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見王林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玄齡與大兒子也在書房,大兒子今年已近五十歲,目前也升任至禮部侍郎。
貞觀伊始,禮部尚書為盧寬,貞觀六年改任陳叔達,不過陳叔達不久病逝,盧寬再次調任禮部尚書,現在年齡大了,幾乎不怎麽管事,
所以房遺直實則已經在行禮部尚書之職。
對於這個安排,老房還是挺滿意的,大兒子為人謙和,但機變不足,禮部雖相較其他幾部沒啥存在感,但也更清貴。
“父親,此次皇太孫如此做,實則是逼迫百官表態,不若由孩兒去信洛陽。”
房玄齡原本麵上含笑,聽到此刻便想動手,但手剛揚起,居然看到了大兒子頭上已經有了白發,緩緩的再度放下。
“遺直啊,世家已是昨日黃花,你在朝堂也看見了,陛下和太孫配合默契。
陛下龍行虎步,當是智謀無雙,而太孫自五歲初鳴,可謂是算無遺策,若是沒有把握,自不會向現在這般行事。”
“那太孫為何要逼百官站隊?”
房玄齡到底是沒忍住輕啐了一口兒子:“何用站隊,何來的站隊之說,我等皆是陛下的臣民,便是老夫為世家說話,便不是大唐的臣子了?
太孫如此行事,是想告訴我等,不必再巴結世家了。”
房遺直一怔,是這個意思嗎?
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太孫是想告訴所有的仕人,一是世家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麽高尚,一個個唯利是圖,不顧百姓死活,
其二則是告訴仕人,世家已經沒了隋時那麽大的影響力,皇家隨時可以拿捏。
“父親,您是打算自己寫?”
“為父自己動筆,順便和太孫交流一下心得。”
見兒子又是不解,他很是鬱悶啊,不過對於家裏的二代他已經放棄了。
老大謙和但不知變通,老二懼內,老三平庸少謀,老四未動先喊苦,沒有一個可傳自己衣缽。
倒是孫子輩給了他一些驚喜,房燕客一改之前的懦弱怕事,漸有獨擋一麵之風。
“你告訴為父,若是你來替太孫決斷,接下來如何對付世家?”
老大想了想道:“趁他病要他命,世家已現頹勢,當行雷霆掃穴之威,盡快清除。”
老房先是點頭,對於兒子能說出這一番話來,他還是挺欣慰的,但片刻又搖起頭來。
“你說的法子是陛下的手段,而不是太孫的手段。要知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算是現在清除世家,大唐不至於混亂,也會是一記重創。
在為父看來,太孫必然還是會采用更加懷柔的辦法。”
見兒子尤不解,老房也沒有再解釋,讓老大鋪上紙,他提筆開始寫,年紀大了,他的手也抖得厲害,字已沒了之前好。
房遺直湊近,想看看父親寫的是什麽?
‘漢定遠侯駛夷,其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終成仁義之君,明帝崩章帝得統,令定遠侯迴防,放棄西域,
然於闐百姓跪地相求,疏勒官員以死相救,此為收夷之心第一人矣。’
寫到這裏就結束了,壓根沒有任何的表態,好像就是和李厥探討一個典故。
“父親這是…”
“不懂,自己翻書去。”
……
魏王府邸,李泰今天頭疼,壓根沒有上朝,不過朝堂上的事他也很快便知曉了。
聽到在洛陽的世家被李厥一網打盡時,他先是氣憤,不過很快猛的坐起,麵上浮現一絲笑意,整個人陷入了沉思,眼角的肌肉也不時的抖動著。
隻是損失了些許錢財而已,這又有什麽,現在的世家想來和李厥會不死不休了吧。
若自己是李厥,洛陽之事一了,便會快速迴京,這樣才更安全。
李厥會迴來嗎?想及此他便叫來了人。
“本王派去洛陽的三個人還是沒有信息?”
“沒有。”
李泰瞳孔微縮,這個時候還不迴來很不正常,而且是三人啊,一人還能說是出了意外。
被李厥知曉了?那麽他應該告知父皇。
片刻,他將心中的不安按下,對著來人道:“動用暗士,本王要知曉皇太孫接下來的動向。”
“喏。”
……
這一天的長安,個個都在奮筆疾書,有像老程那樣,寫的粗俗易懂的,也有像許敬宗他們,寫得一篇好駢文的。
長安到洛陽的快馬,那是一批接著一批。
李厥並不知曉這些,他進了洛陽行宮,這是他來洛陽近三月第一次進行宮。
在乾陽殿中,他坐在上首,看著賈敦頤帶著王林走進殿中。
“賈卿家辛苦,先到文成殿暫候。”
“臣告退。”
王林也不行禮,看著高座在上的李厥,身邊的無意正要喝止,也被李厥給製止了。
李厥走下台階,笑看著王林道:“王公,看清了嗎?”
