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便到了青州邊境,張致依約放迴了孟征,他還沒有那麽狠的心,對一個孩子下毒手。


    離開了冀州進入青州平原郡,聽這名字就知道,這裏是一馬平川。


    接下來的路途依然不輕鬆,他們帶著大量的糧草,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管亥不敢再分兵,將擄來的工匠和糧草保護在中間,派出大量的斥候探馬,隨時戒備。


    有出身青州本地的黃巾軍帶路,繞開縣城,而且一路沿著青州和兗州的交界處,一路有驚無險,終於來到兗州泰山郡。


    看著連綿起伏的青山,張致決定,就是這裏了,不走了,就在這裏,開創自己的基業。


    山地貧瘠,糧食產量不高,不過群山之中,還是有一些村寨,這是勞動人民樸素的智慧,盛世往城裏跑,亂世往山裏鑽,準沒錯。


    一個縣才幾萬人口,湊不出幾百縣兵,這窮鄉僻壤的,竟然一下子來了支千人的隊伍。


    鄉民們見了都嚇的不輕,對於老百姓而言,不論是黃巾軍還是官軍都不是好東西。


    張致沒有打擾這些鄉民,翻過好幾座山,終於選定了一處比較寬敞,有水源的地方,駐紮下來。


    這個年代,糧食產量本就很低,山地土地貧瘠,想要養活一千多口子人可不容易,需要很大的一片地方。


    選定了地方之後,便派人地毯式向周圍探索,了解周邊山川、河流、村寨、官兵、山賊等,總之,周圍的一切都要弄清楚。


    其他人放下刀槍,開始伐木、建房、燒山、開荒。


    要想持續發展,光靠搶掠是不行的,必須實行屯田,山田貧瘠,最大的問題的灌溉,在張致這裏,這個問題便不存在了,他會唿風喚雨。


    最大最中心的地方,給那些平民、工匠,所有人一起動手,伐木建房,簡易的柵欄圍出了一個寨子,張致提議,這個地方以後就叫太平裏。


    所有人一致叫好,誰會不喜歡太平呢?


    生活在太平時代的人恨不能穿越到亂世建功立業,而那些真正體驗了戰亂之苦的人,卻渴望太平。


    太平裏在青州和兗州交接處,位於泰山北側,距離泰山不遠。


    張致在黃巾力士的護佑下,來到了泰山。


    泰山不高、不險,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孔子有雲: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從上古三皇五帝到秦皇漢武,都曾登山封禪致祭。


    張致來到山頂一塊巨石上坐了下來,並讓張收守在一旁,明令誰都不能打擾他。


    這一坐就是三天,幸好前身修煉太平要術也時常打坐,才讓他憑借著極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直到第四天一大早,東海邊旭日東升,張致才長籲一口氣,仿佛大夢初醒。


    早已等的不耐的管亥連忙迎了上來。


    張致臉色蒼白,但精神不錯,衝他解釋道:“吾受東嶽大帝感召,神魂進入帝鄉,大帝傳吾天書三卷。”


    古人對神授這一招玩的很溜,黃帝、宋江都號稱得了九天玄女授的三卷天書,宗教人士往往自稱是神的使者,黃巾軍更是通過太平道的形式傳播組建的。


    這麽好的辦法,張致自然要好好借用一番,夢中神授是個好借口,也給自己那些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觀念、行為找到合適的借口。


    用這一招,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他繼承的不是黃巾軍,而是太平道,對官府來說,這兩者沒什麽不同,但對他們自己來說還是有區別的,太平道和黃巾軍是一體的,又不完全是一體的。


    用不了多久,張角會病死,張寶張梁兵敗被殺,三人死後,各地的黃巾軍依然不斷死灰複燃,但是對於太平道來說,三人的死卻是毀滅性打擊。


    對於太平道信徒來說,三人可以說是神也不為過,神死了,會造成信仰崩塌。


    隻有其他的神誕生,信仰才會轉移,張致就是那個新神,他不得不成為‘神’。


    張角正是因為早有如此考量,才會選擇隻有十四歲的張致為衣缽傳人,因為他會太平要術。


    管亥聽了張致的說法,頓時狂喜,如今的形勢讓所有黃巾軍都感覺到壓抑,管亥自然也是如此。


    神授天書,這無異於給他打了一劑強心針。


    從泰山迴來,張致便開始著手組建道院。


    他心中有很多的計劃,但是每一個計劃都需要有人去落實,然後張致悲哀的發現,他沒人可用。


    不是管亥這些人不聽他們的,是這些人沒法理解,更沒法按他的要求去做,他需要的不是人,而是人才。


    人才去哪裏找?隻能自己培養。


    張致堅信一點,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名士之所以是名士,是因為他們有書讀,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他不信給予平民讀書的機會和同樣的舞台,就沒有人能比得過這些名士?


    張致自領道院院長,老道士馬原為大祭酒。


    道院分上下兩院,上院傳授‘天書三卷’,對應兵、武、經三科,分別傳授兵法、武功和太平經義。


    兵科傳授的兵法是張致自己編的,他沒有係統讀過兵法,沒關係,反正管亥這些人更沒學過。


    張致好歹多著兩千年的曆史經驗,九年義務教育不是白費的,費盡心機編了一本兵書,囊括了一些所知的經典戰法及戰例。


    什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圍魏救趙;圍城打援;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三十六計;運動戰;……


    兵書不用寫的太詳細,全憑個人領悟,真正的高手僅憑一句就夠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武科傳授的自然是黃天大法了,張收終於被張致說動,和常羿等人一起改進黃天大法,小有了新的突破,效果不是多強,但起碼對身體的危害性減弱了不少。


    常羿也因為最先想到而且敢於改進黃天大法,被任命為武科祭酒。


    最最重要的是經科,經科顧名思義,研究的是太平經,太平經是太平道的思想綱領,思想教育很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黃天當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露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露蟬並收藏漢末之黃天當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