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長安來的消息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議論不出什麽結果,隻得靜觀其變,讓眾人繼續觀察。
眾人走後,王林長歎一口氣,畢竟年歲大了,自昨晚便在考慮魯通一事,精神耗損有些大,仆人端上參茶,他輕啜一口。
其實,不管是世家還是李厥,現在采用的方法都是劣幣驅逐良幣。
世家采用的方法是,拋撒劣幣,迴收良幣,以此謀利的同時,摧毀整個貨幣體係,而李厥采用的方式則是,以劣幣來應對高昂的物價,
通過轉嫁勞動力,讓百姓至少可以糊口,至於往下的發展,那便是收割世家。
現在投入房地產,無非就是開辟第二戰場,因為李厥若是現在就放糧平抑糧價,起到的效果肯定有,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朝廷損失慘重,
而世家帶著收割的巨利平安離場,這樣的結果,李厥自然接受不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洛陽好像變成了一個大工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投入到了房地產的建設當中。
大批的建築材料自洛水運進了洛陽城。
所有的匠戶登記造冊,投入到新房的建設中,而農戶,現在也是春耕農忙之時,在官府的幹預之下,所有的壯力不準在工地忙活,
但是允許婦人和半大的孩子上工地,婦人工錢折六,孩子工錢折四。
這一政策,獲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評,原本對官府所有的怨氣,也因為這一條規定煙消雲散。
三市之中的所有米糧行,依舊在售高價糧,排隊的人絡繹不絕,往往領了當天工錢的婦人孩子,拿著錢就進入了搶糧大軍之中。
……
三月中旬的長安,依舊如往昔一般熱鬧。
上林署中,桃花綻放,牡丹留芳,爭奇鬥豔,與不遠處勞作的農夫與耕牛,形成了一片祥和的氛圍。
自從年初在李厥的帶領下來過這裏一次,李二隔三差五的就會來這裏。
這次他不僅自己來了,還帶著十多位臣子,還有自己的三個兒子。
選了一個高地,李二登高望遠,對眾人感歎道:“勞作的農夫,健壯的耕牛,健康快活奔跑的孩子,這樣的景致朕永遠都看不夠的。”
“陛下,臣家裏訂了三十餘個曲轅犁,發給了家裏的農戶,反應可好,都說省時省力,還是太孫厲害。”程知節大喇喇的說道。
李二淡淡一笑,不過片刻麵上又露出一絲煩躁來,低聲喃喃:“此地還是太矮了。”
老房知曉李二的意思,嗬嗬一笑道:“大唐之地萬裏,陛下便是登得再高,也不可能一眼看到邊的。”
李二哈哈一笑,不過片刻喟歎一聲道:“關中百姓雖勤,但土地貧瘠,已供養百姓千年之久,又要供養三百萬之眾的長安,負重太多。”
此話一出,幾個反應快的皆是心中一緊,不明白李二在此刻說這一番話是什麽意思。
幾人繼續漫步,李二不忘對三個兒子道:“食每餐,當知農之不易,你等生來富貴,便更要懂得珍惜,在這一點上,你們侄兒比你等做得好。”
三個兒子自然低頭受教。
迴程的路上,李二又對著來濟道:“朕有許久未去洛陽,愛卿明日替朕去看看吧,要說起來,洛陽毗鄰滎陽郡,沃野千裏,有其得天獨厚的地利在。”
來濟領命。
眾人大驚,如果說剛剛李二的話或許還隻是一句感慨,那麽現在這一句,便是暗示眾人,他有遷都的打算了。
李二看了眼眾人,淡然一笑便邁步前行。
而一直一聲不吭的李泰,胸口明顯起伏加劇,他恨不得現在就告辭迴府,把這個消息傳遞至洛陽。
迴到皇宮,李二留下了左右仆射、長孫無忌還有來濟,讓其他人各忙各的。
迴到王府的李泰第一時間叫來了管家。
“著人以最快的速度去洛陽,不,此事你親自跑一趟,要快,將陛下要遷都洛陽的事告訴那些人。”
要不說是親兄弟呢,同一時間,迴到王府的李治,與李泰幹的事幾乎一樣,吩咐著府中的管事。
“你親去一趟洛陽,記著東南北三市的鋪子,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看到管事雞飛狗跳的去安排,李治這才往自己的躺椅上一躺,感慨一句躺椅是個好東西,接著又在心裏盤算。
也不知厥兒這段時間在幹啥,知不知曉要遷都的事,要是不知道,到時自己盤下的鋪子,到底翻幾倍轉給他呢?
