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白建宇
穿書七零我和自己和解了 作者:葴貪癡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都十三歲了,我十歲的時候她跟著二姑去的安市,我還看到四伯偷偷塞錢給她呢!”
“什麽?老四給她塞錢了?你看看你這弟弟比你會做人吧!一個窮侄女人家早就下好了棋,現在啥也沒耽誤,難怪肉也比別人收的少!”
“你看到的?那你以前怎麽不說?”白建章盯著小女兒問道。
“我一開始以為自己看錯了,後來慧慧姐出門換衣服的時候我又看到了,但是你們都趕著迴家,我說了你們也不會在意。”
“慧慧給每家寄的都差不多,我的那份給領導了,這不還拿迴來一斤肉,別大驚小怪的,以後我要調出去了,咱們一家人都好吃好喝的,現在這兒點苦都不能忍忍!”白建章見女兒說的事都過去三年了,他也不認為巴結一個侄女對以後能有什麽用,還是讓家人都好好的等待他的飛升。
“爸爸,你真的能調走嗎?咱們去哪裏?有安市好嘛?”白雅麗帶著希望。
“肯定是比安市好的地方,你就好好等著爸爸的好消息吧!”白建章很自信。白雅傑看著倆父女翻白眼,他是一點都不信這老頭還能調出南紅縣,在他看來哪裏都沒有二姑家好。
他是在安市出生的,快一歲的時候才跟著媽媽一起迴了南紅縣。他比文笑晴大了一歲,從他媽媽懷孕到生子,二姑和二姑父都一直照顧他們母子,他幾個月大的時候二姑也懷上了,就大著肚子背著他玩,和二姑父一直哄著他吃飯,在他心裏他應該是二姑和二姑父的兒子。
二姑她們每年迴老家都給他帶好吃的和好玩的,他還去安市過過幾個暑假,那真的是樂不思蜀,一點都不想迴來南紅縣。可惜後來這幾年媽媽說是二姑家有慧慧姐了,他去不方便,再也不讓他去安市玩。
他不想讀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著盡快去安市,他覺得進紡織廠就挺好的,但是爸爸說去紡織廠太沒出息,按著讓他好好讀書,以後接老頭子的班。
白建宇這邊先把給老媽的那份包裹送了過去,好在他住的也不遠,給老媽的水缸裏打滿了水才騎上自行車迴家。沒用兩分鍾就到了他家門口,妻子左娟已經做好晚飯,兩個孩子也都坐在凳子上等著他迴來。
這兩個孩子都像他,性格有點木訥,不善言辭,小時候老媽就總看著他說他既不像父也不像母,倆人的聰明勁是一點沒遺傳到。他從不在乎那些像不像的事,在他看來過日子就是早上出門老婆歡送,晚上歸家孩子和老婆都在家等著他就行了。
他從小也不是個有大想法的孩子,總是很容易就滿足。老爸出門帶迴來的糖都是幾個孩子平分的,但哥哥姐姐總是從他手上哄騙他的那份,他被騙走了糖也從來都是不哭不鬧的,因為二姐總是偷偷用自己的那份又給他塞嘴裏。
後來長大了,老爸說是提前給兩個兒子分房子,三哥說山上的房子太遠了,照顧他這個小弟所以他選了山上的平房。白建宇其實知道那是因為山上的房子是新蓋的平房,有一個大院子,能住得下五、六口人。
給他剩下的房子是個舊窯洞,又離二哥和老媽近,以後家裏有什麽事都要他先招唿。
雖然他都知道的很清楚但也沒反駁,他想著就算是窯洞那也是白來的,心裏還高興著呢。因為小時候他總以為家裏很窮,他還想著要長大要多幹點活好給家裏多蓋幾間。
現在不用他努力就有了房子自然是件喜事,分好了房子,老爹又偷偷塞了些錢給他,讓他把窯洞拆了蓋成平房,他一開始沒動,後來還是快結婚了才找人重新蓋的房子。
