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研究所的特聘老師,他在研究所也混到了一間辦公室。
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在梁愷之的辦公室裏多加了一張辦公桌。
師生兩個共用一間辦公室。
反正梁愷之不介意,寧梔也不計較,反而覺得和梁愷之在一起有時候討論問題更方便。
當下寧梔便領著他到了辦公室,示意他坐,又問:“要喝什麽嗎?”
“我不渴。”邵學義在沙發上坐下,迫不及待地遞給寧梔一個文件袋,說,“寧梔老師,這是我對氣血丹的研究。”
最開始研究的時候,他也和其他的同學們一樣,模擬寧梔煉藥的環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試驗。
結果無一例外,在浪費了大量的藥材之後毫無進展。
知道照著寧梔的煉藥方法,哪怕完全模擬了寧梔的煉藥環境無法解決靈氣的問題依然無法成功之後,他便摒棄了這種做法,開始從藥效藥性以及藥理上麵去進行分析。
但是依然有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聽老師說,你曾經研究出一種生發丹的藥方,我能問問您是怎麽做到的嗎?”邵學義道,“如果其中涉及到什麽商業機密,您可以不說,或者我簽保密協議也可以。”
這並不是什麽很了不得的秘密,寧梔並不藏私,道:“生發丹其實也是和你們一樣,在通過模擬我煉藥的環境和步驟的基礎上煉出來的。”
他把當初他和鄧誌明一起研究生發丹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遍,道:“當然藥方上麵結合一些藥材的特性我們也做了刪改,實驗了很多次之後才成功的。”
邵學義皺起眉頭,仔細思考道:“既然利用這個辦法可以模擬出靈氣提煉藥液的方法,那為什麽隻有生發丹成功了呢?”
“我也不清楚。”寧梔想了想,道,“也許是因為空氣中靈氣的含量太稀薄了。”
生發丹是外用藥,而且真說起來連靈藥都稱不上,所以對於靈氣的要求比較低?
寧梔隻能想到這個解釋。
邵學義若有所思。
寧梔說空氣裏靈氣含量太低,所以無法模擬出他煉藥的環境,意思就是說並不能利用這個方法來複製生發丹的成功。
“我記得老師您說過,靈氣本質是一種能量的形式存在,對吧?”
寧梔點頭:“我的理解是這樣。”
“那我可不可以利用能量轉換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呢?”邵學義又問。
如果是能量,那麽就能將之轉化成為別的能量。
上次學術交流會的時候寧梔就已經演示過了,證明是可行的。
寧梔微愣:“這個我沒想過,你或者可以試試。”
“我知道了。”邵學義似乎明白了什麽,起身向寧梔道了謝,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
寧梔:“……”
自那以後邵學義又因為研究的事找過他幾次,然後就沒怎麽見過他了。
不僅是邵學義,就連危正平也開始深居簡出。
寧梔偶爾想起來,詢問梁愷之,梁愷之也隻說好像是他們的研究找到了什麽頭緒,現在危正平帶著學生們天天泡在研究室裏。
“你要是好奇,我給老危打個電話,帶你去看看?”梁愷之道。
寧梔想了想,說:“算了,讓他們研究吧。”
他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而且真論起現代知識技術,危正平他們要比他紮實得多。
研究藥方和國藥的事交給他們比自己琢磨肯定有效率多了。
他還是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好。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研究管見明對於國醫在治療積症上的心得,收獲頗豐。
鄰近年底的時候,他又去了幾趟津海市,觀摩了好幾例津海腫瘤醫院對白血病的治療,和管見明一起將國藥對抗化療副作用、增加化療抗耐藥性上的效果提升到了一個新台階。
他和管見明一起署名的關於國藥對抗化療副作用和增加化療抗耐藥性的學術論文第二年便在一本醫學頂級期刊上發表了。
管見明大家都知道,本身就是這個領域的帶頭人,至於寧梔雖然在西醫界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國醫界他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大佬了。
