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後,河西村恢複了以往的平靜,自從有了木炭買賣,全村人的幹勁十足,除了築壩造田的,就是燒炭賣炭的,自家地裏忙碌的都是老人女人和半大孩子。
汪家父子吃住都在山裏,添加了兩個炭窯,日產量最多時超過了一千斤,對他們家來說就是一兩多銀子的收入,一個月就是三十多兩,高興兩個字無法表達全家人的心情。
徐村長和賬房先生正在商討著給村民發銀子,江行遠也就是江海濤的爹,曾經參加過童生考試,雖然沒通過,但也是個讀過書的人,是賬房先生的不二人選,當然,要不是有木炭買賣,一個破落的貧窮村子,根本不需要賬房先生。
“徐村長,算到昨天為止,我這賬上木炭收入是四百二十兩,兩輛騾車花了一十八兩,買青磚、筆墨紙硯等,一些七七八八的東西花了六兩三錢,汪家的工錢是二十六兩,其他人的工錢加起來是十一兩七百二十文,還剩三百五十七兩九百八十文。”
江行遠自從逃難來到這個村子,整天都是刨地開荒進山打獵,殘廢後覺得自己成了累贅,要不是老太婆看得緊,早就尋短見了,沒想到還能當上村裏的賬房先生,也算是不枉花那些讀書的銀子。
徐村長拿出一個裝銀子的布袋,裏麵是三百多兩銀子,每天都有十幾兩的進賬,看見全村男女老少忙忙碌碌的,不就是為了把日子過好,再想到今年大家可以過個豐盛的年,心裏樂滋滋的。“江賬房,我想著全村也就三百一十二個人,按人頭每人發一兩銀子,上次銀子少是按戶發的,弄得好幾戶都分了家,好意辦成壞事。”
一兩銀子對農家人來說可是不小數字,尤其是沒有水田的河西村,張來福家五個兒子十九個孫輩,加上三個孫媳婦兩個曾孫子,全家三十五口人原本過得還算和睦,就因為這一兩銀子,現在分成了八戶,不僅五個兒子分了家,三個成家的孫子也分開單過,不怪人家計較,這樣的分配方式確實不公。
江行遠對村長的感激之詞難以言表,不僅是讓自己當了賬房,更多的是帶著全村人一起掙錢,有好幾戶人家上有老下有小,壯勞力少日子過的非常艱難。
“有你這樣的村長是我們全村人的福氣,誰不是把掙錢的法子捂得緊緊的,隻有你帶著大家一起幹,這樣的大恩大德不感激,良心定是給狗吃了。”這是大實話,心思稍微活絡一點,這買賣也不會落在全村人頭上,畢竟都是窮苦人家,誰都渴望看到銀子。
河西村的人對這個村長還是很信任的,不管安排什麽事,都是不折不扣 的完成,兩架騾車每天大清早拉著木炭去縣城,從沒有人打聽過一天收入多少,因為這些買賣於他們而言,就是白撿來的。
徐村長為人比較低調,即便是給大家發銀子也不想張揚,通知村民們的時候再三強調一戶一個人,可還是來了差不多半村子人,知道是分銀子,不少村民手裏還拎著東西,大多是地裏的菜山裏的果,徐老太就忙著說謝謝了。
這個村子沒有祠堂,村長家屋子又小,隻能把大家召集到粉條作坊的草棚裏,臨時擺放一張飯桌,江賬房坐在上方,手裏抱著一袋碎銀,麵前鋪著一本花名冊。
徐村長清了清喉嚨說:“大家都高興哦,知道木炭賣的紅火,得感謝汪蟬頭一家和竹林坊的大少爺,快過年了,想著家家戶戶都要采買年貨,就提前把紅利發了,上次的做法有些不公道,這次按人頭算一人一兩。”