這十來年南紅縣的變化也很大,他的房子那裏成了中心位置,周圍的房子也都拆了重新蓋成了平房,樓外麵還是政府出錢給大家搞成了統一的樣式。
這幾年三哥就時不時的提出要跟他換房,說他有兩個兒子住這兒地方太小了,住山上能開闊點。白建宇迴家還真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左娟自然是不樂意的,家裏房子雖然不大,但是他們一家人住也夠了,而且這兒的位置也好,以後有錢了他們還能起個樓,蓋上三、四層兩個兒子娶媳婦都能住的開。
白建宇後來自然是和白建章說了不打算換房,白建章也沒多嘴,隻是後來時不時的再提幾句試探一下。兄弟倆的這些事老太太都不知道,她覺得兄弟姐妹的事他們自己去解決就行了,她一個老太太身無長物,想幫也幫不上忙。
老太太候林晚上是笑的挺開心的,一方麵當然是因為孔慧慧寄了肉給她,另一方麵是周圍的鄰居都在誇她會養孩子。兩個女兒雖說是出嫁了,但每個月都給她生活費,還時不時的寄點東西迴來。
兩個兒子也都在身邊,尤其小兒子隔兩天就來家裏給她挑水收拾家裏,現在連孫女都能寄肉幹迴來了。周圍的老太太都羨慕她,老頭去的早不用她伺候,一個人帶著孫子住兩套房,有錢又有時間的好生活都讓她碰上了。
侯林也是懂謙虛的,這個時候她當然不能順著別人的話說自己的命好,“哎呀,我也是苦日子過來的,老大我就當是沒生過,老二是個好孩子啊,打小就心疼我,我也心疼他身體不好,這麽多年吃著藥還是沒能挨下去,我這可憐的小孫子是爹死的早,親媽一點用也頂不上,還要我個老太婆看孩子。”
老太太說著還給自己整傷心了,掉下了幾滴眼淚,周圍的老太太也陪著訴說各自的傷心事,一會罵老天爺不長眼,一會又說自己兒女還都算孝順,就希望孩子都能過上好日子她們的苦也沒白受。
孔凱凱一邊咬著牛肉幹一邊看自家奶奶又在那裏演戲,他也是很佩服這個老太太的,跟什麽人都能說上話,有時候縣裏的領導來家裏探望,老太太還能扯上幾句大道理,聽的領導也是點頭稱讚。
“什麽?老四給她塞錢了?你看看你這弟弟比你會做人吧!一個窮侄女人家早就下好了棋,現在啥也沒耽誤,難怪肉也比別人收的少!”
“你看到的?那你以前怎麽不說?”白建章盯著小女兒問道。
“我一開始以為自己看錯了,後來慧慧姐出門換衣服的時候我又看到了,但是你們都趕著迴家,我說了你們也不會在意。”
“慧慧給每家寄的都差不多,我的那份給領導了,這不還拿迴來一斤肉,別大驚小怪的,以後我要調出去了,咱們一家人都好吃好喝的,現在這兒點苦都不能忍忍!”白建章見女兒說的事都過去三年了,他也不認為巴結一個侄女對以後能有什麽用,還是讓家人都好好的等待他的飛升。
“爸爸,你真的能調走嗎?咱們去哪裏?有安市好嘛?”白雅麗帶著希望。
“肯定是比安市好的地方,你就好好等著爸爸的好消息吧!”白建章很自信。白雅傑看著倆父女翻白眼,他是一點都不信這老頭還能調出南紅縣,在他看來哪裏都沒有二姑家好。
他是在安市出生的,快一歲的時候才跟著媽媽一起迴了南紅縣。他比文笑晴大了一歲,從他媽媽懷孕到生子,二姑和二姑父都一直照顧他們母子,他幾個月大的時候二姑也懷上了,就大著肚子背著他玩,和二姑父一直哄著他吃飯,在他心裏他應該是二姑和二姑父的兒子。
二姑她們每年迴老家都給他帶好吃的和好玩的,他還去安市過過幾個暑假,那真的是樂不思蜀,一點都不想迴來南紅縣。可惜後來這幾年媽媽說是二姑家有慧慧姐了,他去不方便,再也不讓他去安市玩。
他不想讀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著盡快去安市,他覺得進紡織廠就挺好的,但是爸爸說去紡織廠太沒出息,按著讓他好好讀書,以後接老頭子的班。
