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如虎和虎大威兩人跟齋賽一起帶著蒙古騎兵返迴了開原。


    在鐵嶺大敗建奴後,得知猛如虎他們返迴的消息,開原百姓出城十裏以迎接大軍。


    王存忠提出要借助蒙古騎兵的力量,反攻遼陽,但這個提議幾乎沒有獲得同意。


    一來,蒙古騎兵本來就是客人,他們前來開原是為了互市而來的,指望他們去幫助明軍攻擊擁有高大城池和火炮的遼陽,是不現實的。


    二來,開原一直以來的目的就是自保,做一顆死死紮在遼東的釘子。


    猛如虎和虎大威兩人對這個釘子的作用再清楚不過了。


    當初他們在蒙古大營時,齋賽同時接見了大金的使者,繼承了阿巴泰貝勒爵位的尚健。


    齋賽本來是準備兩不相幫,而坐視明軍和大金軍隊兩虎相爭的。與其過早的摻和進這雙方之間的爭鬥,莫不如得到他們分出勝負的那一刻。


    後世的曆史上,就是因為遼東整個兒都落入了建奴的手中,蒙古才漸漸的倒向建奴,也就有了後來皇太極借道蒙古攻掠京師的事情。


    現在開原還在明軍手裏,就直接影響了蒙古人的立場,那就是至少要保持中立。


    楊延宜一開始也沒有指望這兩個虎比能辦出什麽大事來,派他們前往蒙古,更多的作用是刺探情報。


    誰知猛如虎在蒙古大營中,當機立斷炸死了尚健,讓齋賽不得不提前做出選擇。


    同時,如果在鐵嶺沒有這一支蒙古騎兵的加入,王存忠、高貞他們也勢必難以幸免。


    那些從鐵嶺逃出來的百姓也會落入建奴的掌控中。


    蒙古人的已經展現了十足的誠意,他們甚至隨軍帶來了兩萬多匹戰馬,還有草藥、毛皮等許多物資,以等待與大明的互市。


    開原一邊將鐵嶺一戰的戰況還有熊總兵的戰績緊急上報給朝廷,一邊也向朝廷轉達了蒙古互市的請求。


    大明總兵加起來也不過就二十多個,熊廷弼的為國捐軀絕對是一件憾動明廷的大事兒,更別提他還在鐵嶺城牆被炸毀這樣不利的條件下,保全了鐵嶺的百姓,還設計炸死了代善。


    高貞迴到鐵嶺後,為鐵嶺戰死的兄弟們舉行了葬禮,用樟木雕刻了熊廷弼的下半身,並將他葬在了馬林、賀世賢墓的旁邊。


    這三位駐紮在遼東的將領,終於可以安安靜靜的躺在他們為之流血的土地上,不需要再戰鬥了。


    原沈陽守備祖大壽,經過一個多月的修整後,已經可以拄著拐杖行走了。


    跟他一起逃出沈陽的士兵已經沒有幾個,而反攻遼陽被否決的王存忠,跟祖大壽有了共同的心路曆程,兩人也熟絡起來。


    他們兩人現在都成了沒有兵的光杆司令,而原鐵嶺逃難的百姓進入開原後,也終於有了兵員。


    高貞忙著安置那些難民和處理與蒙古互市的事情,募兵就完全交給了王存忠和祖大壽兩人。


    齋賽從開原取走了一部分糧食、茶葉、鹽巴等物資後,率領蒙古大軍返迴了草原。


    猛如虎和虎大威兩兄弟,則帶著他們隨行的幾個騎兵南下尋找楊延宜不提。


    殘破的鐵嶺城也安靜了下來,城中無人看管的番薯苗,在陽台的照射下露出了嫩綠的新芽,隻是原先照顧他們的人都已經離開了。


    ……


    義州。


    楊延宜也沒有閑著,一邊練兵一邊廣派遊騎,勘測朝鮮的地圖並製作沙盤,為收複朝鮮做著準備。


    李二狗出發已經有些日子了,城中存糧已不足一個星期之用。


    毛文龍倒是一直與他有往來,並且已經占據了鎮江城。


    但楊延宜也清楚,毛文龍所擁有的糧草也不多,所以一直沒有跟毛文龍說糧草的事情。


    並且楊延宜軍隊的消耗量與毛文龍也不可同日而語的,而是大明獨一份。


    士兵們每日過量的操練之後,帶來的就是食量的增加。


    而充足的肉食、油脂和鹽分的攝入,也讓楊延宜所部士兵的身體素質比其他人都要好。


    現在由於存糧不足,楊延宜已經降低了士兵操練的強度,原本的糧食供應也減半了。


    即便如此,沒有一個士兵稍微有一絲半點的怨言的,一個都沒有。


    因為在楊延宜軍中,一直都有一條規矩,那就是無論多高的職位,都是跟士兵吃同樣的食物,沒有單獨設小灶。


    看到即便是楊督師,也跟著大頭兵一起用餐,就算是食物減少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可以吃的肚皮溜圓兒,但士兵們私底下沒有一個說怪話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頭兵哪怕隻能吃半個饅頭,在他知道最高的長官也隻有半個時,他們也不會有什麽怨言。


    楊延宜一邊組織有經驗的士兵進行捕魚,一邊派人去與城池附近的村落購買糧食。


    可朝鮮民眾的生活也並不富裕,甚至來說比大明的百姓還頗有不如。


    他們自己尚且不夠吃,又哪有可以賣給明軍的呢?


    將領們也屢次向楊延宜諫言,既然買不到,那就幹脆別買了。


    或者是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又或者是道德感作祟,楊延宜始終沒有同意他們這麽做。


    他現在率領的這支軍隊,經過他以身作則的影響,已經漸漸有了後世那支軍隊的影子。


    這支堂堂正正的軍隊,踐行的也是以拯救蒼生於水火為行事準則的隊伍。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已經刻在了他們的腦海裏。


    朝鮮百姓,不是我大明的百姓,這話是沒錯的。


    楊延宜當然可以縱兵去劫掠糧食,但是他一旦這麽做了之後,那這支軍隊將再也不是現在這支軍紀嚴明的堂堂之師了。


    在朝鮮,可以事急從權,那在大明又如何不可以?


    反正軍隊是來打仗,是來幫百姓們趕走那些侵略者的。老子餓死了,誰給你們打仗?


    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就再也迴不去了。


    楊延宜左等右等,沒等來登萊的糧草,卻等到了來自朝鮮境內的建奴。


    那是一輛馬車上,躺著一個陷入昏迷的男子,隨行的建奴郎中用冰涼的毛巾冷敷在他的額頭。


    男子顯然十分的痛苦,他發著高燒,清醒的時候很少,要麽就是沉沉昏睡,醒來的時候,嘴裏卻總是用微不可察的聲音念叨著一句話。


    “告知……告知楊大人,洋人……勾結倭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進擊的大明鐵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省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省墨並收藏進擊的大明鐵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