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完上灣冶鐵廠後,四個人坐在同福酒樓二樓的包間裏邊吃邊聊,範庠灝早已忘了還有兩個試驗廠沒看,他也沒問,鋼的出現打亂了所有人的思緒。
三個人閑聊著遼東的戰況,說著幾天前鎮江、潮州的募兵在半路上崩潰的事,大概這些士兵認為上遼東就是送死吧,不然怎麽可能半路就逃跑了呢?兵部對逃兵的處置可是極刑呀。
自從遼東薩爾滸戰敗以來,大明能打的將領幾乎折損殆盡,兵將畏敵如虎,軍無戰心,形勢堪憂。朝廷爭吵聲一片,軍武中也是憂心那個忡忡,深知滿清養虎成患,要想戰勝談何容易。大家苦無良策,今天是不是可以看到明縫了?
幾個人各懷心事,嘴上反而不提鋼材的事情,隻是高興地東拉西扯的閑聊,周同知原本預定鐵錠的事,也因為情況有變,暫時緩過不提。
吃完飯,範庠灝和劉景仁一起來到西灣冶鐵場的客館裏,坐在房間秘密商議,範庠灝已經確信“鋼”肯定非同一般,但這件事該怎麽上報,可得好好思慮思慮,他想先聽聽劉景仁的意見。
“冶鐵和鋼的事,我不懂,隻是這件事我要上報都督府,我想聽聽你的想法。”範庠灝看著劉景仁直入正題。
“冶鐵的事情應該如實上報,隻是煉鋼的事我覺得先不急,原因有二:一呢煉鋼的技術還不成熟,許多技術指標都沒能達到,上報都督府徒然惹來消話。二來鋼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能少讓人知道就少讓人知道。我朝遼東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保密出了問題,兵部剛剛研究形成的詔令,很快就會出現在滿人的桌子上,而敵方的情報我們幾乎一無所知,這極不正常。我的建議是:由我訓練一隻裝備精良的軍隊,裝備也由我來提供,訓練好了以後,兵部再以正常換防的名義暗中將部隊調到遼東去。”劉景仁說道。
範庠灝沉思了一會兒,又問道:“那你受遼東都督節製嗎?”
“受遼東都督節製,但要有臨機決斷之權。這支部隊規模肯定不大,我想探討一種新的戰法,成功了我們再複製再擴大,失敗了對遼東的戰事也不會有影響。”劉景仁說。
“那都督府和兵部要給你準備什麽?”範庠灝又問道。
“我希望都督府給我提供訓練新軍的地方,兵部能提供糧食和運輸通道。”劉景仁說。
“這麽說的話,這件事難度並不大。行,那這件事我們迴去和蕭都督商量一下,我先寫一個考察折子,隻說冶鐵的事,咱們倆明天就進京,你看如何?”範庠灝問。
“明天進京?”劉景仁吃了一驚。
“陳炯陳簽事看到你的焦炭冶鐵,滿懷希望,天天在都督府裏說道,蕭都督都聽煩了,這一次將你調到都督府任兵備司經曆,就是讓你建煉焦場冶鐵的,你能不去?”範庠灝笑著問。
劉景仁想到還沒徹底完成的新式鳥銃、子彈,心裏就非常糾結。
哎,隻能先進京了。
“行,那我將這裏的人事安排一下,再帶幾個人,咱們就明天出發。”劉景仁下定了決心。
馬慧嫻坐在場部裏,心裏像15隻桶打水——七上八下,劉景仁已經從西灣冶鐵廠調出來了,今天去是不是調動的消息來了?劉景仁要進京了嗎?帶不帶上我?他走了這一攤子怎麽辦?
一個十六歲少婦的憂愁就像這冬天的風徘徊不去。
劉景仁身後跟著六叔、連城、老黑、老齊、沈亮、段四、陳老實,一起迴到冶煉廠,他們先到北車間看了看硫化爐邊上的瓷壇,瓷壇裏籠罩著一層霧氣,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液麵上對著光一看,有一層像細絲一樣的油氣,硫酸的濃度應該差不多了。
他把大家叫過來,鄭重的說;“咱們提煉的這個東西叫“王水”,非常厲害,除了瓷器以外,什麽東西都能消滅,你們看。”,說著,劉景仁拿起一根鐵棒,伸到瓷壇裏,“呲”的一聲,瓷壇裏冒出一陣煙霧,拿出鐵棒,柱形的鐵棒一頭已經腐蝕成圓頭啦,鐵棒上的王水掉在布片上,“呲”,布片上有了大片的發黑的破洞。
眾人吃了一驚,劉景仁說:“往後大家搬運瓷壇,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好防護,如果沾上要立即把沾到的部位放到水裏,盡可能將它衝走,再包紮上藥。切記,切記!”
