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工錢定的太高了
八零:女老板成純情糙漢的心尖寵 作者:柳又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爺爺,先雇6個人吧”。
“雇這麽多人能都用上?編出來的東西能都賣掉?要是壓下貨賣不掉咋辦”?
賈老爺子對眼下的竹編行情不了解,一下子雇6個人,他心中沒有底。
當年他編製的產品供不應求,那是因為他的手藝名聲在外,那時候,不用說不愁銷路,很多人還找上門來,排隊等著搶他的貨。
今非昔比,現在恐怕早就沒人知道他了,萬一編出來的東西沒有市場......
老爺子覺得孫媳婦的譜擺得有點大,心裏不免替她擔憂起來。
“爺爺,您不用怕編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我早就聯係好了買主!要不也不敢一下子雇6個人”!
自從看好竹編生意,沈雪梅就開始做功課了,她經常往城關大集跑,並不是瞎跑。
除了默默觀察,她還經常厚著臉皮和那些外地來進貨的商販們私下接觸,以便了解捕捉他們的進貨信息。
她已經和其中的幾個聯係過,他們都說,如果她的竹編質量好,他們可以從她這裏拿貨,並且多進點。
濰縣的那對夫妻跟她說過,如果她的竹編真比別人的好,竹蒸籠一個大集他們能要200個,還可以順帶著捎點淘米籃、竹筐、竹籃啥的迴去賣。
沈雪梅之前聽賈老爺子說過,一個竹編好手,從放料到劈篾、刮篾,五天時間最多能編20個竹蒸籠。
一個大集間隔五天,五天時間六個人加起來,最多也就能編一百二三十個蒸籠,就是加上賈老爺子,也編不夠200個。
這還不算編淘米籃和竹籃、竹筐耗費的時間。
雇6個人已經是沈雪梅的保守做法了,她其實可以再多雇幾個,隻是考慮到老爺子好長時間沒染指竹編這一行當了,怕人多了,他應付不過來。
“哦,原來你早就把什麽都打算好了”!
賈老爺子臉上的擔憂褪去,孫媳婦不是個不靠譜的人,她做事很有規劃,很有譜氣的,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
正月初十,賈老爺子出去了一整天。
次日上午,家裏便來了六個年齡在60歲上下的男人,這些人個個看上去都和賈老爺子一樣,樸實善良,溫和忠厚。
“師父師娘過年好”!
農村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一進門,他們就大聲給賈老爺子和賈老太太問好,有兩個還要給師父師娘磕頭。
“磕啥頭,能見到你們我就很高興”!
看著這些當年跟老頭子學過手藝的人,賈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雪梅,趕緊過來沏茶”!
一番寒暄後,老太太把沈雪梅叫了過來:“這是我孫媳婦,是她請你們來的”。
老太太隆重且得意地介紹起自己的孫媳婦:
“你們別看她年紀小,能耐大著呢!跟著她做事,保準錯不了,你們就放下心來,等著發財吧”!
“您和師父看好的孫媳婦,哪能錯了!不放心我們就不來了”。
賈老爺子這六個徒弟,年齡和他差不了太多,最小的也頂多和他差個七八歲。在農村,他們這個年紀,能找到份活幹已經很不錯了。
能重操舊業賺錢養活自己,對他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他們哪會在乎帶著自己做事的人年齡大小。
再說了,還有師父師娘在後麵做後盾呢,他們一百個放心!
“師娘,長江前浪推後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這代人已經老了,腦子跟不上趟了,做大事得靠年輕人”!
六個年齡說老不老的男人目光看向沈雪梅,對她的能力沒有半點懷疑——賈老太太何許人也,她誇口稱讚的年輕人,本事一定大著呢!
沈雪梅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她一邊不停地斟茶,一邊小聲問賈老太太:“奶奶,我該怎麽稱唿他們”?
是啊!怎麽稱唿好呢?
