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伐北的一大難題就是,輜重運輸太耗費人力了!
即便是以現在的華夏軍政府的財力,也不敢把這一場戰爭拖得太久。
而要消除輜重運輸的壓力,動員起中原山東的百萬流民,顯然是最好的辦法。
以工代賑,永遠是比單純發糧要強的賑災方式。
況且,動員百姓的同時還可以解決分田等問題,一舉多得!
在各個根據地的支撐下,這些百姓完全可以一邊運輸,一邊在根據地人員的帶領下完成分田和安排生產等工作,迅速恢複尋常百姓的樣子。
隻有把整個河南重建起來,這場仗才算贏。
不然,即便是把八旗殺幹淨了,打出來一個沒人的河南,到時候再從哪裏遷移人口過來?
河南各個根據地開始發力的時候,虎大威在汝州重新募兵布防,心裏,則已經開始盤算投降哪一方了。
在這一方麵上,他和左良玉是大差不差的。
之前皇太極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謀劃左良玉歸降的事務。
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小小的突然情況,導致左良玉覺得自己又有了閃轉騰挪的機會,便開始左右搖擺。
反正投哪一方都是天大的功勞,何不投給開價最高的人呢?
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有大明朝唯一的正統了。
當然,除去那個消失不見的定王。
一番比較之下,左良玉感覺,高承在三方勢力之中,可能是較弱的一方。
也正是因此,他才開始試探高承,希望這個膽敢以華夏自稱的人服軟,給他封個自在王爵。
誰知道,高承的兵馬都打到新蔡了,自己才收到消息!
華夏軍方麵,不接受左良玉的投降!
並且嚴令左良玉善待百姓和明朝宗室,等待華夏軍接管,並且接受公正審判!
這一下子,左良玉慌了。
搖擺了這麽多年,他還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愣頭青。
這個高賊懂不懂規矩啊,哪有直接上來就是打的,不是應該先開條件讓我投靠麽……
殊不知,華夏軍內部,對他的賊兵是一點也不在乎。
偏偏此時,虎大威又吃了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
也是敗在華夏軍手中!
雖然虎大威為了維持自己在明廷的尊嚴和權力,硬說隻是折了一百多兵馬,但是左良玉對這種軍閥再了解不過了。
一百多兵馬,你當場就征募百姓了,還用得著固守汝州?
迫不得已之下,他隻好分別向李自成和北京遞出投降書。
李自成一方,本就有了牛金星做謀劃,宋獻策搞神化,現在又添祖大壽洪承疇,對中原的局勢了解實在是深刻。
他緊急要處理的問題,不是如何奪取河南,而是怎麽安撫治下百姓。
“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口號讓他的大順朝迎風漲,然後現在碰到了大問題。
百姓真不跟你客氣啊,你說不納糧,大家就真不交了……
可是他又要養著甘肅陝西邊鎮,又要顧著山西北直前線,還有祖大壽洪承疇兩個吃糧大戶。
李自成自己都恨不得啃草根去了!
可是,口號已經喊出去了,現在再征糧,誰能允許?
迫不得已,他也隻能挨個殺西北富戶,從萬貫殺到千貫,從千貫殺到百貫。
拷餉!
他自己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哪還管得著河南百姓?
就連之前鎮守汝州的侄子都調走了,白白送給左良玉一座汝州城。
至於滿清那邊,倒是很快給出了答複。
圍繞著豪格和多爾袞的皇位爭奪戰打出了結果。
結果就是福臨當皇帝!
豪格本來擁有父死子繼的天然牌,可是他的生母確實有些支撐不起皇位的重量。
再加上個人計謀的問題,這一世的豪格,仍然在飛龍騎臉的狀況下輸掉了。
他爭取到了明麵上除了多爾袞多鐸以外的全部支持,可是到了實踐的時候,非要搞多爾袞心態,擺出以退為進的姿態。
然後,多爾袞趁勢提出了生母尊耀的福臨……
包括代善、濟爾哈朗在內的旗主王爺,都覺得,福臨上位,總好過兩個年輕人當中的任何一個。
畢竟福臨年齡還小,以後有的是機會操控。
多爾袞和豪格倆人,誰來操控?
