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偷偷的看了眼路清肅,此刻的他背靠著柱子,正襟危坐,並沒有因為路清瑤的話而發生任何改變。
“倒是叫你誇讚了,如此畫作不值一提。這世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許多事物都是我們見的少了,所以不知其在。”
看著自己的畫作,她所講譬如崔士安,他的畫作才應當是稱得上驚為天人,屋子裏那幅紅梅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是不錯。”顧應辰離得近,對畫盡入眼底,確實不錯,不過若因一幅畫說路清瑤是上京才女,著實過於嚴重了。
如她所說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天下有才的人數不勝數,隻是他們不知曉罷了。不過如此,他倒是對路清瑤的印象有所改觀。
路清瑤看了眼顧應辰,有些不好意思,昨日的事曆曆在目,她還想著今日避著他些,結果沒想到平遙會邀她作畫。
“多謝辰王誇獎。”
“哎,嫂嫂說路三哥畫藝精湛,不知道路三哥可否為平遙展露一二,叫平遙一睹風采。”平遙是真的好奇,好奇嫂嫂說的路清肅畫藝精湛究竟到何種程度,他想見識一番。
路清瑤看著三哥,一時有些後悔口不擇言,她怎麽能一時忘了三哥的痛處,三哥之所以畫藝精湛,完全是因為沈心謠,他筆下也隻畫沈心謠。
自從沈心謠走後,三哥就不曾動過筆,如今她這般提起,隻怕是又在三哥的傷口上撒鹽了。
路清肅聽到平遙的請求,隻是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起身說了句:“抱歉。”便離開了涼亭。
從路清瑤身邊經過時,路清瑤自責的說了句:“三哥,對不起。”
路清瑤不知道路清肅有沒有聽到,她也知道道歉也無濟於事。
平遙看著路清肅離去的身影,心中有些不是滋味,還有嫂嫂為何要道歉,她明明什麽也沒有做。
路清肅有心事,顧應辰早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他這個人雖然平和易相處,你卻很難走進他的心,他總有一種疏離感。
看了眼路清瑤,此刻她的麵上透露著自責,這其中因果究竟如何,倒是叫人想去琢磨。
…
天氣多變,果然沒一會天空就下起了大雨。
雨勢很大,哪裏都去不了,路清瑤他們三人就坐在涼亭中欣賞這藍天雨幕。
平遙說是學習便是學習,在路清瑤的指導下,她描繪著這涼亭雨幕,雨中亭,亭中人。
這還是她初學,往前她也經常看辰哥哥他們作畫,辰哥哥和堯席的畫作都很好,但是不及嫂嫂的。
作為初學者,她畫的畫並不理想,畫中風景隻有六分像,卻也是她能力所及的。
她看著嫂嫂和辰哥哥的背影,兩個人並排而坐,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此情此景,心中有了主意,將已經畫好的畫放在一旁,提筆重新在宣紙上作畫。
路清瑤看著眼前雨幕感受著身邊人的存在,突然心中莫名的安定。
她想有些時候這樣平平淡淡何嚐不是一種奢望。
顧應辰忍著衝動不去看旁邊人,他難得的覺得有不自在的時候,偏生他還不能離開,因為平遙這丫頭慣是個會鬧騰的,他若是離去,耳根子估計不得清靜,再者這雨天,他也無處可去。
晚時,下了許久的雨幕終於停歇,顧應辰去了軍中,貌似是有什麽急事,反正他離開的時候,路清瑤見他的臉色很沉重,似有大事發生。
平遙也在傍晚時迴了老王府那邊,她本來想留下來陪嫂嫂的,但是姨娘說父王來信了,想著她出來也許久了,還未給父王迴信,就覺得自己不孝。