“臣不知,殿下是何日來的洛陽?來後不及時放糧,看著百姓掙紮,看來殿下也並不如外界所傳愛民如子。”
“原來你想見孤,就是想和孤議一議德行,也行,孤奉配。”
貞觀伊始,禮部尚書為盧寬,貞觀六年改任陳叔達,不過陳叔達不久病逝,盧寬再次調任禮部尚書,現在年齡大了,幾乎不怎麽管事,
所以房遺直實則已經在行禮部尚書之職。
對於這個安排,老房還是挺滿意的,大兒子為人謙和,但機變不足,禮部雖相較其他幾部沒啥存在感,但也更清貴。
“父親,此次皇太孫如此做,實則是逼迫百官表態,不若由孩兒去信洛陽。”
房玄齡原本麵上含笑,聽到此刻便想動手,但手剛揚起,居然看到了大兒子頭上已經有了白發,緩緩的再度放下。
“遺直啊,世家已是昨日黃花,你在朝堂也看見了,陛下和太孫配合默契。
陛下龍行虎步,當是智謀無雙,而太孫自五歲初鳴,可謂是算無遺策,若是沒有把握,自不會向現在這般行事。”
“那太孫為何要逼百官站隊?”
房玄齡到底是沒忍住輕啐了一口兒子:“何用站隊,何來的站隊之說,我等皆是陛下的臣民,便是老夫為世家說話,便不是大唐的臣子了?
太孫如此行事,是想告訴我等,不必再巴結世家了。”
房遺直一怔,是這個意思嗎?
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太孫是想告訴所有的仕人,一是世家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麽高尚,一個個唯利是圖,不顧百姓死活,
其二則是告訴仕人,世家已經沒了隋時那麽大的影響力,皇家隨時可以拿捏。
“父親,您是打算自己寫?”
“為父自己動筆,順便和太孫交流一下心得。”
見兒子又是不解,他很是鬱悶啊,不過對於家裏的二代他已經放棄了。
老大謙和但不知變通,老二懼內,老三平庸少謀,老四未動先喊苦,沒有一個可傳自己衣缽。
倒是孫子輩給了他一些驚喜,房燕客一改之前的懦弱怕事,漸有獨擋一麵之風。
“你告訴為父,若是你來替太孫決斷,接下來如何對付世家?”
老大想了想道:“趁他病要他命,世家已現頹勢,當行雷霆掃穴之威,盡快清除。”
老房先是點頭,對於兒子能說出這一番話來,他還是挺欣慰的,但片刻又搖起頭來。
“你說的法子是陛下的手段,而不是太孫的手段。要知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算是現在清除世家,大唐不至於混亂,也會是一記重創。
在為父看來,太孫必然還是會采用更加懷柔的辦法。”
見兒子尤不解,老房也沒有再解釋,讓老大鋪上紙,他提筆開始寫,年紀大了,他的手也抖得厲害,字已沒了之前好。
房遺直湊近,想看看父親寫的是什麽?
‘漢定遠侯駛夷,其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終成仁義之君,明帝崩章帝得統,令定遠侯迴防,放棄西域,
然於闐百姓跪地相求,疏勒官員以死相救,此為收夷之心第一人矣。’
寫到這裏就結束了,壓根沒有任何的表態,好像就是和李厥探討一個典故。
“父親這是…”
“不懂,自己翻書去。”
……
魏王府邸,李泰今天頭疼,壓根沒有上朝,不過朝堂上的事他也很快便知曉了。
聽到在洛陽的世家被李厥一網打盡時,他先是氣憤,不過很快猛的坐起,麵上浮現一絲笑意,整個人陷入了沉思,眼角的肌肉也不時的抖動著。
隻是損失了些許錢財而已,這又有什麽,現在的世家想來和李厥會不死不休了吧。
若自己是李厥,洛陽之事一了,便會快速迴京,這樣才更安全。
李厥會迴來嗎?想及此他便叫來了人。
“本王派去洛陽的三個人還是沒有信息?”
“沒有。”
李泰瞳孔微縮,這個時候還不迴來很不正常,而且是三人啊,一人還能說是出了意外。
被李厥知曉了?那麽他應該告知父皇。
片刻,他將心中的不安按下,對著來人道:“動用暗士,本王要知曉皇太孫接下來的動向。”
“喏。”
……
這一天的長安,個個都在奮筆疾書,有像老程那樣,寫的粗俗易懂的,也有像許敬宗他們,寫得一篇好駢文的。
長安到洛陽的快馬,那是一批接著一批。
李厥並不知曉這些,他進了洛陽行宮,這是他來洛陽近三月第一次進行宮。
在乾陽殿中,他坐在上首,看著賈敦頤帶著王林走進殿中。
“賈卿家辛苦,先到文成殿暫候。”
“臣告退。”
王林也不行禮,看著高座在上的李厥,身邊的無意正要喝止,也被李厥給製止了。
李厥走下台階,笑看著王林道:“王公,看清了嗎?”
“臣不知,殿下是何日來的洛陽?來後不及時放糧,看著百姓掙紮,看來殿下也並不如外界所傳愛民如子。”
“原來你想見孤,就是想和孤議一議德行,也行,孤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