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璟妍想了好幾個木炭的合作方案,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對方有意向,於是她叫上李福林一同進了山裏。“你知道那家燒木炭的在什麽地方嗎?”
姓汪那家人做事很謹慎,發現有外人靠近就會好言勸阻,別人也就會自動離開,李福林天天在山裏轉,也隻是知道大致方向。“大少爺,他家的木炭不好用盡是煙,我爹說是禍害山裏的木材。”
這是什麽手藝會有如此糟糕的評價?兩個人故意邊走邊大聲說話。“咳咳咳。”幾聲咳嗽後,走出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這是汪家的大兒子汪大林,可能進到了關鍵位置。
“大少爺,你們這是在找什麽?”兩個人空著手在林子裏轉,不是找東西就是找人。
“找你們,我有買賣想和你們合作,有沒有興趣聽聽?”直截了當說明來意,免得耽誤大家好時間。
“你想買木炭?可是-----”汪大林結結巴巴的半天說不出下文,低頭看到自己烏黑的雙手,不好意思的背到身後。
喬璟妍也不知道該怎麽跟他說,幹脆直接問道:“你家燒木炭一天能出多少?賣多少錢一斤?”
“這個、這個、百十來斤吧,價錢、價錢很便宜的。”不知道這個大少爺問這麽多想幹什麽,吞吞吐吐的迴了個大概。
按道理這麽直接問人家的收入很不禮貌,可麵對一個老實巴交的人,拐彎抹角實在是太累。“我可以告訴你們如何燒好炭,而且出炭量也高,如果願意合作,就去徐村長家商談。”
樹林不是談買賣地方,何況他也做不了主,就這麽簡短的拋出幾句話,至於汪家有沒有想法,就看他們的行動了。
下山後,找到忙碌的徐村長,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驚的他大聲問:“大小子,你咋還會這個呢?”
“我不會,可我知道他家出不了好炭的原因。”這不是糊弄人嗎?自己不會的東西還能教別人,徐村長不知該說什麽好,臉上掛著大大的疑問。
喬璟妍理解他的表現,燒炭算是一門手藝,能找出別人的缺陷,不等於自己會做,何況連人家的炭窯啥樣都沒有見過,但是她見識過爺爺後山上磚瓦窯,小時候還幫忙傳遞過柴火棒。
“我有兩個方案,一是我跟他家合作,另一個是我跟你們村合作,畢竟山上的樹木是集體的。”這是在提醒他,要合理保護村集體的公共資源。
徐村長心裏琢磨了好一會,大小子做事雖然有些浮躁,可也沒有損害過別人,河東村的水田和宅子是縣衙當眾拍賣的,有銀子的都可以買,他隻是仗義買了別人不敢要的東西。
再說築壩造田這件事,誰都覺得此舉很不合算,灑出這麽多銀子,全村人都掙了工錢,人家有銀子會買不到好田地嗎?還不是想幫幫自己,這個情一定要記著。
“跟村裏怎麽合作?”一碼歸一碼,關係到全村人的事,還有問清楚一些心裏才有譜。
“村裏出銀子買磚砌窯,他家四人負責燒炭,工錢每人一百文一天,另外安排幾個人到鎮上縣城賣炭,收入歸村集體,一個月給大家發一次紅利,這樣的村長多有權威啊。”喬璟妍的腦子裏立刻浮現土皇帝的模樣。
徐村長又是好一陣盤算,公中的那點銀子是準備打水井買石磨的,關係到全村人的事不能馬虎,可迴頭一想,要是能燒出好炭就是一筆大收入,家家戶戶都能過個紅火年,萬一失敗了,砌窯的磚還在,大不了再挖出來做磨坊。
這麽一想也就沒什麽損失,但是該明確的事還得問清楚。“大小子準備分幾成利?”主意是他出的,說不定還真有出好炭的法子,要是他拿大頭也不合算,自己是一村之長,得給大家多爭些利。
“我隻要木炭,我鋪子裏的無煙炭是二十文一斤,你這裏的我隻出十文一斤,一天大概需要兩三百斤,多餘的你們拿去賣。”喬璟妍考慮到兩個鋪子木炭的用量頗大,略高於成本價買也不算壓榨他們。
徐村長在心裏盤算木炭的成本,木柴是山裏長的不用花錢,本錢就是人工費,每天有個固定買家更好,三百斤炭就是三兩銀子的收入,粗略一算有賺頭。
這麽好的買賣不要分紅銀子,還當了一個固定客戶,如此大仁大義感恩都來不及,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隻是他一個城裏的大少爺,真的知道燒炭的法子?
