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經過大半年的操練,先前新擴充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有了幾分軍人氣質,隻不過沒有上過戰場,見過鮮血,所以說這些士卒看上去好像是少了些什麽。
其實隻要是有過帶兵經驗的將領一看到這些士卒就能夠判斷出這些士卒究竟是新兵還是老兵。
按照楊一清還有朱厚照的意思,此番再加派十萬大軍前往東瀛。
雖然說東瀛之地那些所謂的大名手下的人馬不算少,可是其戰鬥力根本就不敢恭維了,否則也不可能輕易之間就被楚毅平了十幾個國家。
顯然楚毅消滅了不少東瀛異族,同樣也抓了不少精壯送往礦山,但是占領之地少不得要分一部分人馬去看管。
本身楚毅飄揚過海而來,所帶來的士卒也不過是隻有五萬罷了,刨除交手之時運氣不夠好所死去的那些同伴,楚毅手下仍然有著近五萬之眾的士卒。
五萬之數看著的確是不少,可是隨便分散人手,這麽下來,結果就是楚毅手中可用之兵馬已經隻剩下不足萬人。
上萬人馬其實也不算少了,關鍵用來防守還沒什麽,一旦主動出擊的話,楚毅倒是不擔心滅不了那些大小邦國,關鍵是滅了那些大小邦國之後,能不能夠守住所占據之地。
都說東瀛多金銀礦藏,楚毅滅了十幾個大小邦國,那些紋銀除了一部分是搜刮出來的,其餘的都是來自於礦上。
十幾處大大小小的礦藏下來,每一處礦藏都要數百乃至數千士卒看管,否則的話那些動輒成千上萬的奴隸還不一個個的逃之夭夭啊。
顯然朝廷此番派遣十萬大軍前往東瀛,一方麵可解楚毅手下缺人的問題,另外一方麵也昭示著滿朝文武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東瀛來。
如果說先前征伐東瀛,真正關注這一點的根本就沒有多少官員,可是如今卻大大不同,那數百萬兩之多的紋銀真的是超乎了一眾文臣武將的預料,最關鍵的是楚毅竟然占據了那麽多的金銀礦山,這也就意味著這不是一錘子的買賣,而是源源不斷的可以自礦山獲取金銀之物。
一年下來數百萬,上千萬兩的紋銀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這滿朝文武,除了極個別之外,可以說大多數的人都由一開始的反對或者冷眼旁觀而變得激動起來。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自京郊而來,加上一部分朝廷所挑選出來的將領,足足十萬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處。
高台之上,朱厚照居高臨下看著那黑壓壓一片,根本就看不到邊際的大軍隊伍,眼中禁不住流露出幾分興奮之色。
楊一清、張懋、焦芳等幾位重臣站在朱厚照身側,隻聽得朱厚照開口道:「將士們,東瀛倭寇犯我沿海之地,劫掠我大明海商,殺人如麻,可謂是我大明之大患,大總管楚毅提兵五萬已殺至東瀛,今日朕親送眾將士,惟願諸位此去旗開得勝,凱旋而歸,朕希望來日表功之時,能夠於朝堂之上再見諸位。」
「陛下萬歲,大明萬勝!」
隨著一聲唿喝,所有的將士皆是高唿不已,十萬兵馬齊聲高唿,聲音震天,大半個京城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不知多少不知情的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唿喊聲給嚇了一跳。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叛徒一樣有用
對於大明百姓而言,東瀛就是蠻邦之地,怎麽可能容大明天朝相比,同樣,這些士卒在心理上便沒有將東瀛放在心上,可以說先天便蔑視大明之外的任何國度,這便是屬於大明的驕傲。
雖然說蒙元時期,蒙元曾派十幾萬大軍遠征東瀛皆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沒有人認為這是東瀛實力強大,更多的人將責任歸咎於統兵將領以及氣候。
況且大明連蒙元都能夠自中原生生的趕出去,又怎麽可能會將東瀛這樣的異國小邦放在心上。
沒看大總管率領五萬大軍便已經在東瀛之地攻城拔地,輕輕鬆的便覆滅了十幾個大小國度,收穫了數百萬兩之多的戰力品嗎。
所以說在一眾士卒的眼中,能夠前往東瀛,那便是到手的軍功以及賞銀,看看那小將俞大猷吧,就因為入了楚毅的法眼,一路青雲直上,如今更是入了天子法眼,將來之前途可謂是遠大。
他們不求如同俞大猷一般能夠入了楚毅之法眼,隻求此去東瀛能夠立下戰功,好歹升那麽一級,然後再得一些賞銀便足夠了。
大軍出征,自然要有大將統帥,雖然說這十萬大軍到了東瀛之後便會歸在楚毅麾下聽從楚毅調遣,但是此前卻是要有一員大將統帥。
經過幾番動亂,歷次大戰下來,大明軍方倒也出了不少的將帥之才,最為突出的便是遠在江南正平定江南之地的王守仁以及出將入相,直入內閣,執掌兵部的楊一清。
淡然這兩位一個負責南方平定之戰事,一個執掌兵部,等閑之下卻是不可輕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軍中就沒有可用之才了。
論及資歷的話,執掌騰襄四衛,歷經幾次動亂的韓坤卻是資歷足夠,然則無論是楚毅還是朱厚照顯然不可能讓韓坤輕易離京。
京城局麵尚且需要騰襄四衛坐鎮,所以身為天子心腹之一的韓坤自然要坐鎮京師。
