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山賊是可以刷聲望的,尤其是吳敦、昌霸這種名聲在外的山賊。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接連拿下了兩大寇,名聲大震,張致挾此聲威,向周邊的富戶‘借’糧,沒有不從的。
畢竟春天裏,萬物複蘇,也可以自己想想辦法,大山裏資源很豐富,狐狸、蛇、老鼠、刺蝟、野豬都是改善夥食。
還有山裏的野菜,苦菜、薺菜、山藥、蒲公英、榆錢、樹芽等等,隻要沒有毒,沒有太大異味的,加點米,熬成稀得也能勉強充饑。
雖然吃的不好,但勉強也算是填飽了肚子,不至於餓死,一萬餘人在管亥、徐和、吳敦等人的帶領下,在荒山中開出了幾十萬畝的山田。
張致將其分為兩等,土壤比較厚的,為糧田,貧瘠偏僻的山地為桑田。
地不止可以種糧食,還可以種經濟作物,這個年代,大規模種植水果蔬菜肯定是不行,但是桑樹可以。
桑樹不論是種植還是管理都很簡單,取枝條插入土中,不久便會生根發芽,第二年就可以采桑葉養蠶。
絲綢從誕生伊始,一直都屬於高檔麵料,價值不菲,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應該能最大價值的利用起這些荒山來。
開墾出的山田統統歸道院所有,參與開荒的流民可以從道院手中租種糧田,但上限是一口人三十畝,每年上繳產量的五成。
五成看似很多,但有張致的保護,少了官府、豪強、山賊、流寇的層層盤剝,他們剩下的比之前隻會多,不會少。
家中有人參軍中的,有一人,租子就減免一成。
至於桑田和養殖,由張致安排人統一管理。
屯田的過程,即屯田,也屯人,張致專門派出大量人手從參與屯田的流民中招攬人手。
兇狠殘暴的,孔武有力的都招進軍中,能說會道的,聰明機敏的,心靈手巧的,招進道院。
尤其是道院工科,大量缺人。
上位者是思想都是一樣的,吃飯的時候,覺得人太多了,幹活的時候又覺得還是太少了。
張致從靈縣和荏縣強征了不少工匠,又從手下人中挑選了一批心靈手巧的組成了道院工科。
這半年裏,張致帶著工匠和學徒們,主要研究兩個課題,細鹽和造紙。
穿越古代怎麽能不做細鹽呢?更何況這個時代,鹽鐵是允許私營的。
張致沒有別的穿越者那麽聰明,粗鹽怎麽提純他是真不會,甚至連粗鹽長什麽樣子都沒見過。
還好有那麽一點點理論基礎,帶著工匠們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之後,已經基本確定了粗鹽提純的方法。
肯定做不到除去所有雜質,但起碼看上去潔白細膩,味道也好了許多。
另外一個是造紙,蔡倫改進造紙術還不到一百年,造紙技術依然很粗糙。
粗鹽提純,張致不懂,但是造紙,他是真的懂。
原身的父親張梁,最擅長的就是撒豆成兵。
所謂撒豆成兵,實際上就是法術加持下的紙人紙馬,這些紙都是張梁自己製作的,所以張致對造紙的工藝也了解一二。
不過張致對那種紙的質量很不滿意,通過自己一知半解的解釋,和工匠們無數次改良,終於製出了比蔡侯紙更好的紙張:泰山紙。
如今細鹽和泰山紙的技術都已經成型,急需大量的人手將其擴大,形成規模,而且已經種下了大片的桑樹,明年就可以養蠶了,繅絲織綢的工匠也該提前備下。
吳敦已經真心降伏,手上又有了周倉和武安國兩位猛將,終於可以把管亥這員大將抽調出來了。
這一年發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正月瘟疫自不必說,老道馬原在青州幫張致刷了一把聲望,還是領迴來武安國這樣一員猛將。
二月,京師洛陽發生火災,南宮被毀。
這皇帝畢竟是皇帝,這天下百姓是死是活不重要,自己的宮殿被燒了這可是大事,得重修。
重修南宮需要大筆的錢財,上一年,黃巾起義雖然最終被剿滅,可是錢也都花光了。
靈帝有高招,詔令天下,每畝地加稅十錢,給陛下修宮殿。