好的木炭到了冬天年賣到二三十文一斤,這個賺頭就更大,迴頭再想想這些天忙碌的事,這個大小子對自己是好的過頭,讓他這個新任村長又多了幾分底氣。
汪家父子倆表現挺積極,很快就找到了徐村長,合作意圖非常明確。汪大林聽著村長開出的條件不是很滿意,可又想著一天有四百文的工錢,比自己燒炭強很多,就勉強同意了。
喬璟妍早就準備好了契約書,三方的責權利寫的清清楚楚,最關鍵一條就是要幫著汪家燒出好炭,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山林裏的斜坡上,汪家父子四人將原來低矮的窯洞挖開加大加深,周子貴吳大旱周海三人相互配合著砌磚塊,農家漢子一般都會點泥瓦活,磚牆出了地麵越來越小,最後隻留了個小煙囪,再圍上一層厚實的泥土,不靠近還以為是個聳起的小山包。
喬璟妍一直在旁邊指揮,爺爺後山上的炭窯就是這個樣子的,斜坡處的門口待火候燒的差不多了也要封閉,至於火候怎麽掌握就不知道了。
“把截好的木材搬進來,粗的架下麵細的架上麵,今晚燒一窯試試。”說完又開始指揮架木材,層層疊疊疏密有度,汪家父子似乎知道自己燒不出好炭的原因了。
汪父不好意思的低著頭幹活,半大的時候跟本家大伯學燒窯, 他除了守著窯口添柴,就是做一些砍柴出窯的雜活,好幾年都沒有學到關鍵技術,火候還是一夜沒睡覺偷學來的。
從小就被叫做蟬頭,大名反而沒人記得,久而久之汪蟬頭就成了他唯一的稱唿,其實他並不是傻子,就是比較老實,要不然怎麽會偷偷守著大伯封住窯洞後才離開,還知道是月亮當空的時候。
掌握了火候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摸索著燒了這麽多年,仍然沒有找到問題的症結,隻能說是不夠用心。
劉華強當了兩個多月的村長沒有鬆快過,前期實施判決有衙差在,歸還田地賠付銀子還算順利,現在拿著村裏的賬冊和七十三兩銀子很是棘手,孫王兩大姓時不時的蹦出一些瑣事,一會兒雞被偷了,一會兒妯娌打架,他是能躲就躲。
竹林坊想買窪地找兩姓族長商議,這是曆來的規矩,外姓人在河東村買地,兩大族都要碰頭商議,意見一致才算同意。
他們各自開了祠堂,結果是一家同意一家不同意,兩位族長邀村長參加再次商榷,最後決定賣,但必須把旁邊那個小山包買走,理由是那個山包緊挨她的院子,以後會沒人要。
幾年後,這個山包的產出驚豔所有人的臉,窪地成了南北物品的批發地,官道邊的門臉鋪子更是千金難求,這是後來很多河東村人後悔的事。
同一天買地,河西村都幹的熱火朝天,河東村才有了迴信,買吧,不就兩百來畝山地嗎,如果別人住在這個山包上,自己家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眼裏,也是件很不舒服的事。
王春生陪同劉村長察看了整個山包的界限,加上窪地約二百二十畝,地款契稅二百兩銀票足夠,待衙差測量後多退少補。
劉村長辦事還是不錯的,下午就請來了兩個測量衙差,一共是二百三十二畝,王春生給了一人一兩銀子辛苦費。
第二天晌午地契就辦好了,王春生把多出的二兩多銀子遞給他說:“劉村長辛苦了,這個就當跑腿錢吧,我家少爺知道你有難處,以後有需要盡管說,我主家是個好心腸的。”
