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位於利州的正南方,和二百多年前的營州左屯衛舊地龍山僅有五裏多地,境內的山並不大,但坡勢連綿,在一道一道交錯的矮山之間是連綿的草場,草場內濕地分布,很是兇險,如果道路不熟,即使有向導領路,也隨時有陷入泥淖的可能。


    這個時候,在長嶺通往龍山的矮坡上,那位女真將軍正坐在一個山石上,滿臉愁容。


    夕陽快要落山了,西天紅彤彤的晚霞鋪滿天際,霞光映照著滿川的野草,無數像碎金一樣的紅光在草尖上跳躍。在紅光之間,一種金黃色的野花東一片西一片的點綴著,和無數的霞光一道閃爍,恣意爛漫。


    那位將軍全神貫注的凝望著,好像忘記了自身兇險的處境。


    她常年生活在赫圖阿拉,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美麗的草原。


    望著望著,眼淚慢慢彌漫了眼眶,又從臉頰上緩緩流下來。


    今天是她與劉景仁的第二次交手,她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那個兇悍的過分的男人。


    他戴著一種圓形罩著綠點的頭盔,身上也穿著深淺不同的綠色短衣,騎著白馬,手裏拿著一杆重柄木托的鳥銃,連續瘋狂的射擊,那麽快的連續的射擊,她根本沒有見過的。


    還有手中拋出的圓球,一次拋出可以炸倒十幾個人,即使身穿三層棉甲、最勇敢的白牙喇也躲不過去的圓球!


    她不知道瑪法(滿語祖父的叫法)有沒有遇到過,不過她記得阿瑪(滿語父親的叫法)征戰半生,可是從來沒有提到過。


    這個像魔鬼一樣勇敢的男人!


    “和卓章京,明人已經進入利州城,把圖達來已經帶著他的族人從南門撤出來了,下一步請章京示下。”兀良哈的龍山台吉哈桑詢問道。


    這個叫和卓的將軍吸了一下鼻子,把頭盔下的輕紗在臉上按了按,沾去臉上的淚痕,迴過頭來說:“獵人被豺狼咬了一口,難道還不打獵了?告訴把圖達來,利州我們還會迴來的。現在先到龍山安家,我就不信,劉景仁真敢趟過這五百裏爛泥塘!”


    “小主,大寧人謠傳劉景仁是雷神轉世,這一次利州西門北門兩次遭遇雷擊,明人瞬息之間就攻破城門,看來其中必有緣故,小主還應小心才是。”那個叫索財的漢人走到女真將軍身邊,給她披上披風,同時吩咐道。


    “老師不必憂心,明人隻不過占據了幾個城池罷了,但是大地還在我們手中,隻要我們擁有大地,明國人遲早都要離開的。”女真將軍站起來,邊走邊說:“隻不過,現在我們要轉到他的肚子裏去,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他。”


    索祿牽過五花馬,女真將軍踩在索財環抱的雙手上,輕輕轉身,上了馬。


    “出發!”


    馬隊緩緩的出發了,和卓將軍身穿銀色戰袍,頭上一簇如火的紅纓,銀色的護耳垂在漆黑如墨的頭發兩側,緊窄的腰身下是兩片闊大的護腿,顯得優美而堅定。


    她的身前是迤邐的像長蛇一樣蜿蜒的隊伍,身周是綠色的像花毯一樣廣闊的草原。


    從大寧到新城五百多裏是苛可河套最肥沃的地界,這裏沿著老哈姆林河兩岸都是金黃色的穀田,現在正是秋收的季節,田地裏到處都是忙碌的農人。


    埋著頭收割的肯定都是家裏的壯勞力,捆紮的都是老人婦女,而最歡實的是一些半大孩子,他們是拾穀穗的主力,也是搬穀捆的能手,你看他們抱著半捆零散的穀穗,漓漓拉拉能掉到多半,可是他們依然像是得勝的將軍,紅撲撲的小臉上滿是驕傲和滿足。


