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正廳裏,炭火燒的正旺,別院裏的下人把熱茶端上來便退下了。
這次他們隨行人數,為主的不多,都是小廝丫鬟將士。別院雖說不大,但是擠擠卻也能勉強擠下,今夜夜深,就不折騰了,明日在去尋處客棧,叫人住下。
畢竟一路奔波來的,護著他們的,自然要好生招待著。
此行,劉氏帶了淮陽府最有名的兩位媒人,前來說媒。媒人知道說的是上京路家,也是做足了準備。
正廳裏都是他們一家人,媒人那些,早就累了,說了聲,便去歇息了。
“父親,母親,可滿意?”
“阿辰是想問什麽?什麽滿不滿意?”劉氏故作不懂。
她自然早就看出來,這別院煥然一新,自然不是出自顧應辰之手,把這一切收拾的如此井然有序,定然是路清瑤的手筆。
“母親這不是明知故問。”
“很滿意,靖瑤這孩子,真是叫你占了便宜了,如此賢惠。”劉氏笑著。
她疲憊的,趕了半月的路,好在是官道,想起之前路清瑤他們去淮陽府之時,走的都是山路,還走了一個月,她可別提多心疼了,這是對他們得有多信任,才願意千裏昭昭去淮陽府。
“早在來信之前,阿瑤就已經命人收整別院了。”
“嗯,母親記著靖瑤的。”劉氏笑著,她這兒子啊,如今倒是陷得深。
現今,想起往日他那般不屑,到如今的嘴不離人。真是變化之快。
“應辰,你比我和你母親早到幾日,可有拜會過路家的長輩們,尤其是路老夫人。”淮陽王詢問著。
他知道顧應辰是有禮數有分寸的,可還是怕他一時忘記了。
“父親,兒早已拜會過長輩們。前幾日,各房的叔嬸還特意來了別院,看望兒呢。”
“真是為難了他們,如此降低身份來城外,終是我們顧家無作為。”淮陽王覺得愧對路家。
“父親不必想太多的,祖母和叔嬸們,都善解人意,懂得顧家的難處,所以沒有說什麽不好的話,隻是叫我們,放的平常心些。”
“這不是想與不想,如今到了這上京城,卻不能踏足半步,終是不甘的。再者,你的姻親,不能大搖大擺,抬著聘禮親自到路府下聘,始終是有所虧欠和遺憾。”淮陽王每每想到這,就很自責,他當初就該擔當些,不該畏手畏腳,勇敢接過大統,一切可有不一樣。
“遺憾,乃是人生常事。父親,母親,放寬心即可。”他如今徹底放下了。
前幾日,路清瑤問起徐媽媽,徐媽媽有心要來,奈何身子骨撐不住,大夫說了,需靜養,所以隻能安排了信任的丫鬟照顧著。
鄭尤沒來,淮陽府總要留個信任的人在,才行的。
他們趕路,本就累的,聊了不過一會,便去廂房歇息了。
顧應辰和堯席林衿苒還在正廳坐著,有話要說。
“這你到了上京已有幾日,動靜可大可小。皇宮不可能不知曉,可卻不曾見來個人,當真是要徹底斷了這關係。”堯席言道。
這天子,未免也太無情了些,如今天下大局已定,還有什麽不可放下的,顧家可是他的嫡親,就真的半點情麵不說。
林衿苒沒有言語什麽,她對這些人情世故,早已淡然。
顧應辰默了一會,開口:“自古皇家何來情麵,陛下肯留著顧家,已是格外開恩,還能期盼陛下,再給什麽恩賜。”
就算他給,也隻會羞辱,父親又怎麽會甘心情願接受。
“果然,皇室無情,說的一點不錯。不過,阿辰,你有沒有覺得奇怪,我們到上京,也有幾日,你不覺著這皇宮,可是出了奇的安靜。不說顧家,這路家可是大周功臣之家,嫡女議親,這皇帝就沒有表示的,就這樣不吭聲?”