話音剛落一片嘩然,大多是婦人的議論聲。“我家七個人就有七兩銀子了,得給每人添一身新衣服過年。”“一年存不到一兩,這該是多少年的收成啊。”“還是分了村子好,往年這個時候最難熬,徐村長,我們全家都謝謝你。”
隨著這句感謝,接著又是一片感謝聲,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拉著徐村長的手,顫抖的聲音說道:“村長啊,我家九個人,隻有兒子胡星一個壯勞力,有了築堤壩的工錢就以為很好了,這會子還能分到這麽大的紅利,你就是我們家的活菩薩。”
老人的兒子媳婦都是能吃苦的,隻要有空就去鎮子上找零工幫人洗衣服,五個孫輩最大的才十一歲,前麵四個都是閨女,最小的寶貝孫子才兩歲,這樣缺勞力的還有好幾戶。
被當成活菩薩的徐村長有點汗顏,知道大家高興趕緊把事辦完迴家樂去。“木炭買賣還在做,後麵的銀子就不分了,年後準備蓋一個大磨坊,有事召集大家也有個落腳的地方,順帶挖一口水井,看看建在什麽位置合適,到時候都要出力哦,沒有工錢的。”
怎麽著也是個村集體,征兵交稅糧都需要場地,磨番薯嗮麥子也需要這麽個地方,建個大磨場非常必要,水井就更重要,村民們喝水要麽去河東村挑井水,要麽到山裏挑泉水,沒有勞力的幹脆就取烏龍河的水喝。
“同意。”“村頭那兒住家多,建在那裏最合適。”“要蓋間青磚大瓦房的,我們也要神氣神氣。”這個村子太窮,家家戶戶都是土坯茅草屋,稍好點的也不過是茅草屋大些。
“好、好、好,過完年趁農閑把地整好,絕不耽擱大家磨薯麵嗮麥子。”徐村長樂嗬嗬的迴答,這是頂重要的事情,必須擺在首位完成。
“還有一件事要大家出力,我打算在小年那天買兩頭豬殺了分肉,按一人一斤的樣子,多的全村老少一起吃殺豬飯,有親戚家養了豬的,趕緊去敲定下來,再按人頭發十斤木炭,讓大家踏踏實實過個好年。”
徐村長想著大家過慣了苦日子,即便是手裏頭有了銀子也不一定舍得花,殺豬分肉經濟實惠,木炭天天在賣,一些碎炭屑堆成了小山,分給大家享受享受,浪費了可惜。
一人一斤肉十斤木炭過年,還能全家吃殺豬飯,感謝議論讚歎聲一片。“徐村長,我明天就去河東村尋兩頭大肥豬,順便嘚瑟嘚瑟。”
說話的少年叫何東明,之前還開玩笑說要給村長當姑爺。“何家小子啊,這主意不錯,附近幾個村子都走走,媳婦很快就會找上門來。”
說說笑笑中開始按手印領銀子,汪蟬頭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他家三個兒子一個閨女共六口人,加上二十六兩工錢,接過三個十兩的大銀錠加兩個小銀果,笑的眼睛都不見了。“村長,你是少有的好人,我們都會聽你的。”
徐村長拍著他的肩膀說:“汪兄弟出力最多,我代表全村人感謝你們父子,後麵的工錢年前一並結清。”
“信你信你,還要謝謝村長和大少爺。”老實人句句都是實話,自己半拉子手藝,往年也隻有五六銀子的收成,全家人還累的不成人樣子,現在兩個兒子給竹林坊整田掙工錢,得空了幫忙砍柴,他和媳婦小兒子砍柴看火候兩不誤。
天寒地凍,河西村的女人們三三兩兩的走進泰寧鎮,大多是買布做衣服,有了銀子自然要過一個光鮮漂亮的年。孟子媳婦驢頭媳婦走在前麵,嘰裏呱啦的聊著村裏的趣聞,王桂芳趙水娟兩人跟在後麵小聲說著心事。“桂芳姐,你把婚期推遲夫家咋就同意了?”
