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鄒維璉和京師寫了兩封不同的信後,高承又對投降的李英召部動了刀子。


    無論如何,李英召部已經有二百六十多人卷入的燒殺搶掠當中,其中大部分的搶奪、毀壞財物,高承都代替賠償了。


    可是殺人強奸這些,總共犯事的有四十三人,全部斬首。


    就是這樣的軍紀,才會導致明末時百姓畏官如狼,畏兵如虎!


    而高承是打算團結一切力量對待北方敵人的,自然不會讓軍人這樣墮落下去。


    城中百姓不少都因此事很敬重他這位“義武軍總兵”,不少百姓得知還有分田,務工這樣的好事後,更是高興地要來王府門口圍著看。


    李英召對高承的決策一開始是很不理解的,甚至一度以為,這是高承要削弱自己的軍權,讓自己徹底淪為一條狗。


    可後來見到那些百姓發自內心地擁躉這些人之後,李英召心中也有了些觸動,那些不滿也隻能隱而不發。


    給鄒維璉的信也是催著他梭哈的催命符,上麵寫的是建昌外官兵被滅,高賊幾度奪城,危在旦夕!


    給崇禎的信,則是益王隱隱可以控製住局麵……


    高承沒有打算繼續讓大明把精銳都折損到這裏,因此,到崇禎上吊以前,他都沒打算對“大明”這個朝廷怎麽樣。


    隻是他治下的所有地方,大明官員的權力都被剝奪了個一幹二淨,每天隻能陪著他演這些綏靖的戲碼。


    將建昌府的各種反動勢力清理了一個遍後,高承將城門拆掉,大炮帶走,並且留下了一個把總在這裏整頓大局,帶著小四千人,向著峽江而去。


    雖然朱燮元和沈猶龍都為了這件事出了兵,但是兩人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顯示出來一點攻擊性。


    朱燮元倒是認真,派出來兩千能戰的廣西精兵,可是帶兵的羅象乾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貪金銀錢的好漢。


    朱燮元對軍隊軍紀的要求也是異常嚴格,羅象乾又是被招安的人,向來受這罪是受慣了的。


    如今囤駐湘南,隨時劫掠一下百姓,隻要不過弗來山,每五天興民鎮就會送來兩千兩白銀,何樂而不為呢?


    而對於這種花錢就可以擺定的敵人,高承並不當一迴事。


    假道滅虢的小手段罷了。


    至於攻上猶的廣東總兵……他打不動。


    廣東兵的武器也算精良,總督沈猶龍帶著他們已經剿賊剿了很多年了。


    可是他和朱燮元偏偏走的是兩種極端,他是毫不在意士卒軍紀,隻要能剿賊,什麽德行的都要。


    這種長時間不顧軍紀的操作,漸漸的也導致他手底下已經兵賊不分了!


    這些人完全就是在贛州府大肆劫掠的模樣,根本沒怎麽管上猶縣。


    如果不是因為聽說這裏富饒,一場戰爭都不會有!


    而即便如此,在打過一場,產生了六十多的傷亡後,這些廣東兵便不再管上猶了。


    打了你是能拿到錢,可是還會死人呢!


    誰也不願意死,那就大家夥一起去劫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都不管。


    在這種昏頭的操作之中,吳時亮依舊奉行黃老之策,上頭不點名,我就看不見。


    事實上,得知江西亂象之後,吳時亮猜測自己估摸著也要檻送京師了,連軍糧都不管了。


    至於鄒維璉,則是一種火燒眉毛的焦灼感!


    益王快沒了?


    陳廷對那裏還沒有打下來?


    自己找來的朱、沈二部畏敵強,隻禍害了湘南和江西?


    這都是什麽狗屁倒灶的事?


    這種時刻,他也想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連忙把這些情況寫了信件,給了自己的老搭檔,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


    隻要鄭芝龍肯發兵,一切都會好的!


    然而鄭芝龍對此的態度,是能不能引薦一下江西的這個高總兵……


    鄭芝龍福建起家,當然也知道福建這是個什麽易攻難守的好地形。


    固然是矮山不斷,隻要堵住道路就可以專心麵對海上的敵人,可是,糧食少啊!


    隨時會被別人卡脖子!


    再加上鄭芝龍本來就不是很尊重你大明朝的皇帝,若不是顧念鄒維璉的關係在,鄭芝龍早都要和這位高總兵結盟了。


    得知這消息以後,鄒維璉將近昏厥,最終隻能勉強支撐著往峽江這裏來坐鎮,同時也是最後的掙紮。


    高承如今勝券在握,隻求底定江西,再加上喜歡親臨戰場。


    那麽自己也就還有機會!


    鄒維璉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如今已經跟一個賭徒無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明末扛紅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打柴鍾子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打柴鍾子期並收藏我在明末扛紅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