“這個“王水”非常危險,但它又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有了它我們可以製造出許多好東西,景義你帶著大家,多多生產,用油布密封後埋到精煉廠西車間後麵場地裏,這個東西我有大用。”劉景仁又吩咐道。
說完後有叫上景義和慧嫻,幾個人來到場部西邊的會議室,劉景仁看著自己的小班底,心裏充滿信任和激動,他把自己要到京城上任的事情告訴了大家。
“是個什麽官?”景義好奇的問。
“後軍都督府兵備司經曆,五品下,”劉景仁笑著說。
“這是連升兩級,可喜可賀!”六叔高興地說。
“這隻是必要的過程,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走以後,這裏由慧嫻和六叔商量著管理,大的合約和擴建等我從京城迴來以後再說。另外段四帶幾個人和我一起進京。”劉景仁吩咐道。
“什麽時候走?”馬慧嫻滿臉失望,嘟著嘴問。
“明天中午走。”劉景仁裝作沒看見妻子的不滿,硬著頭皮說。
穿過內長城,道路兩側的太行山山峰聳立,層巒疊嶂,一條不寬的小徑——蒲陰徑蜿蜒向前,巍峨的山峰上,倒掛在崖壁上的鬆柏在深冬之時依然黑綠的近乎靛藍,頭頂的天空狹小,時不時有雄鷹嘹亮的長鳴。
小徑逐漸寬闊起來,前麵是山峰間的一片平地,穿過依山傍水的紫荊關,迤邐下山,寬闊的河北平原像一塊蒼灰色的毯子展現在人們眼前。
他們走的是驛道,官員進京走驛道有朝廷的恩典,驛站可以打尖休息,路上官府提供有車輛馬匹,速度比起普通的官道快多了。
可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驛站的馬匹常常不夠,普通的隨員隻能自己準備盤纏和車馬,劉景仁臨時雇了幾輛馬車拉載行李,也給段四他們雇了馬匹騎乘,這樣路上要快一些。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劉景仁已經看到了巍峨的北京城樓,寬闊的官道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商鋪,路上車馬來去匆匆,看著西方暗淡的夕陽,劉庠灝經曆吩咐道:“咱們趕緊進城,先到城裏安頓下來,明天再到吏部報到。”
三個人閑聊著遼東的戰況,說著幾天前鎮江、潮州的募兵在半路上崩潰的事,大概這些士兵認為上遼東就是送死吧,不然怎麽可能半路就逃跑了呢?兵部對逃兵的處置可是極刑呀。
自從遼東薩爾滸戰敗以來,大明能打的將領幾乎折損殆盡,兵將畏敵如虎,軍無戰心,形勢堪憂。朝廷爭吵聲一片,軍武中也是憂心那個忡忡,深知滿清養虎成患,要想戰勝談何容易。大家苦無良策,今天是不是可以看到明縫了?
幾個人各懷心事,嘴上反而不提鋼材的事情,隻是高興地東拉西扯的閑聊,周同知原本預定鐵錠的事,也因為情況有變,暫時緩過不提。
吃完飯,範庠灝和劉景仁一起來到西灣冶鐵場的客館裏,坐在房間秘密商議,範庠灝已經確信“鋼”肯定非同一般,但這件事該怎麽上報,可得好好思慮思慮,他想先聽聽劉景仁的意見。
“冶鐵和鋼的事,我不懂,隻是這件事我要上報都督府,我想聽聽你的想法。”範庠灝看著劉景仁直入正題。
“冶鐵的事情應該如實上報,隻是煉鋼的事我覺得先不急,原因有二:一呢煉鋼的技術還不成熟,許多技術指標都沒能達到,上報都督府徒然惹來消話。二來鋼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能少讓人知道就少讓人知道。我朝遼東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保密出了問題,兵部剛剛研究形成的詔令,很快就會出現在滿人的桌子上,而敵方的情報我們幾乎一無所知,這極不正常。我的建議是:由我訓練一隻裝備精良的軍隊,裝備也由我來提供,訓練好了以後,兵部再以正常換防的名義暗中將部隊調到遼東去。”劉景仁說道。
範庠灝沉思了一會兒,又問道:“那你受遼東都督節製嗎?”