“我也覺得奇怪,不對顧家,這路家可是大周的一半國庫,麵子功夫總是要做些,可這皇宮未免也太安靜的奇怪。”顧應辰也覺得奇怪的緊。
隻不過,他不打算深究,如何奇怪,同他都沒有幹係,如今他隻想好好操持他同路清瑤的親事,這才是大事。
“要不要,我去探個究竟?”堯席的輕功好,而且還是生麵孔,入宮肯定不會被人發現的。
“不可,這私入皇宮可是大罪,被發現可是要誅九族的。”顧應辰連忙製止,他可不想堯席犯險。
“無事,我是生麵孔,不……”
“那也不行,太子見過你,誰也不能保證,你會不會正巧遇上他。這皇宮之事,同我們無幹,我們隻需做好自己本分之事即可。”
這天下大事,跟他們都已經搭不上邊,所以不需要知道。
“你若是敢背著我去,我就直接讓林姑娘去請二妹來,同她言明你的想法。”堯席可從來不是什麽安分的主,不用危險,隻怕是管不住他。
“行,我知道了,一貫就喜歡威脅我,不讓我打聽,我便不打聽,這吃力不討好的事,你不願聽,我也不願做。”行吧,不管就不管,他堯席也不攬這活。
……
“怎麽還在這院中站著,不知冷。”路清益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路清瑤聞聲轉過身去,看著他,“兄長這是去了何處,怎麽這個時辰迴來了。”
“問你,你倒反過來問為兄。”路清益打趣道。
“妹妹睡不著,兄長去幹嘛了?”她敷衍迴答,繼續追問。
“你這鬼性子,是不是為兄不告訴你個一二,定然是不罷休了?”路清益拿她總是沒法子的。
“兄長未免把妹妹說的太固執了,凡事非要知道個所以然才行,兄長的事,不與妹妹說,妹妹定然也不會非要追問的。”
“祖母喚我去了慈苑。”他說。
“祖母?這般晚,該不會是?”
“正如妹妹你所想,祖母喚為兄去,確實是為了路徐兩家的親事。”他言語裏絲絲的無奈。
他知道路徐兩家的姻親,板上釘釘,再無變故。
可是他不願的,他卻又不得不願意,他是路家的嫡長子,他沒有自己的意願,一切都是家中長輩說了算。
“兄長,一切皆是命中定數,既不可逆,那便順應自然。至於旁的,終是錯付,少了那麽點緣分。”
“行了,莫要說我之事了。外麵天寒,趕緊迴屋去吧,別給凍著了。”他故作輕鬆言語。
他知道自己縱使心有不甘,也要擔起為男子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兄長,莫要著慮太多,也早些歇下。”
“放心吧。”他努力微笑,不想她過於擔憂他的事。
他是哥哥,倒是一直讓妹妹擔憂,真是太失職了。
“小姐迴來了。”柚蓉在屋裏暖炭呢,方才不知怎的,炭火自己滅了,不過這會她已經重新燒好,屋裏也暖起來了。“小姐,好像不開心?”察覺她的異樣,柚蓉開口問。
她走到軟榻坐下,如何也提不起來興致。兄長的無奈,她不知該如何為他解。
“小姐,煩心事莫要悶在心裏,會把人悶壞的,小姐可以告訴奴婢,讓奴婢為小姐分憂。”
“柚蓉,我心疼兄長。”她難過落淚。
太多的無奈,壓著他們,如何也掙脫不開。
“小姐,大少爺他怎麽了?讓小姐這般難過。”柚蓉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隻能幹著急。
“兄長要議親了,可是他卻不能反抗。有時候,我在想,要是我們都是平頭百姓家就好了,這樣我們是不是就是自由的。”
