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勤王軍中軍大營,易天和李光啟及山西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同知李德明、王景隆正商討如何南下解京師之圍。


    “是時候了!易兄弟,我們可以出擊了!”李光啟起身拿過頭盔,又走到帳門拿起佩刀。


    易天也握緊了寶劍,走出去看到外麵一隊十餘人的傳令兵。他清了清嗓子:“命令薊州軍、保定軍、遼東軍、太原軍全線出擊!目標無定製,見到韃靼人就給我攻擊,把京師攪得越亂越好!命令山東、河南、直隸三省都司人馬同時進攻圍困京師的韃靼軍,山西都司所有人馬隨總兵大人與我一同行動……”


    “得令。”傳令兵們依次接過令箭令旗朝著大營轅門策馬而去。


    易天和李光啟上了馬,李德明和王景隆這時走了過來,看見二人趕緊行了禮。


    “大軍集合之後立刻拔營,跟著我們一起走。”李光啟拉緊韁繩,看著二人又目視遠光,那刺眼的太陽仿佛是勝利的標誌!


    一個時辰後,山西都司的軍營全部拔營。所有人集合在一塊空地上,一起的還有大同前來的三萬精騎,將近七萬人的隊伍沒有一絲慌亂十分整齊。


    “隨行出征的三大營的弟兄們!山西都司的弟兄們!”本來是李光啟說的,但是想到要講很長時間而且過程繁瑣,所以李光啟讓易天先開口。


    “兩百多年前,蒙古人占領了整個中國,他們用馬蹄和鞭子羞辱著我們漢人,把我們視為豬狗……一百年前,我大明太祖皇帝起兵推翻蒙元,成祖皇帝五征漠北將韃靼人遠驅塞外,如今他韃靼竟敢再次犯我天朝國威!我們該當如何?”


    “殺,殺,殺!”七萬人的喊殺聲讓空中的大雁也停止飛翔,山川草木為止動容,易天很是享受這種號令人的感覺!


    “好!今日總兵大人與我便率領你們痛擊韃虜,殺個痛快!”


    ◇首發be


    喝彩聲接連不斷,軍心已經被鼓動起來,接下來易天要做的便是讓他們帶著銳氣給俺答一個驚喜。


    李光啟在上麵感受著這種排山倒海之勢,心裏又對即將到來的決戰充滿了期待!


    “老弟,沒想到你還有這一套?我老李佩服你,這次一定讓俺答有來無迴。”李光啟拍了拍易天的肩膀,看著台下的萬千軍士很是激動不已。


    易天帶著笑說道:“軍士們越是士氣如虹,我們就越發不能輕敵!我們的責任很重啊,李兄!”李光啟的輕輕一拍確是讓易天頗有感觸,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接下來在與韃靼軍的交鋒中有一點的弱勢或者是打了敗仗,那麽這種優勢就會馬上變成劣勢!軍士們的精神一但被刺激到,那麽將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兵敗如山倒吧?想要打勝仗就必須做好遭逢敗績的準備。


    看著旌旗如雲,刀槍如林,“唿”,一陣風吹來,便將整支大軍掩蓋在灰蒙蒙的黃塵之中。


    “大軍出發!”易天舉起馬鞭向南一指。


    轟隆隆的蹄聲震動著大地,後麵跟著“卟、卟、卟”的腳步聲,塵土揚起,籠罩著整個黃土大地。


    “男兒要當精忠報國,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李光啟揮起馬鞭重重一擊,策馬隱身於大軍揚起的塵土中。


    六月二日,今天是個不平常的日子,在京的所有文武百官們都早早的便在左、右掖門外序立等候。


    鍾鳴,午門開啟,文武官員進大明門,而後文官自左掖門入,武官自右掖門入,過金水橋、皇極門,入皇極殿丹墀,依品列班。


    鴻臚寺寺正請升殿,嘉靖帝朱厚熜著盤領窄袖常服,頭戴烏紗折角向上巾,緩步自西苑而出,過西華門至皇極殿登上金鑾寶座。


    錦衣衛校尉鳴鞭,文武百官行一拜三叩頭禮。


    禮畢,嘉靖帝久違的聲音重新再皇極殿響起:“平身。”


    諸臣謝恩,分班侍立。


    司禮監今日是陳隱負責伺候嘉靖帝的一應飲食住行,所以一聲“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之後,百官開始紛紛拿起奏本準備著。


    雖說眼下京師被圍,但韃靼圍而不攻卻無形中給了北京城暫時的寧靜。平民百姓當然是不亦樂乎,但百官就不這麽想了!這俺答明顯有更大的圖謀,圍而不攻反而是他們不喜聞樂見的的了!


    不過,今天嘉靖帝突然召集百官朝議倒是讓半年未得見君顏的朝臣們有了一次積壓已久,能夠一吐為快的機會。


    內閣成員之一武英殿大學士顧鼎臣出列朝班,從文臣四列中第一排最後一位拿著奏本走出來。


    “臣有本奏!”顧鼎臣半舉著奏本向著嘉靖帝所在低著頭,丹陛下的小太監看見陳隱的眼色,立刻快步下去接過奏本遞給陳隱。


    陳隱把奏本打開放在離嘉靖帝較近的禦案上,拿著拂塵踱著步走到旁邊。


    “顧少傅有話說來朕聽。”嘉靖帝以為顧鼎臣是要說太子的事情,不過思慮之後卻又覺得不合時宜。


    大殿中的氣氛有些暗淡,韃靼兵圍京師,皇帝居然與大臣當庭奏對還如此親昵,大臣們有些不滿但不敢言。


    “皇上,昨日兵部傳來急報,韃靼軍軍屠我懷安,今又破居庸關,而後蹤跡全無”果不其然,顧鼎臣要傳達的是一個不幸的噩耗。


    朝中諸臣聞言,頓時一片交頭接耳,私語聲嗡嗡一片。


    嚴嵩出列責問道:“首輔夏總督不是是來報擊退伯顏大軍嗎?為何又會傳來胡虜攻占居庸關的消息呢?會不會是誤報?”


