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王兄,李世民父子過河拆橋,如果沒有世家,李唐皇室如何拿奪取天下。”
王薄:“當年李淵承諾世家和李唐共治天下,李淵一死,李世民就公然撕毀協議,不管不顧,一心想要斷世家的根基。”
崔元:“李世民臭不要臉,《氏族誌》一出,天下姓氏以李唐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公然打壓五姓七望。”
王薄:“崔兄,我等世家要聯合起來,一同對抗李唐,否則生死滅族。”
崔元:“嗯,我們決不能讓朝堂的科舉順利舉行。”
王薄:“科舉勢不可擋,但是可以把主考人選抓在我們世家手裏。”
崔元:“此計妙呀,釜底抽薪,隻要世家官員為主考,源源不斷的人才將會流向我們。”
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密謀,決心為大唐的科舉添堵,試探李世民父子二人的底線。
貞觀十六年大朝會,為了科舉的考官人選,群臣都快吵翻天了。
李世民:“都給朕住嘴,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這是朝堂,不是菜市場。”
“臣等失儀,陛下恕罪。”群臣頓首
李世民:“主考官為魏征和孔穎達二選一,退朝。”
退朝後李世民父子二人迴到了正陽宮
李世民:“寬兒,看到了吧,還沒開始考試,大臣們就為了主考官人選,爭得頭破血流。”
李寬:“父皇,兒臣意屬魏相,魏相公正無私,定能為大唐選拔出一批有用之才。”
李世民:“世家官員明確表態支持孔穎達,而孔穎達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孫,一旦處理不好就得罪整個儒家,這是咱們父子兩都無法承受的結果。”
李寬:“以兒臣對孔師的了解,他應該是被世家給利用了。”
李世民:“也不一定,孔家也屬於山東士族的一員,也許是孔家和五姓七望達成某種協議。”
李寬:“父皇,還是兒臣先去孔家見見孔師探一下虛實。”
李世民:“罷了,就看在太子的情分,給孔穎達一個機會。”
李寬:“兒臣遵旨,多謝父皇。”
李寬拜別了李世民,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孔穎達家裏。
李寬:“勞煩老伯前去通稟,就說學生李寬前來拜見孔師。”
一會兒孔穎達急匆匆地來到孔府門前迎接李寬,禮賢下士,孔穎達對李寬還是很滿意的。
孔穎達:“老臣孔穎達拜見太子殿下。”
李寬:“孔師請起,學生不請自來,老師請恕罪。”
孔穎達:“老仆有眼不識泰山,殿下裏麵起。”
李寬:“孔師言重了,不知者不怪,怪學生自己不請自來。”
李寬和孔穎達來到了孔家的正堂,孔穎達猜到了李寬的來意。
李寬:“孔師,學生今日不請自來,是為了朝堂科舉一事。”
孔穎達:“殿下,老臣作為孔家後人,大唐科舉取士,出任主考當仁不讓。”
李寬:“孔師,五姓七望關係錯綜複雜,寒門士子崛起無望,孔聖當年提倡有教無類,如今的科舉完全成為了世家的工具,因此父皇不得不改革科舉製度,這才有了朝堂的一幕。”
孔穎達:“一言驚醒夢中人,太子說得不錯,孔聖先祖當年有教無類,那時候孔門弟子三千,盛況空前。”
李寬:“孔師,學生發現一物,可幫助孩童讀音識字。”
孔穎達:“嗯,還有這樣的學物?”
李寬:“學生取名為漢語拚音,分為聲母和韻母,平仄平仄平平仄。”
李寬為了讓孔穎達安心在國子監教學,特意引入了漢語拚音,這讓孔穎達打開了視野,決心推廣漢語拚音,教化天下,桃李滿天下,孔穎達再也沒有精力去主持科舉。
翌日孔穎達上表請求推廣漢語拚音,李世民聽完孔穎達的奏表,欣然同意。
李世民看了李寬一眼,內心也忍不住為他豎起了大拇指,臭小子還真有一套。
孔穎達:“陛下,老臣年邁不足以再主持大唐科舉,請另尋他人。”
李世民:“罷了,孔愛卿,你就專心推廣漢語拚音,主持太學,教化天下。”
孔穎達:“老臣遵旨,多謝陛下。”
李寬:“父皇,孔師有此決心,兒臣提議由魏相主持科舉,雙管齊下,漢語拚音推廣和科舉取士一同進行。”
李世民:“太子之議,諸卿以為如何?”
