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俊腳步頓住,從頭涼到腳,他艱難地轉身,見李顯和韋後就站在不遠處的轉角,看樣子是聽到了他說的話,他心中大駭,撲通跪在地上,以額貼地,惶恐開口“兒臣不敢!”
他上當了,方才他被韋後折辱心中有氣就沒有多想,現在想來安樂才剛到甘露殿怎麽這麽快就追來了,她是故意追上來羞辱他,惹他發怒的,而韋後就在這時領著陛下來禦花園,讓陛下看見他放狠話。
李顯臉色鐵青,跨步上前一腳踹在李重俊胸口,將他踹翻在地“好一個不敢,朕方才看你是敢得很,你恨不得弑母殺妹,毫無對嫡母的孝順之心,對妹妹的仁愛之心!朕看你下一步恐怕就是弑父了!”
李重俊被踹得心口生疼,忙爬起來接著跪好,一個勁兒認錯“兒臣隻是和妹妹起了衝突,一時說錯了話,沒有過腦子,兒臣已經知錯了,兒臣心裏不是那樣想的”
“什麽衝突,會讓你對自己的妹妹下死手,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李顯逼問。
李重俊卻不知道怎麽說,他說的話李顯不會信的,甚至還會覺得他在誣陷皇後喝安樂,對他更加厭惡。
正當他沉默之時,安樂卻啞著嗓子低聲勸和“父皇,你別怪哥哥了,女兒見他踩踏了菊花,上前說了幾句,不知怎麽就起了衝突,哥哥也是無心之失,女兒也不該那樣說他”
李顯聞言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菊花,果然被踩踏了,他指著李重俊大罵“你自己踩踏了菊花,你妹妹不過是說了兩句有什麽錯,你就這麽聽不得勸誡?往後要真當了皇帝,豈不是毫無容人之量?”
李重俊叩首“兒臣隻是心情不好才會遷怒妹妹,兒臣真的知錯了,兒臣願意給妹妹賠罪,隻求妹妹和母後能夠寬恕”
他說完又朝安樂和韋後下拜“重俊魯莽,遷怒妹妹和母後,還請恕罪,無論何種責罰重俊都甘願受著”
他一心認錯,不停叩拜,姿態低到了塵埃裏,若是韋後和安樂還依依不饒就顯得不近人情了,她們隻好扶著李重俊起來,說都是一家人,發生口角不足為奇,她們不在意了。
李顯見韋後和安樂都原諒他了,又責怪了李重俊,讓他從今往後不許再和皇後、安樂起爭執,又罰一年俸祿,抄寫孝子傳一百遍,禁足三月,這才讓他離去。
太子雖然心裏不平,卻也隻能認栽。
李顯陪著韋後閑逛,想起方才李重俊的話,寬慰韋後“太子為人魯莽,說話不過腦子,但他心裏並不這樣想,他如今也知錯了,你別記恨他”
說到底也是自己的兒子,李顯還是為他說了兩句話。
韋後心裏清楚李顯是個老好人,對誰都好,方才李重俊認錯態度好,他不會過多責罰,現在她不如就當好一個善解人意的嫡母“臣妾明白,重俊還是小孩心性,臣妾不會放在心上的”
太子禁足受罰,太平和婉兒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如今的太子黨在朝堂上可不好過了,就連一向執拗的張柬之都開始夾起尾巴做人,在朝堂上不敢再和李顯唱反調。
這樣一來韋後趁機拉攏了不少人,還提拔了她的遠房親族韋溫。說到她的親族,韋後這段時日覺得時機成熟,便開始向李顯進言,想將自己流放甘州的親族召迴京城。
李顯起初還不同意,當初流放韋氏一族旁係是武後親自下的詔書,永生永世不得離開甘州,他要是召他們迴來豈不是違背了武後的旨意。
但韋後接連失去孩子,如今身邊就安樂一個孩子,這麽多年過去了她思念親人無可厚非,況且那些人隻是旁支。
正在他猶豫的時候聽見殿外傳來腳步聲,婉兒方才在兩儀殿用膳,正好迴來了。
李顯忙將筆放下,神色有些慌張,案桌上是他寫了一半的詔書。
婉兒察覺到他的異樣,疑惑地說“陛下怎麽了?”
