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聽爺爺說一些農事諺語,明前摘茶明後浸種,意思是清明前開始摘茶葉,清明後浸泡稻種,具體要後多少天不知道。還有一句話叫清明開火天,就是過了清明天氣就變得炎熱起來,地上的莊稼長的快。
竹林坊的所有人聚在一起討論播種時間,王春生從小生長在京城郊外,播種時間要到四月初;周子財幾個是洪州人,不到清明就下種,不敢不急兩季稻子收倉,這一南一北的差異有點大。
都是一些下人,這麽大的事不可能替她拿主意。“我決定明天就浸泡種子,爭取種上兩季水稻,現在去鎮上多買幾個大盆大桶,就是粉條作坊用的那種,泡完種子作坊剛好用得上,再把粉條作坊用的也拉過來。”
她穿越到這裏快一年,氣候特征也有個大致了解,算不上太冷四季分明,和她前世的生長環境差不多,種兩季水稻應該沒問題,種植方法完全照搬後時代的成熟經驗,至於別人的看法不去管,自己的產業自己做主。
洗種子去掉雜質,不能馬上下沉的趕緊撈出,熱水溫度不好掌控就親自用手試,四五十度的水溫會感覺到燙,小時候看爺爺泡種子還學樣子伸手試溫,燙的哇叫趕緊縮迴,奶奶心疼的要緊,爺爺卻在一邊樂嗬嗬的笑。
這樣泡過的種子還能發芽嗎?在一眾人疑惑的眼神注視下,喬景妍不得不解釋,溫水泡過的種子發芽快,而且出了芽的種子在田地裏也好成活。
竹林坊的人累了一天,終於將所有稻種浸泡完,之所以沒有請外人幫工,就是不想解釋太多,更不願意聽到老農們質疑的話題,其實這想法隻是躲避了兩三天,當稻種播灑到秧田時,幾乎成了河東村人的笑話。
徐村長聽說他們現在就要播種趕了過來,看見院子裏擺滿了大盆大桶,麵上蓋著厚麻袋,還能說些什麽?
“大少爺,我過來想問問你有沒有稻種多,村裏大半人家到現在都沒買到種子急得慌,若是有就賣一些給他們。”縣衙多的種子都被王春生買走了,幾家糧鋪的種子又有限,一時增加這麽多水田稻種肯定不夠。
“可能會多一些,到時候再說吧。”準備七千斤稻種就留了很大餘地,唐村收糧種時,因為唐亦坷的一句話多湊了一千二百斤,王春生覺得多了總比不夠好,想著還有河西村那麽多田可能用得上,就全都收了,可這一時沒注意全浸泡了,還怎麽賣?
喬景妍看出了徐村長的疑惑,王春生說過他們是在立夏前育種,秧苗長到五六寸再插秧。“舅老爺,我準備種兩季水稻,所以下種時間提前了些,沒買到糧種的可以和我一起種,到時候每畝給我三十斤穀子抵稻種,你覺得咋樣?”
三十斤穀子能賣二百一十文,稻種的本錢加運費差不多合三十五文一斤,一畝田需要五到六斤,去掉雜質和不能發芽的再育成秧苗,用三十斤穀子相抵估計要貼本,不計較這麽多了,都是些窮苦老百姓。
徐村長聽說現在播種能收兩季,後麵的話都沒聽明白就滿口應承。“好好好,我迴去告訴大家想種兩季的現在就浸種,對了,浸種有啥講究啵?”
