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龍脈和氣候!
大明:慌了,我的獄友竟是朱棣! 作者:厲害的音樂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章 龍脈和氣候!
朱棣連忙討好著說道:
“先生,先生,你可別這麽說,在我心裏你就是最厲害的先生。”
秦昊沒好氣的說道:
“我信了你才有鬼了。”
朱棣嘿嘿一笑。
一點桀驁王爺的麵子都沒有。
還狗腿地替秦昊捶腿。
秦昊這才接著說道:
“所謂,大河向東流!”
“中原大地,有兩條母親河,長江,還有黃河!”
“長江和黃河除了孕育生命,給予水源之外,還將南北兩地隔絕。”
“之前我不是給你說過嗎?北方兵強,是因為他們的法則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雖然現在,可能還比較微末,但是百年之後,必將覬覦中原的富庶!”
“包括古往今來,比如說唐朝契丹,漢朝匈奴,為什麽遲遲沒有占據中原,便是因為長江黃河橫擋,讓我們在地理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並且,沒有長江黃河的哺育,他們的地理環境非常惡劣,農耕業不行,這也是龍脈的作用。”
所謂守江必守淮。
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自然是明白兵力的部署。
雖然他是農民出身。
但兵書也自然是熟讀了不少。
此番秦昊的話。
讓朱元璋心中有些明了。
的確。
曆朝曆代,都有北方的亂賊。
包括現在金元也一直在北方肆虐,想要重新部署兵力重新進攻中原。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以來所憂心的。
然而,正是因為長江黃河橫跨在南北,這道防線如同天塹,才讓中原大地很長時間都被漢人領導。
原來龍脈並不是虛無渺茫之說。
而是真實存在的。
而朱棣也是瞪大了雙眼。
如果他會說臥槽的話,已經說了一萬遍臥槽了。
這實在是太太太太太深奧了!
秦昊看著目瞪口呆的朱棣,忍不住開啟了科普小課堂。
“其實,在幾百年以前,在海的那一頭,也就是我曾經給你說過的,世界上的另外一個人種。”
“他們金發碧眼,身材高大,也曾建立過一個國家。”
“他們的國力也非常強大,甚至比咱們現在的大明還要強盛。”
“因為他們沒有長江和黃河,所以就修建了一道高牆,名叫羅馬牆。”
“他們的國力非常強大,甚至可以稱得上日不落了!”
“你知道日不落是什麽意思吧!就是永不凋零!”
“但是,就這樣一個豪情壯誌,不過三百年就被蠻族所侵略,國家分崩離析。”
“這正是因為,隻有天然的防禦才能如同天塹,而並非天然的,終究隻是黃粱一夢!”
“所以,長江黃河,就是大明的龍脈!”
“至於國運……”
朱棣和還沒消化秦昊之前說的龍脈一說。
此時,直接就聚精會神起來。
龍脈其實非常的淺顯易懂。
擺在那,也沒有人敢斬斷吧?
畢竟現在天下是他們老朱家的 !
但是國運就關乎著他們老朱家了。
“大明的國運,實在算不上太好。”
此言一出。
朱元璋頓時攥緊了雙拳。
他不是第一天認識秦昊。
自然也不會把這一番話當做秦昊的危言聳聽。
而是在大明的國運,可能是真的不太好!
“大明在不久之後,就會麵臨小冰河時期。”
“其實我之前和你說過,大明會滅亡,不完全是因為什麽土地兼並的問題,而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所以我才會說,大明的國運不太好。”
“咱們華夏幾千年的曆史,隻有四次小冰河時期,第一次是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到西晉,第三次是唐朝末年到北宋,最後一次就是元末和明朝了。”
“小冰河時期,很明顯一個特征就是積雪千尺,河道封凍。”
“氣溫降低之後,農種物的產量也會大大減少。”
“那大家都吃不飽飯,會麵臨著什麽?”
秦昊懶洋洋的說著。
朱棣和朱元璋,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朱元璋就是從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過來的。
所以才會造反!