“沒,沒事”李顯吞吞吐吐地將宣紙揉成紙團,扔在地上。
婉兒詫異上前,撿起地上的紙團,李顯忙站起來阻止“那是廢紙”
“陛下說謊的時候眼神會閃爍不定”婉兒直直看著他的雙眼,李顯聞言垂下眸子,他不善說謊,每一次說謊婉兒都會察覺。
婉兒展開手中的宣紙,映入眼簾的字直衝她的心底,她立即跪下請命“昔日流放韋氏旁支是太後旨意,還請陛下遵從太後旨意”
當初韋後一心想培養外戚,但是當時李顯沒有掌握大權,韋後的陰謀被武後扼殺。但是現在如果韋氏一族迴來了,將成為江山的心腹大患,她一定會不留餘力的扶持外戚,掌握掌權。
血緣是最牢固的牽絆,如今韋後雖重用武三思,但武三思和她之間有嫌隙,兩人各懷鬼胎,誰也不信任誰,還會留有一份餘地。她決不能讓韋氏一族重返朝堂。
李顯自己也覺得此舉拂了武後的顏麵,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如今見婉兒也這樣說,忙附和“朕明白,朕隻是有些猶豫,畢竟皇後失去親人多年,朕有些不忍心看她孤寂,所以……”
“當初韋玄貞教唆陛下害得陛下被廢,這是不爭的事實,陛下可以憐惜皇後,但也得為大局考慮”
婉兒的話讓李顯想起了當初韋玄貞還將責任推在他身上,他心裏其實有些記恨的,於是點頭“你說的對,朕不該如此”
自從鄭氏去世,婉兒生病之後,李顯對她無有不從,婉兒本還擔心自己拂了他的麵子,提起他的傷心事會讓他生氣,沒想到他卻乖順地認錯,沒見一點惱怒。
李顯訕笑著,走下來將她扶起“地上涼,別跪著了,朕不會召他們迴來了,你放心”如今已經快入冬了,地上一股寒氣。
婉兒忽然想到了遠在甘州的鄭修遠,這麽冷的天,甘州本就苦寒,不知道舅舅受不受得了。她得想辦法給鄭昱送一些衣物,讓他捎給舅舅,等年底甘州奏報呈上來了,她就依據奏報為舅舅求情,將舅舅調迴滎陽。
他上當了,方才他被韋後折辱心中有氣就沒有多想,現在想來安樂才剛到甘露殿怎麽這麽快就追來了,她是故意追上來羞辱他,惹他發怒的,而韋後就在這時領著陛下來禦花園,讓陛下看見他放狠話。
李顯臉色鐵青,跨步上前一腳踹在李重俊胸口,將他踹翻在地“好一個不敢,朕方才看你是敢得很,你恨不得弑母殺妹,毫無對嫡母的孝順之心,對妹妹的仁愛之心!朕看你下一步恐怕就是弑父了!”
李重俊被踹得心口生疼,忙爬起來接著跪好,一個勁兒認錯“兒臣隻是和妹妹起了衝突,一時說錯了話,沒有過腦子,兒臣已經知錯了,兒臣心裏不是那樣想的”
“什麽衝突,會讓你對自己的妹妹下死手,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李顯逼問。
李重俊卻不知道怎麽說,他說的話李顯不會信的,甚至還會覺得他在誣陷皇後喝安樂,對他更加厭惡。
正當他沉默之時,安樂卻啞著嗓子低聲勸和“父皇,你別怪哥哥了,女兒見他踩踏了菊花,上前說了幾句,不知怎麽就起了衝突,哥哥也是無心之失,女兒也不該那樣說他”
李顯聞言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菊花,果然被踩踏了,他指著李重俊大罵“你自己踩踏了菊花,你妹妹不過是說了兩句有什麽錯,你就這麽聽不得勸誡?往後要真當了皇帝,豈不是毫無容人之量?”