算了,還是租給他吧,吃租子更穩妥些。
想到這裏,他居然得意的唱起了歌,不過沒一會,就有一個太監走了過來:“大王,到演武的時候了。”
“廢話,本王又不需衝陣殺敵,演哪門子武?”
“陛下說您胖了好大一圈,勒令您每日必須演武一個時辰,還要忌口,若是月餘不減掉肚腩上的肉,您受責罰,奴婢要被杖斃的。”
得,李二感覺光自己一個人減肥,節食沒意思,對於李泰他都放棄了,畢竟李泰打小就胖,但李治不同,這兩年明顯肥了好大一圈,這不能忍。
……
洛陽,李厥這段時間不好再出去走動,他不能讓對方現在就知曉自己在洛陽。
對於洛陽現在的情況,比他來時還是要好的,一是百姓不論壯力,還是婦人全都忙了起來。
人一忙,往往牢騷就會少一些,這一點李厥很清楚,往往一個企業內耗過大,那就說明閑的人太多了。
現在百姓能吃飽,高昂的收入還是日結,結完錢還能快速的變成糧食,家中有了少量的存糧,人到底還是要踏實些。
糧食的價格好像也漲到頭了,畢竟粟米已經被炒到近百文一鬥了,相較之前的價格翻了十五倍以上。
他正在和武媚幾人燒烤,房燕客走了進來。
“大王,今天街上發生了一件怪事,今天一個六沼人說是發現了一種新蔬,紅紅的小角角,還賣得死貴,要兩貫錢一斤。
賣了半天,無人問津,他當時急了,說此物乃是良藥,能迅速發汗,有一個浪蕩子不信邪,就嚐了一口,
結果剛下肚就說口疼肚子疼,尋了大量的水灌下,好一會才慢慢好一些,非說那六沼人賣的是毒物,結果把人逮到打了一頓,這不到去了衙門。
我估計那六詔人懸,打了也是白打。”
房燕客並未注意到,自家大王的雙眼都直了。
……
ps:1、六詔,大唐對雲南一地的稱唿,到唐中期變成了南詔,再往後大理、車前國、南蠻都是唐末宋初的稱謂。
2、網上查了一下,有植物學家在雲南深山中發現了野生型小米椒,推斷小米椒可能很早在我國就有了,屬於原產地之一。
眾人走後,王林長歎一口氣,畢竟年歲大了,自昨晚便在考慮魯通一事,精神耗損有些大,仆人端上參茶,他輕啜一口。
其實,不管是世家還是李厥,現在采用的方法都是劣幣驅逐良幣。
世家采用的方法是,拋撒劣幣,迴收良幣,以此謀利的同時,摧毀整個貨幣體係,而李厥采用的方式則是,以劣幣來應對高昂的物價,
通過轉嫁勞動力,讓百姓至少可以糊口,至於往下的發展,那便是收割世家。
現在投入房地產,無非就是開辟第二戰場,因為李厥若是現在就放糧平抑糧價,起到的效果肯定有,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朝廷損失慘重,
而世家帶著收割的巨利平安離場,這樣的結果,李厥自然接受不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洛陽好像變成了一個大工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投入到了房地產的建設當中。
大批的建築材料自洛水運進了洛陽城。
所有的匠戶登記造冊,投入到新房的建設中,而農戶,現在也是春耕農忙之時,在官府的幹預之下,所有的壯力不準在工地忙活,
但是允許婦人和半大的孩子上工地,婦人工錢折六,孩子工錢折四。
這一政策,獲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評,原本對官府所有的怨氣,也因為這一條規定煙消雲散。
三市之中的所有米糧行,依舊在售高價糧,排隊的人絡繹不絕,往往領了當天工錢的婦人孩子,拿著錢就進入了搶糧大軍之中。
……
三月中旬的長安,依舊如往昔一般熱鬧。
上林署中,桃花綻放,牡丹留芳,爭奇鬥豔,與不遠處勞作的農夫與耕牛,形成了一片祥和的氛圍。
自從年初在李厥的帶領下來過這裏一次,李二隔三差五的就會來這裏。
這次他不僅自己來了,還帶著十多位臣子,還有自己的三個兒子。
選了一個高地,李二登高望遠,對眾人感歎道:“勞作的農夫,健壯的耕牛,健康快活奔跑的孩子,這樣的景致朕永遠都看不夠的。”
