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下午的忙碌之後,那一桶火藥,已經都過完了篩、又進行了幹燥,變成了米粒大小的火藥顆粒。
楊延宜看著它們,心裏是一陣狂喜。
火藥顆粒化的技術,可以說將熱兵器的威力提升了不止一個台階。
也從根本上避免了許多原本粉末狀火藥的弊端。
比如,粉末狀的火藥,在儲藏、運輸顛簸的過程中,較輕的碳粉會逐漸跑到最上麵,而較重的硫磺粉和硝石粉會沉澱到底層去。
而這個過程,會嚴重影響火藥的配比,導致火藥的威力減小。
所以,在使用前,士兵往往都需要充分的將火藥搖勻後,才能夠使用。
更別提粉末火藥結塊的問題了。
但凡天氣潮濕一些,那火藥粉都會結成塊狀,就像在馬總兵的庫房見到的那些火藥一樣。
顆粒化後,這些問題幾乎都不會存在了。
並且,因為火藥變成顆粒狀之後,彼此之間可以容納更多的氧氣,燃燒也會更加的充分,發揮更大的威力。
雖然楊延宜不明白,尿液在火藥顆粒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麽,但目前為止,從外觀來看,他是成功了。
馬炯在掀開了帳篷後,也驚訝於楊延宜天馬行空的思路。
他找親兵要過來一隻火銃,在火門上放置好了火繩,依照經驗,往裏麵添加了足量的顆粒火藥,又用木棍將火藥搗實,又裝好了鉛彈。
他雙手持著那火銃,身邊的親兵從腰間拔出火折子,剛要去點火,楊延宜突然喊道:”慢著!”
那親兵聽聞,停止了動作。
馬炯說道:“大人,不必擔心,這火藥的份量、鉛丸重量幾何,都是經過千百次測算的,斷然不會出錯的。”
楊延宜卻堅持,讓他將火銃綁在長凳上,再發射。
馬炯見狀,倒也不願因此頂撞上官,於是便依照他的要求,找來一條長凳,又用麻繩牢牢紮實了火銃。
在楊延宜點頭之下,那親兵點燃了火繩,楊延宜連忙一手拉一個,就往後退著。
即便是馬炯,這時也不免在心底腹誹這位楊大人,是不是太過於小心了些?
這火銃,他幾乎是從小玩到大的,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火繩燃燒的速度很快,在三人才退出去幾步遠,就聽到一聲沉悶而巨大的響聲“砰!”
隻見那火銃瞬間炸裂,就連底下綁著的木凳,也攔腰炸斷!
馬炯嘴張的極大,幾乎能放下一個雞蛋,他一臉不可置信的走上前一看,整根火銃像喇叭花一樣從根部炸裂開來。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些火藥的分量絕對是安全範圍內的,那可能性隻有兩種。第一就是火銃老化,到了要炸膛的時候了。
二來,則是這顆粒狀的火藥,威力大了數倍不止。
馬炯手拿著那柄發燙的火銃,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第一個想法,因為這批火銃乃是新鑄造出來的。
楊延宜看到這個結果,嘴角卻是泛起了微笑。
他的想法終於有了著落,那送給建奴的第一波大禮,也即將閃亮登場,隻等著那驚天動地的一響!
……
京城外。
林小旗在京城外郊修整了一兩日,待身體有了些許好轉之後,便著急忙慌的來到了京城。
楊延宜走之前交代他的事情,他還沒辦呢!
他不知道,那封奏報送上朝廷後,朝廷是否會勃然大怒,將楊延宜下了大獄審問。
所以,他身體剛有些力氣,便不顧身邊兩個錦衣衛兄弟的苦勸,打馬直奔京城。
進了城門之後,大門外有朝廷貼著的榜文,周圍有許多百姓圍攏著,在那裏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林小旗本不願過問,但又擔心是否會殃及到自家大人,於是打馬上前一看,剛好些的身子卻差點從馬上栽下來。
那榜文,竟然是罪己詔書!
上麵赫然蓋著皇帝之寶和內閣六部的印章。這是朝廷明文頒布到各省的榜文!
當今天子下了罪己詔書!?
他本來準備先到錦衣衛畫卯的,轉念一下,將兩名跟著的兄弟打發迴錦衣衛後,打馬直奔楊漣的府邸。
楊漣剛高升入內閣,現正準備奉旨南下巡鹽、巡礦。
他的府邸已經圍滿了登門拜訪的人,其中不乏有朝廷高官、以及商業巨富等人。
楊漣卻是一個都不見!他不堪其擾之下,便將府門緊閉,隻等著錦衣衛準備好之後,一起南下。
林小旗不出意外的也吃了閉門羹,無論他好說歹說,那門子卻隻有一句話:除了錦衣衛和天子使者外,其餘一概不見。
有公事,請上稟至戶部;私事嘛,楊某人身負重任,沒有私事可言!