他們倆人的共同研究成果一經發表就引了不小的轟動。
在洗髓丹研究出來之前,化療、吃靶向藥依然是治療白血病的最常規手段。
骨髓移植說實話風險大,而且治愈率也並不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也很折磨人,而且一旦失敗,則迴天乏術,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但至少他們現在可以將化療的副作用大幅度降低,提高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
梁愷之安慰他說:“你已經很了不起了,管主任研究了一輩子,也才達到你現在的成就。”
更何況寧梔是真有能徹底治愈白血病的本事。
普通人一輩子能達到寧梔十分之一的成就就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國醫了。
寧梔便歎了口氣:“老師啊,我覺得自己還是懂得太少了。”
他在醫學上的知識勉強夠用了,但其他科技方麵的知識懂得太少,不然他肯定能把洗髓丹的藥方研究出來。
梁愷之不想理他。
第142章
“別感慨了,早點休息,明天你不是要去平寧市嗎?”梁愷之道。
他們和軍方的合作這幾年雖然減少了許多,但寧梔現在依然每隔三個月去一趟平寧市,為那些專家們複查身體。
不過他這次去平寧並不隻是單純地複查。
這幾年氣脈學說發展得很好,寧梔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很多相關的學說。
尤其是寧梔為了寧梓楠和寧嘉銳特地研究的提高體質的藥水,就頗受軍方青睞。
他這次去平寧也是為了這事。
正好現在是四月,快到楊崢生日了,寧梔也有趁著這個機會和楊崢一起過生日的意思。
這幾年他們聚少離多,尤其是寧梔簡直忙得飛起,他們已經很久不曾見麵了。
梁愷之原本還有點擔心寧梔和楊崢兩人會因為遠距離戀愛感情不長久的,結果發現好幾年過去了,這兩人依然黏糊得不行,也就漸漸放下了心。
就算性向有點特別那又怎麽樣?
現在社會上那麽多結了婚天天生活在一起最後卻選擇離婚的人還少嗎?
老先生想明白了,真有點兒拿楊崢當學生的另一半看待的意思。
知道寧梔要去平寧,給準備了不少好煙好酒,還有老先生自己做的創傷膏之類的。
是的。
老先生也會熬膏的,效果還賊好。
於是第二天寧梔背著一包的膏藥和煙酒,還有自己做的防曬霜搭上了前往平寧的飛機。
三個小時後,飛機準點抵達平寧機場。
寧梔穿著薄薄的羽絨服,在大轉盤取了行李,然後推著兩個超大的行李箱順著人流往外走。
楊崢在出站口接他。
楊崢身體高大,氣質冷硬。
他穿著一件薄外套兩手插袋地站在出站口,十分吸引人。
在他周身不少接機的小姑娘們已經有些蠢蠢欲動,楊崢對此卻渾身不覺,直到寧梔的身影出現後,整個人的表情頓時都溫和下來。
“梔梔”楊崢快步走過去,接過他手裏的箱子,問,“累不累?餓不餓?先迴市區還是先吃東西。”
“有點。”寧梔已經來過平寧市很多次,有經驗了,他說,“先迴去吧,這裏沒什麽好吃的。”
楊崢便笑了起來,帶著他往停車場走。
四月的平寧,氣溫依舊有點低,而且風特別大。
路上不少行人穿著薄薄的羽絨服,被風吹得東倒西歪。
楊崢見寧梔隻穿著一件薄外套,問:“冷不冷?”
說著便把身上的外套脫了下來,給他穿上。
寧梔:“……”
他真的不怕冷。
楊崢開車帶著他到了軍區招待所,將行李放進房間,然後帶著他去吃了點東西後就去找馮旌。
楊崢去年的時候升了大校,馮旌則升上了少將。
營區裏原來的老大白少將調迴京都後,這裏現在由馮旌負責,楊崢便接替了馮旌之前的職位。
兩人都算是高升了。
馮旌見到寧梔特別高興,樂嗬嗬地道:“寧梔醫生,這迴又要辛苦你了。”
馮旌算是楊崢的頂頭上司,對楊崢頗有提拔。可能是因為政工出身,為人處事特別圓滑,相處起來總是讓人感覺很愉快。
寧梔對他印象不錯。
“馮主任太客氣了。”寧梔笑眯眯地道,“老師托我給您帶了一盒膏貼,一會兒我讓楊崢給您送去。”
馮旌哈哈一笑:“替我謝謝你老師了。”
其實他更想要寧梔做的膏貼。
兩人寒喧幾句,馮旌便讓楊崢帶著他去市區轉轉,照他的話說就是領略一下平寧的城市風貌,便打發他們倆走了。
寧梔:“……”
平寧他都來多少次了,還有什麽風貌是他沒見過的嗎?
楊崢便道:“大領導這是變相地讓我多陪你,他在討好你呢!”
寧梔“哦”了一聲,道:“去哪?”
