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薊州﹑保定﹑遼東、太原四鎮總兵官,山東、山西﹑河南、直隸諸省都指揮使和分別戍守各地的衛所得到俺答犯邊的消息紛紛出兵趕到順天府境內。


    距離俺答入侵犯邊已過半月,此時邊關各鎮和直隸附近各省的勤王兵馬業已在順義聚集,隻是朝廷沒有明令誰為總督,如今各路兵馬是群龍無首不知何為?


    易天、李光啟離開大同前,夏言特將嘉靖帝親授的王命旗牌其中半副賜予二人,用以節製勤王大軍抵擋俺答奇襲。


    出大同府將近三日,易天與李光啟率領三萬精騎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總算是到了順義境內。


    各路都指揮使和總兵得知是九邊總督夏言所派來的人到了,離開一同去見易天和李光啟。


    “兩位將軍要不要現在就去中軍帳召集眾將傳達總督大人的將令?”一個臂園腰粗的將軍走在易天、李光啟身後恭敬的問道。


    雖說易天二人官職並不高,其實是易天的官職不高,那李光啟已經是正三品的將軍,易天不過是夏言忽然提拔的一個侍衛軍把總不過從六品。隻是因二人是夏言受夏言所派,這才使眾人不敢小瞧他們。


    李光啟向易天問了問:“現在就去傳總督命令麽?”對於易天隻是六品武官的身份,李光啟並沒有因此不把他放在眼裏,反而因為兩人的想法相同,李光啟倒是有種知己相逢的感覺。


    “先去看看軍容如何,才能妥善安排防守才是。”現在各路都指揮使和總兵還沒有前來,易天想要來個突然襲擊。


    “好,那就先不去中軍帳了,領我二人先去看看大軍軍容!”那將軍聽到二人異口同聲,又看到李光啟對易天那個六品武官這樣重視,想來其中定有甚麽內情才是!哪裏還會不從命?


    易天沒有想到李光啟會考慮自己的意見,而且這麽快就同意自己的建議,不知不覺間已經對李光啟有了些好感。


    一行人簇擁著易天、李光啟二人向駐軍而行,不到兩刻便到了山西都指揮使所轄的軍隊駐地,那將軍拿出印信和易天帶來的夏言親筆書遞上方可進入大營。


    正值正午,軍營裏熱鬧的很,現在是軍士們吃午飯的時間,所以軍士們都向一個地方湧去。當然,有熱鬧的地方事情就會多一些,麻煩也不會少。很快,軍營裏便有一些軍士帶頭喧嘩起來,吵得什麽沒有聽見,但是易天和李光啟不約而同的下馬朝人群走了過去想要一探究竟。


    那將領擦了把汗,不知道是真的燥熱還是擔心什麽,但這都不重要了。因為,看著易天和李光啟穿入人群他也抓緊帶著自己的兵勇跟了上去。萬一出了什麽事,他哪裏擔待的了?不過一個五品的千戶,要是易天和李光啟在順義有個什麽三長兩短出個什麽閃失,那事情就鬧大了,到時候他們這些各地的勤王兵也就成了夏言眼裏的刺了。


    “快去通知楊都指揮使,就說總督大人的援軍來了,讓他出來接待!”那千戶朝一旁的一個小校命令道,很快那小校點著頭朝另一個方向跑著離開了,千戶也帶著一群手下進入了擁堵的人群。


    隻見人群中有幾個軍士拿著碗,一幫圍觀的都用手指著,個個嘴皮子都沒歇著的不停著說些什麽,隻是易天聽不清。再看看人群裏圍的最緊的幾個心情是十分的激動,有幾個神色緊張,有的則是怒發衝冠的模樣,不過個個倒是朝著一個方向去了。


    易天偶爾聽到什麽克扣糧食之類的刺耳字眼,想了想恐怕是斷糧了。看來,這大明自仁宣以來經曆了土木堡之戰就由勝而衰走上下坡路了。文臣武將不思進取、貪墨橫行,官軍懶惰無能、身無寸功,百姓飽受苛捐雜稅和土地兼並之苦,大明積弊由此開始!


    現在韃靼入侵,國家陷於危難,先有大同貪汙軍械現又出糧草短缺之事,如此下去國將不國了!易天心裏暗暗發誓等有朝一日能夠接近嘉靖就一定要重新奪迴大明,改造大明,將大明恢複至洪武永樂朝那樣的太平盛世,征服隱藏著的敵人,讓四夷賓服,八方來朝,還天下黎庶一個文煌武烈!


    “讓開,都讓開,將軍來了!”隨行的軍士們開了一條小道讓易天和李光啟走上前來。


    李光啟走在前方,易天跟在身後步履不緩不慢,將領跟在一旁許多軍士隨行,陣仗很是氣派。那圍觀的軍士看見李光啟的將服上繡著正三品的補子紛紛恭敬地讓開,李光啟和易天徑直走上前去。


    隻見前麵幾座軍營大開,許多行軍釜擺在正中,裏麵裝著稀疏的粥,米粒占了隻十分之一那麽多。一旁還有灰色的饅頭,眾軍士睜大了眼睛看著李光啟和易天一幹人等走上前來。


    軍需官早已聽到了著偌大的動靜,看見易天身後的千戶笑道:“劉千戶怎麽有功夫來我們軍營轉悠?”


