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迴憶往事,顧應辰感覺到有些餓意,看了眼潭中的魚,心裏有了些想法。顧應辰脫了鞋襪,把長衫撩起別與腰間,褲子也撩的老高,抬步入水,始終還是冬日,水麵雖未結冰,卻還是冷水刺骨,這水的溫度就連顧應辰這個常年征戰,經曆過惡劣環境的人就覺得冷的緊。顧應辰會武功,抓魚也好抓,沒一會就抓了六條個頭肥大的魚,六條魚夠他吃了,上了岸。便去拾了些柴火點燃,火很快燒燃,已經凍麻木的腳感受到暖意,開始迴溫。
顧應辰算得上是多才多藝了,什麽他都會,就算讓他獨自一人在深山裏生活一個月,他也是餓不死的。
把魚用樹枝插好開始烤,一切都準備的挺好,就是沒有帶鹽,這魚就算烤熟了,應當也是不好吃的,不過也不是難以下咽,他沒那麽金貴,什麽苦他都吃得。
沒有調料的魚味道始終是差點,烤熟的魚油滋滋的滴入火堆中,聞著味道應該是熟了,顧應辰正準備伸手去拿魚,就被一隻突然出現的手給拍迴去,顧應辰扭頭一看是堯席,他手裏還拿些東西,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些什麽。
“吃魚怎麽能沒有調料呢。”堯席找了處幹淨的地方坐下,從他拿的的東西裏拿出一小袋鹽和花椒混合的調料,慢慢的撒在魚上,有了調料味的魚就是不一樣,聞著味都香。下午他氣消了,巴巴就去找顧應辰,結果人沒在帳中,想著他剛從王府迴來也不可能是迴王府,結合最近看他總是有心事,所以他猜想顧應辰肯定是入林了,每次入林他都會抓著野禽吃,而且次次不帶調料,所以這次他特地帶了。除了這些他還帶了兩瓶美酒,知顧應辰不嗜酒,他特地給顧應辰挑了一瓶果子酒,喝著甜甜的。
堯席永遠在打臉,上午還在說不搭理顧應辰,這會又巴巴的來找顧應辰,他發誓他隻是怕顧應辰想不開,所以來陪他,堯席想他怎麽這麽好,這世上怕是沒有人比他還要關心顧應辰了吧,堯席越想越覺得自己比顧應辰會做人,看看自己對他多好,在反觀他,經常蹂躪自己,簡直就不是人,堯席一邊在心裏誇自己,一邊控訴顧應辰。這些話他也隻敢在心裏想想,可不敢往外說,不然顧應辰一定揍的他自己都認不得自己。
“午時不是挺硬氣的,怎個這會自己送上來了。”顧應辰語氣滿是嘲諷,也隻有跟他關係好的人,他才會如此,一般人還真沒這殊榮。也是關係好,所以無論用什麽語氣他和堯席都不會生氣,因為都了解對方。
“狹隘了啊,作為一個男人,心中就應該像我一樣放開闊一些,凡事莫要太過於放在心上,特別是煩心的事。”堯席如同女子一般的嬌嗔。
“我若如同你一般,活著隻記吃不記事,早不知道被匈奴殺死多少次了。”
“你這就是瞧不起人了啊,算了懶得同你計較,顯得我小氣,我可是很大度的人,咯這瓶果子酒給你,帶甜的,酒味淡。”堯席把手裏的果子酒遞給顧應辰,顧應辰看了眼堯席遞過來的酒,轉而看向了堯席另一隻手的那些的酒,隻一眼堯席就知道顧應辰的心思,趕忙把酒往身後藏。“應辰,你什麽意思啊,我知你不喝烈酒的,所以才給你帶的果子酒,你那眼神……”堯席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直接沒了聲音,乖乖的把藏於身後的酒遞給顧應辰,顧應辰歡喜的接過。然後瞅了眼堯席那委屈巴巴又極其不情願的樣子,沒忍住放聲大笑。
堯席這下更氣了,他發誓他絕對沒有受到顧應辰的眼神壓迫,他是自願把酒給顧應辰的,他大度不跟顧應辰爭,果子酒也是酒,總比沒有的好。“你不是不喜酒的麽,怎麽今日卻偏偏要我的酒。”堯席不解的問,顧應辰平時滴酒不碰,他也不是說不能喝的人,相反他很能喝,估計整個淮陽府找不出第二個比他還能喝的來,可他就是不喝酒,平日裏無論大家怎麽勸他都有理由推脫,今日這是怎地了,難道真的有煩心事。自知曉顧路兩家聯姻的事開始,他就發現顧應辰這個人不對勁,哪哪都不對勁,整個人比以前更陰沉了。這不過短短半月,人就成這樣了。
