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也想衝下鋒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李厥的虛心請教,韋仁壽還是很受用的。一個不亂指揮,還懂得聽取下屬建議的領導,頗為難得。
他沉吟片刻道:“目前攻勢範圍不明,還請殿下責令戎州(四川宜賓)、邕州(廣西南寧)、邵州(湖南邵陽)都督府,雖不必他們出兵,但也要做好城防,
在臣看來,謝法成定會以南取東,以北取中,若這些地方沒有防備,或會有大損失。”
韋仁壽所說的地方,已經超出這份地圖的範圍,李厥抬頭迴想一下,這三地所在區域。
分別在貴陽的西北、東、南三方,算是把謝法成能起兵的方向全圍堵了。
“老將軍所言在理,孤這就寫信。”
李厥沒有越俎代庖,來此就把總指揮權給奪了,相反他還虛心聽取韋仁壽的建議。
他永遠都奉行一點,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他雖然有些超前的眼光也有名師自小指導,但在具體戰局指揮上,他一次也沒有過,恰好此次有和韋仁壽學習的機會。
韋仁壽見他虛心受教,待他寫好書信後,便令人送出去,再度對李厥笑道:“殿下,看看此地有何不同?”
這便是要考李厥了,當然也是抱著教他的想法。
李厥看了一眼,此地東北窄,西南闊,群山相夾,看了片刻又在心中一一對應著李靖所教的知識。
“老將軍,此地雖不說易守難攻,但更容易切斷敵方之退路,敵方要逃必然要深入西南,與矩州可是相反的方向,雖說不上關門打狗,但也可逐步蠶食,以最小的代價換得大功。”
李厥又一指腳下之地再道:“老將軍,孤看來此處本非大營之所吧?”
見韋仁壽麵上含笑不答,他隻得把話挑明:“此地置百人疑兵,埋鍋造飯,引誘敵軍,讓其認為我們便下營立柵在此,
必然會在初一進入此地,便對這裏發動猛攻,以此為餌,讓我們能從容斷其後路。”
“殿下真是甚肖陛下,臣小小計謀,在殿下眼中居然轉瞬之間被識破,汗顏矣。”
李厥搖了搖頭:“老將軍何必妄自菲薄,孤也是得你提醒才會從容審視。其實,孤還有更好的法子。”
“哦?請殿下賜教。”
“把營寨全部去除不露痕跡,老將軍帶兵藏於山腰處,孤帶著原先的人在此歇息,以孤為餌,想來效果會更好。”
“不可。”數人的聲音幾乎同時出口。
開玩笑呢,李厥要是有危險,那麽就算把謝法成千刀萬剮也是大敗。
其實李厥還真想試試,他帶著薛禮、裴行儉、席君買一起,衝鋒陷陣玩一把,但他知曉,這樣的機會可能這輩子也不會有。
“殿下,老臣知曉,殿下武勇過人,但戰陣之上能存活下來的,不僅要靠武勇,更要靠氣運,落馬踩死、流矢誤中數不勝數。
且殿下若在陣中,大戰開啟,軍士多有顧忌,如此傷亡更大。”
李厥淡然一笑:“孤也隻是提個想法,並非真要如此,老將軍勿憂。”
韋仁壽在身後翻了個白眼,不想去,你提幹什麽,提出來便代表某一刻是如此想的。
“殿下,差不多該離開此處了。”
以防萬一,韋仁壽想著盡快將這家夥給送到安全之地,別再出什麽幺蛾子。
李厥這次倒是從善如流,跟著韋仁壽爬到邊上一處山巒之上,這裏可以俯瞰整個戰場之地。
“裴行儉留下來便可,薛禮和君買前去協助老將軍。”
聽得此話,薛禮和席君買麵上大喜,特別是薛禮,自從跟隨李厥這幾年,一次戰鬥也未參加過,他還真怕自己忘了血腥味。
李厥讓兩人去,也是一番考量,兩人未來是合格的將才,至於能不能成長他暫時也看不出來,畢竟有些人就算是手把手也是教不會的,