晚膳早已過點,桌上布滿了菜,可是無人動筷,因為人都沒來齊。
席間隻有她同路清樂兩個人,柚蓉站在一旁,徐媽媽本來也是在的,但是路清瑤心疼她年歲大了,好說歹說讓她先去用了晚膳。
老王府差人來報,說是四叔和淮陽王因為大雨的緣故被困在了城外,今夜就宿在城外了。
至於路清肅,方才差人去喚了,說是不必等他,今夜不用膳。丫鬟迴來說,三少爺把房間裏弄的亂七八糟的,整個人臉色也不是很好。故此,路清瑤便知道是怎麽一迴事了,定是因為辰時自己的一時失言,提及了三哥的傷心事。
至於大哥路清益,自早膳跑出去,至今未歸。差人去找了,也沒有信,大哥時成年人,他們倒是不會擔憂他會做出什麽傻事來。
“妹妹,你先用膳吧,莫要等他們了。”路清樂心疼路清瑤,自己倒是無所謂,但是妹妹不行,她身子不好,是要準時用膳的。
“二哥,我說錯話了。”路清瑤語氣自責,整個人也提不起精神來。
“如何?”路清樂不解的看向路清瑤,他這個妹妹事事得體,凡事三思而後行,從她口中說出的話更是再三斟酌過的,能讓她說自己錯了,倒是叫他疑慮了。
“辰時亭中作畫,我無意中說三哥作畫精湛。”隻說這麽些話,路清瑤知道她不用接著往下說,二哥自是明白,畢竟三哥和沈心謠的事,路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必過於自責,二哥知曉你也是無心的,老三的事,他總歸要學會接受現實。用膳吧,再晚些,我親自給他送吃食。”路清樂出言寬慰路清瑤,就是不想讓她太過於自責。
這丫頭被路家教導的太好了,凡事喜歡自己扛,若是自己不寬慰她,真怕她會一直自責。
靖瑤小時候不是這樣的,都是因為路家的禁錮才會有如今的性子,如今來了淮陽府也是好的,最起碼這裏沒有路家,沒有人盯著她,沒有人會因為她的言行說她。
“還有兄長?”
“不必擔憂,大哥最是沉穩的,他估計隻是一時接受不了林姑娘的離開,自己冷靜會,就想開了。我們都是路家人,林姑娘走了也好,至少不會叫大哥越陷越深,他的身份不允許的。”
別看路清樂平時吊兒郎當的,關鍵時刻寬慰起人來頭頭是道的,各種道理都知曉,這就是路家教出來的孩子。
“嗯。柚蓉,你也一同坐下用膳吧,這麽一桌子菜,我和二哥也吃不完。”路清樂的話讓路清瑤想開了些許,扭頭喚了站在身後的柚蓉。
“小姐,柚蓉是丫鬟,不能同二少爺和小姐同桌,亂了身份。”柚蓉想也不想的就迴絕,旁時也就算了,小姐一個人的時候,自己可以陪她,但是現在二少爺在,是不需要她的。
如今這是在淮陽府,府中人多眼雜,她若是同小姐少爺同桌用膳,隻怕叫人看了有話說。
“小姐叫你坐,你便坐,何來那麽多話說。”路清樂的語氣平靜,說出的話不容置喙。
“多謝二少爺,奴婢不敢。小姐和二少爺先行用膳吧,奴婢就在門外候著,有事喚奴婢便是。”柚蓉冷言迴應,而後走到門口站著。
陣陣冷風吹過,下過雨後的淮陽府真的讓人覺著冷。繞是柚蓉今日多穿了兩件衣裳,也是覺得冷的。
看著柚蓉出去,路清瑤看了眼路清樂,此刻他的臉色不是很好,她想二哥和柚蓉之間肯定是發生了些她不知道的事,但是她不好問,隻得安靜的用膳。
用過膳,各自迴了屋,坐在院子裏,吹著冷風,柚蓉擔心她冷,去屋裏給她取了披風來,然後在一旁候著。
林衿苒走了,她不是不難過,可是她不能表現出來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她不能讓林衿苒同她一樣沒有自由,她生來自由,不該因為別人的幹預,而選擇放棄屬於的自由。
就這樣吧,就這樣遺忘吧,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他們還會再見,她相信彼時的她們都會是最好的她們。
