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功高之人
大明:慌了,我的獄友竟是朱棣! 作者:厲害的音樂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4章 功高之人
秦昊告訴二人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在打天下的階段,任何的君王都能包容官員的缺點。
因為這個官員是和君王共患難的人。
君王隻看到了這個人的浴血奮戰,而這個人也沒有時間去想這些細支。
這時君王和官員的目的都很簡單,那就是開創一個時代。
君王隻恨自己身邊的人才少,怎麽可能去責備這些有個性的人。
這個時候的君王是懷著一顆包容的心。
等待一個朝代建立之後,君王和官員都隨之轉變。
官員想讓自己變得位置更高或者想法全能實現。
這時候有的人是為了天下蒼生,有的人是為了一己私欲。
這些人極力的想要讓君王認同自己的見解。
這時君王已經是高高的坐在王位上的那個人。
他要尊嚴和威嚴,他想要讓自己成為萬人之上。
這時官員抵觸了君王的想法,這個君王又怎能不生氣。
大多數的君王不會接受直言。
隻想著讓官員都聽話。
哪怕他的決定是錯誤的,也不能被人當麵拒絕。
隨著王朝的建立,有更多的人才湧現。
當初那些有性格的人才,在君王的眼中的缺點越來越多。
這時君王就會想著找聽話的人才取代其他人的位置。
有時又不能寒了老臣子的心,所以隻能把這些人放在不重要的位置。
隻有那些知道奉承,又知道如何委婉的提建議的人才會被留下來。
忠言逆耳,這句話說的很好,但又有多少人願意聽逆耳的忠言。
“就算有君王當時虛心接受忠言,但心裏也有疙瘩。”
“說的是忠言的話,但也要有漂亮的裝飾。”
“所以誰聰明一點,就不用我說了吧。”
朱棣聽到這話撓了撓頭誇讚。
“先生說的就是有道理,原來是這麽迴事兒,怪不得。”
“就算是咱,也不願意聽別人罵咱,也不願意聽別人否定咱。”
朱棣性格直爽,他認為沒有人願意聽這樣的話。
朱標卻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看出來不一樣的地方。
他躬身對秦昊行了一個禮,然後說道。
“先生的話語讓我茅塞頓開。”
“雖然先生不在廟堂,但是卻看得很透徹。”
“天下為官之人都有先生的覺悟,那人人都能當一個好官。”
“君王能有先生的想法,那也能知人善用。”
秦昊搖搖頭,笑嗬嗬的說道。
“知人是知人,善用是善用,這是兩個方向。”
“這還得看君王自己的想法。”
“秦檜算不得好官,但君王算善用了,還是沒算善用?”
“人嘴兩張皮,個人有個人的想法。”
“這邊兒肩膀再給我揉揉。”秦昊坐在地上。
朱棣和朱標又在巴結秦昊,揉肩的揉肩,捶腿的捶腿。
這一幕讓朱元璋看了,羨慕的眼紅。
這要是被其他官員看到,下巴都得嚇到地上。
又有誰敢讓太子和王爺給揉肩捶腿。
而且這個人還是牢房當中的犯人。
這一幕要是傳出去了,別人隻會嘲諷說事情的人在做夢。
但這一幕就真實的發生在牢房中。
秦昊美滋滋的享受一番,這才又拋出一個問題。
“聽了我的話,你們有什麽感悟?”