按年齡,這六個60歲以上的男人都是爺爺級別的了,沈雪梅應該喊他們爺爺,可論他們和賈老爺子的師徒關係,沈雪梅應該喊他們叔叔伯伯。
賈老太太抽著煙沉思了一會兒,朗聲對孫媳婦說:“雪梅,你應該喊他們爺爺”。
啊?
這不是亂輩分了嗎?
不行!不行!
“還是叫叔叔或者伯伯吧”!
六個男人紛紛看著師娘,一副受寵若驚的緊張模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們豈能失了禮數!
“別爭了,就這麽定了,叫爺爺”!
賈老太太向來不按套路出牌,行不行自己說了算,她一錘定音:
“到哪山看哪柴,都啥年代了,還講究什麽輩分?你們頂著滿臉皺紋,半頭白發,雪梅喊你們叔叔伯伯,心裏能得勁嗎”?
對那些陳規舊俗,豁達開明的賈老太太從來沒放在心上。
各親各論,老頭子的徒弟們該稱唿師父師娘還照常稱唿,沈雪梅喊“爺爺”,是對這六個老男人的尊重。
六個老男人一開始還百般推辭,在賈老太太的堅持下,最終接受了“爺爺”的稱號。
見他們不再推讓,沈雪梅便一本正經地發表了工作講話:
“幾位爺爺,我爺爺去請你們時,大概已經把事情跟你們說得差不多了。不過,我在這裏還要再重複一遍,一月上滿26天工,給你們發100塊工資,多出來的天數,在原工資的基礎上多加三分之一,每天上午7點上工,中午1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午飯我奶奶做什麽,咱們吃什麽,下午5點下工,你們有沒有意見”?
“我們已經跟師父說了,生意剛開始,工錢不用這麽高,再少點也行,師娘中午還要管我們吃飯呢”。
六個老人紛紛表示工錢定的太高了,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樣。
沈雪梅沒想到老人們會這麽高風亮節,看著他們皺紋縱橫,敦厚樸實的麵龐,她心中一陣感動——
80年代的民風真淳樸啊!實心實意為別人著想!後世的人,真應該跟這個時代的人多學習學習。
“雪梅說給你們多少工錢,都是她提前考慮好了的,你們就不必再謙讓了!我管你們一頓飯,因為是你們的師娘,再說了,你們多出點力,多編幾個筐子籃子不就啥都有了”?!
沒等沈雪梅開口,賈老太太搶先發話了,論大方,她不比孫媳婦弱。
“拿這麽多工錢,時間上就不必固定了,我們都這把年紀了,覺少起得早,早晨不用等到7點才上工,6點多鍾我們就到了,下午也不用走得那麽早,天黑能到家就行。多點時間,能多編幾個籃子筐子”。
既然師娘都這麽說了,工錢的事,徒弟們也不好再繼續推辭。
人都是感情動物,你對我好,我當然得想辦法迴報你,六個老人私下達成一致,用時間迴報師父一家。
“謝謝爺爺們,工錢這麽定隻是暫時的,等生意好了,還會給你們再往上加”。
啊?
還要再加呀?
那就必須得把師父家這買賣當成自己家的了!
六個老人被沈雪梅激勵得眉毛胡子都在笑,個個看上去都年輕了好幾歲:“雪梅,咱們哪天開工?開工那天我們每人拿掛鞭炮來,好好慶祝慶祝”。
“正月二十一開工吧”!
“好!二十一那天是植樹節吧?是個好日子”!幾個爺爺一齊誇沈雪梅會選日子。
“是的,是植樹節”!
沈老板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她提前查過日子,植樹節那天開工,等於她把事業的根基牢牢打下了。
資金提前賺下了,工作場地自家就有現成的,勞動力也找好了,隻要把竹子買迴來,沈雪梅的竹編大業就可以開啟了。
隻是,正月二十那天,城關大集會有賣竹子的嗎?先前那個樸實的賣竹子大哥會來嗎?
