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是《大學》中的三綱八目,三鋼是三個綱領的意思,即核心思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目,即闡述三個綱領的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接著又說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就是“修身”才是根本。


    ‘修身以上,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是三鋼中的‘親民’,即是講‘立人’,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利他’。


    ‘修身以下,正心,誠意,致知,格物’,講的是三鋼中的‘明明德’,即是修煉自己的德行,也就是講‘立己’。


    簡而言之,想要家庭和睦、甚至管理企業、治理國家、乃至世界都需要先修身才行。


    在英國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樹立著一座無名墓碑,上麵刻著一段發人深省的文字。大意是: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雄心勃勃,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可是當我曆經了世事的滄桑後,我發現我根本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於是我將目光放短了些,決定隻改變我的國家;


    可是當我進入晚年後,我發現我根本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於是我決定隻改變我的家庭和我最親近的人。


    但遺憾的是,他們根本不接受我的改變;


    等我到了風燭殘年、即將奔赴黃泉之時,我才幡然醒悟,如果當初我先改變自己,也許在我的影響之下,我就能改變我的家人,


    然後,在家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說不定我就能改變我的國家。


    然後,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改變了。


    而改變自己,其實就是修身,也就是明明德。而修身的關鍵在‘格物’。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而‘明明德’,‘親民’都是要‘止於至善’。


    即知‘格物’,即知‘至善’,所以才說‘格物’是基礎!


    但是《大學》中並沒有對格物做詳細的解讀,‘格物致知’是儒家修身養性的入門法。但是我們可以從王陽明那裏找到答案。


    陸澄問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先生曰:“工夫難處,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誠意之事。意既誠,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處。修身是已發邊,正心是未發邊。正心則中,身修則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隻是一個‘明明德’,雖‘親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止之,是複其本然而已。”


    陸澄曾問王陽明什麽是‘格物’?


    王陽明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簡而言之就是去除心中不正的惡念,以歸於正知正念。


    有點類似佛家的觀心,覺知心中的欲念,覺即止,也是去除心中的惡念。


    王陽明又說到: “工夫的難處全落在格物致知上。也就是說是否‘意誠’。 意如果誠了,心也自然能正,身也自然修養。然而,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有不同的用力處。


    ‘修身’是在‘已發’上,‘正心’是在‘未發’上。正心則是‘中’,身修則是‘和’。


    ‘未發’是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意思是情緒沒有發出來的時候叫‘中’,也就是‘正心’。


    ‘已發’是指“發而借中節,謂之和”,意思是情緒已經發出來了,但是能用‘未發’時的‘中’來節製,這就是‘和’,也就是‘修身’。


    有了‘正心’的‘中’,就有了‘修身’的‘和’,所以才說“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身有了情緒偏頗,可以用‘正心’的‘中’來修正,所以才說“心正而後身修”。


    而‘正心’的關鍵是‘誠意’,‘誠意’的關鍵是‘致知’,‘致知’的關鍵是‘格物’。


    從‘格物’‘致知’到‘平天下’,隻是一個‘明明德’,‘親民’也是‘明德’的事。‘明德’就是自己心中的德,就是仁。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則說明我的仁還有不完善之處。即是說:如果有一件事沒有格物正心,就是仁還不完善。


    至善,就是人的本性,性本來就沒有絲毫的惡,因此才叫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恢複人性本來的麵目而已。


    《傳習錄》:“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則不為向時之紛然外求而誌定矣。定則不擾擾而靜;靜而不妄動則安;安則一心一意隻在此處。千思萬想,務求必得此至善,是能慮而得矣”


    明白‘至善’就是我的本性,而吾性就在我的心中,所以就是要讓我的心達到至善的地步。


    如此,則不用向外麵去紛紛擾擾的世間求至善;然後心誌就能安定;


    心誌安定就不會有煩惱,所以能心靜;


    心能靜下來不妄動,那麽就能心安;


    心安則能一心一意去‘格物’而‘止於至善’,所以能慮而得也。


    這是對《大學》中的這一段做闡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道‘止於至善’,然後才能‘定’,‘定’了才能有後麵的‘靜’、‘安’、‘慮’、‘得’。


    ‘至善’就是‘定’,因為本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不動即為定。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明白了‘至善’、‘定’為本,才能在萬事萬物中有所‘得’。


    千萬不要舍本逐末,一心隻想得到,而不在‘至善、修身、明明德’的本上用功。


    常人皆向外求索,忘了自性,外染了惡性,反過來又要追求‘至善’,最終是毫無所得。


    聖人專心致誌在至善處,外物不染,煩惱不生,意誌堅定,最後而有所得!


    古之經典何其之多,所講的道理無非就兩個字而已——修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佬分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火並收藏大佬分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