“突然就想喝了。”顧應辰打開酒,喝了一口,烈酒入喉,許久未喝酒,嗓子辣的有些難受。果然酒不好喝,但是解千愁,喝了一口酒,顧應辰的心裏好受了些許。
“應辰,我有沒有同你說過我為什麽會來淮陽府。”堯席見顧應辰神色不對,便知曉因路家的事,讓他迴憶起了上京,這些年哪怕他故意不聞上京事,故意不提起上京,堯席也知道他對上京多少都是有留念的,畢竟在哪個地方生活了十來年,祖輩也都是在哪個地方。堯席忽然想到,自己來淮陽府三年了,隻同顧應辰說過他是逃婚來的,卻為說明緣由,既然他想把對方當做知心之友,便不想做太多隱瞞,他希望以此讓顧應辰心裏好受些。
“知道,你不是說家裏逼你成婚,你不願便來了淮陽府。”顧應辰不知堯席突然提起這事做什麽,斜眯著眼瞅了他一眼,神色如常。
“不,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堯席喝了口果子酒,覺著今日的果子酒不甜,才不過喝了一口,就讓他有了些許醉意,那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呀,久到他都不願意去迴憶了,太痛痛徹心扉。顧應辰覺得堯席不對勁,直起身正視著他。隻見他神色遊離,整個人帶著醉意。“你可還好?”顧應辰出聲。堯席搖了搖頭,接著喝了口酒,又道:“你別看現在活的這般沒心沒肺,逍遙自在,好像什麽都不放在心上的樣子,其實我幼時是無家的。我是六歲才被接迴堯家的。”
“如果是讓自己痛苦的事,就埋在心底吧,不必要再去揭傷疤。”顧應辰喝了口酒,酒喝的多了自然也就適應了這個味道,他知曉揭傷疤的痛苦有多痛,所以他不想堯席自揭傷疤來安慰他。堯席什麽心思他怎會不知道,他定是知曉自己想起了以前上京之事,故想以此來安慰自己,其實不必要,以前的事過了就過了。再提再想也迴不到往昔,現在他們也是越來越好不是嗎?一個遠離了上京,一個遠離了自己不想待的地方,在另一個地方不期而遇,都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樣很好不是嗎。
“不,我想說,我想告訴你,而且隻想告訴你一人,因為我真心同你做朋友。”堯席難得一甩平日裏的吊兒郎當,認真深沉的對顧應辰說,也許平日裏的吊兒郎當隻不過是他的保護殼,他亦是聰明的,足智多謀,畢竟是大戶人家教出來的公子哥,自然也是不會差到哪裏去的,不然也不會成為他的軍師,協同他打敗了那麽多想入侵大周的敵人。世人都說顧應辰驍勇善戰戰無不勝,這背後有多少是堯席的功勞,他清楚。雖然就算沒有堯席他也行,但是有了堯席,他事半功倍。“我的母親是外室,不入門的哪種,若不是生了我,怕是這輩子她都入不了堯家的門。她是個沒讀過書的小女子,幼時便被賣入青樓,算是青樓出生,在遇到我父親之前她接過客。總之不是清白人家的女子,遇到我父親之後得知他是揚州首富,便使了法子有了我。母親本以為懷了孩子,就能嫁入堯家,哪怕是做妾也是願意的,可是誰知這堯家夫人是個狠角色,知道母親的心思後,找人辱沒了她,甚至於差點打掉了我,若不是我生命力頑強,估計現在你也就看不到我了。