王春生做過一遍講述起來也很順溜,就在徐村長準備離開時,喬景妍又叫住了他。“舅老爺,我們是直接把稻種撒到田裏,不需要插秧這道工序,所以水田要平整,三四天後就要下種子,有雜草的盡快清幹淨。”
村民大多數都在整曬穀場修路,水田耙過後澆了肥被水養著,按以往的播種時節還要過個把月,一般是插秧前才會整好。徐村長一點都沒有懷疑播種方式,立刻把這個消息轉告大家,帶著他們一起種兩季水稻,這是多大的好事啊。
大少爺處處為他們著想,這份情要讓全村人記著,他這個名義上的舅老爺更不能忘,全家人吃得飽穿得暖,還揚眉吐氣當上了村長,還不都是這個外孫帶來了福氣。
喬景妍把播種施肥灌水以及操作順序說的很詳細,腦子裏一遍遍過濾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盡管爺爺家的稻田都是機器收割,播種和施肥還是采用人工,尤其是施肥方法值得推廣。
竹林坊的十來個男人聽後連連點頭,種田本來是又苦又累的活計,經這麽一規劃似乎省去大半勞作,之前的犁耙已經見證過了,播種完全靠人力,隻是改變了一些方法,就可能變得輕鬆許多。
三天後,竹林坊大門前聚集了上百號勞動力,與築堤壩時不相上下,工錢四十文一天還管午飯,河西村不少家要忙自己播種,這些人大多數是河東村的勞力,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孫王兩姓,王春生作了大致分工,然後各自按要求出發。
王春生和吳大旱拉著裝有糧種的牛車去河東村,劉村長領著十個人跟隨,先把低處的幾畝插秧一樣,都是種田老把式,看過立刻就能上手。
吳大旱帶著兩人挑了好幾擔糞肥放在田埂上候著,低處的田播完種馬上從上層田裏放水,糞肥和著流水均勻的灌溉,有了一層薄水覆蓋,阻擋了鳥雀禍害,三十六畝水田半天功夫播種施肥全部完成,收工時劉村長帶著大家在靠田埂的位置,又加播了一行密實的種子,備著以後補苗,這一招非常必要,保障了糧食收成。
孫王兩姓的人嘴都笑歪了,看著與往日一般無二的水麵嘲弄道。“沒種過水稻難道還沒見過?這麽早下種還不用移栽,這樣的種田方式聞所未聞,地裏都是涼的能出的了芽苗?不爛掉一半就算好的,再說遇上倒春寒那麽嬌嫩的苗兒不死也要塌層皮,還指望能收多少糧食?”
“是啊,種田哪會是這麽簡單,育秧的時候全家輪番守在田邊趕家雀,五六天後苗出齊了才能放心離開,插秧時更是累的人都直不起腰,緊接著又是澆肥耘田打草捉蟲,更累人的活計還在後麵呢?”後麵是收割打穀,雖說會更累但是心情是愉悅的。
“一個毛頭小子整那麽大片田,現在是農閑,總會有幾個人去掙那幾個工錢,等到收割的時候,自己田裏都忙不過來,他到哪裏去請人,叫他看著金黃的穀子收不上來哭去吧。”
“哈哈哈哈哈。”又是一陣附和的笑聲。“這小子看著挺機靈的,腦子還是有點鈍,河西村要是沒有那些水田,還不都得跟他佃田種,多了那麽些勞力加上女人孩子,這小一半的田就不用操心了。”
“管他呢,最好是全都荒了,讓衙門打他板子,還要罰沒家產,叫他囂張的都不知道自己姓啥。”
根據千年後的科學種植經驗,稻種報了芽出苗過程會產生熱量,加上有一層水覆蓋,地表的溫度相對比較高,即便是遇上倒春寒,也隻會影響種子的生長速度,爛苗的情況也會出現,一般是零星的幾顆,所以會有補苗這個環節。
播種的時候,河西村的人才明白,竹林坊的田為什麽整成長條形,站在田埂上向兩邊田裏拋灑種子,兩丈寬的田就是現學的都能拋準,一次拋灑五粒種子,一行拋多少顆也有明確規定,下種不用脫鞋,還真是新鮮。
他們自己的田完全是為了一致好看,才整成同樣的長條形,當時還有人覺得田就應該和這個字一樣的方方正正,沒想到這樣的更方便耕種。
午飯後,所有的勞動力都聚到了河西村播種,有些村民整著自己的水田,看著一群人站在田埂上撒種子,也加入進來,主要是想先練練手,沒想到這一練還真有意思,圍著田埂慢慢走,不知不覺一畝田就播種完了。
隻用了一天時間,竹林坊的水田全部播種完畢,比預計時間縮短了一半,大家領了工錢外加四個白麵饅頭,談笑風生的各自迴家,雖說是從早到晚都在勞作,可並沒有躬身下腰,也就不覺得太累。
第二天,河西村各家各戶也開始播種,大半天時間就全部完成,包括四十幾畝公田,盡然多出了幾百斤稻種,原來村民們準備的糧種,是按每畝十多斤算的,實際上六斤左右就可以,下種過於密實反而會影響糧食收成。