楊崢低下頭看著他:“聽你的。”
寧梔眼珠子一轉:“那迴招待所吧。”
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在梁愷之的辦公室裏多加了一張辦公桌。
師生兩個共用一間辦公室。
反正梁愷之不介意,寧梔也不計較,反而覺得和梁愷之在一起有時候討論問題更方便。
當下寧梔便領著他到了辦公室,示意他坐,又問:“要喝什麽嗎?”
“我不渴。”邵學義在沙發上坐下,迫不及待地遞給寧梔一個文件袋,說,“寧梔老師,這是我對氣血丹的研究。”
最開始研究的時候,他也和其他的同學們一樣,模擬寧梔煉藥的環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試驗。
結果無一例外,在浪費了大量的藥材之後毫無進展。
知道照著寧梔的煉藥方法,哪怕完全模擬了寧梔的煉藥環境無法解決靈氣的問題依然無法成功之後,他便摒棄了這種做法,開始從藥效藥性以及藥理上麵去進行分析。
但是依然有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聽老師說,你曾經研究出一種生發丹的藥方,我能問問您是怎麽做到的嗎?”邵學義道,“如果其中涉及到什麽商業機密,您可以不說,或者我簽保密協議也可以。”
這並不是什麽很了不得的秘密,寧梔並不藏私,道:“生發丹其實也是和你們一樣,在通過模擬我煉藥的環境和步驟的基礎上煉出來的。”
他把當初他和鄧誌明一起研究生發丹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遍,道:“當然藥方上麵結合一些藥材的特性我們也做了刪改,實驗了很多次之後才成功的。”
邵學義皺起眉頭,仔細思考道:“既然利用這個辦法可以模擬出靈氣提煉藥液的方法,那為什麽隻有生發丹成功了呢?”
“我也不清楚。”寧梔想了想,道,“也許是因為空氣中靈氣的含量太稀薄了。”
生發丹是外用藥,而且真說起來連靈藥都稱不上,所以對於靈氣的要求比較低?
寧梔隻能想到這個解釋。
邵學義若有所思。
寧梔說空氣裏靈氣含量太低,所以無法模擬出他煉藥的環境,意思就是說並不能利用這個方法來複製生發丹的成功。
“我記得老師您說過,靈氣本質是一種能量的形式存在,對吧?”
寧梔點頭:“我的理解是這樣。”
“那我可不可以利用能量轉換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呢?”邵學義又問。
如果是能量,那麽就能將之轉化成為別的能量。
上次學術交流會的時候寧梔就已經演示過了,證明是可行的。
寧梔微愣:“這個我沒想過,你或者可以試試。”
“我知道了。”邵學義似乎明白了什麽,起身向寧梔道了謝,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
寧梔:“……”
自那以後邵學義又因為研究的事找過他幾次,然後就沒怎麽見過他了。
不僅是邵學義,就連危正平也開始深居簡出。
寧梔偶爾想起來,詢問梁愷之,梁愷之也隻說好像是他們的研究找到了什麽頭緒,現在危正平帶著學生們天天泡在研究室裏。
“你要是好奇,我給老危打個電話,帶你去看看?”梁愷之道。
寧梔想了想,說:“算了,讓他們研究吧。”
他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而且真論起現代知識技術,危正平他們要比他紮實得多。
研究藥方和國藥的事交給他們比自己琢磨肯定有效率多了。
他還是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好。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研究管見明對於國醫在治療積症上的心得,收獲頗豐。
鄰近年底的時候,他又去了幾趟津海市,觀摩了好幾例津海腫瘤醫院對白血病的治療,和管見明一起將國藥對抗化療副作用、增加化療抗耐藥性上的效果提升到了一個新台階。
他和管見明一起署名的關於國藥對抗化療副作用和增加化療抗耐藥性的學術論文第二年便在一本醫學頂級期刊上發表了。
管見明大家都知道,本身就是這個領域的帶頭人,至於寧梔雖然在西醫界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國醫界他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大佬了。