王桂芳得意說:“我不嫁去後灣村了,村長同意把羅興盛的丁籍遷進我們村,等過了年他們家兄弟就會過來,幫忙蓋間屋子開幾畝荒地,以後我就是真正河西村人了。”
王桂芳本來定在臘月初八出嫁,自從羅興盛來村子裏築堤壩,兩人偷偷的商量,把婚事推到明年辦,一方麵是為了村裏的分紅,更重要的是想把家安在河西村。
羅興盛家兄弟五個他排行老四,家裏三畝水田三十多畝旱地,祖孫三代十六口要嚼用,雖然都是能吃苦耐勞的農家人,可地裏收成很有限,靠打短工才有點盈餘,無奈架不住一個個兒子接著成家,年年添丁進口,屋子也住不下。
羅家人想的很清楚,河西村有作坊,大少爺的千畝水田肯定要人栽種,無論是做長工還是做佃戶,都會比河灣村過得好,再幫著開墾幾畝荒地,也不算太虧欠這個四兒子。
羅興盛專程找到徐村長談了想來落戶的事,沒有得到明確答複。河西村人少荒地多,多添幾戶應該不成問題,要是來的人多了,就會直接影響村民們的收成,畢竟他們是有集體收益的,得找幾個人商量一下,現在日子逐漸變好,以後想落戶的人可能會更多,必須要有個章法。
傍晚,王桂芳提著兩樣點心一塊布料到徐家,找到徐老太訴苦。“徐伯娘,我不想離開村子,羅興盛的爹娘已經同意我們在這落戶,那邊的田地屋子都歸其他兄弟,還會過來幫我們開墾幾畝荒地,你就幫我說說話唄。”
“桂芳啊,伯娘也舍不得你嫁的遠,聽說河灣村到鎮上要走一個多時辰,就算地裏產出多賣出去也不方便,你是個聰明有主意的孩子,日子定會過得紅火。”徐老太早就聽驢頭媳婦說推遲了婚期,還以為是想讓女兒多攢點嫁妝,可人家卻是要把女婿拐帶過來。
徐村長把王驢頭趙孟子李泉水叫到家裏商討,不僅是外來人口落戶的事,還有來年村裏的生計,自從楊煥城築壩造田後,家家戶戶心裏都有盤算,地勢低的地方就是靠近他們住的這片,差不多能懇出兩百多畝水,到時候爭搶起來矛盾會很多,得先想法子避免。
汪家父子吃住都在山裏,添加了兩個炭窯,日產量最多時超過了一千斤,對他們家來說就是一兩多銀子的收入,一個月就是三十多兩,高興兩個字無法表達全家人的心情。
徐村長和賬房先生正在商討著給村民發銀子,江行遠也就是江海濤的爹,曾經參加過童生考試,雖然沒通過,但也是個讀過書的人,是賬房先生的不二人選,當然,要不是有木炭買賣,一個破落的貧窮村子,根本不需要賬房先生。
“徐村長,算到昨天為止,我這賬上木炭收入是四百二十兩,兩輛騾車花了一十八兩,買青磚、筆墨紙硯等,一些七七八八的東西花了六兩三錢,汪家的工錢是二十六兩,其他人的工錢加起來是十一兩七百二十文,還剩三百五十七兩九百八十文。”
江行遠自從逃難來到這個村子,整天都是刨地開荒進山打獵,殘廢後覺得自己成了累贅,要不是老太婆看得緊,早就尋短見了,沒想到還能當上村裏的賬房先生,也算是不枉花那些讀書的銀子。
徐村長拿出一個裝銀子的布袋,裏麵是三百多兩銀子,每天都有十幾兩的進賬,看見全村男女老少忙忙碌碌的,不就是為了把日子過好,再想到今年大家可以過個豐盛的年,心裏樂滋滋的。“江賬房,我想著全村也就三百一十二個人,按人頭每人發一兩銀子,上次銀子少是按戶發的,弄得好幾戶都分了家,好意辦成壞事。”
一兩銀子對農家人來說可是不小數字,尤其是沒有水田的河西村,張來福家五個兒子十九個孫輩,加上三個孫媳婦兩個曾孫子,全家三十五口人原本過得還算和睦,就因為這一兩銀子,現在分成了八戶,不僅五個兒子分了家,三個成家的孫子也分開單過,不怪人家計較,這樣的分配方式確實不公。