他會不會“耍正月,鬧二月,過了三月再拾掇”呢?
“雇這麽多人能都用上?編出來的東西能都賣掉?要是壓下貨賣不掉咋辦”?
賈老爺子對眼下的竹編行情不了解,一下子雇6個人,他心中沒有底。
當年他編製的產品供不應求,那是因為他的手藝名聲在外,那時候,不用說不愁銷路,很多人還找上門來,排隊等著搶他的貨。
今非昔比,現在恐怕早就沒人知道他了,萬一編出來的東西沒有市場......
老爺子覺得孫媳婦的譜擺得有點大,心裏不免替她擔憂起來。
“爺爺,您不用怕編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我早就聯係好了買主!要不也不敢一下子雇6個人”!
自從看好竹編生意,沈雪梅就開始做功課了,她經常往城關大集跑,並不是瞎跑。
除了默默觀察,她還經常厚著臉皮和那些外地來進貨的商販們私下接觸,以便了解捕捉他們的進貨信息。
她已經和其中的幾個聯係過,他們都說,如果她的竹編質量好,他們可以從她這裏拿貨,並且多進點。
濰縣的那對夫妻跟她說過,如果她的竹編真比別人的好,竹蒸籠一個大集他們能要200個,還可以順帶著捎點淘米籃、竹筐、竹籃啥的迴去賣。
沈雪梅之前聽賈老爺子說過,一個竹編好手,從放料到劈篾、刮篾,五天時間最多能編20個竹蒸籠。
一個大集間隔五天,五天時間六個人加起來,最多也就能編一百二三十個蒸籠,就是加上賈老爺子,也編不夠200個。
這還不算編淘米籃和竹籃、竹筐耗費的時間。
雇6個人已經是沈雪梅的保守做法了,她其實可以再多雇幾個,隻是考慮到老爺子好長時間沒染指竹編這一行當了,怕人多了,他應付不過來。
“哦,原來你早就把什麽都打算好了”!
賈老爺子臉上的擔憂褪去,孫媳婦不是個不靠譜的人,她做事很有規劃,很有譜氣的,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
正月初十,賈老爺子出去了一整天。
次日上午,家裏便來了六個年齡在60歲上下的男人,這些人個個看上去都和賈老爺子一樣,樸實善良,溫和忠厚。
“師父師娘過年好”!
農村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一進門,他們就大聲給賈老爺子和賈老太太問好,有兩個還要給師父師娘磕頭。
“磕啥頭,能見到你們我就很高興”!
看著這些當年跟老頭子學過手藝的人,賈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雪梅,趕緊過來沏茶”!
一番寒暄後,老太太把沈雪梅叫了過來:“這是我孫媳婦,是她請你們來的”。
老太太隆重且得意地介紹起自己的孫媳婦:
“你們別看她年紀小,能耐大著呢!跟著她做事,保準錯不了,你們就放下心來,等著發財吧”!
“您和師父看好的孫媳婦,哪能錯了!不放心我們就不來了”。
賈老爺子這六個徒弟,年齡和他差不了太多,最小的也頂多和他差個七八歲。在農村,他們這個年紀,能找到份活幹已經很不錯了。
能重操舊業賺錢養活自己,對他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他們哪會在乎帶著自己做事的人年齡大小。
再說了,還有師父師娘在後麵做後盾呢,他們一百個放心!
“師娘,長江前浪推後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這代人已經老了,腦子跟不上趟了,做大事得靠年輕人”!
六個年齡說老不老的男人目光看向沈雪梅,對她的能力沒有半點懷疑——賈老太太何許人也,她誇口稱讚的年輕人,本事一定大著呢!
沈雪梅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她一邊不停地斟茶,一邊小聲問賈老太太:“奶奶,我該怎麽稱唿他們”?
是啊!怎麽稱唿好呢?