他們倆人的共同研究成果一經發表就引了不小的轟動。
在洗髓丹研究出來之前,化療、吃靶向藥依然是治療白血病的最常規手段。
骨髓移植說實話風險大,而且治愈率也並不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也很折磨人,而且一旦失敗,則迴天乏術,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但至少他們現在可以將化療的副作用大幅度降低,提高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
梁愷之安慰他說:“你已經很了不起了,管主任研究了一輩子,也才達到你現在的成就。”
更何況寧梔是真有能徹底治愈白血病的本事。
普通人一輩子能達到寧梔十分之一的成就就是一名非常了不起的國醫了。
寧梔便歎了口氣:“老師啊,我覺得自己還是懂得太少了。”
他在醫學上的知識勉強夠用了,但其他科技方麵的知識懂得太少,不然他肯定能把洗髓丹的藥方研究出來。
梁愷之不想理他。
第142章
“別感慨了,早點休息,明天你不是要去平寧市嗎?”梁愷之道。
他們和軍方的合作這幾年雖然減少了許多,但寧梔現在依然每隔三個月去一趟平寧市,為那些專家們複查身體。
不過他這次去平寧並不隻是單純地複查。
這幾年氣脈學說發展得很好,寧梔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很多相關的學說。
尤其是寧梔為了寧梓楠和寧嘉銳特地研究的提高體質的藥水,就頗受軍方青睞。
他這次去平寧也是為了這事。
正好現在是四月,快到楊崢生日了,寧梔也有趁著這個機會和楊崢一起過生日的意思。
這幾年他們聚少離多,尤其是寧梔簡直忙得飛起,他們已經很久不曾見麵了。
梁愷之原本還有點擔心寧梔和楊崢兩人會因為遠距離戀愛感情不長久的,結果發現好幾年過去了,這兩人依然黏糊得不行,也就漸漸放下了心。
就算性向有點特別那又怎麽樣?
現在社會上那麽多結了婚天天生活在一起最後卻選擇離婚的人還少嗎?
老先生想明白了,真有點兒拿楊崢當學生的另一半看待的意思。
知道寧梔要去平寧,給準備了不少好煙好酒,還有老先生自己做的創傷膏之類的。
是的。
老先生也會熬膏的,效果還賊好。
於是第二天寧梔背著一包的膏藥和煙酒,還有自己做的防曬霜搭上了前往平寧的飛機。
三個小時後,飛機準點抵達平寧機場。
寧梔穿著薄薄的羽絨服,在大轉盤取了行李,然後推著兩個超大的行李箱順著人流往外走。
楊崢在出站口接他。
楊崢身體高大,氣質冷硬。
他穿著一件薄外套兩手插袋地站在出站口,十分吸引人。
在他周身不少接機的小姑娘們已經有些蠢蠢欲動,楊崢對此卻渾身不覺,直到寧梔的身影出現後,整個人的表情頓時都溫和下來。
“梔梔”楊崢快步走過去,接過他手裏的箱子,問,“累不累?餓不餓?先迴市區還是先吃東西。”
“有點。”寧梔已經來過平寧市很多次,有經驗了,他說,“先迴去吧,這裏沒什麽好吃的。”
楊崢便笑了起來,帶著他往停車場走。
四月的平寧,氣溫依舊有點低,而且風特別大。
路上不少行人穿著薄薄的羽絨服,被風吹得東倒西歪。
楊崢見寧梔隻穿著一件薄外套,問:“冷不冷?”
說著便把身上的外套脫了下來,給他穿上。
寧梔:“……”
他真的不怕冷。
楊崢開車帶著他到了軍區招待所,將行李放進房間,然後帶著他去吃了點東西後就去找馮旌。
楊崢去年的時候升了大校,馮旌則升上了少將。
營區裏原來的老大白少將調迴京都後,這裏現在由馮旌負責,楊崢便接替了馮旌之前的職位。
兩人都算是高升了。
馮旌見到寧梔特別高興,樂嗬嗬地道:“寧梔醫生,這迴又要辛苦你了。”
馮旌算是楊崢的頂頭上司,對楊崢頗有提拔。可能是因為政工出身,為人處事特別圓滑,相處起來總是讓人感覺很愉快。
寧梔對他印象不錯。
“馮主任太客氣了。”寧梔笑眯眯地道,“老師托我給您帶了一盒膏貼,一會兒我讓楊崢給您送去。”
馮旌哈哈一笑:“替我謝謝你老師了。”
其實他更想要寧梔做的膏貼。
兩人寒喧幾句,馮旌便讓楊崢帶著他去市區轉轉,照他的話說就是領略一下平寧的城市風貌,便打發他們倆走了。
寧梔:“……”
平寧他都來多少次了,還有什麽風貌是他沒見過的嗎?
楊崢便道:“大領導這是變相地讓我多陪你,他在討好你呢!”
寧梔“哦”了一聲,道:“去哪?”
楊崢低下頭看著他:“聽你的。”
寧梔眼珠子一轉:“那迴招待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