房玄齡:“太子言之有理,臣附議。”
杜如晦:“臣附議。”
房杜二相一出手,大部分朝臣紛紛附和,而世家卻有了不同的聲音。
王薄:“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長孫國舅身份尊貴,由他出任主考,相信定能為大唐選拔出有用的人才。”
崔元:“臣附議,長孫國舅當之無愧。”
世家一係官員紛紛同意由長孫無忌擔任主考,關隴士族和五姓七望暗中達成盟約。
李世民:“無忌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此刻戰戰兢兢,如果沒有必要他真不想和李世民父子對著幹。
內心都怪李承乾那個廢物,爛泥糊不上牆,選錯了隊伍,一步錯,步步錯。
長孫無忌:“迴陛下,臣願意為大唐分憂主持科考。”
李世民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歎息不已,這要不是他的大舅哥,早就被殺了千百次了。
李世民:“容後再議,退朝。”
正陽宮裏隻剩了李世民父子二人,李世民大發雷霆,茶杯被摔得粉碎。
李寬:“父皇,不要發怒,生氣是拿別人的錯位來懲罰自己,千萬不能讓世家得逞。”
李世民:“臭小子說得對,朕不能因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他要不是皇後的兄長,太子的親舅父,早就誅他九族了。”
李寬:“父皇,舅父已經完全倒向了世家,這一點毫不懷疑,滿眼都是長孫家的利益。”
李世民:“嗯,寬兒慶幸有你,如果是你的幾個弟弟,他日朕不在了,無忌大權在握,說不定大唐成為了長孫一家之言,想想都有點後怕。”
李寬覺得李世民看人還挺準,他所熟悉的曆史,李世民駕崩後李治登基,長孫無忌奉命輔政,大權在握,卻完全不當李治一迴事,傀儡皇帝。
要不是有武媚娘的出現,說不定大唐就要改姓長孫了。
王薄:“當年李淵承諾世家和李唐共治天下,李淵一死,李世民就公然撕毀協議,不管不顧,一心想要斷世家的根基。”
崔元:“李世民臭不要臉,《氏族誌》一出,天下姓氏以李唐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公然打壓五姓七望。”
王薄:“崔兄,我等世家要聯合起來,一同對抗李唐,否則生死滅族。”
崔元:“嗯,我們決不能讓朝堂的科舉順利舉行。”
王薄:“科舉勢不可擋,但是可以把主考人選抓在我們世家手裏。”
崔元:“此計妙呀,釜底抽薪,隻要世家官員為主考,源源不斷的人才將會流向我們。”
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密謀,決心為大唐的科舉添堵,試探李世民父子二人的底線。
貞觀十六年大朝會,為了科舉的考官人選,群臣都快吵翻天了。
李世民:“都給朕住嘴,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這是朝堂,不是菜市場。”
“臣等失儀,陛下恕罪。”群臣頓首
李世民:“主考官為魏征和孔穎達二選一,退朝。”
退朝後李世民父子二人迴到了正陽宮
李世民:“寬兒,看到了吧,還沒開始考試,大臣們就為了主考官人選,爭得頭破血流。”
李寬:“父皇,兒臣意屬魏相,魏相公正無私,定能為大唐選拔出一批有用之才。”
李世民:“世家官員明確表態支持孔穎達,而孔穎達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孫,一旦處理不好就得罪整個儒家,這是咱們父子兩都無法承受的結果。”
李寬:“以兒臣對孔師的了解,他應該是被世家給利用了。”
李世民:“也不一定,孔家也屬於山東士族的一員,也許是孔家和五姓七望達成某種協議。”
李寬:“父皇,還是兒臣先去孔家見見孔師探一下虛實。”
李世民:“罷了,就看在太子的情分,給孔穎達一個機會。”
李寬:“兒臣遵旨,多謝父皇。”
