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要減賦稅,戶部的官員卻哭窮,說國庫快沒錢了,可他卻不知道從哪裏收錢上來,隻能繼續保持著賦稅,最多不增加;
他說要學經賦,教他讀書的人在看見他狗爬一樣的字以後,不由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他,搖頭嘆氣不已,失望至極;
他說要做個好皇帝,可滿朝文武似乎都戴著同一款麵容,他不知道相信誰,也不知道該用誰,每個人的話語都極為動聽,聽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麽錯誤,日子久了,朝臣對他也失望,彼此之間敷衍了事。
他沒有太昏庸,可也是十足的無能。
再然後,旱災、洪水、瘟疫接踵而至,
一切都依靠地方郡縣的力量,皇帝無力調度,可是其他地方也是各自自身難保,隻聽說有一位醫女本事高,在此時挺身而出,醫治了不少瘟疫裏的人,可惜她沒有藥材了,最後活生生被耗死在那片隔離出的禁忌區域,連同所有得了瘟疫的人一起埋葬。
夏國來襲,越國內亂。
山河一下子就變換了模樣。
所幸,這篇大地上,終究是有英雄的。
邊疆有一位叫商南的人,他在喬老將軍死後,不知道怎麽迴事,拿出來了喬家的信物,重整軍隊,迎接了越國的那位和親公主重迴越國,兩人一文一武,雖然意見經常衝突,但也勉強把住了局勢,沒有讓夏國的軍隊北上。
但一切都太過倉促,終究有一支三千人的隊伍悄悄沿著小道,摸索到了京都附近,突然襲擊京都。
朝臣譁然,京都大門緊閉,在承恩公的催促下,二皇子還在猶豫要不要離開,要不要先保全自己。
「那最後呢?」旁聽的客人們漸漸被故事帶動了思緒,見說書人停下了,不由催促道:「快說啊。」
「最後,他被打暈過去了,」說書人長嘆一聲,眼中似乎有淚光閃爍,「這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
皇帝直接攜著承恩公逃奔,玉璽也沒了,原本鎮守京都的一萬軍隊傻了眼,不得不分出一大半人馬來護送皇帝,京都的防守力量直接砍半,百姓徹底譁然,多年來積攢的怨氣直衝雲霄。
禦林軍統領在戰場中被射殺,這一批夏國的好手還得到了緩慢的人手補充,終於將城門撬開一個口子,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屠了京都周圍的十來個村莊,掠奪糧食。
昔年的老臣紛紛被貶或氣死或病逝,最焦急的時候,寧家那位已經出家的姑娘出來指揮,她拿著她父親工部尚書的令牌,連夜調集防守武器,其中不斷彌補城牆建設,最後以兩千兵力拒守京都兩個月,抗住了夏國後期整整一萬人的進攻,可也被一箭刺傷手臂。
那隻箭上塗了毒藥,寧家的姑娘沒能等來良醫,就此香消玉殞。
帶來援軍的人,是秦勝。
他匆匆從閩南趕迴來,聯繫上的是當地的起義軍,也就是朝臣口中的叛軍,耗費諸多口舌,雙方互相猜忌又不得不合作,為的就是保護京都,保護那位京都內的皇帝。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麵前滿目瘡痍,秦家煙消雲散,眼見著寧家的長輩一夜白頭,秦勝不禁懷疑,皇帝呢?他在做什麽?他為什麽要跑?他們秦家世世代代忠君、就是為了麵前這一幕?
起義軍徹底打響口號,一個叫潘俠的人舉起了反旗,說是要保護越國不受夏國入侵,第二股起義勢力也趁勢而起,隻是他們的頭目是一對夫妻,卻一個是瘸子,一個毀了容。
不論世事多麽艱難,活著的人總要繼續。
邊疆被打開的口子越來越大,缺衣少糧,武器鈍鏽,好在起義軍的人們也記得幫助邊疆地區一二,也不忘去消滅深入越國腹地的夏國軍隊,不讓他們造成更多的傷害。
夏國的軍隊自然肆無忌憚,他們每到一地便是屠村殺人、搶奪糧食,在他們的觀念裏,隻有殺的越國人害怕到骨子裏,他們才不會反抗。
越國人也想著求活,於是不得不反抗。
二皇子看著外麵茫茫一片亂象,終於徹悟,叫保護他的軍隊散去,前去圍剿那隻一萬人的夏國軍隊也好,去支援邊疆也好,別跟著他了。
他終於有了一迴勇氣,殺了承恩公。
但一切都太遲了。
距離二皇子登基不到兩年的某一天,二皇子被兩位內侍毒殺,畢竟二皇子身邊已經沒什麽了,但財富還在。
在此之後,秦勝累死在案牘中,他已經長達月餘沒有休息;商南也在邊疆遇刺,就此去世;起義軍的那隻首領身先士卒,在砍殺數百名夏國士兵後未等到救援,力竭而死。
在邊疆,最危險的一場戰役悄悄來臨,整整二十萬夏國的軍隊已經抵達邊境榕城。
「你先走,帶著孩子一起,」坐在輪椅上的人珍惜摸了摸毀容的人的肚子,「等這邊安定了,我就去找你,你不要擔心我。」
毀容的姑娘嘆氣,「這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坐在輪椅上的男人抱nf著她,「這孩子能來,我很高興。」
季韶冷哼一聲,移開了目光,聲音中有一些顫抖,「膩歪完了沒?趕緊走,時間不多了!」
男人放手,復又笑了一下,「你們一路小心。」