白建宇這邊先把給老媽的那份包裹送了過去,好在他住的也不遠,給老媽的水缸裏打滿了水才騎上自行車迴家。沒用兩分鍾就到了他家門口,妻子左娟已經做好晚飯,兩個孩子也都坐在凳子上等著他迴來。
這兩個孩子都像他,性格有點木訥,不善言辭,小時候老媽就總看著他說他既不像父也不像母,倆人的聰明勁是一點沒遺傳到。他從不在乎那些像不像的事,在他看來過日子就是早上出門老婆歡送,晚上歸家孩子和老婆都在家等著他就行了。
他從小也不是個有大想法的孩子,總是很容易就滿足。老爸出門帶迴來的糖都是幾個孩子平分的,但哥哥姐姐總是從他手上哄騙他的那份,他被騙走了糖也從來都是不哭不鬧的,因為二姐總是偷偷用自己的那份又給他塞嘴裏。
後來長大了,老爸說是提前給兩個兒子分房子,三哥說山上的房子太遠了,照顧他這個小弟所以他選了山上的平房。白建宇其實知道那是因為山上的房子是新蓋的平房,有一個大院子,能住得下五、六口人。
給他剩下的房子是個舊窯洞,又離二哥和老媽近,以後家裏有什麽事都要他先招唿。
雖然他都知道的很清楚但也沒反駁,他想著就算是窯洞那也是白來的,心裏還高興著呢。因為小時候他總以為家裏很窮,他還想著要長大要多幹點活好給家裏多蓋幾間。
現在不用他努力就有了房子自然是件喜事,分好了房子,老爹又偷偷塞了些錢給他,讓他把窯洞拆了蓋成平房,他一開始沒動,後來還是快結婚了才找人重新蓋的房子。
這十來年南紅縣的變化也很大,他的房子那裏成了中心位置,周圍的房子也都拆了重新蓋成了平房,樓外麵還是政府出錢給大家搞成了統一的樣式。
這幾年三哥就時不時的提出要跟他換房,說他有兩個兒子住這兒地方太小了,住山上能開闊點。白建宇迴家還真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左娟自然是不樂意的,家裏房子雖然不大,但是他們一家人住也夠了,而且這兒的位置也好,以後有錢了他們還能起個樓,蓋上三、四層兩個兒子娶媳婦都能住的開。
白建宇後來自然是和白建章說了不打算換房,白建章也沒多嘴,隻是後來時不時的再提幾句試探一下。兄弟倆的這些事老太太都不知道,她覺得兄弟姐妹的事他們自己去解決就行了,她一個老太太身無長物,想幫也幫不上忙。
老太太候林晚上是笑的挺開心的,一方麵當然是因為孔慧慧寄了肉給她,另一方麵是周圍的鄰居都在誇她會養孩子。兩個女兒雖說是出嫁了,但每個月都給她生活費,還時不時的寄點東西迴來。
兩個兒子也都在身邊,尤其小兒子隔兩天就來家裏給她挑水收拾家裏,現在連孫女都能寄肉幹迴來了。周圍的老太太都羨慕她,老頭去的早不用她伺候,一個人帶著孫子住兩套房,有錢又有時間的好生活都讓她碰上了。
侯林也是懂謙虛的,這個時候她當然不能順著別人的話說自己的命好,“哎呀,我也是苦日子過來的,老大我就當是沒生過,老二是個好孩子啊,打小就心疼我,我也心疼他身體不好,這麽多年吃著藥還是沒能挨下去,我這可憐的小孫子是爹死的早,親媽一點用也頂不上,還要我個老太婆看孩子。”
老太太說著還給自己整傷心了,掉下了幾滴眼淚,周圍的老太太也陪著訴說各自的傷心事,一會罵老天爺不長眼,一會又說自己兒女還都算孝順,就希望孩子都能過上好日子她們的苦也沒白受。
孔凱凱一邊咬著牛肉幹一邊看自家奶奶又在那裏演戲,他也是很佩服這個老太太的,跟什麽人都能說上話,有時候縣裏的領導來家裏探望,老太太還能扯上幾句大道理,聽的領導也是點頭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