    顧鼎臣對道:“應該不是誤報,錦衣衛的密報應該已經到了北鎮府司,邊關塘報也都是有據可查。”


    明顯,嚴嵩表麵維護夏言,其實句句都是在揭穿夏言所奏不實。-朝臣誰不知道夏言和嚴嵩之間有隔閡?隻是都不便說出來罷了。


    而嚴嵩對於有一件事也是如鯁在喉,也是那件事讓原本十分和睦的師生二人變得形同陌路,直到成為現在的爭鋒相對之死敵。


    “閣老,我在家中略備薄酒,還請閣老賞光。”嚴嵩哈著身子道。


    “不用了,我今日還有事。”夏言這個人豪邁有俊才,然而為人過於剛直,不解官場風情,說的不好聽一點叫驕橫。


    他揚長而去,留下滿懷惆悵的嚴嵩。


    “閣老,我在家中略備酒菜,請閣老一同敘敘舊誼。”嚴嵩滿是恭謹的說。


    “不必了,我今日沒空。”夏言頭也不迴的進了轎子,留下一身風雪的嚴嵩呆在那裏,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快六十歲的人了。


    “閣老,我在家中備下一桌酒席,略表心意,請閣老務必光臨寒舍。”嚴嵩滿臉堆著笑道。


    “哦,算了吧,我家中來了客人。”夏言連腳步都沒停下。


    “閣老,明日如何?”嚴嵩不死心,追上去繼續努力。


    夏言終於停下來,“哦,那好吧。”


    “多謝閣老。”嚴嵩腰折成九十度,滿麵的紅光。賠上一頓酒菜,還要?厚著臉皮道謝,也真難為他了。


    “夫人,明日夏閣老要來咱家做客,一定把最好的酒菜準備好!”嚴嵩一進門就朝著妻子歐陽氏喊道。


    “什麽?夏閣老要來麽?”歐陽氏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你放心吧,我親自下廚。”


    歐陽氏連夜忙碌起來。


    次日,午夜,嚴嵩夫婦坐在一桌子冷菜前麵默然不語,――夏言還是沒有來。


    嚴嵩的牙咬破了嘴唇。


    “算了吧,他不來,我們自己吃掉。”歐陽氏勸說著,將一雙筷子塞進嚴嵩的手裏,自己也夾起一口菜,放進嘴裏咀嚼著,卻怎麽也無法下咽。


    “啪”,看到妻子的表情,嚴嵩重重將筷子拍在桌子上,一句話也沒說,轉身離去。


    從此,嚴嵩對皇帝更加謙卑忠勤,對同僚更加恭敬禮讓。而心裏,一直暗暗發誓要將夏言取而代之!


    “那是前時,那如今俺答的大軍出現在京師,難道首輔在宣大為皇上分憂就是這樣辦事的?京師精銳二十衛及三大營及各地二十八萬大軍出征,而最大的敵人卻出現在京師,這究竟是首輔粗略之過還是兵部的情報有誤?京師要是出了差池,首輔的大軍就是來了也無濟於事!而這一切又何嚐不是情報有誤之過?”嚴嵩振振有詞,先是旁敲側擊夏言的指揮不力,然後又將兵部牽扯進來,最後又當個和事老兩邊不得罪,也真夠累著他的了。


    顧鼎臣據理以爭:“次輔大人,在下可不是這個意思!咱就事論事,現在兵臨城下再議誰之過於事無補,又不能讓俺答退兵,有何意義?”


    “兩位大學士就不要再爭執了,朕要的是退兵之策而不是就論得失功過!”嘉靖帝在龍椅上嗬斥道,二人立刻不再言語半句。


    “皇上,俺答所圖無非是在邊關的開榷之權,我大明答應他們的條件他們自恃那麽些兵馬還真能夠攻下京師嗎?那不是癡人說夢,水中撈月麽?”禮部左侍郎張壁出列建議道。


    “韃靼軍若是沒有兵臨京師,那麽開榷的條件的確可以安撫,可是現在俺答的胃口已經不是那麽小了,他既然敢兵犯京師就說明其狼子野心遠不止於此!”一個陌生的臉龐,信任的吏科給事中出來分析道。


    張壁被一個給事中給反駁,顯然麵子上心裏頭都過不去,當即又說道:“那麽不妨多給些金銀滿足他的胃口不就行了?還沒有沒有什麽能夠和京師的安危,和皇上相提並論吧?”


    ……


    北方,暗紅的旭日從山巒上緩緩升起,看上去就如同這被鮮血浸染的土地,當雲彩間透下第一縷光芒,射在大同的城樓上的時候,城樓上的趙全俯視著大同城縷縷的青煙,他那幹枯黝黑的臉膛上浮出幾分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溫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