而豪格丟了皇位之後,便開始一潰千裏,連個攝政王都沒撈上。
誰讓你和皇帝一個輩分,你攝政王,總不能你跟你爹一輩兒的吧……
多爾袞為了展現自己的公正和對八旗“老人兒”的尊重,還把濟爾哈朗讓在前麵,把攝政王分出個第一第二,自己甘當第二。
不過,濟爾哈朗也早就不聞軍政,實質上,這是多爾袞奪權的一次大成功。
奪權之後的多爾袞,派出薛國觀來接受左良玉的投降。
並且,他為了提升滿人的地位,完成自己的“競選承諾”,直接將皇城、內城百姓全部驅逐出去。
官員自行搬家,百姓化身牛羊,哪個貴族抓住就是自家的奴才,產業則和套圈一樣,誰先占就是誰的。
同時,皇太極與民生息的政策被一步一步廢除。
首先是清占區所有百姓都要交足賦稅,包括前明拖欠的,一道交齊。
其中,甚至包括“遼餉”,也就是打滿清的額外加稅……
麵對漢人的反對,多爾袞又打出一套組合拳。
任由滿清貴族圈地占人,抓住的就是自己的,圈住的就是自己的封地。
皇廷給你個數目,然後你就吃自助。
在這之外,則是開始剃發易服。
漢人官員到漢人百姓,全部剃成金錢鼠尾一撮毛,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一套組合拳打出,多爾袞聲名鵲起,八旗紛紛表示這攝政王比已故的皇太極,內政強太多了。
至於百姓的哭嚎哀喊,問題不大,聲音飛不進皇城。
左良玉沒了騰挪空間,瞬間便從皇太極許諾的封王,變成了一個東昌伯。
幾乎就是個小爵位了。
而且,即便封爵,也沒擺脫他的危機。
大清皇廷要求他把明朝宗室送入京,然後在河南境內和高承決戰!
即便是以現在的華夏軍政府的財力,也不敢把這一場戰爭拖得太久。
而要消除輜重運輸的壓力,動員起中原山東的百萬流民,顯然是最好的辦法。
以工代賑,永遠是比單純發糧要強的賑災方式。
況且,動員百姓的同時還可以解決分田等問題,一舉多得!
在各個根據地的支撐下,這些百姓完全可以一邊運輸,一邊在根據地人員的帶領下完成分田和安排生產等工作,迅速恢複尋常百姓的樣子。
隻有把整個河南重建起來,這場仗才算贏。
不然,即便是把八旗殺幹淨了,打出來一個沒人的河南,到時候再從哪裏遷移人口過來?
河南各個根據地開始發力的時候,虎大威在汝州重新募兵布防,心裏,則已經開始盤算投降哪一方了。
在這一方麵上,他和左良玉是大差不差的。
之前皇太極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謀劃左良玉歸降的事務。
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小小的突然情況,導致左良玉覺得自己又有了閃轉騰挪的機會,便開始左右搖擺。
反正投哪一方都是天大的功勞,何不投給開價最高的人呢?
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有大明朝唯一的正統了。
當然,除去那個消失不見的定王。
一番比較之下,左良玉感覺,高承在三方勢力之中,可能是較弱的一方。
也正是因此,他才開始試探高承,希望這個膽敢以華夏自稱的人服軟,給他封個自在王爵。
誰知道,高承的兵馬都打到新蔡了,自己才收到消息!
華夏軍方麵,不接受左良玉的投降!
並且嚴令左良玉善待百姓和明朝宗室,等待華夏軍接管,並且接受公正審判!
這一下子,左良玉慌了。
搖擺了這麽多年,他還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愣頭青。
這個高賊懂不懂規矩啊,哪有直接上來就是打的,不是應該先開條件讓我投靠麽……
殊不知,華夏軍內部,對他的賊兵是一點也不在乎。
偏偏此時,虎大威又吃了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
也是敗在華夏軍手中!
