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給晉王府的黑衣衛傳令,讓他把消息傳給魏王和李績。”
馬周:“殿下的意思是告訴李績,我們已經知道他勾結晉王的事,這讓他有所忌憚。”
李寬:“嗯,李績絕不會盡全力幫老九的,肯定還會留有餘地。”
馬周:“魏王肯定會將消息告知陛下,陛下就會有所準備了。”
第二天李治邀請一眾兄長來晉王府赴宴,他要盡地主之誼,接待自己的幾個哥哥。
同一時間李績去晉陽宮求見李世民,他想要向李世民坦白來自救。
李績:“陛下,微臣有事向您坦白。”
李世民一臉疑問,沒聽說李績犯事了呀。
李績:“陛下,老臣的兒子醉酒誤事,睡了太上皇遺留的小妾,珠胎暗結,誕下一子,晉王因為此事威脅老臣,讓老臣助他包圍晉陽宮,向陛下逼宮。”
李世民:“哼,這個逆子竟敢逼宮造反,真可是朕的好兒子。”
李績:“老臣的逆子犯了淫亂後宮之罪,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愛卿平身,一個太上皇的小妾而已,和咱們君臣比起來微不足道,朕讓皇後處理一下就行。”
李績:“多謝陛下隆恩,老臣父子無以為報。”
李世民:“愛卿言重了,朕希望你還是臥底在晉王身邊。”
李績:“老臣遵命。”
李世民心裏想得很清楚,隻要不是造反,他對功臣都能容忍,況且李績還把李治逼宮的消息告訴了他,這份忠心難得可貴。
李績剛走,李泰也來到了晉陽宮,他也得到了李治要逼宮的消息。
李泰:“兒臣得到消息說雉奴要準備逼宮,父皇和母後還好嗎?”
李世民:“嗯,朕已知曉老九的陰謀,你不必擔心,先好好去陪你母後。”
李泰:“父皇,兒臣想起一事,來晉陽宮前雉奴邀請了一眾兄弟去晉王府赴宴,說是要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兄弟們。”
李世民:“不好,你的幾個兄弟有危險,傳朕口諭,命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晉王即刻入宮見駕。”
李泰:“嗯,兒臣先下告退。”
李世民示意李泰去陪長孫皇後,隨即召見了心腹大臣。
一刻鍾的時間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李靖,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來到了晉陽宮。
李世民:“諸卿,形勢危急,朕得到消息,晉王要出兵圍困晉陽宮,逼宮造反。”
程咬金:“晉王年幼,肯定受人蠱惑,不然斷不會做出如此逆天之舉。”
程咬金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他肯定是不希望李治死無葬身之地,有了程咬金的帶頭,李世民就有了維護李治的餘地。
李君羨:“陛下,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均已去晉王府赴宴,晉王府大門緊閉,積極備戰。”
李世民:“嗯,晉王應該隻是軟禁五王,不至於對自己的兄弟下手。”
另一邊的晉王府,李治親迎五個兄長,以免他們有所懷疑。
李治:“諸位哥哥大駕光臨,晉王府蓬蓽生輝,大家裏麵請。”
李恪:“九弟客氣了,自家兄弟,不必多禮。”
李治:“怎麽沒見四哥,真不給小弟麵子。”
晉王府校尉:“迴稟殿下,小將去請魏王的時候,他的隨從說魏王去晉陽宮請安了,因此沒有見到魏王本人。”
李治:“嗯,原來如此,那還真是遺憾。”
李治招唿一眾兄弟喝酒,兩杯過後五王雙雙倒地,不省人事。
李治:“來人將本王的五個哥哥帶下去好生伺候,任何人不得接觸。”