這是楊漣親口囑咐門子的話。
林小旗在聽聞後,不得已掏出了錦衣衛的腰牌,遞給了門子。
門子將那腰牌看了又看,著人將腰牌送進去之後,又將他迎進了門房。
過了一會兒,一個身穿青色布衣的中年男子便走了上來,開口說道:“錦衣衛準備好了嗎?我們何時出發?”
林小旗見狀,行了一個軍禮說道:“可是楊大人當麵,小人是錦衣衛百戶楊延宜下屬,前來求見楊大人。”
那人正是楊漣,他收拾好了行裝,隻等著錦衣衛上門呢。
聽完林小旗說的話之後,卻驚訝道:“楊延宜?他迴來了嗎!?
楊漣和楊延宜的父親是好友,他們都姓楊,性子上也合得來,所以極為要好。
楊延宜此次派林小旗進京,本來是請這位父親的好友,彈劾於他的!
從哪方麵彈劾,楊延宜也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避免在法理上拉扯,而將重點放在楊延宜不自量力、為守開原竟擅自打出天子親軍、並擅自殺人的事情。
將重點放在守開原,以及為了守城做出的相應舉措上。
這些看起來跟其他人的彈劾並沒有不同,但是,別人不會去提到你是為了守開原,才做這些事情。
簡單來說,那些彈劾,就是不提事情的緣由,而把重點放在楊延宜具體違法的內容上。
這樣對楊延宜是很不利的。
後世就有個經典的例子,屢戰屢敗,聽起來就是一個打不了仗的無能之輩的感覺。
但是,依舊是這幾個字,調換一下順序,變成屢敗屢戰,那裏麵的味道就頗為值得玩味了。
一個身經百戰,雖死終不悔的直臣形象躍然於紙上。
還有一個例子: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同樣是八個字。
如果按照這個順序,看起來就是即便你有特別的理由,但依舊不能放過你。
如果調換一下順序呢?
罪無可恕,情有可原。
看起來,是不是有那種你的罪行確實很重,但是細細思量之下,卻仿佛依舊值得原諒一樣?
這兩個例子,都是後世曆史上,曾經有人用過的,還頗為有效。
楊延宜經過苦苦思索後,定下來這樣的對策。
那就是兩手準備,第一路:讓開原舉子,攜百姓名義,讓朝廷知曉其苦心。
第二路:讓楊漣,這位他父親的知交好友,代為上疏。名義上雖然是彈劾,但裏麵其實包含了理解楊延宜所作所為,並為其開脫之意。
楊漣在聽林小旗說完之後,不由浮起了笑容來。
這小子,年方十八,哪裏學來的這些官場上的學問?
楊延宜看著它們,心裏是一陣狂喜。
火藥顆粒化的技術,可以說將熱兵器的威力提升了不止一個台階。
也從根本上避免了許多原本粉末狀火藥的弊端。
比如,粉末狀的火藥,在儲藏、運輸顛簸的過程中,較輕的碳粉會逐漸跑到最上麵,而較重的硫磺粉和硝石粉會沉澱到底層去。
而這個過程,會嚴重影響火藥的配比,導致火藥的威力減小。
所以,在使用前,士兵往往都需要充分的將火藥搖勻後,才能夠使用。
更別提粉末火藥結塊的問題了。
但凡天氣潮濕一些,那火藥粉都會結成塊狀,就像在馬總兵的庫房見到的那些火藥一樣。
顆粒化後,這些問題幾乎都不會存在了。
並且,因為火藥變成顆粒狀之後,彼此之間可以容納更多的氧氣,燃燒也會更加的充分,發揮更大的威力。
雖然楊延宜不明白,尿液在火藥顆粒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麽,但目前為止,從外觀來看,他是成功了。
馬炯在掀開了帳篷後,也驚訝於楊延宜天馬行空的思路。
他找親兵要過來一隻火銃,在火門上放置好了火繩,依照經驗,往裏麵添加了足量的顆粒火藥,又用木棍將火藥搗實,又裝好了鉛彈。
他雙手持著那火銃,身邊的親兵從腰間拔出火折子,剛要去點火,楊延宜突然喊道:”慢著!”
那親兵聽聞,停止了動作。
馬炯說道:“大人,不必擔心,這火藥的份量、鉛丸重量幾何,都是經過千百次測算的,斷然不會出錯的。”
楊延宜卻堅持,讓他將火銃綁在長凳上,再發射。
馬炯見狀,倒也不願因此頂撞上官,於是便依照他的要求,找來一條長凳,又用麻繩牢牢紮實了火銃。
在楊延宜點頭之下,那親兵點燃了火繩,楊延宜連忙一手拉一個,就往後退著。
即便是馬炯,這時也不免在心底腹誹這位楊大人,是不是太過於小心了些?
這火銃,他幾乎是從小玩到大的,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火繩燃燒的速度很快,在三人才退出去幾步遠,就聽到一聲沉悶而巨大的響聲“砰!”
隻見那火銃瞬間炸裂,就連底下綁著的木凳,也攔腰炸斷!