這一夜,顧應辰沒有迴府,該是軍營中的事情憂心。
路清益迴府的時候已是醜時,他整個人渾身濕漉,發型淩亂,衣角布滿泥漬,看門的小廝見著他,還以為他被打劫了,趕忙迎上去詢問,路清益興致不高,同他說了無事,便迴了屋子,進了屋後整個人癱坐在地上,無聲的哭泣。
他在城外等了很久,任由大雨漂泊,不曾躲避,他怕林衿苒迴來看不見他,可總歸是他多情了,低估了林衿苒的心,當真如此硬。
不過也好,反正也沒結果,就這樣吧,往後他還是上京路家大公子,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至於林衿苒,就當是自己愛而不得的遺憾吧。
他迴了上京,許過不久便要同妹妹一樣要議親了,畢竟他年紀不小了,日後南邊估計來的也少,和林衿苒此生估計不會再有見麵的可能,所以他又有什麽好難過的呢。
…
離京月餘,路槊他們也該啟程迴京了,臨行前的一夜,他先後找了路清瑤和顧應辰談天。
對於自己這個大侄女,他多是不放心的,不過好在他常年跑鏢,可以隨時來看她,終歸如此還是有諸多不放心。交代了她好些事,才放她迴去歇息。
隨後便是顧應辰,他是過來人,即便沒有挑明了來說,他也知道顧應辰對這樁姻親的態度,多是不滿的。
也是,這麽優秀的一個人,自然是不會滿意自己的未來被安排,難免的不滿傲氣,都是他能夠理解的。
可是路清瑤是他的侄女,好侄女,既然來了淮陽府,便是顧家的人,顧家有義務有權利去對她好,不能讓她受委屈,要對得起她這個侄女跋山涉水,遠道而來。
交代著,他自己都忍不住淚意,路清瑤太過於懂事了,這種性子最容易受委屈咽心裏。
他告訴顧應辰,路清瑤原本的性子,不是如今這樣的,也是平遙那丫頭差不多的性子,隻是比平遙多了些嫻靜禮儀,沒有那麽放得開。
這一夜,他同顧應辰說了許多,一直到很晚很晚,顧應辰也不厭其煩,耐心聽著。
他知道麵前的這位長輩是真的很心疼路清瑤,字裏行間都是怕她委屈了。
他雖然不滿這樁姻親,卻也做不出苛待女子的事情來,那不是君子所為。
再者他同路清瑤早有約定,若是自己真的有了心儀之人,她也會離開,所以自己何必為難她。
“倒是叫你誇讚了,如此畫作不值一提。這世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許多事物都是我們見的少了,所以不知其在。”
看著自己的畫作,她所講譬如崔士安,他的畫作才應當是稱得上驚為天人,屋子裏那幅紅梅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是不錯。”顧應辰離得近,對畫盡入眼底,確實不錯,不過若因一幅畫說路清瑤是上京才女,著實過於嚴重了。
如她所說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天下有才的人數不勝數,隻是他們不知曉罷了。不過如此,他倒是對路清瑤的印象有所改觀。
路清瑤看了眼顧應辰,有些不好意思,昨日的事曆曆在目,她還想著今日避著他些,結果沒想到平遙會邀她作畫。
“多謝辰王誇獎。”
“哎,嫂嫂說路三哥畫藝精湛,不知道路三哥可否為平遙展露一二,叫平遙一睹風采。”平遙是真的好奇,好奇嫂嫂說的路清肅畫藝精湛究竟到何種程度,他想見識一番。
路清瑤看著三哥,一時有些後悔口不擇言,她怎麽能一時忘了三哥的痛處,三哥之所以畫藝精湛,完全是因為沈心謠,他筆下也隻畫沈心謠。
自從沈心謠走後,三哥就不曾動過筆,如今她這般提起,隻怕是又在三哥的傷口上撒鹽了。
路清肅聽到平遙的請求,隻是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起身說了句:“抱歉。”便離開了涼亭。