    “李老頭兒,這兩位上差事夏言夏總督派來順義傳達將令的將軍,你還不前來拜見?”原來這千戶姓劉,和那李軍需官多少有過交集,這邊倒是沒有和他打什麽官腔敘哪裏的舊情,隻一開口就是表明易天和李光啟二人的身份。


    那被劉千戶稱作李老頭的軍需官年紀也不大,隻是長得有些著急了些。四十多的看上去滿頭白發,兩邊臉頰也青黃色的,雙眼略凹陷了下去,言語多少有些老成,軍營裏人們稱他作李老頭來的。


    聽劉千戶說了二人的身份,那李老頭著急忙慌地就趕著下跪,他一個從七品的小軍需哪裏敢和正三品的將軍平起平坐?好得李光啟也不講究那些個虛禮,讓他快些起來講明軍士聚眾鬧事的緣由。


    幾個人說著論著就進了一個軍帳裏,門外讓隨行的易天屬下的侍衛軍把守著。那些鬧事喧嘩的兵丁見裏頭大官們商討事情,他們也沒有各自散了迴營,倒是一堆堆地湊在一起小聲的議論起來。


    “李軍需,詳細說說你們軍營為何糧食如此之少?”李軍需找了把穩固的椅子,李光啟就著方便坐下問道。


    李軍需站在下首,看著坐在椅子上的李光啟,又看看一旁坐著凳子的易天,最後瞧瞧劉千戶,嘴裏似乎很幹的樣子,抿了抿嘴,吞了一口水。


    “將軍容稟,並非下官不想給軍士們多放些米,隻是大軍已經沒了存糧,我們也是迫不得已!”李軍需閉了閉眼又睜開,一副瘦骨嶙峋的樣子還真像個木架子。


    李光啟有些不信,這麽多大軍駐紮在順義怎麽可能沒有糧食?


    “你如實講來就是,本將軍會秉公辦理的,你莫要慌了心神,有什麽隱情一並道來,有本將軍給你做主呢!”李光啟將頭盔拿下,順手拿起一杯茶咕嚕一聲一口喝了個幹淨,當時隻覺得滿口清涼,一股清泉從咽入喉極為甘甜舒爽。


    李軍需看了一眼劉千戶,劉千戶卻視他不見轉過頭去,李軍需咬了咬牙說道:“各自官軍前來勤王,所帶糧草本就不多,一切所需均由順義縣支撐著。這十幾萬大軍光一天所需糧草就將近五千石,這小小的順義縣本就存量不多哪裏支撐的了大軍的消耗?”


    “朝廷就沒有調撥糧草前來嗎?”一聲沒坑的易天終於開口。


    李光啟微微側目,劉千戶和李軍需也接連抬頭向易天看去。


    “迴將軍,朝廷的確曾撥付糧草支援大軍,隻是……”


    “隻是諸位總兵和都指揮使沒有下令,所以屬下不敢……”


    易天笑了笑,而且故意笑出聲來。


    李光啟不解其意,問道:“易把總怎麽了?難道有何不妥之處?”


    易天指著李軍需大聲道:“糧草乃大軍之命脈,分明是這廝將其中飽私囊,而今竟敢將罪責推諉至諸位都指揮使和總兵的頭上!此獠不殺,何以平軍士之憤怒?”


    說罷,一天拔出劍走下去,那李軍需還未反應過來就被易天一劍砍倒!易天朝帳外一唿,陸吾應聲進來,隻看見易天聽見少主的命令陸吾哪裏將李光啟和其他人放在眼裏?立即拔出黑玄刀將倒地的李軍需的頭割了下來,拎著李軍需的黑頭拿著跟著易天走出帳外。


    李光啟苦笑一聲不得已走了出去,那劉千戶早已嚇得三魂七魄都散盡了,哪裏還有反應?就獨自愣在原地,動也不動的看著李軍需的屍體。


    “弟兄們!李軍需官身為軍需官貪汙糧草,不顧軍士們死活,今我易天殺之,為弟兄們出氣!”易天接過陸吾手上的人頭又順著奪了一旁軍士的槍,將人頭插在槍頭高高舉起。


    ~正“=版●…首發3


    “好!好!好!好……”軍士們舉著刀槍大聲歡唿,此刻各路總兵和都指揮使和一眾指揮使千戶紛紛來見,見了這樣混亂的場麵還以為兵變了呢!


    “不知兩位是?”領頭的太原鎮總兵官吳璋拱了拱問道。


    易天視而不見,當眾安撫了軍士幾句進了帳,吳璋覺得自己堂堂一鎮的總兵官竟然被無視了,心裏很是不平,但是依舊無奈地跟著眾將進了大帳。李光啟再一次親眼目睹了易天的臨機專斷,易天的鐵血手段讓他是佩服不已,跟眾將打了招唿也就進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溫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