雖然虎大威為了維持自己在明廷的尊嚴和權力,硬說隻是折了一百多兵馬,但是左良玉對這種軍閥再了解不過了。
一百多兵馬,你當場就征募百姓了,還用得著固守汝州?
迫不得已之下,他隻好分別向李自成和北京遞出投降書。
李自成一方,本就有了牛金星做謀劃,宋獻策搞神化,現在又添祖大壽洪承疇,對中原的局勢了解實在是深刻。
他緊急要處理的問題,不是如何奪取河南,而是怎麽安撫治下百姓。
“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口號讓他的大順朝迎風漲,然後現在碰到了大問題。
百姓真不跟你客氣啊,你說不納糧,大家就真不交了……
可是他又要養著甘肅陝西邊鎮,又要顧著山西北直前線,還有祖大壽洪承疇兩個吃糧大戶。
李自成自己都恨不得啃草根去了!
可是,口號已經喊出去了,現在再征糧,誰能允許?
迫不得已,他也隻能挨個殺西北富戶,從萬貫殺到千貫,從千貫殺到百貫。
拷餉!
他自己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哪還管得著河南百姓?
就連之前鎮守汝州的侄子都調走了,白白送給左良玉一座汝州城。
至於滿清那邊,倒是很快給出了答複。
圍繞著豪格和多爾袞的皇位爭奪戰打出了結果。
結果就是福臨當皇帝!
豪格本來擁有父死子繼的天然牌,可是他的生母確實有些支撐不起皇位的重量。
再加上個人計謀的問題,這一世的豪格,仍然在飛龍騎臉的狀況下輸掉了。
他爭取到了明麵上除了多爾袞多鐸以外的全部支持,可是到了實踐的時候,非要搞多爾袞心態,擺出以退為進的姿態。
然後,多爾袞趁勢提出了生母尊耀的福臨……
包括代善、濟爾哈朗在內的旗主王爺,都覺得,福臨上位,總好過兩個年輕人當中的任何一個。
畢竟福臨年齡還小,以後有的是機會操控。
多爾袞和豪格倆人,誰來操控?
而豪格丟了皇位之後,便開始一潰千裏,連個攝政王都沒撈上。
誰讓你和皇帝一個輩分,你攝政王,總不能你跟你爹一輩兒的吧……
多爾袞為了展現自己的公正和對八旗“老人兒”的尊重,還把濟爾哈朗讓在前麵,把攝政王分出個第一第二,自己甘當第二。
不過,濟爾哈朗也早就不聞軍政,實質上,這是多爾袞奪權的一次大成功。
奪權之後的多爾袞,派出薛國觀來接受左良玉的投降。
並且,他為了提升滿人的地位,完成自己的“競選承諾”,直接將皇城、內城百姓全部驅逐出去。
官員自行搬家,百姓化身牛羊,哪個貴族抓住就是自家的奴才,產業則和套圈一樣,誰先占就是誰的。
同時,皇太極與民生息的政策被一步一步廢除。
首先是清占區所有百姓都要交足賦稅,包括前明拖欠的,一道交齊。
其中,甚至包括“遼餉”,也就是打滿清的額外加稅……
麵對漢人的反對,多爾袞又打出一套組合拳。
任由滿清貴族圈地占人,抓住的就是自己的,圈住的就是自己的封地。
皇廷給你個數目,然後你就吃自助。
在這之外,則是開始剃發易服。
漢人官員到漢人百姓,全部剃成金錢鼠尾一撮毛,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一套組合拳打出,多爾袞聲名鵲起,八旗紛紛表示這攝政王比已故的皇太極,內政強太多了。
至於百姓的哭嚎哀喊,問題不大,聲音飛不進皇城。
左良玉沒了騰挪空間,瞬間便從皇太極許諾的封王,變成了一個東昌伯。
幾乎就是個小爵位了。
而且,即便封爵,也沒擺脫他的危機。
大清皇廷要求他把明朝宗室送入京,然後在河南境內和高承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