李寬拜別了李世民,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孔穎達家裏。
李寬:“勞煩老伯前去通稟,就說學生李寬前來拜見孔師。”
一會兒孔穎達急匆匆地來到孔府門前迎接李寬,禮賢下士,孔穎達對李寬還是很滿意的。
孔穎達:“老臣孔穎達拜見太子殿下。”
李寬:“孔師請起,學生不請自來,老師請恕罪。”
孔穎達:“老仆有眼不識泰山,殿下裏麵起。”
李寬:“孔師言重了,不知者不怪,怪學生自己不請自來。”
李寬和孔穎達來到了孔家的正堂,孔穎達猜到了李寬的來意。
李寬:“孔師,學生今日不請自來,是為了朝堂科舉一事。”
孔穎達:“殿下,老臣作為孔家後人,大唐科舉取士,出任主考當仁不讓。”
李寬:“孔師,五姓七望關係錯綜複雜,寒門士子崛起無望,孔聖當年提倡有教無類,如今的科舉完全成為了世家的工具,因此父皇不得不改革科舉製度,這才有了朝堂的一幕。”
孔穎達:“一言驚醒夢中人,太子說得不錯,孔聖先祖當年有教無類,那時候孔門弟子三千,盛況空前。”
李寬:“孔師,學生發現一物,可幫助孩童讀音識字。”
孔穎達:“嗯,還有這樣的學物?”
李寬:“學生取名為漢語拚音,分為聲母和韻母,平仄平仄平平仄。”
李寬為了讓孔穎達安心在國子監教學,特意引入了漢語拚音,這讓孔穎達打開了視野,決心推廣漢語拚音,教化天下,桃李滿天下,孔穎達再也沒有精力去主持科舉。
翌日孔穎達上表請求推廣漢語拚音,李世民聽完孔穎達的奏表,欣然同意。
李世民看了李寬一眼,內心也忍不住為他豎起了大拇指,臭小子還真有一套。
孔穎達:“陛下,老臣年邁不足以再主持大唐科舉,請另尋他人。”
李世民:“罷了,孔愛卿,你就專心推廣漢語拚音,主持太學,教化天下。”
孔穎達:“老臣遵旨,多謝陛下。”
李寬:“父皇,孔師有此決心,兒臣提議由魏相主持科舉,雙管齊下,漢語拚音推廣和科舉取士一同進行。”
李世民:“太子之議,諸卿以為如何?”
房玄齡:“太子言之有理,臣附議。”
杜如晦:“臣附議。”
房杜二相一出手,大部分朝臣紛紛附和,而世家卻有了不同的聲音。
王薄:“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長孫國舅身份尊貴,由他出任主考,相信定能為大唐選拔出有用的人才。”
崔元:“臣附議,長孫國舅當之無愧。”
世家一係官員紛紛同意由長孫無忌擔任主考,關隴士族和五姓七望暗中達成盟約。
李世民:“無忌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此刻戰戰兢兢,如果沒有必要他真不想和李世民父子對著幹。
內心都怪李承乾那個廢物,爛泥糊不上牆,選錯了隊伍,一步錯,步步錯。
長孫無忌:“迴陛下,臣願意為大唐分憂主持科考。”
李世民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歎息不已,這要不是他的大舅哥,早就被殺了千百次了。
李世民:“容後再議,退朝。”
正陽宮裏隻剩了李世民父子二人,李世民大發雷霆,茶杯被摔得粉碎。
李寬:“父皇,不要發怒,生氣是拿別人的錯位來懲罰自己,千萬不能讓世家得逞。”
李世民:“臭小子說得對,朕不能因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他要不是皇後的兄長,太子的親舅父,早就誅他九族了。”
李寬:“父皇,舅父已經完全倒向了世家,這一點毫不懷疑,滿眼都是長孫家的利益。”
李世民:“嗯,寬兒慶幸有你,如果是你的幾個弟弟,他日朕不在了,無忌大權在握,說不定大唐成為了長孫一家之言,想想都有點後怕。”
李寬覺得李世民看人還挺準,他所熟悉的曆史,李世民駕崩後李治登基,長孫無忌奉命輔政,大權在握,卻完全不當李治一迴事,傀儡皇帝。
要不是有武媚娘的出現,說不定大唐就要改姓長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