三日後,榕城整座城池徹底焚毀,起義軍的那位男人帶著一座空城與數名敢死隊隊員、與夏國十五萬人同歸於盡。
在生死之間,他們永遠不缺乏犧牲一座城的勇氣。
他說要學經賦,教他讀書的人在看見他狗爬一樣的字以後,不由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他,搖頭嘆氣不已,失望至極;
他說要做個好皇帝,可滿朝文武似乎都戴著同一款麵容,他不知道相信誰,也不知道該用誰,每個人的話語都極為動聽,聽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麽錯誤,日子久了,朝臣對他也失望,彼此之間敷衍了事。
他沒有太昏庸,可也是十足的無能。
再然後,旱災、洪水、瘟疫接踵而至,
一切都依靠地方郡縣的力量,皇帝無力調度,可是其他地方也是各自自身難保,隻聽說有一位醫女本事高,在此時挺身而出,醫治了不少瘟疫裏的人,可惜她沒有藥材了,最後活生生被耗死在那片隔離出的禁忌區域,連同所有得了瘟疫的人一起埋葬。
夏國來襲,越國內亂。
山河一下子就變換了模樣。
所幸,這篇大地上,終究是有英雄的。
邊疆有一位叫商南的人,他在喬老將軍死後,不知道怎麽迴事,拿出來了喬家的信物,重整軍隊,迎接了越國的那位和親公主重迴越國,兩人一文一武,雖然意見經常衝突,但也勉強把住了局勢,沒有讓夏國的軍隊北上。
但一切都太過倉促,終究有一支三千人的隊伍悄悄沿著小道,摸索到了京都附近,突然襲擊京都。
朝臣譁然,京都大門緊閉,在承恩公的催促下,二皇子還在猶豫要不要離開,要不要先保全自己。
「那最後呢?」旁聽的客人們漸漸被故事帶動了思緒,見說書人停下了,不由催促道:「快說啊。」
「最後,他被打暈過去了,」說書人長嘆一聲,眼中似乎有淚光閃爍,「這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
皇帝直接攜著承恩公逃奔,玉璽也沒了,原本鎮守京都的一萬軍隊傻了眼,不得不分出一大半人馬來護送皇帝,京都的防守力量直接砍半,百姓徹底譁然,多年來積攢的怨氣直衝雲霄。
禦林軍統領在戰場中被射殺,這一批夏國的好手還得到了緩慢的人手補充,終於將城門撬開一個口子,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屠了京都周圍的十來個村莊,掠奪糧食。
昔年的老臣紛紛被貶或氣死或病逝,最焦急的時候,寧家那位已經出家的姑娘出來指揮,她拿著她父親工部尚書的令牌,連夜調集防守武器,其中不斷彌補城牆建設,最後以兩千兵力拒守京都兩個月,抗住了夏國後期整整一萬人的進攻,可也被一箭刺傷手臂。
那隻箭上塗了毒藥,寧家的姑娘沒能等來良醫,就此香消玉殞。
帶來援軍的人,是秦勝。
他匆匆從閩南趕迴來,聯繫上的是當地的起義軍,也就是朝臣口中的叛軍,耗費諸多口舌,雙方互相猜忌又不得不合作,為的就是保護京都,保護那位京都內的皇帝。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麵前滿目瘡痍,秦家煙消雲散,眼見著寧家的長輩一夜白頭,秦勝不禁懷疑,皇帝呢?他在做什麽?他為什麽要跑?他們秦家世世代代忠君、就是為了麵前這一幕?
起義軍徹底打響口號,一個叫潘俠的人舉起了反旗,說是要保護越國不受夏國入侵,第二股起義勢力也趁勢而起,隻是他們的頭目是一對夫妻,卻一個是瘸子,一個毀了容。
不論世事多麽艱難,活著的人總要繼續。
邊疆被打開的口子越來越大,缺衣少糧,武器鈍鏽,好在起義軍的人們也記得幫助邊疆地區一二,也不忘去消滅深入越國腹地的夏國軍隊,不讓他們造成更多的傷害。
夏國的軍隊自然肆無忌憚,他們每到一地便是屠村殺人、搶奪糧食,在他們的觀念裏,隻有殺的越國人害怕到骨子裏,他們才不會反抗。
越國人也想著求活,於是不得不反抗。
二皇子看著外麵茫茫一片亂象,終於徹悟,叫保護他的軍隊散去,前去圍剿那隻一萬人的夏國軍隊也好,去支援邊疆也好,別跟著他了。
他終於有了一迴勇氣,殺了承恩公。
但一切都太遲了。
距離二皇子登基不到兩年的某一天,二皇子被兩位內侍毒殺,畢竟二皇子身邊已經沒什麽了,但財富還在。
在此之後,秦勝累死在案牘中,他已經長達月餘沒有休息;商南也在邊疆遇刺,就此去世;起義軍的那隻首領身先士卒,在砍殺數百名夏國士兵後未等到救援,力竭而死。
在邊疆,最危險的一場戰役悄悄來臨,整整二十萬夏國的軍隊已經抵達邊境榕城。
「你先走,帶著孩子一起,」坐在輪椅上的人珍惜摸了摸毀容的人的肚子,「等這邊安定了,我就去找你,你不要擔心我。」
毀容的姑娘嘆氣,「這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坐在輪椅上的男人抱nf著她,「這孩子能來,我很高興。」
季韶冷哼一聲,移開了目光,聲音中有一些顫抖,「膩歪完了沒?趕緊走,時間不多了!」
男人放手,復又笑了一下,「你們一路小心。」
三日後,榕城整座城池徹底焚毀,起義軍的那位男人帶著一座空城與數名敢死隊隊員、與夏國十五萬人同歸於盡。
在生死之間,他們永遠不缺乏犧牲一座城的勇氣。