糧種已經浸泡發芽就不能食用,王春生得知這個情況,馬上和喬景妍商量。“大少爺,我想把那些多的糧種全播到一塊田裏育秧苗,官道邊的那塊地也整的差不多了,路邊就是流水溝,改成水田也容易,等秧苗長大些再移栽,這些糧種也就不會白瞎了。”農家人有個說法,就是秧苗不移不發,到時候再比較一下,那邊產量高。
真是一個好管家,幾個月前那裏還是雜草叢生的窪地,現在是齊整的旱地,本來打算種番薯的,要是再改成種水稻,那得多遭人豔羨。
“就聽王管家的,以後這裏的田地都有你安排,等禾苗長到五六寸高時,放一些小魚苗到田裏,可能就不需要下田耘禾。”這方法是得到了科學驗證的,小草被魚兒吃了,排泄物又是很好的肥料。
喬景妍雖然主意大,但是很多事情都是邊做邊完善,大多是自己開了個頭,後麵都是做事的人完善的,這也是她特別善待身邊人的主要原因。
不需要打草就省了大量勞力,大少爺的主意不會錯的。王春生把剩餘的稻種,全部拉到河東村,這些水田肥沃更助於秧苗成長,選了最邊上一塊田集中育秧,到時候運送方便,為此又招來了不少看客,當然,更多的是非議。
“王管家,可不可以賣些糧種給我家,我也想和你們一樣種兩季糧食。”韓山子是很想和竹林坊走近的,無奈他爹總是怕這怕那。
“可以,收糧後一畝給三十斤穀子抵稻種,想種就叫你爹來。”王春生當然不會拒絕這個小子,但必須得大人出麵,種田是莊戶人家的大事。
不一會韓山子帶著他爹出來,一人手裏拿了個木盆來裝種子,見到王管家忙說感謝,他家隻有三畝水田,已經悄悄的跟著整好了,要是真能收兩季,以後日子就好過的多。
這個隻會埋頭幹活的漢子,曾經看著幾十畝苔菜變老歎息,後來聽說菜籽能榨油,還賣了一百文一斤,一畝地能收幾百斤菜籽,雖然不知道能出多少油,以他的估計一季苔菜十幾兩銀子的收入肯定有,心理後悔的要死,如果當初聽了大少爺的話多好。
劉村長挑著一擔籮筐趕來,他參與了播種,看見撒到田裏的種子是發了芽的,專程去找徐村長問浸泡種子的講究,聽說有現成的糧種,緊趕慢趕就過來了,竹林坊一千多畝田都這麽下種,能種上兩季,自家的六畝水田的收成就能翻番,以他自己的判斷,這法子是能成的。
喬景妍信心十足帶大家種雙季稻,畢竟是千年後實踐應征了的經驗,河西村卻有很多人的想法不同,認為做買賣賺銀子大家比不過大少爺,可這種田地咋能聽他的呢?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就這麽著吧,好歹今年不用交稅糧。
竹林坊的所有人聚在一起討論播種時間,王春生從小生長在京城郊外,播種時間要到四月初;周子財幾個是洪州人,不到清明就下種,不敢不急兩季稻子收倉,這一南一北的差異有點大。
都是一些下人,這麽大的事不可能替她拿主意。“我決定明天就浸泡種子,爭取種上兩季水稻,現在去鎮上多買幾個大盆大桶,就是粉條作坊用的那種,泡完種子作坊剛好用得上,再把粉條作坊用的也拉過來。”
她穿越到這裏快一年,氣候特征也有個大致了解,算不上太冷四季分明,和她前世的生長環境差不多,種兩季水稻應該沒問題,種植方法完全照搬後時代的成熟經驗,至於別人的看法不去管,自己的產業自己做主。
洗種子去掉雜質,不能馬上下沉的趕緊撈出,熱水溫度不好掌控就親自用手試,四五十度的水溫會感覺到燙,小時候看爺爺泡種子還學樣子伸手試溫,燙的哇叫趕緊縮迴,奶奶心疼的要緊,爺爺卻在一邊樂嗬嗬的笑。
這樣泡過的種子還能發芽嗎?在一眾人疑惑的眼神注視下,喬景妍不得不解釋,溫水泡過的種子發芽快,而且出了芽的種子在田地裏也好成活。
竹林坊的人累了一天,終於將所有稻種浸泡完,之所以沒有請外人幫工,就是不想解釋太多,更不願意聽到老農們質疑的話題,其實這想法隻是躲避了兩三天,當稻種播灑到秧田時,幾乎成了河東村人的笑話。
徐村長聽說他們現在就要播種趕了過來,看見院子裏擺滿了大盆大桶,麵上蓋著厚麻袋,還能說些什麽?
“大少爺,我過來想問問你有沒有稻種多,村裏大半人家到現在都沒買到種子急得慌,若是有就賣一些給他們。”縣衙多的種子都被王春生買走了,幾家糧鋪的種子又有限,一時增加這麽多水田稻種肯定不夠。
“可能會多一些,到時候再說吧。”準備七千斤稻種就留了很大餘地,唐村收糧種時,因為唐亦坷的一句話多湊了一千二百斤,王春生覺得多了總比不夠好,想著還有河西村那麽多田可能用得上,就全都收了,可這一時沒注意全浸泡了,還怎麽賣?