“小姐莫要如此說,平頭百姓有平頭百姓的苦難,富貴人家有富貴人家的難處,都是不一樣的。”
“罷了罷了,歇息吧。時辰不早了,明日還要早起去別院呢。”
今日為迎接姨父姨母們,明日一早定然是要去見見的。
躺在床上,毫無困意,眼淚順著眼角滑落。
清晨雨露,細雨紛飛,清風拂過,帶給人冷意。
柚蓉看了眼天色,隻怕是有下大的趨勢。她走進屋裏,路清瑤還坐在軟榻上走神。
“小姐,外麵下雨了,還去別院麽?”她小聲詢問。
“去的。怎麽能不去呢。”她迴過神,迴應道。
已經跟祖母請示過,母親那邊也說過了。
但是這幾日他們不便出城相會,得請人看了日子,看看吉日。
馬車行至別院,像是知道她會來,顧應辰早早的便撐著傘等在門口。
馬車還未停穩,他就邁步走過去,這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怕淋濕了她。
柚蓉先下了車,見到顧應辰自然識趣的站到一旁。
“王爺怎麽知道我會這個時辰來。”
“因為了解,阿瑤你是知禮數的人,昨夜不在,肯定覺得自己失禮了,所以早上不可能還會晚,定然是早到。”
兩人同撐一傘走入院中,到了屋簷下,柚蓉把傘接過來。
“母親連夜勞累,這會還在院中,母親未到,阿瑤勿怪,莫要覺得母親怠慢了。”
進了正廳,沒有人在,顧應辰同她解釋。
“我懂的那種勞累,又怎會怪。姨母歇息好,我再見也不遲。王爺,家中長輩,今日請先生看日子,等到吉日,長輩們便出城相見,還希望王爺同姨母姨父說明緣由。”
她出門,祖母交代了話的,不要讓顧家覺得路家有意怠慢,實則有緣由。
“阿瑤莫要擔憂的,父親母親不會多想的。”
“王爺,同我去趟西廂房。”
那日她帶來的腰封,還未給顧應辰,說是要記著的,卻是頻頻忘記。
這次他們隨行人數,為主的不多,都是小廝丫鬟將士。別院雖說不大,但是擠擠卻也能勉強擠下,今夜夜深,就不折騰了,明日在去尋處客棧,叫人住下。
畢竟一路奔波來的,護著他們的,自然要好生招待著。
此行,劉氏帶了淮陽府最有名的兩位媒人,前來說媒。媒人知道說的是上京路家,也是做足了準備。
正廳裏都是他們一家人,媒人那些,早就累了,說了聲,便去歇息了。
“父親,母親,可滿意?”
“阿辰是想問什麽?什麽滿不滿意?”劉氏故作不懂。
她自然早就看出來,這別院煥然一新,自然不是出自顧應辰之手,把這一切收拾的如此井然有序,定然是路清瑤的手筆。
“母親這不是明知故問。”
“很滿意,靖瑤這孩子,真是叫你占了便宜了,如此賢惠。”劉氏笑著。
她疲憊的,趕了半月的路,好在是官道,想起之前路清瑤他們去淮陽府之時,走的都是山路,還走了一個月,她可別提多心疼了,這是對他們得有多信任,才願意千裏昭昭去淮陽府。
“早在來信之前,阿瑤就已經命人收整別院了。”
“嗯,母親記著靖瑤的。”劉氏笑著,她這兒子啊,如今倒是陷得深。
現今,想起往日他那般不屑,到如今的嘴不離人。真是變化之快。
“應辰,你比我和你母親早到幾日,可有拜會過路家的長輩們,尤其是路老夫人。”淮陽王詢問著。
他知道顧應辰是有禮數有分寸的,可還是怕他一時忘記了。
“父親,兒早已拜會過長輩們。前幾日,各房的叔嬸還特意來了別院,看望兒呢。”
“真是為難了他們,如此降低身份來城外,終是我們顧家無作為。”淮陽王覺得愧對路家。