“受遼東都督節製,但要有臨機決斷之權。這支部隊規模肯定不大,我想探討一種新的戰法,成功了我們再複製再擴大,失敗了對遼東的戰事也不會有影響。”劉景仁說。
“那都督府和兵部要給你準備什麽?”範庠灝又問道。
“我希望都督府給我提供訓練新軍的地方,兵部能提供糧食和運輸通道。”劉景仁說。
“這麽說的話,這件事難度並不大。行,那這件事我們迴去和蕭都督商量一下,我先寫一個考察折子,隻說冶鐵的事,咱們倆明天就進京,你看如何?”範庠灝問。
“明天進京?”劉景仁吃了一驚。
“陳炯陳簽事看到你的焦炭冶鐵,滿懷希望,天天在都督府裏說道,蕭都督都聽煩了,這一次將你調到都督府任兵備司經曆,就是讓你建煉焦場冶鐵的,你能不去?”範庠灝笑著問。
劉景仁想到還沒徹底完成的新式鳥銃、子彈,心裏就非常糾結。
哎,隻能先進京了。
“行,那我將這裏的人事安排一下,再帶幾個人,咱們就明天出發。”劉景仁下定了決心。
馬慧嫻坐在場部裏,心裏像15隻桶打水——七上八下,劉景仁已經從西灣冶鐵廠調出來了,今天去是不是調動的消息來了?劉景仁要進京了嗎?帶不帶上我?他走了這一攤子怎麽辦?
一個十六歲少婦的憂愁就像這冬天的風徘徊不去。
劉景仁身後跟著六叔、連城、老黑、老齊、沈亮、段四、陳老實,一起迴到冶煉廠,他們先到北車間看了看硫化爐邊上的瓷壇,瓷壇裏籠罩著一層霧氣,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液麵上對著光一看,有一層像細絲一樣的油氣,硫酸的濃度應該差不多了。
他把大家叫過來,鄭重的說;“咱們提煉的這個東西叫“王水”,非常厲害,除了瓷器以外,什麽東西都能消滅,你們看。”,說著,劉景仁拿起一根鐵棒,伸到瓷壇裏,“呲”的一聲,瓷壇裏冒出一陣煙霧,拿出鐵棒,柱形的鐵棒一頭已經腐蝕成圓頭啦,鐵棒上的王水掉在布片上,“呲”,布片上有了大片的發黑的破洞。
眾人吃了一驚,劉景仁說:“往後大家搬運瓷壇,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好防護,如果沾上要立即把沾到的部位放到水裏,盡可能將它衝走,再包紮上藥。切記,切記!”
“這個“王水”非常危險,但它又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有了它我們可以製造出許多好東西,景義你帶著大家,多多生產,用油布密封後埋到精煉廠西車間後麵場地裏,這個東西我有大用。”劉景仁又吩咐道。
說完後有叫上景義和慧嫻,幾個人來到場部西邊的會議室,劉景仁看著自己的小班底,心裏充滿信任和激動,他把自己要到京城上任的事情告訴了大家。
“是個什麽官?”景義好奇的問。
“後軍都督府兵備司經曆,五品下,”劉景仁笑著說。
“這是連升兩級,可喜可賀!”六叔高興地說。
“這隻是必要的過程,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走以後,這裏由慧嫻和六叔商量著管理,大的合約和擴建等我從京城迴來以後再說。另外段四帶幾個人和我一起進京。”劉景仁吩咐道。
“什麽時候走?”馬慧嫻滿臉失望,嘟著嘴問。
“明天中午走。”劉景仁裝作沒看見妻子的不滿,硬著頭皮說。
穿過內長城,道路兩側的太行山山峰聳立,層巒疊嶂,一條不寬的小徑——蒲陰徑蜿蜒向前,巍峨的山峰上,倒掛在崖壁上的鬆柏在深冬之時依然黑綠的近乎靛藍,頭頂的天空狹小,時不時有雄鷹嘹亮的長鳴。
小徑逐漸寬闊起來,前麵是山峰間的一片平地,穿過依山傍水的紫荊關,迤邐下山,寬闊的河北平原像一塊蒼灰色的毯子展現在人們眼前。
他們走的是驛道,官員進京走驛道有朝廷的恩典,驛站可以打尖休息,路上官府提供有車輛馬匹,速度比起普通的官道快多了。
可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驛站的馬匹常常不夠,普通的隨員隻能自己準備盤纏和車馬,劉景仁臨時雇了幾輛馬車拉載行李,也給段四他們雇了馬匹騎乘,這樣路上要快一些。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劉景仁已經看到了巍峨的北京城樓,寬闊的官道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商鋪,路上車馬來去匆匆,看著西方暗淡的夕陽,劉庠灝經曆吩咐道:“咱們趕緊進城,先到城裏安頓下來,明天再到吏部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