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知青到來
穿書六零有空間,分家之後爽翻天 作者:趙趙趙趙趙大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樂!”
許家樂正往村裏走,就聽見好像有人叫她,她迴頭一看,就看見大隊長趕著牛車往這邊來,牛車上麵放滿了行李,還有幾個小姑娘坐在上麵。
還有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和大隊長在下麵走,一眼望去,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紀。
許家樂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些人應該就是這次下鄉的知青了。
“劉伯伯!”
“家樂,上車啊,這天怪冷的,走路迴去多凍腳啊!”
“好,謝謝劉伯伯。”
許家樂也不客氣,雙手扶著橫梁,一下子就跳上了牛車。
有個男知青看見許家樂上了牛車,嘟噥道:“說牛車坐不下了,讓我們幾個走著,看見你們自己村的人倒是讓上車了。”
大隊長鞭子一甩,眉毛一挑,揚聲道:“你個大男人咋一點擔當都沒有?人家一個小姑娘坐個牛車咋了?我是沒讓你們知青隊的姑娘坐車?人家多少大隊都是讓隊員走出去,我好心用牛車給你們搬行李倒是我的不是了?要是不願意待就趁早迴你們的城裏去,我們這廟小,放不下你們這些大佛。”
大隊長的話讓眾人的臉上都是一陣紅一陣白,青年被扶了麵子,不服氣道:“你以為我們願意來啊?要不是那個破政策,我才不來你們這窮鄉僻呢,老話說的沒錯,窮山惡水出刁民,一群沒見識的農村人,連個拖拉機都沒有。”
“這位同誌,你說話可是要注意點,什麽叫破政策,這可是上麵下達的政策,你是對國家的指示有意見?”
“你……”
青年看向許家樂,就看見她車上端坐的小姑娘穿著厚厚的花棉襖,頭上戴著一頂狗皮帽子,脖子上圍著一條毛圍脖,看起來像是兔毛的樣子,一張臉隻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麵。
那雙眼睛又大又漂亮,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後麵的那張臉長成什麽樣。
“張國慶,你別亂說了,對不起啊大隊長,他不是那個意思。”
一個看起來年長一點的青年連忙幫那個叫張國慶的男知青解釋,大隊長也沒做聲,哼了一聲,牽著牛車就開始往前走。
許家樂觀察了一下周圍的這些知青,一共來了八個人,五個男知青,三個女知青,其中有個女知青看起來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
她是幾個知青裏麵穿的最少的,別人就算是穿的再少,起碼身上也有一件棉襖,但是她身上隻穿了兩件大衣,還是那種破舊不堪的大衣。
十二月底,一月初此刻正是最冷的時候,就看見小姑娘正雙手抱著自己的肩膀,蜷縮成一團,渾身瑟瑟發抖,旁邊年紀大一點的女知青心下不忍,給了她一條厚圍巾。
許家樂見狀暗暗在心裏歎了一口氣,估計出生在了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家裏麵,連一套過冬的衣服都沒給準備。
“同誌,你是本地人吧?”
剛才那個好心的女知青碰了碰許家樂戴著手套的手,聲音溫柔道。
許家樂點點頭,應了一聲。
女知青從自己的懷裏拿出了一塊奶糖,遞給許家樂,笑著道:“同誌你好,我叫於芳,這個糖給你吃,咱們以後都是要生活在同一個村的人了,能給我說說村裏的情況麽?”
許家樂知道這是對方在向她示好,也沒扭捏,便開始給幾人介紹村子裏的情況。
到了村口,大隊長拉住韁繩把牛車停下來,對許家樂道:“家樂你知道咱們村的知青點在哪吧,就是我們前幾天修的那個房子,這牛餓了,我急著給它喂草料,你幫我把他們幾個送到知青點,送到那就成。”
“好,劉伯伯你快走吧,正好我順路,我帶他們幾個過去就行。”
“謝謝你了,家樂。”
大隊長轉頭又對幾人道:“你們先迴去收拾收拾東西,晚點我喂完牛,再把口糧給你們送過去。”
說完大隊長就讓幾個人把行李從牛車上的行李卸下來,趕著牛車離開了村口。
“你們幾個跟我來吧。”
許家樂帶著幾人到了村裏給幾人準備的知青點,屋子裏麵的炕已經提前燒上了,比外麵暖和不少。
幾個人一進屋就感覺到一陣暖和,於芳沒忍住感歎了一聲:“真暖和啊。”
“這還是外屋地,屋子裏麵更暖和,你們等會收拾完行李就抓緊去撿柴火吧 ,要不然等晚上沒的燒了就冷了。”
“柴火還要我們自己撿?你們就是這麽招待客人的?我們可是下鄉來支援你們建設的!”