馬炯嘴張的極大,幾乎能放下一個雞蛋,他一臉不可置信的走上前一看,整根火銃像喇叭花一樣從根部炸裂開來。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些火藥的分量絕對是安全範圍內的,那可能性隻有兩種。第一就是火銃老化,到了要炸膛的時候了。
二來,則是這顆粒狀的火藥,威力大了數倍不止。
馬炯手拿著那柄發燙的火銃,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第一個想法,因為這批火銃乃是新鑄造出來的。
楊延宜看到這個結果,嘴角卻是泛起了微笑。
他的想法終於有了著落,那送給建奴的第一波大禮,也即將閃亮登場,隻等著那驚天動地的一響!
……
京城外。
林小旗在京城外郊修整了一兩日,待身體有了些許好轉之後,便著急忙慌的來到了京城。
楊延宜走之前交代他的事情,他還沒辦呢!
他不知道,那封奏報送上朝廷後,朝廷是否會勃然大怒,將楊延宜下了大獄審問。
所以,他身體剛有些力氣,便不顧身邊兩個錦衣衛兄弟的苦勸,打馬直奔京城。
進了城門之後,大門外有朝廷貼著的榜文,周圍有許多百姓圍攏著,在那裏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林小旗本不願過問,但又擔心是否會殃及到自家大人,於是打馬上前一看,剛好些的身子卻差點從馬上栽下來。
那榜文,竟然是罪己詔書!
上麵赫然蓋著皇帝之寶和內閣六部的印章。這是朝廷明文頒布到各省的榜文!
當今天子下了罪己詔書!?
他本來準備先到錦衣衛畫卯的,轉念一下,將兩名跟著的兄弟打發迴錦衣衛後,打馬直奔楊漣的府邸。
楊漣剛高升入內閣,現正準備奉旨南下巡鹽、巡礦。
他的府邸已經圍滿了登門拜訪的人,其中不乏有朝廷高官、以及商業巨富等人。
楊漣卻是一個都不見!他不堪其擾之下,便將府門緊閉,隻等著錦衣衛準備好之後,一起南下。
林小旗不出意外的也吃了閉門羹,無論他好說歹說,那門子卻隻有一句話:除了錦衣衛和天子使者外,其餘一概不見。
有公事,請上稟至戶部;私事嘛,楊某人身負重任,沒有私事可言!
這是楊漣親口囑咐門子的話。
林小旗在聽聞後,不得已掏出了錦衣衛的腰牌,遞給了門子。
門子將那腰牌看了又看,著人將腰牌送進去之後,又將他迎進了門房。
過了一會兒,一個身穿青色布衣的中年男子便走了上來,開口說道:“錦衣衛準備好了嗎?我們何時出發?”
林小旗見狀,行了一個軍禮說道:“可是楊大人當麵,小人是錦衣衛百戶楊延宜下屬,前來求見楊大人。”
那人正是楊漣,他收拾好了行裝,隻等著錦衣衛上門呢。
聽完林小旗說的話之後,卻驚訝道:“楊延宜?他迴來了嗎!?
楊漣和楊延宜的父親是好友,他們都姓楊,性子上也合得來,所以極為要好。
楊延宜此次派林小旗進京,本來是請這位父親的好友,彈劾於他的!
從哪方麵彈劾,楊延宜也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避免在法理上拉扯,而將重點放在楊延宜不自量力、為守開原竟擅自打出天子親軍、並擅自殺人的事情。
將重點放在守開原,以及為了守城做出的相應舉措上。
這些看起來跟其他人的彈劾並沒有不同,但是,別人不會去提到你是為了守開原,才做這些事情。
簡單來說,那些彈劾,就是不提事情的緣由,而把重點放在楊延宜具體違法的內容上。
這樣對楊延宜是很不利的。
後世就有個經典的例子,屢戰屢敗,聽起來就是一個打不了仗的無能之輩的感覺。
但是,依舊是這幾個字,調換一下順序,變成屢敗屢戰,那裏麵的味道就頗為值得玩味了。
一個身經百戰,雖死終不悔的直臣形象躍然於紙上。
還有一個例子: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同樣是八個字。
如果按照這個順序,看起來就是即便你有特別的理由,但依舊不能放過你。
如果調換一下順序呢?
罪無可恕,情有可原。
看起來,是不是有那種你的罪行確實很重,但是細細思量之下,卻仿佛依舊值得原諒一樣?
這兩個例子,都是後世曆史上,曾經有人用過的,還頗為有效。
楊延宜經過苦苦思索後,定下來這樣的對策。
那就是兩手準備,第一路:讓開原舉子,攜百姓名義,讓朝廷知曉其苦心。
第二路:讓楊漣,這位他父親的知交好友,代為上疏。名義上雖然是彈劾,但裏麵其實包含了理解楊延宜所作所為,並為其開脫之意。
楊漣在聽林小旗說完之後,不由浮起了笑容來。
這小子,年方十八,哪裏學來的這些官場上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