劉華強訕笑著接過荷包。“這也太多了,王管事,做工的勞動力,下午我會敲鍾集中通知大家,願意的明天早上直接去你家,至於有多少人會去很難說,我自己肯定去。”
這樣 的結果已經算好的,不是非要他們村的勞力,三十多畝水田在村子裏麵,多一個朋友就多一份關照。
“村長來不來都有一份工錢,你的事多,有空來走幾趟就可以了。”以後經常要打交道,和地頭蛇搞好關係利多弊少。
出乎意外,大清早竹林坊門前聚了二十多個帶著鋤頭鐵鍬的勞力,劉華強也在其中。
王春生熱情接待了他們。“謝謝你們來幫忙築堤壩,具體怎麽分工聽劉村長安排,有問題可以和徐村長商量,我也會在堤壩附近。”
“該說謝的是我們,家門前的活工錢還高,誰跟銀子過不去,咱也別光顧著客套,來的人全要嗎?”劉村長也是個實誠人。
“要,具體人數分工都由你安排,我信你。”王春生是竹林坊的管家,說出去的話當然算數的。
劉華強當村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魄力還是蠻強的。“你們六個拿鐵鍬鋤頭的留下,其他人迴家換扁擔土箕,邊上看熱鬧的想做工就迴家拿家夥,沒吃飽的再添個窩頭,別到時候腿軟了叫人笑話。”
河東村是泰寧鎮最大的村子,即便河西村分出來了還有二百多戶,有些拿不定主意的也不猶豫,帶著土箕鐵鍬趕來,五十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築壩人群一下子壯大了不少,河灘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姓汪那家人做事很謹慎,發現有外人靠近就會好言勸阻,別人也就會自動離開,李福林天天在山裏轉,也隻是知道大致方向。“大少爺,他家的木炭不好用盡是煙,我爹說是禍害山裏的木材。”
這是什麽手藝會有如此糟糕的評價?兩個人故意邊走邊大聲說話。“咳咳咳。”幾聲咳嗽後,走出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這是汪家的大兒子汪大林,可能進到了關鍵位置。
“大少爺,你們這是在找什麽?”兩個人空著手在林子裏轉,不是找東西就是找人。
“找你們,我有買賣想和你們合作,有沒有興趣聽聽?”直截了當說明來意,免得耽誤大家好時間。
“你想買木炭?可是-----”汪大林結結巴巴的半天說不出下文,低頭看到自己烏黑的雙手,不好意思的背到身後。
喬璟妍也不知道該怎麽跟他說,幹脆直接問道:“你家燒木炭一天能出多少?賣多少錢一斤?”
“這個、這個、百十來斤吧,價錢、價錢很便宜的。”不知道這個大少爺問這麽多想幹什麽,吞吞吐吐的迴了個大概。
按道理這麽直接問人家的收入很不禮貌,可麵對一個老實巴交的人,拐彎抹角實在是太累。“我可以告訴你們如何燒好炭,而且出炭量也高,如果願意合作,就去徐村長家商談。”
樹林不是談買賣地方,何況他也做不了主,就這麽簡短的拋出幾句話,至於汪家有沒有想法,就看他們的行動了。
下山後,找到忙碌的徐村長,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驚的他大聲問:“大小子,你咋還會這個呢?”