武媚娘:“殿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李治:“來人,去請長孫國舅和李尚書前來王府商議要事。”
長孫無忌和李績急匆匆地來到了晉王府,李績一麵派人去向李世民密報。
李治:“兩位愛卿,如今形勢萬分危急,本王已經拿下了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不論成敗,咱們都有和父皇談判的籌碼。”
長孫無忌和李績相互看了一眼,心裏不禁感歎,果然是陛下的兒子,這份果敢如出一轍。
長孫無忌:“殿下,兵貴神速,即刻讓李將軍率兵包圍晉陽宮,逼陛下退位。”
李治:“李將軍,辛苦你走一趟了。”
李治看著李績,威脅的語氣,不言而喻。
李績:“老臣願往,殿下請放心。”
李治和長孫無忌相視而笑,甥舅二人盡在不言中。
李績率領一萬晉王府兵向晉陽宮進發,不到半個時辰,李績就包圍了晉陽宮。
李治大喜過望,而長孫無忌卻是一臉憂愁,似乎這一切都太順利了,有點反常。
李治和長孫無忌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到了晉陽宮,開始向李世民逼宮。
李治:“父皇,大勢已去,您還是投降了吧,兒臣不會動您和母後分毫,隻要您將皇位傳給兒臣,兒臣一定讓您和母後頤養天年。”
李世民:“逆子,朕絕不會向亂臣賊子投降,做你的春秋大夢了吧,大唐隻有戰死的君王,沒有投降的皇帝。”
長孫無忌:“陛下,您這是又何苦,大唐經曆戰亂,是時候偃武修文,太子英武,和陛下如出一轍,但是好大喜功,絕不是最好的繼承人,反觀晉王仁孝,以文治天下,定能帶領大唐走向新的高度。”
李世民被長孫無忌氣樂了,李治都向自己的父皇逼宮了,還談何仁孝,這不是欺騙世人嗎?
李世民:“閉嘴,朕對你長孫無忌不薄,寬兒更是讓你列二十二位功臣之首,你對得起觀音婢嗎?”
長孫無忌:“哼,不錯您和太子對我是不錯,但是對長孫家卻是一直打壓,絲毫不念皇後的骨肉親情,為了長孫家的未來,老臣不得不站在晉王這一邊。”
長孫皇後:“兄長,糊塗呀,你這是要將長孫家帶入萬劫不複之地。”
李治:“母後來得正好,您勸勸父皇讓他將皇位傳給兒臣,兒臣一定會比父皇做得更好。”
長孫皇後差點被李治的話氣暈了,自己怎麽會生出如此忘恩負義的人。
馬周:“殿下的意思是告訴李績,我們已經知道他勾結晉王的事,這讓他有所忌憚。”
李寬:“嗯,李績絕不會盡全力幫老九的,肯定還會留有餘地。”
馬周:“魏王肯定會將消息告知陛下,陛下就會有所準備了。”
第二天李治邀請一眾兄長來晉王府赴宴,他要盡地主之誼,接待自己的幾個哥哥。
同一時間李績去晉陽宮求見李世民,他想要向李世民坦白來自救。
李績:“陛下,微臣有事向您坦白。”
李世民一臉疑問,沒聽說李績犯事了呀。
李績:“陛下,老臣的兒子醉酒誤事,睡了太上皇遺留的小妾,珠胎暗結,誕下一子,晉王因為此事威脅老臣,讓老臣助他包圍晉陽宮,向陛下逼宮。”
李世民:“哼,這個逆子竟敢逼宮造反,真可是朕的好兒子。”
李績:“老臣的逆子犯了淫亂後宮之罪,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愛卿平身,一個太上皇的小妾而已,和咱們君臣比起來微不足道,朕讓皇後處理一下就行。”
李績:“多謝陛下隆恩,老臣父子無以為報。”
李世民:“愛卿言重了,朕希望你還是臥底在晉王身邊。”
李績:“老臣遵命。”
李世民心裏想得很清楚,隻要不是造反,他對功臣都能容忍,況且李績還把李治逼宮的消息告訴了他,這份忠心難得可貴。
李績剛走,李泰也來到了晉陽宮,他也得到了李治要逼宮的消息。
李泰:“兒臣得到消息說雉奴要準備逼宮,父皇和母後還好嗎?”