朱標沒有考慮直接就說道。
“作為臣子的應該體諒皇上的威嚴,說話辦事兒都要注意。”
“作為君王的人應當知道陳子的性格,然後再加以應用。”
“君王和臣子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彼此之間能夠相互成就。”
“臣子要有感恩的心,君王要學會聆聽。”
朱標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想要用這個人,那這個人就要為君王轉變。
而君王也要體諒這個人。
如果二人誰都不想退讓,那隻能是相互成就和相互變通。
但作為臣子,必須要知道本分。
想讓君王退步,難之又難,隻能是讓臣子轉變。
君王也不能隻為一己,也要考慮做的是對是錯。
朱標說完了半天,朱棣還在那裏坑呲。
秦昊不耐煩的咳嗽了一聲,朱棣才開口。
“咱就覺得當了皇上,一定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那底下的人不聽話,還不得拿大巴掌唿他。”
“那要是皇上真做錯了大事,底下的人還要答應,那肯定是不行。”
“皇上不能慣著臣子,但臣子在關鍵的時候也得敢說話。”
“劉伯溫挨收拾,那就是大事小情都愛冒尖兒。”
“反正咱就覺得當皇帝的當好皇帝,當官的當好官。”
朱棣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各盡其責,各司其責,這樣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是當皇上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所以還是以皇上的意見為主。
他憋了半天還是認為劉伯溫不聰明。
但這個人不算是壞人,隻是在某些方麵不動腦筋。
秦昊搖了搖頭,他認為朱標和朱棣都沒說到點子上。
這二人對概念還是很糊塗,所以說的東拉西扯,實際上和正題的關係不大。
朱標說的是大道理,但是過於假大空了。
朱棣說的也不切實際,因為就不可能存在著這種平衡的關係。
這隻能證明二人的腦筋不活在,思路不開闊,而且也不知道多想。
“我給你們說幾個故事。”秦昊清了清喉。
秦昊說了嶽飛被十八道金牌追迴,然後迴到京城之後死在京城的事情。
這是在宋代發生的故事,而且距離現在又不遠,所以他相信這二人能知曉。
這個故事簡略的講完之後,秦昊又講了一個故事。
他又給大家講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這個故事很簡單,成為君王的趙匡胤,給底下的臣子一人吃了一杯毒酒。
但凡是不喝酒的人,那就是違抗聖命,這個人就要受到處罰。
但凡喝了酒的人,這酒中有毒,又是性命難保。
這些人不管如何選擇都是死路一條。
而這些人都是陪著趙匡胤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宋代的建立和這些人不無關係,這些人立下的功勞就連趙匡胤都是佩服萬分。
但這些人最後卻落得了如此的下場。
秦昊講完這兩個故事,他又講了一些曆史上功高蓋主的人的故事。
秦昊告訴二人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在打天下的階段,任何的君王都能包容官員的缺點。
因為這個官員是和君王共患難的人。
君王隻看到了這個人的浴血奮戰,而這個人也沒有時間去想這些細支。
這時君王和官員的目的都很簡單,那就是開創一個時代。
君王隻恨自己身邊的人才少,怎麽可能去責備這些有個性的人。
這個時候的君王是懷著一顆包容的心。
等待一個朝代建立之後,君王和官員都隨之轉變。
官員想讓自己變得位置更高或者想法全能實現。
這時候有的人是為了天下蒼生,有的人是為了一己私欲。
這些人極力的想要讓君王認同自己的見解。
這時君王已經是高高的坐在王位上的那個人。
他要尊嚴和威嚴,他想要讓自己成為萬人之上。
這時官員抵觸了君王的想法,這個君王又怎能不生氣。
大多數的君王不會接受直言。
隻想著讓官員都聽話。
哪怕他的決定是錯誤的,也不能被人當麵拒絕。
隨著王朝的建立,有更多的人才湧現。
當初那些有性格的人才,在君王的眼中的缺點越來越多。
這時君王就會想著找聽話的人才取代其他人的位置。
有時又不能寒了老臣子的心,所以隻能把這些人放在不重要的位置。
隻有那些知道奉承,又知道如何委婉的提建議的人才會被留下來。
忠言逆耳,這句話說的很好,但又有多少人願意聽逆耳的忠言。
“就算有君王當時虛心接受忠言,但心裏也有疙瘩。”
“說的是忠言的話,但也要有漂亮的裝飾。”
“所以誰聰明一點,就不用我說了吧。”
朱棣聽到這話撓了撓頭誇讚。
“先生說的就是有道理,原來是這麽迴事兒,怪不得。”
“就算是咱,也不願意聽別人罵咱,也不願意聽別人否定咱。”
朱棣性格直爽,他認為沒有人願意聽這樣的話。
朱標卻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看出來不一樣的地方。
他躬身對秦昊行了一個禮,然後說道。
“先生的話語讓我茅塞頓開。”
“雖然先生不在廟堂,但是卻看得很透徹。”
“天下為官之人都有先生的覺悟,那人人都能當一個好官。”
“君王能有先生的想法,那也能知人善用。”
秦昊搖搖頭,笑嗬嗬的說道。
“知人是知人,善用是善用,這是兩個方向。”
“這還得看君王自己的想法。”
“秦檜算不得好官,但君王算善用了,還是沒算善用?”