江行遠對村長的感激之詞難以言表,不僅是讓自己當了賬房,更多的是帶著全村人一起掙錢,有好幾戶人家上有老下有小,壯勞力少日子過的非常艱難。
“有你這樣的村長是我們全村人的福氣,誰不是把掙錢的法子捂得緊緊的,隻有你帶著大家一起幹,這樣的大恩大德不感激,良心定是給狗吃了。”這是大實話,心思稍微活絡一點,這買賣也不會落在全村人頭上,畢竟都是窮苦人家,誰都渴望看到銀子。
河西村的人對這個村長還是很信任的,不管安排什麽事,都是不折不扣 的完成,兩架騾車每天大清早拉著木炭去縣城,從沒有人打聽過一天收入多少,因為這些買賣於他們而言,就是白撿來的。
徐村長為人比較低調,即便是給大家發銀子也不想張揚,通知村民們的時候再三強調一戶一個人,可還是來了差不多半村子人,知道是分銀子,不少村民手裏還拎著東西,大多是地裏的菜山裏的果,徐老太就忙著說謝謝了。
這個村子沒有祠堂,村長家屋子又小,隻能把大家召集到粉條作坊的草棚裏,臨時擺放一張飯桌,江賬房坐在上方,手裏抱著一袋碎銀,麵前鋪著一本花名冊。
徐村長清了清喉嚨說:“大家都高興哦,知道木炭賣的紅火,得感謝汪蟬頭一家和竹林坊的大少爺,快過年了,想著家家戶戶都要采買年貨,就提前把紅利發了,上次的做法有些不公道,這次按人頭算一人一兩。”
話音剛落一片嘩然,大多是婦人的議論聲。“我家七個人就有七兩銀子了,得給每人添一身新衣服過年。”“一年存不到一兩,這該是多少年的收成啊。”“還是分了村子好,往年這個時候最難熬,徐村長,我們全家都謝謝你。”
隨著這句感謝,接著又是一片感謝聲,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拉著徐村長的手,顫抖的聲音說道:“村長啊,我家九個人,隻有兒子胡星一個壯勞力,有了築堤壩的工錢就以為很好了,這會子還能分到這麽大的紅利,你就是我們家的活菩薩。”
老人的兒子媳婦都是能吃苦的,隻要有空就去鎮子上找零工幫人洗衣服,五個孫輩最大的才十一歲,前麵四個都是閨女,最小的寶貝孫子才兩歲,這樣缺勞力的還有好幾戶。
被當成活菩薩的徐村長有點汗顏,知道大家高興趕緊把事辦完迴家樂去。“木炭買賣還在做,後麵的銀子就不分了,年後準備蓋一個大磨坊,有事召集大家也有個落腳的地方,順帶挖一口水井,看看建在什麽位置合適,到時候都要出力哦,沒有工錢的。”
怎麽著也是個村集體,征兵交稅糧都需要場地,磨番薯嗮麥子也需要這麽個地方,建個大磨場非常必要,水井就更重要,村民們喝水要麽去河東村挑井水,要麽到山裏挑泉水,沒有勞力的幹脆就取烏龍河的水喝。
“同意。”“村頭那兒住家多,建在那裏最合適。”“要蓋間青磚大瓦房的,我們也要神氣神氣。”這個村子太窮,家家戶戶都是土坯茅草屋,稍好點的也不過是茅草屋大些。
“好、好、好,過完年趁農閑把地整好,絕不耽擱大家磨薯麵嗮麥子。”徐村長樂嗬嗬的迴答,這是頂重要的事情,必須擺在首位完成。
“還有一件事要大家出力,我打算在小年那天買兩頭豬殺了分肉,按一人一斤的樣子,多的全村老少一起吃殺豬飯,有親戚家養了豬的,趕緊去敲定下來,再按人頭發十斤木炭,讓大家踏踏實實過個好年。”
徐村長想著大家過慣了苦日子,即便是手裏頭有了銀子也不一定舍得花,殺豬分肉經濟實惠,木炭天天在賣,一些碎炭屑堆成了小山,分給大家享受享受,浪費了可惜。
