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不由的一愣,不過緊接著謝銘禹便道:「我謝家願意為王爺獻上糧草五萬石,白銀叄拾萬兩!」
其他諸位家主聞言一下子便反應了過來,不少人臉上露出沉吟之色,好在他們倒也不是不能夠接受,就如謝銘禹所言,既然要依附寧王,那麽多多少少也要拿出點誠意。
他們所蓄養的那點家奴怕是入不了寧王法眼,但是他們這些家族卻是一個個身家不菲。
就聽得家主莫德當先開口道:「我莫家願意出五萬石糧草,白銀十萬兩。」
莫家乃是揚州府有名的糧商,或許身家差了謝家許多,但是論及囤積的糧草的話,就算是謝家都比不過莫家。
隨著莫德開口,其他幾位家主也都在衡量一般,你三萬,我兩萬的獻出糧草、金銀來。
不過是盞茶功夫,在場十幾個家族,愣是湊出了糧草三十萬石,紋銀共計八十多萬兩。
這些糧草、金銀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至少可以讓寧王多養上萬大軍了。
況且這還隻是這些家族的捐獻罷了,如果說真的有必要的話,到時候寧王開口,未必不能夠從這些家族手中獲得更多的糧草、金銀。
謝銘禹將手中毛筆放下,就見一張絹帛之上記下了在場十幾位家主的姓名以及各自獻出的糧草、紋銀數目。
就見謝銘禹伸手沾了印泥毫不猶豫的按在了那絹帛之上,他的名字之上。
做完這些,謝銘禹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十幾位家主的身上。
雖然大家被謝銘禹的舉動搞得一愣,但是反應過來之後也都一個個上前,然後在那一張絹帛之上,尋到自己的名字,按上了指印。
這一張絹帛如果說落入到朝廷手中的話,那就直接坐實了他們造反的罪名,當然天子已經下了旨意下來,這絹帛根本就不重要,反正在天子那裏,他們這些家族一個個的都被天子判了死刑。
但是這一份絹帛卻是他們向寧王效忠的一個明證,有了這一份投名狀,那麽寧王肯定對他們更為信任與放心。
抖了抖絹帛,謝銘禹將絹帛呈給楊廷和道:「楊閣老,我等揚州府十三家的投名狀在此,還請楊閣老轉呈王爺。」
楊廷和一臉笑意的將那一份絹帛接了過來,目光掃了一眼,微微頷首道:「諸位且安心便是,楊某定會在王爺麵前替諸位言明大家對王爺的忠誠。」
眾人連連向著楊廷和道謝。
沒有多久,諸位家主便各自離去,開始籌備糧草以及金銀。
客廳之中也就剩下了楊廷和還有謝銘禹兩人。
楊廷和向著謝銘禹微微一笑道:「這次卻是多虧了謝家主,若非是謝家主出麵的話,王爺想要獲得這些家主的支持,怕是也沒有那麽容易。」
謝銘禹搖了搖頭道:「昏君無道,家父被那閹賊生生逼死,我謝家與朝廷,同那閹賊楚毅之仇,不共戴天,便是傾盡家財,也會助王爺推翻那昏君的。」
楊廷和神色一正道:「謝家主一腔忠心,王爺若是知曉,必然感動萬分,楊某也會在王爺麵前替謝家主美言,若是有朝一日能夠擒得楚毅那閹賊的話,謝家主未必沒有機會親手誅殺那閹賊,為謝大人報仇。」
謝銘禹衝著楊廷和一禮,沉聲道:「如此一切便拜託楊大人了!」
很快謝銘禹便看著楊廷和道:「楊大人,不知王爺準備何時起兵,我謝家也好做準備,待到王爺兵臨揚州城下之日,定為王爺打開城門,恭迎王爺大軍入城。」
楊廷和捋著鬍鬚,眼中閃爍著精芒,遙遙看向北方道:「王爺何時起兵,那就要看朝廷什麽時候察覺王爺的舉動了。」
謝銘禹微微點了點頭,這些時日,寧王招兵買馬,打造兵器,這動靜可是越來越大,除非是朝廷官員都瞎了眼,否則的話,要不了多久,京城之中,天子也該收到寧王欲反的密奏了。
看了謝銘禹一眼,楊廷和道:「不過謝家主卻也不用擔心,朝廷派來江南的人隻怕是還沒有抵達江南,王爺那邊便已經高舉義旗了!」
北地蒼茫大地之上,一隊十幾人卻是頂著風沙快馬急奔,為首一人臉上包裹著紗巾,隻有眼睛露在外麵,在其身側則是十幾名精壯的護衛。
遠遠望去,大地之上一望無垠,赫然是一片茂盛的大草原。
馬速稍稍放慢一些,護衛頭領陳集驅馬接近劉養正道:「劉大人,你怎麽樣,要不要在前麵歇一歇!」
騎在馬上的劉養正隻感覺自己的胯骨已經失去了感覺,聞言咬了咬牙道:「不能歇息,老夫奉了寧王之命特地前來關外,就是為了尋找韃靼人尋求合作,朝廷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察覺到殿下的小動作,到時候王爺不管是願意不願意必然要豎起清君側的大旗,若是到時候我等不能夠聯繫上韃靼人的話,一旦朝廷抽調邊軍的話,隻怕王爺處境會非常之不妙。」
這話不是劉養正第一次同陳集幾人說了,可是劉養正仍然是說了一遍又一遍,若是不然的話,劉養正怕是要堅持不下去了。
這已經過去了有大半個月了,這大半個月當中,先是乘船,然後換了馬車,好不容易出關之後,又換了馬匹,可以說每天都要趕一二百裏的路程,劉養正自己都懷疑自己到底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要知道他已然是年過半百,身體狀況卻是無法同陳集等人相比,就算是陳集等人一路急趕也都一個個精神萎靡不已。