裴行儉不同,他是要作為帥才培養的,留在此地可一窺整個戰局,發現優缺,總結得失。
下午時分,原本的營寨位置,此刻幾縷炊煙升起,還真像是埋鍋造飯的樣子。
“殿下,來了,約有三千餘騎。”
李厥正側躺著閉目養神,昨夜至今他也沒睡著,此刻山巒之上雖然陽光有點曬,但風也頗大,人還是蠻舒服,
恰在此時,裴行儉向他匯報了情況。
李厥翻身看了眼左近情況,正想問在哪裏時,耳邊響起如同戰鼓的聲音由遠及近。
“你這是千裏耳啊,怎麽聽出來的教教我。”
“殿下想學,臣自不敢藏私,待此戰結束,臣告訴您法子。”
李厥點頭,這一會他也沒有心思學,遠處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密,如急促的戰鼓聲,讓他的心也越跳越快,激動之色溢於言表。
這是他第一次親臨戰場,如何能不激動。
恰在此時,程務挺來到身前稟報道:“殿下,東宮六率百人,護衛在山腰。”
“不必多禮,趴下陪孤一起看著戰局變化。”
程務挺本就護衛東宮,自然知曉自家殿下是啥脾氣,好說話時跟誰都是和顏悅色,但要懲治人時也能瞬間變臉、毫不留情。
他拉開幾步距離,趴下之後,看了一眼好像與李厥趴成一條線有些不敬,又往後縮了一點。
“過來,再縮你能看到底下啥情況啊。”李厥沒好氣的叫了一聲,這也是他重點培養之人。
“可惜了,段懷簡不在這裏。”
聽到李厥此話,程務挺笑著答腔:“段小公爺若是在此,恐怕早就呐喊著衝了下去。”
李厥笑了笑,小段被他扔到軍中打熬去了,反正那貨肯定是走不了文官的路子了。
“殿下,他們開始進攻了。”
裴行儉說著,抽出腰間的劍,此刻也不怕逾禮,便直接半蹲著,護在李厥的身前。
“你這是做什麽?”
“若我是謝法成,看到此等地行,必然是箭矢開道。”
程務挺聽到此話,也身體半蹲,抽出腰間的刀,護在另一邊。
李厥沒辦法,隻得透過兩人中間的縫隙,看向底下。
隻見此刻,三百餘騎衝向了之前營寨之地,廝殺從這一刻正式開始,馬蹄聲混合著慘叫聲。
為帥之道當有愛軍之心,但也要夠果斷,韋仁壽留在營寨中的百人,便是誘餌,而他們說難聽點,就是送死的。
他沉吟片刻道:“目前攻勢範圍不明,還請殿下責令戎州(四川宜賓)、邕州(廣西南寧)、邵州(湖南邵陽)都督府,雖不必他們出兵,但也要做好城防,
在臣看來,謝法成定會以南取東,以北取中,若這些地方沒有防備,或會有大損失。”
韋仁壽所說的地方,已經超出這份地圖的範圍,李厥抬頭迴想一下,這三地所在區域。
分別在貴陽的西北、東、南三方,算是把謝法成能起兵的方向全圍堵了。
“老將軍所言在理,孤這就寫信。”
李厥沒有越俎代庖,來此就把總指揮權給奪了,相反他還虛心聽取韋仁壽的建議。
他永遠都奉行一點,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他雖然有些超前的眼光也有名師自小指導,但在具體戰局指揮上,他一次也沒有過,恰好此次有和韋仁壽學習的機會。
韋仁壽見他虛心受教,待他寫好書信後,便令人送出去,再度對李厥笑道:“殿下,看看此地有何不同?”
這便是要考李厥了,當然也是抱著教他的想法。
李厥看了一眼,此地東北窄,西南闊,群山相夾,看了片刻又在心中一一對應著李靖所教的知識。
“老將軍,此地雖不說易守難攻,但更容易切斷敵方之退路,敵方要逃必然要深入西南,與矩州可是相反的方向,雖說不上關門打狗,但也可逐步蠶食,以最小的代價換得大功。”
李厥又一指腳下之地再道:“老將軍,孤看來此處本非大營之所吧?”