張國慶像個炮仗一樣,一點就著,他覺得自己來到鄉下,住這樣的破房子就已經是莫大的委屈了,沒想到竟然還要自己撿柴火。
他是家裏的小兒子,從小就是被捧在手心裏長大的,畢業之後也一直像大老爺一樣被家裏人照顧著,要是沒有下鄉這茬,他原本是應該等過兩年接他爸的班,到了年紀娶個老婆過日子的。
“你算什麽客人?說白了你們就是來分我們村裏的糧食的!你以為我們願意讓你們來?你知道要怎麽播種嗎!你能分得清草和苗嗎?見過抽穗嗎!
說著來支援我們農村建設,五穀不分四肢不勤,能支援出個什麽花來?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
“小妹妹,真是對不起,這樣你告訴我去哪撿柴火,我等下去撿。”
於芳眼見氣氛不對,連忙過來打圓場。
旁邊幾個男知青也把張國慶拉到一邊,許家樂看這一批知青,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心裏太順了一點。
“就在後山,你們一直往北走就能看見,那裏的柴火最多,但是現在冬天,柴火有點潮,你們收完之後記得放後院的柴房裏晾一晾再燒,這邊一共兩間房,你們自己商量著住,我先走了。”
說完,許家樂就要走。
幾個人推開門,看到屋子裏的情況,都從心底升起一種絕望的感覺。
屋子裏麵灰禿禿,什麽也沒有,隻有一個土炕,土炕上麵什麽也沒有,地上不光有之前壘炕剩下的泥巴,甚至還有燒過火的灰。
許家樂正往村裏走,就聽見好像有人叫她,她迴頭一看,就看見大隊長趕著牛車往這邊來,牛車上麵放滿了行李,還有幾個小姑娘坐在上麵。
還有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和大隊長在下麵走,一眼望去,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紀。
許家樂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些人應該就是這次下鄉的知青了。
“劉伯伯!”
“家樂,上車啊,這天怪冷的,走路迴去多凍腳啊!”
“好,謝謝劉伯伯。”
許家樂也不客氣,雙手扶著橫梁,一下子就跳上了牛車。
有個男知青看見許家樂上了牛車,嘟噥道:“說牛車坐不下了,讓我們幾個走著,看見你們自己村的人倒是讓上車了。”
大隊長鞭子一甩,眉毛一挑,揚聲道:“你個大男人咋一點擔當都沒有?人家一個小姑娘坐個牛車咋了?我是沒讓你們知青隊的姑娘坐車?人家多少大隊都是讓隊員走出去,我好心用牛車給你們搬行李倒是我的不是了?要是不願意待就趁早迴你們的城裏去,我們這廟小,放不下你們這些大佛。”
大隊長的話讓眾人的臉上都是一陣紅一陣白,青年被扶了麵子,不服氣道:“你以為我們願意來啊?要不是那個破政策,我才不來你們這窮鄉僻呢,老話說的沒錯,窮山惡水出刁民,一群沒見識的農村人,連個拖拉機都沒有。”
“這位同誌,你說話可是要注意點,什麽叫破政策,這可是上麵下達的政策,你是對國家的指示有意見?”