母親知曉了堯家夫人的心狠,不敢再妄想嫁入堯家,帶著我東躲西藏到了鄉下避難,在哪裏沒有人認識我們,街坊鄰裏都是好人,見母親獨自帶著我一人,也經常幫襯著我們,雖說母親如此不甘,但她對我卻是真的好,雖說一開始懷我的目的不純,卻也沒有因此對我不好,在鄉下的那六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母親是個軟弱無能的人,耳根子軟,唯唯諾諾的,這是我最討厭她的地方。哪時我就在想若是一直在鄉下生活也挺好的,至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總是很殘忍。平靜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六歲哪年。堯家不知道從哪裏得知消息,我和母親在鄉下,派人找了過來。說是父親一直在找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我們,說要接我們迴府,母親一聽高興的不得了,以為真的是苦盡甘來了。我哭著求她,讓她不要走,就留在鄉下,我喜歡鄉下,可是母親不願,硬是要帶著我迴堯家。哪怕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露過麵,一切都隻是派了婆子仆人來,母親也高興的不得了,入了堯家,連個儀式也沒有,就隨處找了間下人房給我們母子二人住。”堯席一邊說一邊迴想過去的事,哪些事他以為他這輩子都不會同別人提及,因為他的身份如此低賤,可是今日他就是想同顧應辰說,他知道顧應辰就算知道了他的過往,也不會嫌棄他,還是會交他這個朋友。
“好了,別說了。現在很好不是嗎?”顧應辰打斷他,他不想堯席在揭自己的傷疤,光聽他說起這些就已經很難過了,他知道後麵肯定還有好多他不好的事,他不想聽,他不想知道堯席的不堪。他想要堯席就做個沒心沒肺的人,他很珍惜這個為數不多的朋友。隻有他是懂自己的,關鍵時刻總是他在自己身邊,這種感覺很讓人安心,就好比你身陷囹圄,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幫你,會為你著急。
顧應辰算得上是多才多藝了,什麽他都會,就算讓他獨自一人在深山裏生活一個月,他也是餓不死的。
把魚用樹枝插好開始烤,一切都準備的挺好,就是沒有帶鹽,這魚就算烤熟了,應當也是不好吃的,不過也不是難以下咽,他沒那麽金貴,什麽苦他都吃得。
沒有調料的魚味道始終是差點,烤熟的魚油滋滋的滴入火堆中,聞著味道應該是熟了,顧應辰正準備伸手去拿魚,就被一隻突然出現的手給拍迴去,顧應辰扭頭一看是堯席,他手裏還拿些東西,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些什麽。
“吃魚怎麽能沒有調料呢。”堯席找了處幹淨的地方坐下,從他拿的的東西裏拿出一小袋鹽和花椒混合的調料,慢慢的撒在魚上,有了調料味的魚就是不一樣,聞著味都香。下午他氣消了,巴巴就去找顧應辰,結果人沒在帳中,想著他剛從王府迴來也不可能是迴王府,結合最近看他總是有心事,所以他猜想顧應辰肯定是入林了,每次入林他都會抓著野禽吃,而且次次不帶調料,所以這次他特地帶了。除了這些他還帶了兩瓶美酒,知顧應辰不嗜酒,他特地給顧應辰挑了一瓶果子酒,喝著甜甜的。
堯席永遠在打臉,上午還在說不搭理顧應辰,這會又巴巴的來找顧應辰,他發誓他隻是怕顧應辰想不開,所以來陪他,堯席想他怎麽這麽好,這世上怕是沒有人比他還要關心顧應辰了吧,堯席越想越覺得自己比顧應辰會做人,看看自己對他多好,在反觀他,經常蹂躪自己,簡直就不是人,堯席一邊在心裏誇自己,一邊控訴顧應辰。這些話他也隻敢在心裏想想,可不敢往外說,不然顧應辰一定揍的他自己都認不得自己。
