革。但我所說的監察之法,是想將監察範圍細分,各州縣,還有不同的部門、行業,設置不同的監察官員,如此才能保證,他們沒有遺漏!”
聽完陳玄的話,魏征立刻有些急了。
他朝李世民說道:“陛下,此子這是把百官當做了賊寇啊!若您采信,和周幽王之流又有什麽區別?”
李世民眉頭深鎖,他自然知道這是什麽典故,但同時,他也知道如今的監察,其實還也很大的空間,可以讓犯罪之人迴旋。
隻是真的要改革,便得和不少人爭鬥,那麽好不容易穩定的大唐朝局,很有可能會徹底扭轉,甚至再度陷入動蕩。
一時間,李世民還真就難以抉擇,更不知該怎麽迴答陳玄。
這一刻,他甚至有點後悔,要去詢問陳玄對財政的看法。
而陳玄,似乎也看出了一些東西,所以並沒有催促,或者多說半個字。
陳玄所說的內容,其實李世民等人也早就知道。
隻是千百年來的傳承和思想,已經讓他們形成了思維固化。
甚至從來沒人想過,可以調整這個稅收方式,來促進朝廷的財政收入。
此刻聽到陳玄的說法,李世民心中思緒紛雜。
他作為帝王,其實並不在乎國內百姓,是誰更有錢,他所在乎的,隻有朝廷收入是否會增加。
他是開創之君,自然不會在乎太多禮法束縛,隻要對國家有利,他什麽都願意去做。
而魏征、房玄齡等人,此刻心裏卻是隱隱有些不安。
他們都知道,陳玄要說的內容,並非沒人想過,而是無法達成。
一來此舉可能引發豪族大戶的反抗,二來一旦百姓發現經商貿易更加賺錢,隻怕便沒有多少人願意安心種地了。
魏征冷哼一聲,手指陳玄,叱責道:“你還說你不是妖人?”
“你這些話,說到底,不就是想說,讓陛下重視商貿之利?”
陳玄可沒想到,魏征會如此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他看向李世民,見後者神情如初,心也就踏實了些。
他反駁道:“天下廣袤,列國分立,各有獨特之物產,若是將之相互販賣,便能獲利!隻是提高商賈地位,算不得有錯吧?”
魏征冷聲道:“列國分立,可也得有刀兵護衛,否則若隻是百姓,如何販賣這些東西?”
“況且百姓若去經商,便是舍本逐末,到時候我大唐的糧食收成,如何保證?一旦遇到災荒,百姓該如何自保?”
“你這些都是短期的收益,可從長遠來看,卻是禍國殃民!”
陳玄聽到這些,算是明白,兩人的思路看似一致,可卻撤了太多。
他歎了口氣,看向李世民,見後者依舊神情平淡,便知道,李世民還沒有傾向於魏征的話。
於是他朝李世民解釋:“陛下,我所說的可不隻是鼓勵商貿,而是要在商貿之上,增加商稅!”
“商人利益既然大,他們的稅自然也不會少,退一步說,就算他們的稅不多,可這錢對朝廷來說,也是憑空得到的!”
李世民捋著胡須,心中也在暗暗權衡。
加收商稅,自古未有,李世民雖說有本事、有氣魄,但卻並非什麽都敢去做。
畢竟楊廣的例子還在前邊,他可不願意去布楊廣的後塵。
短暫的思考後,李世民朝陳玄提出自己的疑問。
“你說了這麽多,就隻是要朕增加商稅?”
陳玄也不遮掩,直接說道:“這麽說也沒錯,但這隻是一部分,具體的嘛,還得一步步執行,一點點細分。”
“甚至還得考慮各地風俗等等,來區別的進行執行和規劃。”
聽著陳玄的話,李世民心中越發覺得壓力頗重。
在他的認知之中,陳玄隻是加稅就已經很難執行,若是還有其他的,那就等於是要和全天下的富人為敵。
但他心中還有一個偉大的藍圖和計劃,自然不希望時間拖得太久。
畢竟他已經不年輕了,不知道老天還能給他多少時間來經營大唐。
若是自己能在陳玄的幫助下,將進度加快,那後世子孫,也就能免去許多麻煩。
他看著陳玄,思量半晌後,還是問出了最在乎的一句。
“你的計劃,需要幾年才能完成?”
陳玄在心中略微盤算,而後說道:“至少三年,否則我大唐恐有分崩離析之憂!”
聽到這話,李世民再度有些猶豫。
三年時間,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慢了,況且誰也不能保證,這三年會不會有什麽變故。
“你先說說,第一步你想怎麽做?”
陳玄想都沒想,就答道:“第一步,鹽鐵專營之法,還需重新考量、權衡,更改製度和規矩。”
“另外還要設立監察之法,另外要鼓勵經商,設立關卡、組織朝廷的商隊。”
“隻有做好了這些,才能為日後打下基礎,對後續改革的開展做好鋪墊。”
聽了陳玄的話,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卻在思量,陳玄的話是否可行。
在皇帝的角度,這些事其實並不困難,隻是他不理解,為何要更改製度。鹽鐵專營之法,已經施行了近千年,從沒出過什麽錯,可陳玄這話的意思,分明覺得此法仍有不妥。
他這邊還在考慮,房玄齡卻先提問了。
“小兄弟這話,我可就不理解了!鹽鐵專營有什麽不妥嗎?”
陳玄笑道:“這本就是一門生意,是人為操縱,所以其中可以獲利、貪汙的空間很大。”
“隻有建立健全監督和管理,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不被侵犯,更重要的是,鹽鐵價格不夠靈活,會給私鹽販子獲利的空間,甚至形成一些盜寇組織。”
聽著陳玄的話,房玄齡聯想起自己的一些經曆、見聞,不禁覺得,這話也有些道理。
他才退迴原位,魏征便向陳玄問了一句。
“那監察之法,和本朝所用的禦史大夫等等,有何不同?難不成,你還想改革我大唐的官製?”
陳玄沉默片刻,而後說道:“這個官製嘛,若是必要,也並非不能改革。但我所說的監察之法,是想將監察範圍細分,各州縣,還有不同的部門、行業,設置不同的監察官員,如此才能保證,他們沒有遺漏!”
聽完陳玄的話,魏征立刻有些急了。
他朝李世民說道:“陛下,此子這是把百官當做了賊寇啊!若您采信,和周幽王之流又有什麽區別?”
李世民眉頭深鎖,他自然知道這是什麽典故,但同時,他也知道如今的監察,其實還也很大的空間,可以讓犯罪之人迴旋。
隻是真的要改革,便得和不少人爭鬥,那麽好不容易穩定的大唐朝局,很有可能會徹底扭轉,甚至再度陷入動蕩。
一時間,李世民還真就難以抉擇,更不知該怎麽迴答陳玄。
這一刻,他甚至有點後悔,要去詢問陳玄對財政的看法。
而陳玄,似乎也看出了一些東西,所以並沒有催促,或者多說半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