皇帝要的是十錢,十常侍加點,刺史太守再加點,中間商瘋狂賺差價,到了老百姓身上,就不知幾何了。
刺史太守日子也不好過,本來靈帝公開賣官,很多太守就是花了幾千萬得來的,現在靈帝又出了新招。
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要交納助軍修宮錢,簡單翻譯一下就是當官的調動得交錢。
當大郡太守的,需要兩三千萬,上任之前,先去西園把錢交上。
然後靈帝玩起了拚圖遊戲,瘋狂調動,逼的各地太守辭職的自殺的比比皆是。
如此一來,他是把錢賺到手了,本就腐敗不堪的地方政務,更加成了一團亂麻,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權利空擋,這是機會,張致要借著這個機會發展一波了。
“管校尉,該迴你的青州了。”
“嘿嘿嘿,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定給主公把青州打下來。”
張致苦笑,其實帶著大家在這裏蟄伏,屯田,他的壓力很大,手下這些人對他的做法並不是很理解,全仗著他的身份,已經搞得一係列造神運動,使得自己有著超高的威望才壓製住了。
“停,我不是讓你去打仗的。”
管亥不解道:“現在不戰更待何時?西邊北宮伯玉起兵,皇甫老兒和董卓都賊都被牽製住了,我們趁機起兵,朝廷大軍定是疲於奔命。”
張致點頭道:“知道思考了,還很有戰略眼光呢。”
得了張致幾句誇獎,管亥頓時感覺有幾分不好意思:“都是主公教的好。”
“我問你,我們趁機起兵,打下來的城池怎麽辦?誰來管理?靠你我管理的過來嗎?現在屯田的這一萬多人吃飯的問題已經讓我焦頭爛額了,將來我們有一百萬,一千萬人口的時候,怎麽辦?你想過嗎?”
作為曾經的一方渠帥,管亥自然明白,一起事勢必會裹挾百姓,用百姓上戰場做炮灰,也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黃巾軍的名聲,也因此徹底搞臭了。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接連拿下了兩大寇,名聲大震,張致挾此聲威,向周邊的富戶‘借’糧,沒有不從的。
畢竟春天裏,萬物複蘇,也可以自己想想辦法,大山裏資源很豐富,狐狸、蛇、老鼠、刺蝟、野豬都是改善夥食。
還有山裏的野菜,苦菜、薺菜、山藥、蒲公英、榆錢、樹芽等等,隻要沒有毒,沒有太大異味的,加點米,熬成稀得也能勉強充饑。
雖然吃的不好,但勉強也算是填飽了肚子,不至於餓死,一萬餘人在管亥、徐和、吳敦等人的帶領下,在荒山中開出了幾十萬畝的山田。
張致將其分為兩等,土壤比較厚的,為糧田,貧瘠偏僻的山地為桑田。
地不止可以種糧食,還可以種經濟作物,這個年代,大規模種植水果蔬菜肯定是不行,但是桑樹可以。
桑樹不論是種植還是管理都很簡單,取枝條插入土中,不久便會生根發芽,第二年就可以采桑葉養蠶。
絲綢從誕生伊始,一直都屬於高檔麵料,價值不菲,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應該能最大價值的利用起這些荒山來。
開墾出的山田統統歸道院所有,參與開荒的流民可以從道院手中租種糧田,但上限是一口人三十畝,每年上繳產量的五成。
五成看似很多,但有張致的保護,少了官府、豪強、山賊、流寇的層層盤剝,他們剩下的比之前隻會多,不會少。
家中有人參軍中的,有一人,租子就減免一成。
至於桑田和養殖,由張致安排人統一管理。
屯田的過程,即屯田,也屯人,張致專門派出大量人手從參與屯田的流民中招攬人手。
兇狠殘暴的,孔武有力的都招進軍中,能說會道的,聰明機敏的,心靈手巧的,招進道院。
尤其是道院工科,大量缺人。
上位者是思想都是一樣的,吃飯的時候,覺得人太多了,幹活的時候又覺得還是太少了。
張致從靈縣和荏縣強征了不少工匠,又從手下人中挑選了一批心靈手巧的組成了道院工科。