“午時不是挺硬氣的,怎個這會自己送上來了。”顧應辰語氣滿是嘲諷,也隻有跟他關係好的人,他才會如此,一般人還真沒這殊榮。也是關係好,所以無論用什麽語氣他和堯席都不會生氣,因為都了解對方。
“狹隘了啊,作為一個男人,心中就應該像我一樣放開闊一些,凡事莫要太過於放在心上,特別是煩心的事。”堯席如同女子一般的嬌嗔。
“我若如同你一般,活著隻記吃不記事,早不知道被匈奴殺死多少次了。”
“你這就是瞧不起人了啊,算了懶得同你計較,顯得我小氣,我可是很大度的人,咯這瓶果子酒給你,帶甜的,酒味淡。”堯席把手裏的果子酒遞給顧應辰,顧應辰看了眼堯席遞過來的酒,轉而看向了堯席另一隻手的那些的酒,隻一眼堯席就知道顧應辰的心思,趕忙把酒往身後藏。“應辰,你什麽意思啊,我知你不喝烈酒的,所以才給你帶的果子酒,你那眼神……”堯席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直接沒了聲音,乖乖的把藏於身後的酒遞給顧應辰,顧應辰歡喜的接過。然後瞅了眼堯席那委屈巴巴又極其不情願的樣子,沒忍住放聲大笑。
堯席這下更氣了,他發誓他絕對沒有受到顧應辰的眼神壓迫,他是自願把酒給顧應辰的,他大度不跟顧應辰爭,果子酒也是酒,總比沒有的好。“你不是不喜酒的麽,怎麽今日卻偏偏要我的酒。”堯席不解的問,顧應辰平時滴酒不碰,他也不是說不能喝的人,相反他很能喝,估計整個淮陽府找不出第二個比他還能喝的來,可他就是不喝酒,平日裏無論大家怎麽勸他都有理由推脫,今日這是怎地了,難道真的有煩心事。自知曉顧路兩家聯姻的事開始,他就發現顧應辰這個人不對勁,哪哪都不對勁,整個人比以前更陰沉了。這不過短短半月,人就成這樣了。
“突然就想喝了。”顧應辰打開酒,喝了一口,烈酒入喉,許久未喝酒,嗓子辣的有些難受。果然酒不好喝,但是解千愁,喝了一口酒,顧應辰的心裏好受了些許。
“應辰,我有沒有同你說過我為什麽會來淮陽府。”堯席見顧應辰神色不對,便知曉因路家的事,讓他迴憶起了上京,這些年哪怕他故意不聞上京事,故意不提起上京,堯席也知道他對上京多少都是有留念的,畢竟在哪個地方生活了十來年,祖輩也都是在哪個地方。堯席忽然想到,自己來淮陽府三年了,隻同顧應辰說過他是逃婚來的,卻為說明緣由,既然他想把對方當做知心之友,便不想做太多隱瞞,他希望以此讓顧應辰心裏好受些。
“知道,你不是說家裏逼你成婚,你不願便來了淮陽府。”顧應辰不知堯席突然提起這事做什麽,斜眯著眼瞅了他一眼,神色如常。
“不,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堯席喝了口果子酒,覺著今日的果子酒不甜,才不過喝了一口,就讓他有了些許醉意,那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呀,久到他都不願意去迴憶了,太痛痛徹心扉。顧應辰覺得堯席不對勁,直起身正視著他。隻見他神色遊離,整個人帶著醉意。“你可還好?”顧應辰出聲。堯席搖了搖頭,接著喝了口酒,又道:“你別看現在活的這般沒心沒肺,逍遙自在,好像什麽都不放在心上的樣子,其實我幼時是無家的。我是六歲才被接迴堯家的。”
“如果是讓自己痛苦的事,就埋在心底吧,不必要再去揭傷疤。”顧應辰喝了口酒,酒喝的多了自然也就適應了這個味道,他知曉揭傷疤的痛苦有多痛,所以他不想堯席自揭傷疤來安慰他。堯席什麽心思他怎會不知道,他定是知曉自己想起了以前上京之事,故想以此來安慰自己,其實不必要,以前的事過了就過了。再提再想也迴不到往昔,現在他們也是越來越好不是嗎?一個遠離了上京,一個遠離了自己不想待的地方,在另一個地方不期而遇,都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樣很好不是嗎。