從路清瑤身邊經過時,路清瑤自責的說了句:“三哥,對不起。”
路清瑤不知道路清肅有沒有聽到,她也知道道歉也無濟於事。
平遙看著路清肅離去的身影,心中有些不是滋味,還有嫂嫂為何要道歉,她明明什麽也沒有做。
路清肅有心事,顧應辰早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他這個人雖然平和易相處,你卻很難走進他的心,他總有一種疏離感。
看了眼路清瑤,此刻她的麵上透露著自責,這其中因果究竟如何,倒是叫人想去琢磨。
…
天氣多變,果然沒一會天空就下起了大雨。
雨勢很大,哪裏都去不了,路清瑤他們三人就坐在涼亭中欣賞這藍天雨幕。
平遙說是學習便是學習,在路清瑤的指導下,她描繪著這涼亭雨幕,雨中亭,亭中人。
這還是她初學,往前她也經常看辰哥哥他們作畫,辰哥哥和堯席的畫作都很好,但是不及嫂嫂的。
作為初學者,她畫的畫並不理想,畫中風景隻有六分像,卻也是她能力所及的。
她看著嫂嫂和辰哥哥的背影,兩個人並排而坐,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此情此景,心中有了主意,將已經畫好的畫放在一旁,提筆重新在宣紙上作畫。
路清瑤看著眼前雨幕感受著身邊人的存在,突然心中莫名的安定。
她想有些時候這樣平平淡淡何嚐不是一種奢望。
顧應辰忍著衝動不去看旁邊人,他難得的覺得有不自在的時候,偏生他還不能離開,因為平遙這丫頭慣是個會鬧騰的,他若是離去,耳根子估計不得清靜,再者這雨天,他也無處可去。
晚時,下了許久的雨幕終於停歇,顧應辰去了軍中,貌似是有什麽急事,反正他離開的時候,路清瑤見他的臉色很沉重,似有大事發生。
平遙也在傍晚時迴了老王府那邊,她本來想留下來陪嫂嫂的,但是姨娘說父王來信了,想著她出來也許久了,還未給父王迴信,就覺得自己不孝。
晚膳早已過點,桌上布滿了菜,可是無人動筷,因為人都沒來齊。
席間隻有她同路清樂兩個人,柚蓉站在一旁,徐媽媽本來也是在的,但是路清瑤心疼她年歲大了,好說歹說讓她先去用了晚膳。
老王府差人來報,說是四叔和淮陽王因為大雨的緣故被困在了城外,今夜就宿在城外了。
至於路清肅,方才差人去喚了,說是不必等他,今夜不用膳。丫鬟迴來說,三少爺把房間裏弄的亂七八糟的,整個人臉色也不是很好。故此,路清瑤便知道是怎麽一迴事了,定是因為辰時自己的一時失言,提及了三哥的傷心事。
至於大哥路清益,自早膳跑出去,至今未歸。差人去找了,也沒有信,大哥時成年人,他們倒是不會擔憂他會做出什麽傻事來。
“妹妹,你先用膳吧,莫要等他們了。”路清樂心疼路清瑤,自己倒是無所謂,但是妹妹不行,她身子不好,是要準時用膳的。
“二哥,我說錯話了。”路清瑤語氣自責,整個人也提不起精神來。
“如何?”路清樂不解的看向路清瑤,他這個妹妹事事得體,凡事三思而後行,從她口中說出的話更是再三斟酌過的,能讓她說自己錯了,倒是叫他疑慮了。
“辰時亭中作畫,我無意中說三哥作畫精湛。”隻說這麽些話,路清瑤知道她不用接著往下說,二哥自是明白,畢竟三哥和沈心謠的事,路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必過於自責,二哥知曉你也是無心的,老三的事,他總歸要學會接受現實。用膳吧,再晚些,我親自給他送吃食。”路清樂出言寬慰路清瑤,就是不想讓她太過於自責。
這丫頭被路家教導的太好了,凡事喜歡自己扛,若是自己不寬慰她,真怕她會一直自責。
靖瑤小時候不是這樣的,都是因為路家的禁錮才會有如今的性子,如今來了淮陽府也是好的,最起碼這裏沒有路家,沒有人盯著她,沒有人會因為她的言行說她。
“還有兄長?”