“父親不必想太多的,祖母和叔嬸們,都善解人意,懂得顧家的難處,所以沒有說什麽不好的話,隻是叫我們,放的平常心些。”
“這不是想與不想,如今到了這上京城,卻不能踏足半步,終是不甘的。再者,你的姻親,不能大搖大擺,抬著聘禮親自到路府下聘,始終是有所虧欠和遺憾。”淮陽王每每想到這,就很自責,他當初就該擔當些,不該畏手畏腳,勇敢接過大統,一切可有不一樣。
“遺憾,乃是人生常事。父親,母親,放寬心即可。”他如今徹底放下了。
前幾日,路清瑤問起徐媽媽,徐媽媽有心要來,奈何身子骨撐不住,大夫說了,需靜養,所以隻能安排了信任的丫鬟照顧著。
鄭尤沒來,淮陽府總要留個信任的人在,才行的。
他們趕路,本就累的,聊了不過一會,便去廂房歇息了。
顧應辰和堯席林衿苒還在正廳坐著,有話要說。
“這你到了上京已有幾日,動靜可大可小。皇宮不可能不知曉,可卻不曾見來個人,當真是要徹底斷了這關係。”堯席言道。
這天子,未免也太無情了些,如今天下大局已定,還有什麽不可放下的,顧家可是他的嫡親,就真的半點情麵不說。
林衿苒沒有言語什麽,她對這些人情世故,早已淡然。
顧應辰默了一會,開口:“自古皇家何來情麵,陛下肯留著顧家,已是格外開恩,還能期盼陛下,再給什麽恩賜。”
就算他給,也隻會羞辱,父親又怎麽會甘心情願接受。
“果然,皇室無情,說的一點不錯。不過,阿辰,你有沒有覺得奇怪,我們到上京,也有幾日,你不覺著這皇宮,可是出了奇的安靜。不說顧家,這路家可是大周功臣之家,嫡女議親,這皇帝就沒有表示的,就這樣不吭聲?”
“我也覺得奇怪,不對顧家,這路家可是大周的一半國庫,麵子功夫總是要做些,可這皇宮未免也太安靜的奇怪。”顧應辰也覺得奇怪的緊。
隻不過,他不打算深究,如何奇怪,同他都沒有幹係,如今他隻想好好操持他同路清瑤的親事,這才是大事。
“要不要,我去探個究竟?”堯席的輕功好,而且還是生麵孔,入宮肯定不會被人發現的。
“不可,這私入皇宮可是大罪,被發現可是要誅九族的。”顧應辰連忙製止,他可不想堯席犯險。
“無事,我是生麵孔,不……”
“那也不行,太子見過你,誰也不能保證,你會不會正巧遇上他。這皇宮之事,同我們無幹,我們隻需做好自己本分之事即可。”
這天下大事,跟他們都已經搭不上邊,所以不需要知道。
“你若是敢背著我去,我就直接讓林姑娘去請二妹來,同她言明你的想法。”堯席可從來不是什麽安分的主,不用危險,隻怕是管不住他。
“行,我知道了,一貫就喜歡威脅我,不讓我打聽,我便不打聽,這吃力不討好的事,你不願聽,我也不願做。”行吧,不管就不管,他堯席也不攬這活。
……
“怎麽還在這院中站著,不知冷。”路清益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路清瑤聞聲轉過身去,看著他,“兄長這是去了何處,怎麽這個時辰迴來了。”
“問你,你倒反過來問為兄。”路清益打趣道。
“妹妹睡不著,兄長去幹嘛了?”她敷衍迴答,繼續追問。
“你這鬼性子,是不是為兄不告訴你個一二,定然是不罷休了?”路清益拿她總是沒法子的。
“兄長未免把妹妹說的太固執了,凡事非要知道個所以然才行,兄長的事,不與妹妹說,妹妹定然也不會非要追問的。”
“祖母喚我去了慈苑。”他說。
“祖母?這般晚,該不會是?”