“我不會,可我知道他家出不了好炭的原因。”這不是糊弄人嗎?自己不會的東西還能教別人,徐村長不知該說什麽好,臉上掛著大大的疑問。
喬璟妍理解他的表現,燒炭算是一門手藝,能找出別人的缺陷,不等於自己會做,何況連人家的炭窯啥樣都沒有見過,但是她見識過爺爺後山上磚瓦窯,小時候還幫忙傳遞過柴火棒。
“我有兩個方案,一是我跟他家合作,另一個是我跟你們村合作,畢竟山上的樹木是集體的。”這是在提醒他,要合理保護村集體的公共資源。
徐村長心裏琢磨了好一會,大小子做事雖然有些浮躁,可也沒有損害過別人,河東村的水田和宅子是縣衙當眾拍賣的,有銀子的都可以買,他隻是仗義買了別人不敢要的東西。
再說築壩造田這件事,誰都覺得此舉很不合算,灑出這麽多銀子,全村人都掙了工錢,人家有銀子會買不到好田地嗎?還不是想幫幫自己,這個情一定要記著。
“跟村裏怎麽合作?”一碼歸一碼,關係到全村人的事,還有問清楚一些心裏才有譜。
“村裏出銀子買磚砌窯,他家四人負責燒炭,工錢每人一百文一天,另外安排幾個人到鎮上縣城賣炭,收入歸村集體,一個月給大家發一次紅利,這樣的村長多有權威啊。”喬璟妍的腦子裏立刻浮現土皇帝的模樣。
徐村長又是好一陣盤算,公中的那點銀子是準備打水井買石磨的,關係到全村人的事不能馬虎,可迴頭一想,要是能燒出好炭就是一筆大收入,家家戶戶都能過個紅火年,萬一失敗了,砌窯的磚還在,大不了再挖出來做磨坊。
這麽一想也就沒什麽損失,但是該明確的事還得問清楚。“大小子準備分幾成利?”主意是他出的,說不定還真有出好炭的法子,要是他拿大頭也不合算,自己是一村之長,得給大家多爭些利。
“我隻要木炭,我鋪子裏的無煙炭是二十文一斤,你這裏的我隻出十文一斤,一天大概需要兩三百斤,多餘的你們拿去賣。”喬璟妍考慮到兩個鋪子木炭的用量頗大,略高於成本價買也不算壓榨他們。
徐村長在心裏盤算木炭的成本,木柴是山裏長的不用花錢,本錢就是人工費,每天有個固定買家更好,三百斤炭就是三兩銀子的收入,粗略一算有賺頭。
這麽好的買賣不要分紅銀子,還當了一個固定客戶,如此大仁大義感恩都來不及,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隻是他一個城裏的大少爺,真的知道燒炭的法子?
好的木炭到了冬天年賣到二三十文一斤,這個賺頭就更大,迴頭再想想這些天忙碌的事,這個大小子對自己是好的過頭,讓他這個新任村長又多了幾分底氣。
汪家父子倆表現挺積極,很快就找到了徐村長,合作意圖非常明確。汪大林聽著村長開出的條件不是很滿意,可又想著一天有四百文的工錢,比自己燒炭強很多,就勉強同意了。
喬璟妍早就準備好了契約書,三方的責權利寫的清清楚楚,最關鍵一條就是要幫著汪家燒出好炭,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山林裏的斜坡上,汪家父子四人將原來低矮的窯洞挖開加大加深,周子貴吳大旱周海三人相互配合著砌磚塊,農家漢子一般都會點泥瓦活,磚牆出了地麵越來越小,最後隻留了個小煙囪,再圍上一層厚實的泥土,不靠近還以為是個聳起的小山包。
喬璟妍一直在旁邊指揮,爺爺後山上的炭窯就是這個樣子的,斜坡處的門口待火候燒的差不多了也要封閉,至於火候怎麽掌握就不知道了。
“把截好的木材搬進來,粗的架下麵細的架上麵,今晚燒一窯試試。”說完又開始指揮架木材,層層疊疊疏密有度,汪家父子似乎知道自己燒不出好炭的原因了。
汪父不好意思的低著頭幹活,半大的時候跟本家大伯學燒窯, 他除了守著窯口添柴,就是做一些砍柴出窯的雜活,好幾年都沒有學到關鍵技術,火候還是一夜沒睡覺偷學來的。