朱厚照拔擢翟鸞為此番大軍之統帥,翟鸞出身於錦衣衛世家,先填上便屬於天子親衛,年近四旬,精通武略,允文允武,正史之中更是在嘉靖時期執掌兵部,巡視九邊,權勢隻在嚴嵩之下。
其實隻要是有過帶兵經驗的將領一看到這些士卒就能夠判斷出這些士卒究竟是新兵還是老兵。
按照楊一清還有朱厚照的意思,此番再加派十萬大軍前往東瀛。
雖然說東瀛之地那些所謂的大名手下的人馬不算少,可是其戰鬥力根本就不敢恭維了,否則也不可能輕易之間就被楚毅平了十幾個國家。
顯然楚毅消滅了不少東瀛異族,同樣也抓了不少精壯送往礦山,但是占領之地少不得要分一部分人馬去看管。
本身楚毅飄揚過海而來,所帶來的士卒也不過是隻有五萬罷了,刨除交手之時運氣不夠好所死去的那些同伴,楚毅手下仍然有著近五萬之眾的士卒。
五萬之數看著的確是不少,可是隨便分散人手,這麽下來,結果就是楚毅手中可用之兵馬已經隻剩下不足萬人。
上萬人馬其實也不算少了,關鍵用來防守還沒什麽,一旦主動出擊的話,楚毅倒是不擔心滅不了那些大小邦國,關鍵是滅了那些大小邦國之後,能不能夠守住所占據之地。
都說東瀛多金銀礦藏,楚毅滅了十幾個大小邦國,那些紋銀除了一部分是搜刮出來的,其餘的都是來自於礦上。
十幾處大大小小的礦藏下來,每一處礦藏都要數百乃至數千士卒看管,否則的話那些動輒成千上萬的奴隸還不一個個的逃之夭夭啊。
顯然朝廷此番派遣十萬大軍前往東瀛,一方麵可解楚毅手下缺人的問題,另外一方麵也昭示著滿朝文武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東瀛來。
如果說先前征伐東瀛,真正關注這一點的根本就沒有多少官員,可是如今卻大大不同,那數百萬兩之多的紋銀真的是超乎了一眾文臣武將的預料,最關鍵的是楚毅竟然占據了那麽多的金銀礦山,這也就意味著這不是一錘子的買賣,而是源源不斷的可以自礦山獲取金銀之物。
一年下來數百萬,上千萬兩的紋銀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這滿朝文武,除了極個別之外,可以說大多數的人都由一開始的反對或者冷眼旁觀而變得激動起來。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自京郊而來,加上一部分朝廷所挑選出來的將領,足足十萬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處。
高台之上,朱厚照居高臨下看著那黑壓壓一片,根本就看不到邊際的大軍隊伍,眼中禁不住流露出幾分興奮之色。
楊一清、張懋、焦芳等幾位重臣站在朱厚照身側,隻聽得朱厚照開口道:「將士們,東瀛倭寇犯我沿海之地,劫掠我大明海商,殺人如麻,可謂是我大明之大患,大總管楚毅提兵五萬已殺至東瀛,今日朕親送眾將士,惟願諸位此去旗開得勝,凱旋而歸,朕希望來日表功之時,能夠於朝堂之上再見諸位。」
「陛下萬歲,大明萬勝!」
隨著一聲唿喝,所有的將士皆是高唿不已,十萬兵馬齊聲高唿,聲音震天,大半個京城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不知多少不知情的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唿喊聲給嚇了一跳。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叛徒一樣有用
對於大明百姓而言,東瀛就是蠻邦之地,怎麽可能容大明天朝相比,同樣,這些士卒在心理上便沒有將東瀛放在心上,可以說先天便蔑視大明之外的任何國度,這便是屬於大明的驕傲。
雖然說蒙元時期,蒙元曾派十幾萬大軍遠征東瀛皆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沒有人認為這是東瀛實力強大,更多的人將責任歸咎於統兵將領以及氣候。
況且大明連蒙元都能夠自中原生生的趕出去,又怎麽可能會將東瀛這樣的異國小邦放在心上。
沒看大總管率領五萬大軍便已經在東瀛之地攻城拔地,輕輕鬆的便覆滅了十幾個大小國度,收穫了數百萬兩之多的戰力品嗎。
所以說在一眾士卒的眼中,能夠前往東瀛,那便是到手的軍功以及賞銀,看看那小將俞大猷吧,就因為入了楚毅的法眼,一路青雲直上,如今更是入了天子法眼,將來之前途可謂是遠大。
他們不求如同俞大猷一般能夠入了楚毅之法眼,隻求此去東瀛能夠立下戰功,好歹升那麽一級,然後再得一些賞銀便足夠了。
大軍出征,自然要有大將統帥,雖然說這十萬大軍到了東瀛之後便會歸在楚毅麾下聽從楚毅調遣,但是此前卻是要有一員大將統帥。
經過幾番動亂,歷次大戰下來,大明軍方倒也出了不少的將帥之才,最為突出的便是遠在江南正平定江南之地的王守仁以及出將入相,直入內閣,執掌兵部的楊一清。
淡然這兩位一個負責南方平定之戰事,一個執掌兵部,等閑之下卻是不可輕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軍中就沒有可用之才了。
論及資歷的話,執掌騰襄四衛,歷經幾次動亂的韓坤卻是資歷足夠,然則無論是楚毅還是朱厚照顯然不可能讓韓坤輕易離京。
京城局麵尚且需要騰襄四衛坐鎮,所以身為天子心腹之一的韓坤自然要坐鎮京師。
朱厚照拔擢翟鸞為此番大軍之統帥,翟鸞出身於錦衣衛世家,先填上便屬於天子親衛,年近四旬,精通武略,允文允武,正史之中更是在嘉靖時期執掌兵部,巡視九邊,權勢隻在嚴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