李世民:“嗯,朕已知曉老九的陰謀,你不必擔心,先好好去陪你母後。”
李泰:“父皇,兒臣想起一事,來晉陽宮前雉奴邀請了一眾兄弟去晉王府赴宴,說是要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兄弟們。”
李世民:“不好,你的幾個兄弟有危險,傳朕口諭,命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晉王即刻入宮見駕。”
李泰:“嗯,兒臣先下告退。”
李世民示意李泰去陪長孫皇後,隨即召見了心腹大臣。
一刻鍾的時間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李靖,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來到了晉陽宮。
李世民:“諸卿,形勢危急,朕得到消息,晉王要出兵圍困晉陽宮,逼宮造反。”
程咬金:“晉王年幼,肯定受人蠱惑,不然斷不會做出如此逆天之舉。”
程咬金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他肯定是不希望李治死無葬身之地,有了程咬金的帶頭,李世民就有了維護李治的餘地。
李君羨:“陛下,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均已去晉王府赴宴,晉王府大門緊閉,積極備戰。”
李世民:“嗯,晉王應該隻是軟禁五王,不至於對自己的兄弟下手。”
另一邊的晉王府,李治親迎五個兄長,以免他們有所懷疑。
李治:“諸位哥哥大駕光臨,晉王府蓬蓽生輝,大家裏麵請。”
李恪:“九弟客氣了,自家兄弟,不必多禮。”
李治:“怎麽沒見四哥,真不給小弟麵子。”
晉王府校尉:“迴稟殿下,小將去請魏王的時候,他的隨從說魏王去晉陽宮請安了,因此沒有見到魏王本人。”
李治:“嗯,原來如此,那還真是遺憾。”
李治招唿一眾兄弟喝酒,兩杯過後五王雙雙倒地,不省人事。
李治:“來人將本王的五個哥哥帶下去好生伺候,任何人不得接觸。”
武媚娘:“殿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李治:“來人,去請長孫國舅和李尚書前來王府商議要事。”
長孫無忌和李績急匆匆地來到了晉王府,李績一麵派人去向李世民密報。
李治:“兩位愛卿,如今形勢萬分危急,本王已經拿下了吳王,齊王,梁王,蔣王,越王,不論成敗,咱們都有和父皇談判的籌碼。”
長孫無忌和李績相互看了一眼,心裏不禁感歎,果然是陛下的兒子,這份果敢如出一轍。
長孫無忌:“殿下,兵貴神速,即刻讓李將軍率兵包圍晉陽宮,逼陛下退位。”
李治:“李將軍,辛苦你走一趟了。”
李治看著李績,威脅的語氣,不言而喻。
李績:“老臣願往,殿下請放心。”
李治和長孫無忌相視而笑,甥舅二人盡在不言中。
李績率領一萬晉王府兵向晉陽宮進發,不到半個時辰,李績就包圍了晉陽宮。
李治大喜過望,而長孫無忌卻是一臉憂愁,似乎這一切都太順利了,有點反常。
李治和長孫無忌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到了晉陽宮,開始向李世民逼宮。
李治:“父皇,大勢已去,您還是投降了吧,兒臣不會動您和母後分毫,隻要您將皇位傳給兒臣,兒臣一定讓您和母後頤養天年。”
李世民:“逆子,朕絕不會向亂臣賊子投降,做你的春秋大夢了吧,大唐隻有戰死的君王,沒有投降的皇帝。”
長孫無忌:“陛下,您這是又何苦,大唐經曆戰亂,是時候偃武修文,太子英武,和陛下如出一轍,但是好大喜功,絕不是最好的繼承人,反觀晉王仁孝,以文治天下,定能帶領大唐走向新的高度。”
李世民被長孫無忌氣樂了,李治都向自己的父皇逼宮了,還談何仁孝,這不是欺騙世人嗎?
李世民:“閉嘴,朕對你長孫無忌不薄,寬兒更是讓你列二十二位功臣之首,你對得起觀音婢嗎?”
長孫無忌:“哼,不錯您和太子對我是不錯,但是對長孫家卻是一直打壓,絲毫不念皇後的骨肉親情,為了長孫家的未來,老臣不得不站在晉王這一邊。”
長孫皇後:“兄長,糊塗呀,你這是要將長孫家帶入萬劫不複之地。”
李治:“母後來得正好,您勸勸父皇讓他將皇位傳給兒臣,兒臣一定會比父皇做得更好。”
長孫皇後差點被李治的話氣暈了,自己怎麽會生出如此忘恩負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