從小就被叫做蟬頭,大名反而沒人記得,久而久之汪蟬頭就成了他唯一的稱唿,其實他並不是傻子,就是比較老實,要不然怎麽會偷偷守著大伯封住窯洞後才離開,還知道是月亮當空的時候。
掌握了火候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摸索著燒了這麽多年,仍然沒有找到問題的症結,隻能說是不夠用心。
劉華強當了兩個多月的村長沒有鬆快過,前期實施判決有衙差在,歸還田地賠付銀子還算順利,現在拿著村裏的賬冊和七十三兩銀子很是棘手,孫王兩大姓時不時的蹦出一些瑣事,一會兒雞被偷了,一會兒妯娌打架,他是能躲就躲。
竹林坊想買窪地找兩姓族長商議,這是曆來的規矩,外姓人在河東村買地,兩大族都要碰頭商議,意見一致才算同意。
他們各自開了祠堂,結果是一家同意一家不同意,兩位族長邀村長參加再次商榷,最後決定賣,但必須把旁邊那個小山包買走,理由是那個山包緊挨她的院子,以後會沒人要。
幾年後,這個山包的產出驚豔所有人的臉,窪地成了南北物品的批發地,官道邊的門臉鋪子更是千金難求,這是後來很多河東村人後悔的事。
同一天買地,河西村都幹的熱火朝天,河東村才有了迴信,買吧,不就兩百來畝山地嗎,如果別人住在這個山包上,自己家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眼裏,也是件很不舒服的事。
王春生陪同劉村長察看了整個山包的界限,加上窪地約二百二十畝,地款契稅二百兩銀票足夠,待衙差測量後多退少補。
劉村長辦事還是不錯的,下午就請來了兩個測量衙差,一共是二百三十二畝,王春生給了一人一兩銀子辛苦費。
第二天晌午地契就辦好了,王春生把多出的二兩多銀子遞給他說:“劉村長辛苦了,這個就當跑腿錢吧,我家少爺知道你有難處,以後有需要盡管說,我主家是個好心腸的。”
劉華強訕笑著接過荷包。“這也太多了,王管事,做工的勞動力,下午我會敲鍾集中通知大家,願意的明天早上直接去你家,至於有多少人會去很難說,我自己肯定去。”
這樣 的結果已經算好的,不是非要他們村的勞力,三十多畝水田在村子裏麵,多一個朋友就多一份關照。
“村長來不來都有一份工錢,你的事多,有空來走幾趟就可以了。”以後經常要打交道,和地頭蛇搞好關係利多弊少。
出乎意外,大清早竹林坊門前聚了二十多個帶著鋤頭鐵鍬的勞力,劉華強也在其中。
王春生熱情接待了他們。“謝謝你們來幫忙築堤壩,具體怎麽分工聽劉村長安排,有問題可以和徐村長商量,我也會在堤壩附近。”
“該說謝的是我們,家門前的活工錢還高,誰跟銀子過不去,咱也別光顧著客套,來的人全要嗎?”劉村長也是個實誠人。
“要,具體人數分工都由你安排,我信你。”王春生是竹林坊的管家,說出去的話當然算數的。
劉華強當村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魄力還是蠻強的。“你們六個拿鐵鍬鋤頭的留下,其他人迴家換扁擔土箕,邊上看熱鬧的想做工就迴家拿家夥,沒吃飽的再添個窩頭,別到時候腿軟了叫人笑話。”
河東村是泰寧鎮最大的村子,即便河西村分出來了還有二百多戶,有些拿不定主意的也不猶豫,帶著土箕鐵鍬趕來,五十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築壩人群一下子壯大了不少,河灘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