見韋仁壽麵上含笑不答,他隻得把話挑明:“此地置百人疑兵,埋鍋造飯,引誘敵軍,讓其認為我們便下營立柵在此,
必然會在初一進入此地,便對這裏發動猛攻,以此為餌,讓我們能從容斷其後路。”
“殿下真是甚肖陛下,臣小小計謀,在殿下眼中居然轉瞬之間被識破,汗顏矣。”
李厥搖了搖頭:“老將軍何必妄自菲薄,孤也是得你提醒才會從容審視。其實,孤還有更好的法子。”
“哦?請殿下賜教。”
“把營寨全部去除不露痕跡,老將軍帶兵藏於山腰處,孤帶著原先的人在此歇息,以孤為餌,想來效果會更好。”
“不可。”數人的聲音幾乎同時出口。
開玩笑呢,李厥要是有危險,那麽就算把謝法成千刀萬剮也是大敗。
其實李厥還真想試試,他帶著薛禮、裴行儉、席君買一起,衝鋒陷陣玩一把,但他知曉,這樣的機會可能這輩子也不會有。
“殿下,老臣知曉,殿下武勇過人,但戰陣之上能存活下來的,不僅要靠武勇,更要靠氣運,落馬踩死、流矢誤中數不勝數。
且殿下若在陣中,大戰開啟,軍士多有顧忌,如此傷亡更大。”
李厥淡然一笑:“孤也隻是提個想法,並非真要如此,老將軍勿憂。”
韋仁壽在身後翻了個白眼,不想去,你提幹什麽,提出來便代表某一刻是如此想的。
“殿下,差不多該離開此處了。”
以防萬一,韋仁壽想著盡快將這家夥給送到安全之地,別再出什麽幺蛾子。
李厥這次倒是從善如流,跟著韋仁壽爬到邊上一處山巒之上,這裏可以俯瞰整個戰場之地。
“裴行儉留下來便可,薛禮和君買前去協助老將軍。”
聽得此話,薛禮和席君買麵上大喜,特別是薛禮,自從跟隨李厥這幾年,一次戰鬥也未參加過,他還真怕自己忘了血腥味。
李厥讓兩人去,也是一番考量,兩人未來是合格的將才,至於能不能成長他暫時也看不出來,畢竟有些人就算是手把手也是教不會的,
裴行儉不同,他是要作為帥才培養的,留在此地可一窺整個戰局,發現優缺,總結得失。
下午時分,原本的營寨位置,此刻幾縷炊煙升起,還真像是埋鍋造飯的樣子。
“殿下,來了,約有三千餘騎。”
李厥正側躺著閉目養神,昨夜至今他也沒睡著,此刻山巒之上雖然陽光有點曬,但風也頗大,人還是蠻舒服,
恰在此時,裴行儉向他匯報了情況。
李厥翻身看了眼左近情況,正想問在哪裏時,耳邊響起如同戰鼓的聲音由遠及近。
“你這是千裏耳啊,怎麽聽出來的教教我。”
“殿下想學,臣自不敢藏私,待此戰結束,臣告訴您法子。”
李厥點頭,這一會他也沒有心思學,遠處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密,如急促的戰鼓聲,讓他的心也越跳越快,激動之色溢於言表。
這是他第一次親臨戰場,如何能不激動。
恰在此時,程務挺來到身前稟報道:“殿下,東宮六率百人,護衛在山腰。”
“不必多禮,趴下陪孤一起看著戰局變化。”
程務挺本就護衛東宮,自然知曉自家殿下是啥脾氣,好說話時跟誰都是和顏悅色,但要懲治人時也能瞬間變臉、毫不留情。
他拉開幾步距離,趴下之後,看了一眼好像與李厥趴成一條線有些不敬,又往後縮了一點。
“過來,再縮你能看到底下啥情況啊。”李厥沒好氣的叫了一聲,這也是他重點培養之人。
“可惜了,段懷簡不在這裏。”
聽到李厥此話,程務挺笑著答腔:“段小公爺若是在此,恐怕早就呐喊著衝了下去。”
李厥笑了笑,小段被他扔到軍中打熬去了,反正那貨肯定是走不了文官的路子了。
“殿下,他們開始進攻了。”
裴行儉說著,抽出腰間的劍,此刻也不怕逾禮,便直接半蹲著,護在李厥的身前。
“你這是做什麽?”
“若我是謝法成,看到此等地行,必然是箭矢開道。”
程務挺聽到此話,也身體半蹲,抽出腰間的刀,護在另一邊。
李厥沒辦法,隻得透過兩人中間的縫隙,看向底下。
隻見此刻,三百餘騎衝向了之前營寨之地,廝殺從這一刻正式開始,馬蹄聲混合著慘叫聲。
為帥之道當有愛軍之心,但也要夠果斷,韋仁壽留在營寨中的百人,便是誘餌,而他們說難聽點,就是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