喬景妍看出了徐村長的疑惑,王春生說過他們是在立夏前育種,秧苗長到五六寸再插秧。“舅老爺,我準備種兩季水稻,所以下種時間提前了些,沒買到糧種的可以和我一起種,到時候每畝給我三十斤穀子抵稻種,你覺得咋樣?”
三十斤穀子能賣二百一十文,稻種的本錢加運費差不多合三十五文一斤,一畝田需要五到六斤,去掉雜質和不能發芽的再育成秧苗,用三十斤穀子相抵估計要貼本,不計較這麽多了,都是些窮苦老百姓。
徐村長聽說現在播種能收兩季,後麵的話都沒聽明白就滿口應承。“好好好,我迴去告訴大家想種兩季的現在就浸種,對了,浸種有啥講究啵?”
王春生做過一遍講述起來也很順溜,就在徐村長準備離開時,喬景妍又叫住了他。“舅老爺,我們是直接把稻種撒到田裏,不需要插秧這道工序,所以水田要平整,三四天後就要下種子,有雜草的盡快清幹淨。”
村民大多數都在整曬穀場修路,水田耙過後澆了肥被水養著,按以往的播種時節還要過個把月,一般是插秧前才會整好。徐村長一點都沒有懷疑播種方式,立刻把這個消息轉告大家,帶著他們一起種兩季水稻,這是多大的好事啊。
大少爺處處為他們著想,這份情要讓全村人記著,他這個名義上的舅老爺更不能忘,全家人吃得飽穿得暖,還揚眉吐氣當上了村長,還不都是這個外孫帶來了福氣。
喬景妍把播種施肥灌水以及操作順序說的很詳細,腦子裏一遍遍過濾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盡管爺爺家的稻田都是機器收割,播種和施肥還是采用人工,尤其是施肥方法值得推廣。
竹林坊的十來個男人聽後連連點頭,種田本來是又苦又累的活計,經這麽一規劃似乎省去大半勞作,之前的犁耙已經見證過了,播種完全靠人力,隻是改變了一些方法,就可能變得輕鬆許多。
三天後,竹林坊大門前聚集了上百號勞動力,與築堤壩時不相上下,工錢四十文一天還管午飯,河西村不少家要忙自己播種,這些人大多數是河東村的勞力,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孫王兩姓,王春生作了大致分工,然後各自按要求出發。
王春生和吳大旱拉著裝有糧種的牛車去河東村,劉村長領著十個人跟隨,先把低處的幾畝插秧一樣,都是種田老把式,看過立刻就能上手。
吳大旱帶著兩人挑了好幾擔糞肥放在田埂上候著,低處的田播完種馬上從上層田裏放水,糞肥和著流水均勻的灌溉,有了一層薄水覆蓋,阻擋了鳥雀禍害,三十六畝水田半天功夫播種施肥全部完成,收工時劉村長帶著大家在靠田埂的位置,又加播了一行密實的種子,備著以後補苗,這一招非常必要,保障了糧食收成。
孫王兩姓的人嘴都笑歪了,看著與往日一般無二的水麵嘲弄道。“沒種過水稻難道還沒見過?這麽早下種還不用移栽,這樣的種田方式聞所未聞,地裏都是涼的能出的了芽苗?不爛掉一半就算好的,再說遇上倒春寒那麽嬌嫩的苗兒不死也要塌層皮,還指望能收多少糧食?”