隻有造反,才能有一線生機。
如果說。
大明的未來真的有秦昊說的那麽嚴重。
冰封百裏。
不僅僅是農種物的產量不好。
就連家禽都活不下去!
人都會被活活凍死!
秦昊還在繼續說著:
“並且,大明的困境還遠不止於此!”
“災害頻出,民不聊生。”
“一些自然災害,比如說洪災啊,幹旱啊,將會層出不窮。”
“當然,不僅僅是自然災害了,北方那邊是最慘的,最冷的,北方的少數民族肯定會紛紛南遷。”
“這時候,蒙古那邊就會發力。”
朱元璋緊緊的皺著眉頭。
蒙古,那是一個他一直憂心的地方。
因為,蒙古是從元朝開始受到教化的。
也就是從蒙古開始發家的。
蒙古的榮耀,都是元朝帶來的。
所以對於蒙古來說,元朝就像是它的母親一樣。
所以自從朱元璋登基以來。
他都沒有收複蒙古那邊。
雙方的政權開展了一次長久的拉鋸戰。
“到時候,北方少數民族很有可能會侵襲中原大地,甚至可能會聯合起來。”
“並且,後麵大明土地簡並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百姓就受到了壓迫。”
“那……那大明真的無可挽迴嗎?”
朱棣怔怔的問道:
“就沒有人能改變大明的國運?”
朱元璋也感覺到一股深深地無力。
自然災害,怎麽阻止啊?
難道朝著老天爺下一百次罪己詔嗎?
然而。
就當兩人絕望的時候。
就聽見了秦昊略微帶著遲疑的聲音。
“額……應該能抑製吧……不能做到解決。”
“至於能不能力挽狂瀾,我就不知道了。”
第一次聽見秦昊如此不確定的聲音。
朱元璋的心情忍不住更加的跌落穀底。
“民以食為天,其實小冰河時期,無非就是農產物下降是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隻要找到高發的農種物,就能壓製。”
“海外有一些高產農作物,如果洪武皇帝能大開海關,造船尋農作物,從現在開始屯糧,也許會好很多。”
聞言。
朱棣很是詫異。
他原本以為秦昊會提出什麽彎彎繞繞的東西呢。
朱棣連忙討好著說道:
“先生,先生,你可別這麽說,在我心裏你就是最厲害的先生。”
秦昊沒好氣的說道:
“我信了你才有鬼了。”
朱棣嘿嘿一笑。
一點桀驁王爺的麵子都沒有。
還狗腿地替秦昊捶腿。
秦昊這才接著說道:
“所謂,大河向東流!”
“中原大地,有兩條母親河,長江,還有黃河!”
“長江和黃河除了孕育生命,給予水源之外,還將南北兩地隔絕。”
“之前我不是給你說過嗎?北方兵強,是因為他們的法則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雖然現在,可能還比較微末,但是百年之後,必將覬覦中原的富庶!”
“包括古往今來,比如說唐朝契丹,漢朝匈奴,為什麽遲遲沒有占據中原,便是因為長江黃河橫擋,讓我們在地理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並且,沒有長江黃河的哺育,他們的地理環境非常惡劣,農耕業不行,這也是龍脈的作用。”
所謂守江必守淮。
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自然是明白兵力的部署。
雖然他是農民出身。
但兵書也自然是熟讀了不少。
此番秦昊的話。
讓朱元璋心中有些明了。
的確。
曆朝曆代,都有北方的亂賊。
包括現在金元也一直在北方肆虐,想要重新部署兵力重新進攻中原。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以來所憂心的。
然而,正是因為長江黃河橫跨在南北,這道防線如同天塹,才讓中原大地很長時間都被漢人領導。
原來龍脈並不是虛無渺茫之說。
而是真實存在的。
而朱棣也是瞪大了雙眼。
如果他會說臥槽的話,已經說了一萬遍臥槽了。
這實在是太太太太太深奧了!
