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之中,隻剩下了田豐、沮授、許攸,鞠義、顏良、文醜。


    幾人一起看著冀州的輿圖,大方略有了,具體戰術,還得仔細研究。


    沮授不放心的再次問道:“鞠將軍確定能擋住白馬義從的衝擊?”


    見沮授再次問了一句,鞠義感覺受到了侮辱,取下兜鍪重重的放在輿圖上:“義願用腦袋擔保。”


    沮授手指輿圖上的一處大笑道:“那便成了。”


    在場諸人一起看向輿圖,田豐許攸一起撫掌道:“妙。”


    隻見沮授所指的地方乃是磐河南二十餘裏。


    公孫瓚從北而來,要到此地,必須過河,河上隻有一座橋,名為界橋。


    袁紹皺起眉頭道:“有個問題,此地靠近青州,如若青州大兵來救,敬誌能否擋得住?”


    田豐看了看鞠義道:“隻要我們速度夠快,等青州得到消息,再想來救已經晚了。”


    許攸同意道:“張君若乃董仲穎之走狗,與公孫伯珪不是一路人,即使得到消息也不會來救的。”


    袁紹覺得二人所說很有道理,點了點頭:“那就好。”


    三名謀士一起看向袁紹,決戰地點選好了,怎麽讓公孫瓚乖乖的到這裏來決一死戰還是個大問題。


    界橋還在他們所處的位置的大後方,袁紹明白他們的意思。


    接下來要徐徐後退,還要不引起公孫瓚的懷疑,那就隻能是佯敗,即可以帶領大軍進入界橋南,也可以驕敵。


    與白馬義從交戰,佯敗可不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袁紹衝顏良文醜道:“接下來靠二位了。”


    兩人一起拱手道:“請主公放心。”


    “好。”


    袁紹又衝許攸道:“還需麻煩子遠一趟,去見劉幽州。”


    田豐等人都是智謀之士,頓時明白這是一招妙棋。


    幽州不是公孫瓚一個人的幽州,劉虞才是真正的幽州牧,關鍵是劉虞和公孫瓚意見不合。


    公孫瓚是鐵血派,堅信死了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劉虞作為漢室宗親,則是溫和派,奉行大漢一貫的宗旨,對胡人加以安撫。


    兩人政見不合是一方麵,權利不清也是大問題,幽州到底誰說了算?


    張合高幹等人各率一萬大軍離開,鞠義也帶著他的先登營提前前往界橋,查探地形。


    顏良文醜則帶著剩下的三萬與公孫瓚交戰,連戰連敗,節節後退。


    公孫瓚和袁紹差不多,都是婢女生的,差別在於袁紹被過繼給了大伯,從庶子變成了嫡子,公孫瓚則沒有這麽好的運氣。


    作為庶子,從小少不了受到一些不好的待遇。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成年之後,被太守看上,娶了太守的女兒,從此逆天改命。


    經曆影響性格,性格決定行為。


    出身讓公孫瓚自卑,正是因為出身卑賤,取得這等成就之後,又造成了他的自大。


    袁紹軍的一次次敗退,更加驕縱了公孫瓚之心,親率大軍步步緊逼,兩軍終於來到了沮授選擇的戰場,兩軍隔河相望。


    嚴綱、田楷都是久經沙場,一起勸諫道:“主公,吾等觀河北軍,敗而不亂,恐有陰謀。”


    公孫瓚毫不在意道:“管他什麽陰謀,看我以力破之。”


    這時,袁紹遣使送來了戰書,公孫瓚出兵前曆數袁紹十條罪,現在袁紹同樣在戰書中把公孫瓚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來一句:公孫伯珪,可敢來戰?


    公孫瓚被激怒了,迴複道:來日決戰。


    第二日一大早,公孫瓚親領大軍跨過界橋,與袁紹決戰。


    田楷看到界橋,臉色一變,上前道:“將軍,此地路狹,與我軍即為不利。”


    公孫瓚臉色難看道:“大戰在即,你膽敢亂我軍心。”


    田楷連忙道:“末將不敢。”


    嚴綱單經等將微微搖頭,倒不是對這一戰沒有信心,而是他們的主公越來越聽不進勸了,這可不是雄主的作風。


    諸將一番勸解,公孫瓚才放過田楷,讓他帶領三千兵馬守住界橋。


    對麵,袁紹已經擺好了陣勢。


    公孫瓚身騎白馬,手持馬鞭指著對麵,大笑道:“本初小兒在找死。”


    嚴綱諸將此時也有同感,隻見袁紹軍,前軍隻有寥寥千餘人,袁紹自領中軍,左右兩翼是顏良文醜,離著前軍還有不短的距離。


    公孫越在一旁輕笑道:“我們忽略了一件事,袁本初之前其實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眾將一想,果然如此,讓袁紹撈足了名望的討董之戰,實際上真正上戰場的隻有孫堅和曹操。


    這麽一想,袁紹布下如此低劣的陣勢也可以理解了。


    袁紹前軍,鞠義親自手持盾牌,心情並不平靜,和袁紹一樣,這也是鞠義的第一戰。


    鞠義出身涼州,見慣了西涼鐵騎的戰法,苦心多年才創出這一戰陣,專門對付騎兵。


    白馬義從和西涼鐵騎風格並不相同,但騎兵都差不多,靠的就是速度,一旦速度被限製,居高臨下的優勢,完全可以用步兵靈活的優勢來抵消。


    鞠義深吸一口氣,衝著公孫瓚揚聲道:“公孫將軍,久聞白馬義從冠絕天下,可敢與我一戰。”


    即使是袁紹說這話,公孫瓚都會感覺不屑,更何況隻是一個前鋒小將。


    公孫瓚高唿道:“白馬義從何在?”


    頓時萬人齊唿:“在。”


    公孫瓚長槊一揮:“與我踏平敵軍前營。”


    一夾馬腹,當先衝了出來,白馬義從,從這個字就說明了一切,跟在身後,公孫瓚從來不是那種躲在中軍大帳的統帥,每次打仗,都是衝在最前方,也正是因此才讓白馬義從甘心追隨。


    白馬義從不是官軍,而是自願追隨在公孫瓚左右的一群義士。


    嚴綱與趙雲率領三千白馬義從當先:“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單經、公孫越各領五千騎兵緊隨其後,萬馬奔騰,向向袁紹前軍營衝了過來,大地隨之震動。


    對麵,袁紹見到幽州兵的如此氣勢,強自鎮定,神色凜然,現在也隻能選擇相信鞠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黃天當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露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露蟬並收藏漢末之黃天當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