其他諸位家主聞言一下子便反應了過來,不少人臉上露出沉吟之色,好在他們倒也不是不能夠接受,就如謝銘禹所言,既然要依附寧王,那麽多多少少也要拿出點誠意。
他們所蓄養的那點家奴怕是入不了寧王法眼,但是他們這些家族卻是一個個身家不菲。
就聽得家主莫德當先開口道:「我莫家願意出五萬石糧草,白銀十萬兩。」
莫家乃是揚州府有名的糧商,或許身家差了謝家許多,但是論及囤積的糧草的話,就算是謝家都比不過莫家。
隨著莫德開口,其他幾位家主也都在衡量一般,你三萬,我兩萬的獻出糧草、金銀來。
不過是盞茶功夫,在場十幾個家族,愣是湊出了糧草三十萬石,紋銀共計八十多萬兩。
這些糧草、金銀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至少可以讓寧王多養上萬大軍了。
況且這還隻是這些家族的捐獻罷了,如果說真的有必要的話,到時候寧王開口,未必不能夠從這些家族手中獲得更多的糧草、金銀。
謝銘禹將手中毛筆放下,就見一張絹帛之上記下了在場十幾位家主的姓名以及各自獻出的糧草、紋銀數目。
就見謝銘禹伸手沾了印泥毫不猶豫的按在了那絹帛之上,他的名字之上。
做完這些,謝銘禹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十幾位家主的身上。
雖然大家被謝銘禹的舉動搞得一愣,但是反應過來之後也都一個個上前,然後在那一張絹帛之上,尋到自己的名字,按上了指印。
這一張絹帛如果說落入到朝廷手中的話,那就直接坐實了他們造反的罪名,當然天子已經下了旨意下來,這絹帛根本就不重要,反正在天子那裏,他們這些家族一個個的都被天子判了死刑。
但是這一份絹帛卻是他們向寧王效忠的一個明證,有了這一份投名狀,那麽寧王肯定對他們更為信任與放心。
抖了抖絹帛,謝銘禹將絹帛呈給楊廷和道:「楊閣老,我等揚州府十三家的投名狀在此,還請楊閣老轉呈王爺。」
楊廷和一臉笑意的將那一份絹帛接了過來,目光掃了一眼,微微頷首道:「諸位且安心便是,楊某定會在王爺麵前替諸位言明大家對王爺的忠誠。」
眾人連連向著楊廷和道謝。
沒有多久,諸位家主便各自離去,開始籌備糧草以及金銀。
客廳之中也就剩下了楊廷和還有謝銘禹兩人。
楊廷和向著謝銘禹微微一笑道:「這次卻是多虧了謝家主,若非是謝家主出麵的話,王爺想要獲得這些家主的支持,怕是也沒有那麽容易。」
謝銘禹搖了搖頭道:「昏君無道,家父被那閹賊生生逼死,我謝家與朝廷,同那閹賊楚毅之仇,不共戴天,便是傾盡家財,也會助王爺推翻那昏君的。」
楊廷和神色一正道:「謝家主一腔忠心,王爺若是知曉,必然感動萬分,楊某也會在王爺麵前替謝家主美言,若是有朝一日能夠擒得楚毅那閹賊的話,謝家主未必沒有機會親手誅殺那閹賊,為謝大人報仇。」
謝銘禹衝著楊廷和一禮,沉聲道:「如此一切便拜託楊大人了!」
很快謝銘禹便看著楊廷和道:「楊大人,不知王爺準備何時起兵,我謝家也好做準備,待到王爺兵臨揚州城下之日,定為王爺打開城門,恭迎王爺大軍入城。」
楊廷和捋著鬍鬚,眼中閃爍著精芒,遙遙看向北方道:「王爺何時起兵,那就要看朝廷什麽時候察覺王爺的舉動了。」
謝銘禹微微點了點頭,這些時日,寧王招兵買馬,打造兵器,這動靜可是越來越大,除非是朝廷官員都瞎了眼,否則的話,要不了多久,京城之中,天子也該收到寧王欲反的密奏了。
看了謝銘禹一眼,楊廷和道:「不過謝家主卻也不用擔心,朝廷派來江南的人隻怕是還沒有抵達江南,王爺那邊便已經高舉義旗了!」
北地蒼茫大地之上,一隊十幾人卻是頂著風沙快馬急奔,為首一人臉上包裹著紗巾,隻有眼睛露在外麵,在其身側則是十幾名精壯的護衛。
遠遠望去,大地之上一望無垠,赫然是一片茂盛的大草原。
馬速稍稍放慢一些,護衛頭領陳集驅馬接近劉養正道:「劉大人,你怎麽樣,要不要在前麵歇一歇!」
騎在馬上的劉養正隻感覺自己的胯骨已經失去了感覺,聞言咬了咬牙道:「不能歇息,老夫奉了寧王之命特地前來關外,就是為了尋找韃靼人尋求合作,朝廷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察覺到殿下的小動作,到時候王爺不管是願意不願意必然要豎起清君側的大旗,若是到時候我等不能夠聯繫上韃靼人的話,一旦朝廷抽調邊軍的話,隻怕王爺處境會非常之不妙。」
這話不是劉養正第一次同陳集幾人說了,可是劉養正仍然是說了一遍又一遍,若是不然的話,劉養正怕是要堅持不下去了。
這已經過去了有大半個月了,這大半個月當中,先是乘船,然後換了馬車,好不容易出關之後,又換了馬匹,可以說每天都要趕一二百裏的路程,劉養正自己都懷疑自己到底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要知道他已然是年過半百,身體狀況卻是無法同陳集等人相比,就算是陳集等人一路急趕也都一個個精神萎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