一人一斤肉十斤木炭過年,還能全家吃殺豬飯,感謝議論讚歎聲一片。“徐村長,我明天就去河東村尋兩頭大肥豬,順便嘚瑟嘚瑟。”
說話的少年叫何東明,之前還開玩笑說要給村長當姑爺。“何家小子啊,這主意不錯,附近幾個村子都走走,媳婦很快就會找上門來。”
說說笑笑中開始按手印領銀子,汪蟬頭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他家三個兒子一個閨女共六口人,加上二十六兩工錢,接過三個十兩的大銀錠加兩個小銀果,笑的眼睛都不見了。“村長,你是少有的好人,我們都會聽你的。”
徐村長拍著他的肩膀說:“汪兄弟出力最多,我代表全村人感謝你們父子,後麵的工錢年前一並結清。”
“信你信你,還要謝謝村長和大少爺。”老實人句句都是實話,自己半拉子手藝,往年也隻有五六銀子的收成,全家人還累的不成人樣子,現在兩個兒子給竹林坊整田掙工錢,得空了幫忙砍柴,他和媳婦小兒子砍柴看火候兩不誤。
天寒地凍,河西村的女人們三三兩兩的走進泰寧鎮,大多是買布做衣服,有了銀子自然要過一個光鮮漂亮的年。孟子媳婦驢頭媳婦走在前麵,嘰裏呱啦的聊著村裏的趣聞,王桂芳趙水娟兩人跟在後麵小聲說著心事。“桂芳姐,你把婚期推遲夫家咋就同意了?”
王桂芳得意說:“我不嫁去後灣村了,村長同意把羅興盛的丁籍遷進我們村,等過了年他們家兄弟就會過來,幫忙蓋間屋子開幾畝荒地,以後我就是真正河西村人了。”
王桂芳本來定在臘月初八出嫁,自從羅興盛來村子裏築堤壩,兩人偷偷的商量,把婚事推到明年辦,一方麵是為了村裏的分紅,更重要的是想把家安在河西村。
羅興盛家兄弟五個他排行老四,家裏三畝水田三十多畝旱地,祖孫三代十六口要嚼用,雖然都是能吃苦耐勞的農家人,可地裏收成很有限,靠打短工才有點盈餘,無奈架不住一個個兒子接著成家,年年添丁進口,屋子也住不下。
羅家人想的很清楚,河西村有作坊,大少爺的千畝水田肯定要人栽種,無論是做長工還是做佃戶,都會比河灣村過得好,再幫著開墾幾畝荒地,也不算太虧欠這個四兒子。
羅興盛專程找到徐村長談了想來落戶的事,沒有得到明確答複。河西村人少荒地多,多添幾戶應該不成問題,要是來的人多了,就會直接影響村民們的收成,畢竟他們是有集體收益的,得找幾個人商量一下,現在日子逐漸變好,以後想落戶的人可能會更多,必須要有個章法。
傍晚,王桂芳提著兩樣點心一塊布料到徐家,找到徐老太訴苦。“徐伯娘,我不想離開村子,羅興盛的爹娘已經同意我們在這落戶,那邊的田地屋子都歸其他兄弟,還會過來幫我們開墾幾畝荒地,你就幫我說說話唄。”
“桂芳啊,伯娘也舍不得你嫁的遠,聽說河灣村到鎮上要走一個多時辰,就算地裏產出多賣出去也不方便,你是個聰明有主意的孩子,日子定會過得紅火。”徐老太早就聽驢頭媳婦說推遲了婚期,還以為是想讓女兒多攢點嫁妝,可人家卻是要把女婿拐帶過來。
徐村長把王驢頭趙孟子李泉水叫到家裏商討,不僅是外來人口落戶的事,還有來年村裏的生計,自從楊煥城築壩造田後,家家戶戶心裏都有盤算,地勢低的地方就是靠近他們住的這片,差不多能懇出兩百多畝水,到時候爭搶起來矛盾會很多,得先想法子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