    每一年秋收季節,最繁忙的明星從來都是他們。


    可是今年不一樣了,大人們凝視的眼光裏最多的是那些新來的明軍。


    你看,幾乎每一家的田地裏都有一個身穿草綠色短衣的明軍,他們自帶鐮刀,來到田裏,隻說了一句,“老鄉,辛苦了。今天我們給你搭把手。”就埋下頭去割穀子了。


    明軍的這些動作“唬”的剛分到田地的農人一臉虛汗,他們忙放下鐮刀,站到軍士們身邊問訊。


    “天哪,該不會有啥禍事吧,老實巴腳當了半輩子蒙古人的農奴,今天,地裏來了明國的軍人,自己啥時候撞了禍事呢?”


    看到身邊像挨訓的小學生一樣的老鄉,年輕的半大軍士倒先著急了,他抱著老鄉的胳膊,求懇到“老鄉,別緊張,我們指揮使大人說了,我們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你們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幫助你們是應該的。”


    小夥子一邊說著一邊站起來,“你看,我們大人也在幫老鄉收穀子,就在那邊的田地裏。”


    小夥子用手指了指,遠處的穀地裏的確有幾個穿著綠軍裝的人在割穀子,隻是圍著看的農戶多,遮住了看不清。


    隻能看到幾位穿著綠軍裝的年輕軍人在虛攔著那些圍觀的老鄉。


    劉景仁就在河邊的穀地裏,他手裏拿著鐮刀,彎下身子隻是埋頭收割,身邊圍著的看稀罕的一些鄉鄰早已被他拉到了身後,他有找到了小時候收穀子的感覺。


    在他的觀念裏,勞動從來是最美好的事情。


    自從坐進衙門以後,他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認認真真的勞動過了。


    一天的大部分時間,不是坐著就是躺著,他覺得自己全身都快生鏽了。


    從昨天開始,連續半個月,是邊軍的“軍民一家親”時間,各級部隊,大小官署一律下到田間地頭,幫助鄉親們收割播種,若有緊急公務,要求在田間地頭辦公。


    劉景仁的官署就搬到了老哈姆林河旁的穀田裏,軍士們一邊勞作一邊警戒,幫助鄉親們收割穀子,同時防備蒙古人燒糧搶糧。


    第一天收割的時候,他全身酸痛,滿頭大汗,像得了一場大病一樣虛弱。身後那些圍觀的鄉鄰跟著看著,他既沒有驅趕也沒有勸說。


    因為他知道,是繡花枕頭假把式,還是真材實料真功夫,農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堅持了下來。


    到第二天的時候,他已經能夠收完一壟穀子,略喘一口氣,接著開始第二壟了。


    看到他埋著頭一壟接一壟的收割,農人們自動散去了。


    因為他們知道,身邊的這一位,不僅是一位合格的農人,也是一位合格的官員。


    一直收割到太陽落山,劉景仁才跟著臨到的這家五口人迴大寧去。這是他今天幫忙的第二家,第一家河邊的地已經收完了。


    農活苦,這種苦水也澆灌了農人們厚重的感情。


    農人們一但認可了你的真心,他們用起你來不客套,熱絡起來也不虛偽。


    哈姆林河旁邊的穀地地勢比較低,從地裏上到官道一路都是上坡。劉景仁的大白馬在穀車前拉著轅,這一家的大兒子拉著車,二兒子和劉景仁跟在車後推車,連老母親和小孫子有時候也要過來搭把手,一直推到坡頂的時候,劉景仁才能休息一下。


    他迴過頭來,看到坡下正在揀穀穗的老太太和小孫子,又望見遠處的田地裏籠起的一團團火光,這是看秋的農人,他們一般是一家的家長。


    白天勞作一天,晚上還要看一個晚上的莊稼,內地人很難想像漠南的農人怎麽能把糧食金貴到這個程度。


    秋糧一但泛黃,家家戶戶都會在地裏看秋,一直到穀子收割結束。


    因為沒有了長城的庇護,蒙古人搶糧食燒糧食太方便了。


    還是不安寧啊,劉景仁心裏充滿了心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理工狗流落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江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江釣客並收藏理工狗流落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