這半年裏,張致帶著工匠和學徒們,主要研究兩個課題,細鹽和造紙。
穿越古代怎麽能不做細鹽呢?更何況這個時代,鹽鐵是允許私營的。
張致沒有別的穿越者那麽聰明,粗鹽怎麽提純他是真不會,甚至連粗鹽長什麽樣子都沒見過。
還好有那麽一點點理論基礎,帶著工匠們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之後,已經基本確定了粗鹽提純的方法。
肯定做不到除去所有雜質,但起碼看上去潔白細膩,味道也好了許多。
另外一個是造紙,蔡倫改進造紙術還不到一百年,造紙技術依然很粗糙。
粗鹽提純,張致不懂,但是造紙,他是真的懂。
原身的父親張梁,最擅長的就是撒豆成兵。
所謂撒豆成兵,實際上就是法術加持下的紙人紙馬,這些紙都是張梁自己製作的,所以張致對造紙的工藝也了解一二。
不過張致對那種紙的質量很不滿意,通過自己一知半解的解釋,和工匠們無數次改良,終於製出了比蔡侯紙更好的紙張:泰山紙。
如今細鹽和泰山紙的技術都已經成型,急需大量的人手將其擴大,形成規模,而且已經種下了大片的桑樹,明年就可以養蠶了,繅絲織綢的工匠也該提前備下。
吳敦已經真心降伏,手上又有了周倉和武安國兩位猛將,終於可以把管亥這員大將抽調出來了。
這一年發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正月瘟疫自不必說,老道馬原在青州幫張致刷了一把聲望,還是領迴來武安國這樣一員猛將。
二月,京師洛陽發生火災,南宮被毀。
這皇帝畢竟是皇帝,這天下百姓是死是活不重要,自己的宮殿被燒了這可是大事,得重修。
重修南宮需要大筆的錢財,上一年,黃巾起義雖然最終被剿滅,可是錢也都花光了。
靈帝有高招,詔令天下,每畝地加稅十錢,給陛下修宮殿。
皇帝要的是十錢,十常侍加點,刺史太守再加點,中間商瘋狂賺差價,到了老百姓身上,就不知幾何了。
刺史太守日子也不好過,本來靈帝公開賣官,很多太守就是花了幾千萬得來的,現在靈帝又出了新招。
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要交納助軍修宮錢,簡單翻譯一下就是當官的調動得交錢。
當大郡太守的,需要兩三千萬,上任之前,先去西園把錢交上。
然後靈帝玩起了拚圖遊戲,瘋狂調動,逼的各地太守辭職的自殺的比比皆是。
如此一來,他是把錢賺到手了,本就腐敗不堪的地方政務,更加成了一團亂麻,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權利空擋,這是機會,張致要借著這個機會發展一波了。
“管校尉,該迴你的青州了。”
“嘿嘿嘿,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定給主公把青州打下來。”
張致苦笑,其實帶著大家在這裏蟄伏,屯田,他的壓力很大,手下這些人對他的做法並不是很理解,全仗著他的身份,已經搞得一係列造神運動,使得自己有著超高的威望才壓製住了。
“停,我不是讓你去打仗的。”
管亥不解道:“現在不戰更待何時?西邊北宮伯玉起兵,皇甫老兒和董卓都賊都被牽製住了,我們趁機起兵,朝廷大軍定是疲於奔命。”
張致點頭道:“知道思考了,還很有戰略眼光呢。”
得了張致幾句誇獎,管亥頓時感覺有幾分不好意思:“都是主公教的好。”
“我問你,我們趁機起兵,打下來的城池怎麽辦?誰來管理?靠你我管理的過來嗎?現在屯田的這一萬多人吃飯的問題已經讓我焦頭爛額了,將來我們有一百萬,一千萬人口的時候,怎麽辦?你想過嗎?”
作為曾經的一方渠帥,管亥自然明白,一起事勢必會裹挾百姓,用百姓上戰場做炮灰,也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黃巾軍的名聲,也因此徹底搞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