秦昊看著目瞪口呆的朱棣,忍不住開啟了科普小課堂。
“其實,在幾百年以前,在海的那一頭,也就是我曾經給你說過的,世界上的另外一個人種。”
“他們金發碧眼,身材高大,也曾建立過一個國家。”
“他們的國力也非常強大,甚至比咱們現在的大明還要強盛。”
“因為他們沒有長江和黃河,所以就修建了一道高牆,名叫羅馬牆。”
“他們的國力非常強大,甚至可以稱得上日不落了!”
“你知道日不落是什麽意思吧!就是永不凋零!”
“但是,就這樣一個豪情壯誌,不過三百年就被蠻族所侵略,國家分崩離析。”
“這正是因為,隻有天然的防禦才能如同天塹,而並非天然的,終究隻是黃粱一夢!”
“所以,長江黃河,就是大明的龍脈!”
“至於國運……”
朱棣和還沒消化秦昊之前說的龍脈一說。
此時,直接就聚精會神起來。
龍脈其實非常的淺顯易懂。
擺在那,也沒有人敢斬斷吧?
畢竟現在天下是他們老朱家的 !
但是國運就關乎著他們老朱家了。
“大明的國運,實在算不上太好。”
此言一出。
朱元璋頓時攥緊了雙拳。
他不是第一天認識秦昊。
自然也不會把這一番話當做秦昊的危言聳聽。
而是在大明的國運,可能是真的不太好!
“大明在不久之後,就會麵臨小冰河時期。”
“其實我之前和你說過,大明會滅亡,不完全是因為什麽土地兼並的問題,而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所以我才會說,大明的國運不太好。”
“咱們華夏幾千年的曆史,隻有四次小冰河時期,第一次是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到西晉,第三次是唐朝末年到北宋,最後一次就是元末和明朝了。”
“小冰河時期,很明顯一個特征就是積雪千尺,河道封凍。”
“氣溫降低之後,農種物的產量也會大大減少。”
“那大家都吃不飽飯,會麵臨著什麽?”
秦昊懶洋洋的說著。
朱棣和朱元璋,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朱元璋就是從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過來的。
所以才會造反!
隻有造反,才能有一線生機。
如果說。
大明的未來真的有秦昊說的那麽嚴重。
冰封百裏。
不僅僅是農種物的產量不好。
就連家禽都活不下去!
人都會被活活凍死!
秦昊還在繼續說著:
“並且,大明的困境還遠不止於此!”
“災害頻出,民不聊生。”
“一些自然災害,比如說洪災啊,幹旱啊,將會層出不窮。”
“當然,不僅僅是自然災害了,北方那邊是最慘的,最冷的,北方的少數民族肯定會紛紛南遷。”
“這時候,蒙古那邊就會發力。”
朱元璋緊緊的皺著眉頭。
蒙古,那是一個他一直憂心的地方。
因為,蒙古是從元朝開始受到教化的。
也就是從蒙古開始發家的。
蒙古的榮耀,都是元朝帶來的。
所以對於蒙古來說,元朝就像是它的母親一樣。
所以自從朱元璋登基以來。
他都沒有收複蒙古那邊。
雙方的政權開展了一次長久的拉鋸戰。
“到時候,北方少數民族很有可能會侵襲中原大地,甚至可能會聯合起來。”
“並且,後麵大明土地簡並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百姓就受到了壓迫。”
“那……那大明真的無可挽迴嗎?”
朱棣怔怔的問道:
“就沒有人能改變大明的國運?”
朱元璋也感覺到一股深深地無力。
自然災害,怎麽阻止啊?
難道朝著老天爺下一百次罪己詔嗎?
然而。
就當兩人絕望的時候。
就聽見了秦昊略微帶著遲疑的聲音。
“額……應該能抑製吧……不能做到解決。”
“至於能不能力挽狂瀾,我就不知道了。”
第一次聽見秦昊如此不確定的聲音。
朱元璋的心情忍不住更加的跌落穀底。
“民以食為天,其實小冰河時期,無非就是農產物下降是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隻要找到高發的農種物,就能壓製。”
“海外有一些高產農作物,如果洪武皇帝能大開海關,造船尋農作物,從現在開始屯糧,也許會好很多。”
聞言。
朱棣很是詫異。
他原本以為秦昊會提出什麽彎彎繞繞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