“不必擔憂,大哥最是沉穩的,他估計隻是一時接受不了林姑娘的離開,自己冷靜會,就想開了。我們都是路家人,林姑娘走了也好,至少不會叫大哥越陷越深,他的身份不允許的。”
別看路清樂平時吊兒郎當的,關鍵時刻寬慰起人來頭頭是道的,各種道理都知曉,這就是路家教出來的孩子。
“嗯。柚蓉,你也一同坐下用膳吧,這麽一桌子菜,我和二哥也吃不完。”路清樂的話讓路清瑤想開了些許,扭頭喚了站在身後的柚蓉。
“小姐,柚蓉是丫鬟,不能同二少爺和小姐同桌,亂了身份。”柚蓉想也不想的就迴絕,旁時也就算了,小姐一個人的時候,自己可以陪她,但是現在二少爺在,是不需要她的。
如今這是在淮陽府,府中人多眼雜,她若是同小姐少爺同桌用膳,隻怕叫人看了有話說。
“小姐叫你坐,你便坐,何來那麽多話說。”路清樂的語氣平靜,說出的話不容置喙。
“多謝二少爺,奴婢不敢。小姐和二少爺先行用膳吧,奴婢就在門外候著,有事喚奴婢便是。”柚蓉冷言迴應,而後走到門口站著。
陣陣冷風吹過,下過雨後的淮陽府真的讓人覺著冷。繞是柚蓉今日多穿了兩件衣裳,也是覺得冷的。
看著柚蓉出去,路清瑤看了眼路清樂,此刻他的臉色不是很好,她想二哥和柚蓉之間肯定是發生了些她不知道的事,但是她不好問,隻得安靜的用膳。
用過膳,各自迴了屋,坐在院子裏,吹著冷風,柚蓉擔心她冷,去屋裏給她取了披風來,然後在一旁候著。
林衿苒走了,她不是不難過,可是她不能表現出來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她不能讓林衿苒同她一樣沒有自由,她生來自由,不該因為別人的幹預,而選擇放棄屬於的自由。
就這樣吧,就這樣遺忘吧,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他們還會再見,她相信彼時的她們都會是最好的她們。
這一夜,顧應辰沒有迴府,該是軍營中的事情憂心。
路清益迴府的時候已是醜時,他整個人渾身濕漉,發型淩亂,衣角布滿泥漬,看門的小廝見著他,還以為他被打劫了,趕忙迎上去詢問,路清益興致不高,同他說了無事,便迴了屋子,進了屋後整個人癱坐在地上,無聲的哭泣。
他在城外等了很久,任由大雨漂泊,不曾躲避,他怕林衿苒迴來看不見他,可總歸是他多情了,低估了林衿苒的心,當真如此硬。
不過也好,反正也沒結果,就這樣吧,往後他還是上京路家大公子,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至於林衿苒,就當是自己愛而不得的遺憾吧。
他迴了上京,許過不久便要同妹妹一樣要議親了,畢竟他年紀不小了,日後南邊估計來的也少,和林衿苒此生估計不會再有見麵的可能,所以他又有什麽好難過的呢。
…
離京月餘,路槊他們也該啟程迴京了,臨行前的一夜,他先後找了路清瑤和顧應辰談天。
對於自己這個大侄女,他多是不放心的,不過好在他常年跑鏢,可以隨時來看她,終歸如此還是有諸多不放心。交代了她好些事,才放她迴去歇息。
隨後便是顧應辰,他是過來人,即便沒有挑明了來說,他也知道顧應辰對這樁姻親的態度,多是不滿的。
也是,這麽優秀的一個人,自然是不會滿意自己的未來被安排,難免的不滿傲氣,都是他能夠理解的。
可是路清瑤是他的侄女,好侄女,既然來了淮陽府,便是顧家的人,顧家有義務有權利去對她好,不能讓她受委屈,要對得起她這個侄女跋山涉水,遠道而來。
交代著,他自己都忍不住淚意,路清瑤太過於懂事了,這種性子最容易受委屈咽心裏。
他告訴顧應辰,路清瑤原本的性子,不是如今這樣的,也是平遙那丫頭差不多的性子,隻是比平遙多了些嫻靜禮儀,沒有那麽放得開。
這一夜,他同顧應辰說了許多,一直到很晚很晚,顧應辰也不厭其煩,耐心聽著。
他知道麵前的這位長輩是真的很心疼路清瑤,字裏行間都是怕她委屈了。
他雖然不滿這樁姻親,卻也做不出苛待女子的事情來,那不是君子所為。
再者他同路清瑤早有約定,若是自己真的有了心儀之人,她也會離開,所以自己何必為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