“人嘴兩張皮,個人有個人的想法。”
“這邊兒肩膀再給我揉揉。”秦昊坐在地上。
朱棣和朱標又在巴結秦昊,揉肩的揉肩,捶腿的捶腿。
這一幕讓朱元璋看了,羨慕的眼紅。
這要是被其他官員看到,下巴都得嚇到地上。
又有誰敢讓太子和王爺給揉肩捶腿。
而且這個人還是牢房當中的犯人。
這一幕要是傳出去了,別人隻會嘲諷說事情的人在做夢。
但這一幕就真實的發生在牢房中。
秦昊美滋滋的享受一番,這才又拋出一個問題。
“聽了我的話,你們有什麽感悟?”
朱標沒有考慮直接就說道。
“作為臣子的應該體諒皇上的威嚴,說話辦事兒都要注意。”
“作為君王的人應當知道陳子的性格,然後再加以應用。”
“君王和臣子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彼此之間能夠相互成就。”
“臣子要有感恩的心,君王要學會聆聽。”
朱標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想要用這個人,那這個人就要為君王轉變。
而君王也要體諒這個人。
如果二人誰都不想退讓,那隻能是相互成就和相互變通。
但作為臣子,必須要知道本分。
想讓君王退步,難之又難,隻能是讓臣子轉變。
君王也不能隻為一己,也要考慮做的是對是錯。
朱標說完了半天,朱棣還在那裏坑呲。
秦昊不耐煩的咳嗽了一聲,朱棣才開口。
“咱就覺得當了皇上,一定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那底下的人不聽話,還不得拿大巴掌唿他。”
“那要是皇上真做錯了大事,底下的人還要答應,那肯定是不行。”
“皇上不能慣著臣子,但臣子在關鍵的時候也得敢說話。”
“劉伯溫挨收拾,那就是大事小情都愛冒尖兒。”
“反正咱就覺得當皇帝的當好皇帝,當官的當好官。”
朱棣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各盡其責,各司其責,這樣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是當皇上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所以還是以皇上的意見為主。
他憋了半天還是認為劉伯溫不聰明。
但這個人不算是壞人,隻是在某些方麵不動腦筋。
秦昊搖了搖頭,他認為朱標和朱棣都沒說到點子上。
這二人對概念還是很糊塗,所以說的東拉西扯,實際上和正題的關係不大。
朱標說的是大道理,但是過於假大空了。
朱棣說的也不切實際,因為就不可能存在著這種平衡的關係。
這隻能證明二人的腦筋不活在,思路不開闊,而且也不知道多想。
“我給你們說幾個故事。”秦昊清了清喉。
秦昊說了嶽飛被十八道金牌追迴,然後迴到京城之後死在京城的事情。
這是在宋代發生的故事,而且距離現在又不遠,所以他相信這二人能知曉。
這個故事簡略的講完之後,秦昊又講了一個故事。
他又給大家講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這個故事很簡單,成為君王的趙匡胤,給底下的臣子一人吃了一杯毒酒。
但凡是不喝酒的人,那就是違抗聖命,這個人就要受到處罰。
但凡喝了酒的人,這酒中有毒,又是性命難保。
這些人不管如何選擇都是死路一條。
而這些人都是陪著趙匡胤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宋代的建立和這些人不無關係,這些人立下的功勞就連趙匡胤都是佩服萬分。
但這些人最後卻落得了如此的下場。
秦昊講完這兩個故事,他又講了一些曆史上功高蓋主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