“你……”
青年看向許家樂,就看見她車上端坐的小姑娘穿著厚厚的花棉襖,頭上戴著一頂狗皮帽子,脖子上圍著一條毛圍脖,看起來像是兔毛的樣子,一張臉隻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麵。
那雙眼睛又大又漂亮,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後麵的那張臉長成什麽樣。
“張國慶,你別亂說了,對不起啊大隊長,他不是那個意思。”
一個看起來年長一點的青年連忙幫那個叫張國慶的男知青解釋,大隊長也沒做聲,哼了一聲,牽著牛車就開始往前走。
許家樂觀察了一下周圍的這些知青,一共來了八個人,五個男知青,三個女知青,其中有個女知青看起來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
她是幾個知青裏麵穿的最少的,別人就算是穿的再少,起碼身上也有一件棉襖,但是她身上隻穿了兩件大衣,還是那種破舊不堪的大衣。
十二月底,一月初此刻正是最冷的時候,就看見小姑娘正雙手抱著自己的肩膀,蜷縮成一團,渾身瑟瑟發抖,旁邊年紀大一點的女知青心下不忍,給了她一條厚圍巾。
許家樂見狀暗暗在心裏歎了一口氣,估計出生在了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家裏麵,連一套過冬的衣服都沒給準備。
“同誌,你是本地人吧?”
剛才那個好心的女知青碰了碰許家樂戴著手套的手,聲音溫柔道。
許家樂點點頭,應了一聲。
女知青從自己的懷裏拿出了一塊奶糖,遞給許家樂,笑著道:“同誌你好,我叫於芳,這個糖給你吃,咱們以後都是要生活在同一個村的人了,能給我說說村裏的情況麽?”
許家樂知道這是對方在向她示好,也沒扭捏,便開始給幾人介紹村子裏的情況。
到了村口,大隊長拉住韁繩把牛車停下來,對許家樂道:“家樂你知道咱們村的知青點在哪吧,就是我們前幾天修的那個房子,這牛餓了,我急著給它喂草料,你幫我把他們幾個送到知青點,送到那就成。”
“好,劉伯伯你快走吧,正好我順路,我帶他們幾個過去就行。”
“謝謝你了,家樂。”
大隊長轉頭又對幾人道:“你們先迴去收拾收拾東西,晚點我喂完牛,再把口糧給你們送過去。”
說完大隊長就讓幾個人把行李從牛車上的行李卸下來,趕著牛車離開了村口。
“你們幾個跟我來吧。”
許家樂帶著幾人到了村裏給幾人準備的知青點,屋子裏麵的炕已經提前燒上了,比外麵暖和不少。
幾個人一進屋就感覺到一陣暖和,於芳沒忍住感歎了一聲:“真暖和啊。”
“這還是外屋地,屋子裏麵更暖和,你們等會收拾完行李就抓緊去撿柴火吧 ,要不然等晚上沒的燒了就冷了。”
“柴火還要我們自己撿?你們就是這麽招待客人的?我們可是下鄉來支援你們建設的!”
張國慶像個炮仗一樣,一點就著,他覺得自己來到鄉下,住這樣的破房子就已經是莫大的委屈了,沒想到竟然還要自己撿柴火。
他是家裏的小兒子,從小就是被捧在手心裏長大的,畢業之後也一直像大老爺一樣被家裏人照顧著,要是沒有下鄉這茬,他原本是應該等過兩年接他爸的班,到了年紀娶個老婆過日子的。
“你算什麽客人?說白了你們就是來分我們村裏的糧食的!你以為我們願意讓你們來?你知道要怎麽播種嗎!你能分得清草和苗嗎?見過抽穗嗎!
說著來支援我們農村建設,五穀不分四肢不勤,能支援出個什麽花來?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
“小妹妹,真是對不起,這樣你告訴我去哪撿柴火,我等下去撿。”
於芳眼見氣氛不對,連忙過來打圓場。
旁邊幾個男知青也把張國慶拉到一邊,許家樂看這一批知青,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心裏太順了一點。
“就在後山,你們一直往北走就能看見,那裏的柴火最多,但是現在冬天,柴火有點潮,你們收完之後記得放後院的柴房裏晾一晾再燒,這邊一共兩間房,你們自己商量著住,我先走了。”
說完,許家樂就要走。
幾個人推開門,看到屋子裏的情況,都從心底升起一種絕望的感覺。
屋子裏麵灰禿禿,什麽也沒有,隻有一個土炕,土炕上麵什麽也沒有,地上不光有之前壘炕剩下的泥巴,甚至還有燒過火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