“正如妹妹你所想,祖母喚為兄去,確實是為了路徐兩家的親事。”他言語裏絲絲的無奈。
他知道路徐兩家的姻親,板上釘釘,再無變故。
可是他不願的,他卻又不得不願意,他是路家的嫡長子,他沒有自己的意願,一切都是家中長輩說了算。
“兄長,一切皆是命中定數,既不可逆,那便順應自然。至於旁的,終是錯付,少了那麽點緣分。”
“行了,莫要說我之事了。外麵天寒,趕緊迴屋去吧,別給凍著了。”他故作輕鬆言語。
他知道自己縱使心有不甘,也要擔起為男子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兄長,莫要著慮太多,也早些歇下。”
“放心吧。”他努力微笑,不想她過於擔憂他的事。
他是哥哥,倒是一直讓妹妹擔憂,真是太失職了。
“小姐迴來了。”柚蓉在屋裏暖炭呢,方才不知怎的,炭火自己滅了,不過這會她已經重新燒好,屋裏也暖起來了。“小姐,好像不開心?”察覺她的異樣,柚蓉開口問。
她走到軟榻坐下,如何也提不起來興致。兄長的無奈,她不知該如何為他解。
“小姐,煩心事莫要悶在心裏,會把人悶壞的,小姐可以告訴奴婢,讓奴婢為小姐分憂。”
“柚蓉,我心疼兄長。”她難過落淚。
太多的無奈,壓著他們,如何也掙脫不開。
“小姐,大少爺他怎麽了?讓小姐這般難過。”柚蓉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隻能幹著急。
“兄長要議親了,可是他卻不能反抗。有時候,我在想,要是我們都是平頭百姓家就好了,這樣我們是不是就是自由的。”
“小姐莫要如此說,平頭百姓有平頭百姓的苦難,富貴人家有富貴人家的難處,都是不一樣的。”
“罷了罷了,歇息吧。時辰不早了,明日還要早起去別院呢。”
今日為迎接姨父姨母們,明日一早定然是要去見見的。
躺在床上,毫無困意,眼淚順著眼角滑落。
清晨雨露,細雨紛飛,清風拂過,帶給人冷意。
柚蓉看了眼天色,隻怕是有下大的趨勢。她走進屋裏,路清瑤還坐在軟榻上走神。
“小姐,外麵下雨了,還去別院麽?”她小聲詢問。
“去的。怎麽能不去呢。”她迴過神,迴應道。
已經跟祖母請示過,母親那邊也說過了。
但是這幾日他們不便出城相會,得請人看了日子,看看吉日。
馬車行至別院,像是知道她會來,顧應辰早早的便撐著傘等在門口。
馬車還未停穩,他就邁步走過去,這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怕淋濕了她。
柚蓉先下了車,見到顧應辰自然識趣的站到一旁。
“王爺怎麽知道我會這個時辰來。”
“因為了解,阿瑤你是知禮數的人,昨夜不在,肯定覺得自己失禮了,所以早上不可能還會晚,定然是早到。”
兩人同撐一傘走入院中,到了屋簷下,柚蓉把傘接過來。
“母親連夜勞累,這會還在院中,母親未到,阿瑤勿怪,莫要覺得母親怠慢了。”
進了正廳,沒有人在,顧應辰同她解釋。
“我懂的那種勞累,又怎會怪。姨母歇息好,我再見也不遲。王爺,家中長輩,今日請先生看日子,等到吉日,長輩們便出城相見,還希望王爺同姨母姨父說明緣由。”
她出門,祖母交代了話的,不要讓顧家覺得路家有意怠慢,實則有緣由。
“阿瑤莫要擔憂的,父親母親不會多想的。”
“王爺,同我去趟西廂房。”
那日她帶來的腰封,還未給顧應辰,說是要記著的,卻是頻頻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