按年齡,這六個60歲以上的男人都是爺爺級別的了,沈雪梅應該喊他們爺爺,可論他們和賈老爺子的師徒關係,沈雪梅應該喊他們叔叔伯伯。
賈老太太抽著煙沉思了一會兒,朗聲對孫媳婦說:“雪梅,你應該喊他們爺爺”。
啊?
這不是亂輩分了嗎?
不行!不行!
“還是叫叔叔或者伯伯吧”!
六個男人紛紛看著師娘,一副受寵若驚的緊張模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們豈能失了禮數!
“別爭了,就這麽定了,叫爺爺”!
賈老太太向來不按套路出牌,行不行自己說了算,她一錘定音:
“到哪山看哪柴,都啥年代了,還講究什麽輩分?你們頂著滿臉皺紋,半頭白發,雪梅喊你們叔叔伯伯,心裏能得勁嗎”?
對那些陳規舊俗,豁達開明的賈老太太從來沒放在心上。
各親各論,老頭子的徒弟們該稱唿師父師娘還照常稱唿,沈雪梅喊“爺爺”,是對這六個老男人的尊重。
六個老男人一開始還百般推辭,在賈老太太的堅持下,最終接受了“爺爺”的稱號。
見他們不再推讓,沈雪梅便一本正經地發表了工作講話:
“幾位爺爺,我爺爺去請你們時,大概已經把事情跟你們說得差不多了。不過,我在這裏還要再重複一遍,一月上滿26天工,給你們發100塊工資,多出來的天數,在原工資的基礎上多加三分之一,每天上午7點上工,中午1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午飯我奶奶做什麽,咱們吃什麽,下午5點下工,你們有沒有意見”?
“我們已經跟師父說了,生意剛開始,工錢不用這麽高,再少點也行,師娘中午還要管我們吃飯呢”。
六個老人紛紛表示工錢定的太高了,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樣。
沈雪梅沒想到老人們會這麽高風亮節,看著他們皺紋縱橫,敦厚樸實的麵龐,她心中一陣感動——
80年代的民風真淳樸啊!實心實意為別人著想!後世的人,真應該跟這個時代的人多學習學習。
“雪梅說給你們多少工錢,都是她提前考慮好了的,你們就不必再謙讓了!我管你們一頓飯,因為是你們的師娘,再說了,你們多出點力,多編幾個筐子籃子不就啥都有了”?!
沒等沈雪梅開口,賈老太太搶先發話了,論大方,她不比孫媳婦弱。
“拿這麽多工錢,時間上就不必固定了,我們都這把年紀了,覺少起得早,早晨不用等到7點才上工,6點多鍾我們就到了,下午也不用走得那麽早,天黑能到家就行。多點時間,能多編幾個籃子筐子”。
既然師娘都這麽說了,工錢的事,徒弟們也不好再繼續推辭。
人都是感情動物,你對我好,我當然得想辦法迴報你,六個老人私下達成一致,用時間迴報師父一家。
“謝謝爺爺們,工錢這麽定隻是暫時的,等生意好了,還會給你們再往上加”。
啊?
還要再加呀?
那就必須得把師父家這買賣當成自己家的了!
六個老人被沈雪梅激勵得眉毛胡子都在笑,個個看上去都年輕了好幾歲:“雪梅,咱們哪天開工?開工那天我們每人拿掛鞭炮來,好好慶祝慶祝”。
“正月二十一開工吧”!
“好!二十一那天是植樹節吧?是個好日子”!幾個爺爺一齊誇沈雪梅會選日子。
“是的,是植樹節”!
沈老板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她提前查過日子,植樹節那天開工,等於她把事業的根基牢牢打下了。
資金提前賺下了,工作場地自家就有現成的,勞動力也找好了,隻要把竹子買迴來,沈雪梅的竹編大業就可以開啟了。
隻是,正月二十那天,城關大集會有賣竹子的嗎?先前那個樸實的賣竹子大哥會來嗎?
他會不會“耍正月,鬧二月,過了三月再拾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