“不,我想說,我想告訴你,而且隻想告訴你一人,因為我真心同你做朋友。”堯席難得一甩平日裏的吊兒郎當,認真深沉的對顧應辰說,也許平日裏的吊兒郎當隻不過是他的保護殼,他亦是聰明的,足智多謀,畢竟是大戶人家教出來的公子哥,自然也是不會差到哪裏去的,不然也不會成為他的軍師,協同他打敗了那麽多想入侵大周的敵人。世人都說顧應辰驍勇善戰戰無不勝,這背後有多少是堯席的功勞,他清楚。雖然就算沒有堯席他也行,但是有了堯席,他事半功倍。“我的母親是外室,不入門的哪種,若不是生了我,怕是這輩子她都入不了堯家的門。她是個沒讀過書的小女子,幼時便被賣入青樓,算是青樓出生,在遇到我父親之前她接過客。總之不是清白人家的女子,遇到我父親之後得知他是揚州首富,便使了法子有了我。母親本以為懷了孩子,就能嫁入堯家,哪怕是做妾也是願意的,可是誰知這堯家夫人是個狠角色,知道母親的心思後,找人辱沒了她,甚至於差點打掉了我,若不是我生命力頑強,估計現在你也就看不到我了。母親知曉了堯家夫人的心狠,不敢再妄想嫁入堯家,帶著我東躲西藏到了鄉下避難,在哪裏沒有人認識我們,街坊鄰裏都是好人,見母親獨自帶著我一人,也經常幫襯著我們,雖說母親如此不甘,但她對我卻是真的好,雖說一開始懷我的目的不純,卻也沒有因此對我不好,在鄉下的那六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母親是個軟弱無能的人,耳根子軟,唯唯諾諾的,這是我最討厭她的地方。哪時我就在想若是一直在鄉下生活也挺好的,至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總是很殘忍。平靜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六歲哪年。堯家不知道從哪裏得知消息,我和母親在鄉下,派人找了過來。說是父親一直在找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我們,說要接我們迴府,母親一聽高興的不得了,以為真的是苦盡甘來了。我哭著求她,讓她不要走,就留在鄉下,我喜歡鄉下,可是母親不願,硬是要帶著我迴堯家。哪怕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露過麵,一切都隻是派了婆子仆人來,母親也高興的不得了,入了堯家,連個儀式也沒有,就隨處找了間下人房給我們母子二人住。”堯席一邊說一邊迴想過去的事,哪些事他以為他這輩子都不會同別人提及,因為他的身份如此低賤,可是今日他就是想同顧應辰說,他知道顧應辰就算知道了他的過往,也不會嫌棄他,還是會交他這個朋友。
“好了,別說了。現在很好不是嗎?”顧應辰打斷他,他不想堯席在揭自己的傷疤,光聽他說起這些就已經很難過了,他知道後麵肯定還有好多他不好的事,他不想聽,他不想知道堯席的不堪。他想要堯席就做個沒心沒肺的人,他很珍惜這個為數不多的朋友。隻有他是懂自己的,關鍵時刻總是他在自己身邊,這種感覺很讓人安心,就好比你身陷囹圄,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幫你,會為你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