李重俊叩首“兒臣隻是心情不好才會遷怒妹妹,兒臣真的知錯了,兒臣願意給妹妹賠罪,隻求妹妹和母後能夠寬恕”
他說完又朝安樂和韋後下拜“重俊魯莽,遷怒妹妹和母後,還請恕罪,無論何種責罰重俊都甘願受著”
他一心認錯,不停叩拜,姿態低到了塵埃裏,若是韋後和安樂還依依不饒就顯得不近人情了,她們隻好扶著李重俊起來,說都是一家人,發生口角不足為奇,她們不在意了。
李顯見韋後和安樂都原諒他了,又責怪了李重俊,讓他從今往後不許再和皇後、安樂起爭執,又罰一年俸祿,抄寫孝子傳一百遍,禁足三月,這才讓他離去。
太子雖然心裏不平,卻也隻能認栽。
李顯陪著韋後閑逛,想起方才李重俊的話,寬慰韋後“太子為人魯莽,說話不過腦子,但他心裏並不這樣想,他如今也知錯了,你別記恨他”
說到底也是自己的兒子,李顯還是為他說了兩句話。
韋後心裏清楚李顯是個老好人,對誰都好,方才李重俊認錯態度好,他不會過多責罰,現在她不如就當好一個善解人意的嫡母“臣妾明白,重俊還是小孩心性,臣妾不會放在心上的”
太子禁足受罰,太平和婉兒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如今的太子黨在朝堂上可不好過了,就連一向執拗的張柬之都開始夾起尾巴做人,在朝堂上不敢再和李顯唱反調。
這樣一來韋後趁機拉攏了不少人,還提拔了她的遠房親族韋溫。說到她的親族,韋後這段時日覺得時機成熟,便開始向李顯進言,想將自己流放甘州的親族召迴京城。
李顯起初還不同意,當初流放韋氏一族旁係是武後親自下的詔書,永生永世不得離開甘州,他要是召他們迴來豈不是違背了武後的旨意。
但韋後接連失去孩子,如今身邊就安樂一個孩子,這麽多年過去了她思念親人無可厚非,況且那些人隻是旁支。
正在他猶豫的時候聽見殿外傳來腳步聲,婉兒方才在兩儀殿用膳,正好迴來了。
李顯忙將筆放下,神色有些慌張,案桌上是他寫了一半的詔書。
婉兒察覺到他的異樣,疑惑地說“陛下怎麽了?”
“沒,沒事”李顯吞吞吐吐地將宣紙揉成紙團,扔在地上。
婉兒詫異上前,撿起地上的紙團,李顯忙站起來阻止“那是廢紙”
“陛下說謊的時候眼神會閃爍不定”婉兒直直看著他的雙眼,李顯聞言垂下眸子,他不善說謊,每一次說謊婉兒都會察覺。
婉兒展開手中的宣紙,映入眼簾的字直衝她的心底,她立即跪下請命“昔日流放韋氏旁支是太後旨意,還請陛下遵從太後旨意”
當初韋後一心想培養外戚,但是當時李顯沒有掌握大權,韋後的陰謀被武後扼殺。但是現在如果韋氏一族迴來了,將成為江山的心腹大患,她一定會不留餘力的扶持外戚,掌握掌權。
血緣是最牢固的牽絆,如今韋後雖重用武三思,但武三思和她之間有嫌隙,兩人各懷鬼胎,誰也不信任誰,還會留有一份餘地。她決不能讓韋氏一族重返朝堂。
李顯自己也覺得此舉拂了武後的顏麵,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如今見婉兒也這樣說,忙附和“朕明白,朕隻是有些猶豫,畢竟皇後失去親人多年,朕有些不忍心看她孤寂,所以……”
“當初韋玄貞教唆陛下害得陛下被廢,這是不爭的事實,陛下可以憐惜皇後,但也得為大局考慮”
婉兒的話讓李顯想起了當初韋玄貞還將責任推在他身上,他心裏其實有些記恨的,於是點頭“你說的對,朕不該如此”
自從鄭氏去世,婉兒生病之後,李顯對她無有不從,婉兒本還擔心自己拂了他的麵子,提起他的傷心事會讓他生氣,沒想到他卻乖順地認錯,沒見一點惱怒。
李顯訕笑著,走下來將她扶起“地上涼,別跪著了,朕不會召他們迴來了,你放心”如今已經快入冬了,地上一股寒氣。
婉兒忽然想到了遠在甘州的鄭修遠,這麽冷的天,甘州本就苦寒,不知道舅舅受不受得了。她得想辦法給鄭昱送一些衣物,讓他捎給舅舅,等年底甘州奏報呈上來了,她就依據奏報為舅舅求情,將舅舅調迴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