“陛下,臣家裏訂了三十餘個曲轅犁,發給了家裏的農戶,反應可好,都說省時省力,還是太孫厲害。”程知節大喇喇的說道。
李二淡淡一笑,不過片刻麵上又露出一絲煩躁來,低聲喃喃:“此地還是太矮了。”
老房知曉李二的意思,嗬嗬一笑道:“大唐之地萬裏,陛下便是登得再高,也不可能一眼看到邊的。”
李二哈哈一笑,不過片刻喟歎一聲道:“關中百姓雖勤,但土地貧瘠,已供養百姓千年之久,又要供養三百萬之眾的長安,負重太多。”
此話一出,幾個反應快的皆是心中一緊,不明白李二在此刻說這一番話是什麽意思。
幾人繼續漫步,李二不忘對三個兒子道:“食每餐,當知農之不易,你等生來富貴,便更要懂得珍惜,在這一點上,你們侄兒比你等做得好。”
三個兒子自然低頭受教。
迴程的路上,李二又對著來濟道:“朕有許久未去洛陽,愛卿明日替朕去看看吧,要說起來,洛陽毗鄰滎陽郡,沃野千裏,有其得天獨厚的地利在。”
來濟領命。
眾人大驚,如果說剛剛李二的話或許還隻是一句感慨,那麽現在這一句,便是暗示眾人,他有遷都的打算了。
李二看了眼眾人,淡然一笑便邁步前行。
而一直一聲不吭的李泰,胸口明顯起伏加劇,他恨不得現在就告辭迴府,把這個消息傳遞至洛陽。
迴到皇宮,李二留下了左右仆射、長孫無忌還有來濟,讓其他人各忙各的。
迴到王府的李泰第一時間叫來了管家。
“著人以最快的速度去洛陽,不,此事你親自跑一趟,要快,將陛下要遷都洛陽的事告訴那些人。”
要不說是親兄弟呢,同一時間,迴到王府的李治,與李泰幹的事幾乎一樣,吩咐著府中的管事。
“你親去一趟洛陽,記著東南北三市的鋪子,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看到管事雞飛狗跳的去安排,李治這才往自己的躺椅上一躺,感慨一句躺椅是個好東西,接著又在心裏盤算。
也不知厥兒這段時間在幹啥,知不知曉要遷都的事,要是不知道,到時自己盤下的鋪子,到底翻幾倍轉給他呢?
算了,還是租給他吧,吃租子更穩妥些。
想到這裏,他居然得意的唱起了歌,不過沒一會,就有一個太監走了過來:“大王,到演武的時候了。”
“廢話,本王又不需衝陣殺敵,演哪門子武?”
“陛下說您胖了好大一圈,勒令您每日必須演武一個時辰,還要忌口,若是月餘不減掉肚腩上的肉,您受責罰,奴婢要被杖斃的。”
得,李二感覺光自己一個人減肥,節食沒意思,對於李泰他都放棄了,畢竟李泰打小就胖,但李治不同,這兩年明顯肥了好大一圈,這不能忍。
……
洛陽,李厥這段時間不好再出去走動,他不能讓對方現在就知曉自己在洛陽。
對於洛陽現在的情況,比他來時還是要好的,一是百姓不論壯力,還是婦人全都忙了起來。
人一忙,往往牢騷就會少一些,這一點李厥很清楚,往往一個企業內耗過大,那就說明閑的人太多了。
現在百姓能吃飽,高昂的收入還是日結,結完錢還能快速的變成糧食,家中有了少量的存糧,人到底還是要踏實些。
糧食的價格好像也漲到頭了,畢竟粟米已經被炒到近百文一鬥了,相較之前的價格翻了十五倍以上。
他正在和武媚幾人燒烤,房燕客走了進來。
“大王,今天街上發生了一件怪事,今天一個六沼人說是發現了一種新蔬,紅紅的小角角,還賣得死貴,要兩貫錢一斤。
賣了半天,無人問津,他當時急了,說此物乃是良藥,能迅速發汗,有一個浪蕩子不信邪,就嚐了一口,
結果剛下肚就說口疼肚子疼,尋了大量的水灌下,好一會才慢慢好一些,非說那六沼人賣的是毒物,結果把人逮到打了一頓,這不到去了衙門。
我估計那六詔人懸,打了也是白打。”
房燕客並未注意到,自家大王的雙眼都直了。
……
ps:1、六詔,大唐對雲南一地的稱唿,到唐中期變成了南詔,再往後大理、車前國、南蠻都是唐末宋初的稱謂。
2、網上查了一下,有植物學家在雲南深山中發現了野生型小米椒,推斷小米椒可能很早在我國就有了,屬於原產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