“是啊,種田哪會是這麽簡單,育秧的時候全家輪番守在田邊趕家雀,五六天後苗出齊了才能放心離開,插秧時更是累的人都直不起腰,緊接著又是澆肥耘田打草捉蟲,更累人的活計還在後麵呢?”後麵是收割打穀,雖說會更累但是心情是愉悅的。
“一個毛頭小子整那麽大片田,現在是農閑,總會有幾個人去掙那幾個工錢,等到收割的時候,自己田裏都忙不過來,他到哪裏去請人,叫他看著金黃的穀子收不上來哭去吧。”
“哈哈哈哈哈。”又是一陣附和的笑聲。“這小子看著挺機靈的,腦子還是有點鈍,河西村要是沒有那些水田,還不都得跟他佃田種,多了那麽些勞力加上女人孩子,這小一半的田就不用操心了。”
“管他呢,最好是全都荒了,讓衙門打他板子,還要罰沒家產,叫他囂張的都不知道自己姓啥。”
根據千年後的科學種植經驗,稻種報了芽出苗過程會產生熱量,加上有一層水覆蓋,地表的溫度相對比較高,即便是遇上倒春寒,也隻會影響種子的生長速度,爛苗的情況也會出現,一般是零星的幾顆,所以會有補苗這個環節。
播種的時候,河西村的人才明白,竹林坊的田為什麽整成長條形,站在田埂上向兩邊田裏拋灑種子,兩丈寬的田就是現學的都能拋準,一次拋灑五粒種子,一行拋多少顆也有明確規定,下種不用脫鞋,還真是新鮮。
他們自己的田完全是為了一致好看,才整成同樣的長條形,當時還有人覺得田就應該和這個字一樣的方方正正,沒想到這樣的更方便耕種。
午飯後,所有的勞動力都聚到了河西村播種,有些村民整著自己的水田,看著一群人站在田埂上撒種子,也加入進來,主要是想先練練手,沒想到這一練還真有意思,圍著田埂慢慢走,不知不覺一畝田就播種完了。
隻用了一天時間,竹林坊的水田全部播種完畢,比預計時間縮短了一半,大家領了工錢外加四個白麵饅頭,談笑風生的各自迴家,雖說是從早到晚都在勞作,可並沒有躬身下腰,也就不覺得太累。
第二天,河西村各家各戶也開始播種,大半天時間就全部完成,包括四十幾畝公田,盡然多出了幾百斤稻種,原來村民們準備的糧種,是按每畝十多斤算的,實際上六斤左右就可以,下種過於密實反而會影響糧食收成。
糧種已經浸泡發芽就不能食用,王春生得知這個情況,馬上和喬景妍商量。“大少爺,我想把那些多的糧種全播到一塊田裏育秧苗,官道邊的那塊地也整的差不多了,路邊就是流水溝,改成水田也容易,等秧苗長大些再移栽,這些糧種也就不會白瞎了。”農家人有個說法,就是秧苗不移不發,到時候再比較一下,那邊產量高。
真是一個好管家,幾個月前那裏還是雜草叢生的窪地,現在是齊整的旱地,本來打算種番薯的,要是再改成種水稻,那得多遭人豔羨。
“就聽王管家的,以後這裏的田地都有你安排,等禾苗長到五六寸高時,放一些小魚苗到田裏,可能就不需要下田耘禾。”這方法是得到了科學驗證的,小草被魚兒吃了,排泄物又是很好的肥料。
喬景妍雖然主意大,但是很多事情都是邊做邊完善,大多是自己開了個頭,後麵都是做事的人完善的,這也是她特別善待身邊人的主要原因。
不需要打草就省了大量勞力,大少爺的主意不會錯的。王春生把剩餘的稻種,全部拉到河東村,這些水田肥沃更助於秧苗成長,選了最邊上一塊田集中育秧,到時候運送方便,為此又招來了不少看客,當然,更多的是非議。
“王管家,可不可以賣些糧種給我家,我也想和你們一樣種兩季糧食。”韓山子是很想和竹林坊走近的,無奈他爹總是怕這怕那。
“可以,收糧後一畝給三十斤穀子抵稻種,想種就叫你爹來。”王春生當然不會拒絕這個小子,但必須得大人出麵,種田是莊戶人家的大事。
不一會韓山子帶著他爹出來,一人手裏拿了個木盆來裝種子,見到王管家忙說感謝,他家隻有三畝水田,已經悄悄的跟著整好了,要是真能收兩季,以後日子就好過的多。
這個隻會埋頭幹活的漢子,曾經看著幾十畝苔菜變老歎息,後來聽說菜籽能榨油,還賣了一百文一斤,一畝地能收幾百斤菜籽,雖然不知道能出多少油,以他的估計一季苔菜十幾兩銀子的收入肯定有,心理後悔的要死,如果當初聽了大少爺的話多好。
劉村長挑著一擔籮筐趕來,他參與了播種,看見撒到田裏的種子是發了芽的,專程去找徐村長問浸泡種子的講究,聽說有現成的糧種,緊趕慢趕就過來了,竹林坊一千多畝田都這麽下種,能種上兩季,自家的六畝水田的收成就能翻番,以他自己的判斷,這法子是能成的。
喬景妍信心十足帶大家種雙季稻,畢竟是千年後實踐應征了的經驗,河西村卻有很多人的想法不同,認為做買賣賺銀子大家比不過大少爺,可這種田地咋能聽他的呢?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就這麽著吧,好歹今年不用交稅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